如果你是HR,你優先招一個985的本科生,還是一個雙非的研究生?

2020-12-23 騰訊網

開頭,我們先做個選擇題!

四個選項,多選題,大致如下。

調查你也看到了,大家的意見。

我也來分析下。

首先,必須要明確,特例對於常規討論沒有意義

常規討論是針對多數人的正常狀態,比如我們從小學讀書一直到大學,沒有哪個班級人人都優秀,更沒有哪個學校人人都差勁。

那麼我們簡單的來一句「一個學校或者一個班級的學生成績好或者不好」,這是不準確的。所以,只能按照多數人的水平來考慮。

985的本科生和普通本科的研究生誰更好?

這個問題實際上沒有一個正確答案,因為沒有人有一個絕對令人信服的理由。

但是,我們可以參考一些簡單的數據。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211本科的平均薪資,大概和普通本科的碩士平均薪資相當。

可見,在本科生種,985本科生薪資較有優勢,這是市場對各類型來源的員工的認可程度。

那麼,我們該怎麼看待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選擇問題呢?

作為企業方來說,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為企業帶來價值和產出的員工,並且成本也要控制在合適合理的範圍內,簡單來說就是,低成本高產出。

如果是一個211的本科生和一個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同時站在面前,我該怎麼選呢?

放心,第一步我絕對不會因為這個本科生是211的就傾向於選他,也不會因為一個研究生的身份就能被我優待,因為我需要的是將收益最大化,也就是儘量選擇低成本高產出的員工。

如果兩人能力相當,要求的工資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那我可能會傾向於節約成本,選擇薪資相對相對要求低的那一位。

當然,這個節約成本的前提是,員工的能力確實滿足崗位需要,而不是只關注成本忽視了人才質量。

如果兩個人的能力相當,而且要求的薪資相當,那我們更多的是考慮招聘學歷更高的,這也是正常的選擇。

現實如何呢?

對於小公司來說,每個崗位的成本可能會控制得死死的,薪資上沒有向上的空間。

但是對於很多大型公司或者跨國集團來說,薪資的談判空間就比價大,這也反應出了一些企業在用人成本上相對還是較為寬裕的。

如果你的目標是那些沒有談判空間的小公司,你可能會覺得本科生去了月薪5千,就算博士去了也還是月薪5千,那學歷高有什麼用呢?在這個位置上確實沒有用。

就像你是遊泳冠軍,把你扔到沙漠裡,能體現出你的遊泳優勢麼?不能。

所以你需要找一個能體現和發揮自己優勢的地方,那就是更大的平臺。

在更大的平臺上,你的薪資空間是很大的,而這時候你的學歷,你的專業能力,你的溝通能力,這些都是打分的因素。如果部門領導說一句,我們需要碩士學歷的,那HR在篩選簡歷的時候,作為本科生的簡歷,可能就被一掃而過了,或者被條件篩選器自動篩選了。

如此優秀的你,如果僅僅是因為學歷而錯失了一次良好的機會,豈不可惜。

更加殘酷的來了!

其實這個崗位的工作很簡單,普通大學生就可以做,但是因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很多的碩士在找工作,那麼乾脆就先嘗試用本科的預算來招聘碩士,萬一成功了以後出去談合作也好「展示實力」。

雖然有人會說,你碩士去做本科生的工作拿本科生的薪資,是多麼「沒能力」,但是你有沒想過,對於單個人而言,如果他讀研期間都沒有能提高自己的能力,那麼他本科畢業的時候能力會更好麼?不會的。

從個人來說,讀研是一定會提高能力的,不過就是每個人提高的程度不同而已。

其實讀研與否的考慮也很簡單:

你有沒有條件去讀研?

你將來心儀的工作要求碩士學歷而你只有本科,你會不會後悔自己沒有去讀研?

所以,無論考慮自己的職業發展還是未來招聘手下,你都要綜合考慮!

本文作者:禪師

禪師以身作則,大專學歷一路提升到名牌大學的碩士,幽哥八年來悉心相傳的職場徒弟,外企主管,對考研、在職碩士學位提升、工科生求職、新媒體副業開拓、社群運營等領域,很有見地。所在區域上海和安徽,文章見《如何提升學歷?》。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相關焦點

  • 雙非研究生學歷,與985本科學歷,誰的含金量更高?
    現在社會中有一種現象較為普遍,985本科的大學生通過考研成功被雙非高校錄取為研究生,針對這種現象社會大眾議論紛紛。雙非研究生學歷,和985本科學歷相比究竟哪一個學歷的含金量更高呢?首先,985本科是通過高考制度篩選錄取優秀的學生進入985高校。
  • 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名校,這樣的雙非大學研究生值得讀嗎?
    如果力不能及,只能夠去一所不是211,也不是985的大學讀研,這樣的雙非研究生值得讀嗎?讀研究生,不選211大學和985名校也可以,這些好處本科生沒有!今年剛研究生畢業的小河也曾糾結過名校的問題,他當初考研的時候本想著去南京的東南大學讀研。
  • 從「雙非」高校考上名校研究生後,你所收穫的,不僅僅是學歷
    #可能有些讀者聽說過「雙非」大學,也知道一些985高校,但是你知道他們真正的含義嗎?標準意義上的「雙非」大學是指非985、非211的大學。而985大學指的是1998年5月份,國家領導人提出「通過提升高校綜合實力,讓國內大學教育水平接近世界名校」後,而對高校進行的扶持建設政策,根據此提議的時間,我們將這個工程稱之為985工程,其大學習慣被我們成為985大學。目前,我國共有39所985大學。
  • 雙非本科的985研究生吃不吃香?聽考研和高考985的人怎麼說
    似乎有很多人會覺得高考能考上985院校的學生一直都是會處於領先的狀態,即使那些雙非院校考上985的學生也很難追上那些本科就是985 的學生,以至於會直接搬出那些認準雙985的企業,求職門檻直接否決本科雙非的985研究生。難道雙非本科的985研究生真的沒有用嗎?
  • 雙非院校讀研值得嗎?以我考取985高校博士的經驗分享
    名校也有讀廢了的例子,雙非也有讀成功的例子,所以讀研期間關鍵靠自己,如果你讀的是雙一流,但是研究生期間各種混,照樣畢業後難考博難找工作,如果你覺得去雙非院校可以接受,然後讀研自己多自律多用功,努力提升,那麼最後這個研究生也能讀出你想要的結果。
  • 雙非碩士被兩座大山壓垮:一個985,一個211
    然而,陸可姝的學校並不是"985"和"211"學校,因此像她這樣的雙非碩士在就業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力。今年陸可姝已經投遞了140多份簡歷,但得到反饋的只有這次視頻面試,她卻要與眾多名校畢業的研究生比較,對她來說,這太難了!
  • 985本科生和985研究生,學歷含金量差別大嗎?你應該了解
    985本科生和985研究生,學歷含金量差別大不大?很多人認為,985本科生含金量更高,也有人認為,985研究生的含金量其實並不低。現在,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首先,一個學歷的含金量高不高,需要區分該學歷到底是全日制學歷還是在職學歷。
  • 985本科和雙非碩士,哪一個更受企業青睞,現實很扎心
    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很多家長與學生不知道985大學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985大學就是代表中國最好的一批大學,而且985院校在社會上的認可度還是比較高的,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只招985院校的大學生。總之就是重點大學,只要學生考上未來的前途是無可限量的。什麼是「雙非」?
  • 「對不起,雙非碩士學歷,我們公司不招!」網友坐不住了
    「對不起,雙非碩士學歷,我們公司不招!」網友坐不住了 雙非女碩士求職遭拒:雙非碩士被就業歧視,到底冤不冤? 據這位女研究生所述,她在投簡歷應聘的過程中,有一些企業人員直接明確地拒絕她:我們公司不認可雙非大學的碩士學位,你不符合我們的招聘需求。
  • 在考研這件事上,985畢業生「考不過」雙非畢業生,原因為何?
    近幾年大學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就業壓力逐年增加,研究生一度成為了企事業單位的招聘條件。而對於考研這件事,其實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在眾多考研的同學中,本科985的考生大多都遇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很多雙非院校的考研生,成績遠高於985,而且在複試的過程中,很多985考生的表現都不如雙非考生。
  • 沒有A+學科的985和有A+學科的雙非高校,哪一個更值得考研報考?
    上海海洋大學哪一個更值得考研報考一個是全國僅有的39所985高校,一個是全國學科評估取得A+的雙非高校,各有長短,有的時候是真的很難選擇,尤其是站在研究生階段之前的大學生很難看得清楚,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可能就會有嶄新的視角,例如站在研究生畢業之後的角度。
  • 北大本科生考研雙非院校?這位北大本科生的經歷讓人唏噓不已
    前不久在百度貼吧爆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有一名貼吧網友發帖稱自己是北大本科畢業生,但是考研想去考一所雙非院校的研究生。這個帖子發出來以後,許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質疑,質疑樓主是來作秀的,他的本科肯定不是北大,北大的學生怎麼可能會考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呢?
  • 研究生數TOP3為國科大、浙大、上交大,復旦37%來自雙非
    中科院有130多個研究所的研究生屬於國科大的學生,中科院極少部分研究所的研究生屬於中科大的學生。所以,國科大的本科生雖然招的很少,但研究生招生是國內最多的。國科大沒有給出2020年具體招生數據。在沒有擴招前,它一年招碩士9000餘人,博士7000人左右,加起來一共有1.6萬人。
  •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
    雙非考生想靠考研逆襲到211或985名校讀研,這條路到底有多難?近幾年考研是大部分本科生普遍關注的問題,而關於研究生和讀研的話題時常霸佔熱搜榜。對於211和985名校是大多數考生夢寐以求的高等學府,但是高考考上的人不多,很多人為了讀取名校就選擇了考研這條路。雙非名校的考生想通過考研這條路來改變現狀,也想借著自己的努力成就未來。然而不久之前南郵研究生自焚事件讓導師的師德問題擺在大眾考生的面前,也曾有考生控訴考研名校在研究生錄取時存在性別歧視,更有某些研究生學術造假使得更多的大眾對考研產生了懷疑。
  • 作為一個普通人,想考研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難?
    雖然網上有很多二本甚至三本出身也考上了名校的例子,但是今天還是想冷靜地思考一下:作為一個普通人,想考研到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難? -1-
  • 為什麼好多985和211的學生,考研考不過雙非及二本的學生?
    最近有學生在社交平臺提問了一個問題,引發同學們熱議:某211學校獎學金獲得者,拿了各種比賽獎項,卻沒有考過一眾雙非跨考學生,故而作問:為什麼好多985,211的學生考不過雙非及二本的學生?情況一:很多985,211的同學被保研了眾所周知,考研成功有兩條路可以走,一為保研成功,二為考研成功。985,211高校的推免生比例,即保研率( 保研率=推免人數/學生總數)很高。一般來說,保研名額是教育部按需求計劃分配到每個學校的,按照應屆本科生人數的15%上下確定具體名額。
  • 研究生的鄙視鏈,保研的真的瞧不起考研的?
    保研的鄙視考研的,本校的鄙視外校的,拼命考上的研究生也有鄙視鏈? 本來以為拼命考上研究生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誰知還是會被鄙視。 本校生是一個小群體,排斥外校生;985、211的學生歧視普通一本、雙非學生;就連課題組內部也有暗暗比較,導師更偏愛本校學生和保研學生,好的資源輪優先給他們。雖然我是外校保研,但還是能感受到隱隱的排斥。
  • HR:「對不起,我們只招985.211的學生,雙非學生可以走了」
    1、2020年研究生將達300萬人,比去年擴招18.9萬人研究生,早就是國內的一個熱門話題,而且隨著本科生的不斷增加,大部分的人為了增添自己在社會上的競爭力會選擇加入浩浩蕩蕩的考研隊伍。不過在今年的9月22日,我國的教育部官方通報了這樣的現狀:2020年在學研究生將達300萬人,比去年擴招18.9萬人。這個數據一出就震驚了許多人。現在高學歷的人越來越多,隨著本科生,研究生的擴招讓原本就已經白熱化的職場競爭,越來越擁擠。
  • 鐵打的本科生,流水的研究生,這句話背後隱藏啥真相,你知道嗎?
    如果問你是高考難度高,還是考研難度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如果問你是第一學歷重要,還是第二學歷重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中國的大學是以高考成績為錄取標準,不同層次的學生進不同層次的大學,一流的「985」名校、近百所「211」重點大學、接下來就是普通的一本、二本、三本甚至是高職高專院校,層次十分明顯,你高中的努力如何,取決於最後的高考成績,而你的高考成績決定了你能上什麼大學,是名牌還是重點、是重點還是非重點、是本科還是專科,這一切均取決於高考。
  • 聽說雙非逆襲985的人比比皆是?讓學長跟你講講真實的考研……
    留給普通本科生的機會不多了 普通本科學生考研考上985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名校的研究生名額,基本上已經成了「自己人」的專屬。懷揣著名校夢考研的普通學校考生,大部分只是做了分母。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錄取研究生中,本校生源就佔了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