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的創業史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5月8日是全球最大公募資管機構Vanguard集團的創始人「約翰·博格」先生的91年誕辰紀念。

約翰·博格先生是美國投資界的傳奇人物,由於開創了面向個人投資者的指數化投資概念,約翰·博格常被稱為「指數基金之父」。

他的成功與其個人取得的兩項卓越成就密不可分:

第一,他推出了面向個人投資者的世界上首支指數基金,面對種種質疑,堅持推廣指數基金理念並最終獲得廣泛成功;

第二,他一直把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成功推動整個公募基金行業的成本削減。

今天和大家分享指數基金教父級人物約翰博格的創業史。他的成功來自當初在惠靈頓基金的失敗。從中我們也能看到一個資產管理教父級人物的進化史。

01

約翰博格和他的先鋒基金

先鋒基金的500指數基金是全世界最大的共同基金產品,規模達到了2920億美元。2920億美元到底有多少?如果你把錢排列成100美元一張,長度達到198英裡,差不多就是從紐約市到先鋒基金總部的一個來回距離。

過去幾年指數基金大規模崛起。2006年底以來,主動管理基金被贖回了1.2萬億美元,而被動產品被增持了1.4萬億美元,先鋒基金是這一波趨勢中最大受益者。

作為一家基金公司,先鋒基金在2014到2016連續三年,成為全美銷售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但是今天,投資者願意接受一個「獲得平均收益」的理念,也是通過了很長時間的發展才最終被接受。

1976年先鋒基金的First IndexTrust產品開始募集,當時的募集規模目標是1.5億美元。然而最終僅僅獲得了1130萬美元的認購。

我們從先鋒基金,以及其創始人約翰博格的發展歷程看,投資是一個終極長跑,這個長跑持續的時間是一生。約翰博格也是在47歲的「高齡」創立了先鋒基金。

02

惠靈頓基金最年輕的CEO

1951年,約翰博格在普利斯頓大學的畢業論文是,共同基金不應該號稱自己能戰勝市場(Mutual Fund should make no claim to superiority over the marketaverages)。

他研究了過去幾年共同基金的業績,發現主動管理基金每年平均跑輸指數1.6%。約翰博格畢業後,他的普林斯頓校友,惠靈頓基金創始人Walter Morgan僱傭了他。

Morgan在1928年用10萬美元創立了第一個主動管理的平衡型基金。90年之後,這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平衡基金。惠靈頓基金也是少數從大蕭條中活下來的。在1929年美股崩盤前,惠靈頓的現金達到了38%的總資產。

在1951年約翰博格加入惠靈頓基金時,他們已經管理了1.4億美元資產。今天,惠靈頓管理的總資產達到了950億美元,過去89年實現了17%的年化資產增長率。但是這並不是一條一帆風順的道路。

1964年當惠靈頓資產規模達到20億美元後,卻開始出現了一路下滑,最低規模萎縮到了4.7億美元,規模下滑達到了75%。

從1960到1966年,博格一直在惠靈頓的投資委員會中,在1965年,36歲的博格被任命為公司主席,接替當年面試他的創始人Morgen。到了1970年,博格被任命為公司的CEO。

03

錯誤的合併帶來公司文化的毀滅

然而,就在1963到1966年,惠靈頓的旗艦基金僅僅取得了5.1%的年化收益率,大幅低於主動管理基金取得的9.3%年化回報率。當時是美國經濟的沸騰年代(Go-Go Years),華爾街從保守一代轉向了新一代,惠靈頓也不得不被時代推著往前走。

他們合併了一家波士頓的資產管理公司:Thorndike,Doran,Paine & Lewis。這次合併原本希望吸收新的人才,帶來對方的成長股投資產品,然而兩者的文化根本無法融合。

合併的一年後,惠靈頓的整體換手率從15%提高到了25%,股票倉位從原來的55%提高到了80%。

他們的用戶也突然發現,過去標籤清晰的惠靈頓保守混合基金,在合併之後,不知道變成了什麼類型的產品。在1967年惠靈頓的年報中,他們居然寫到「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在1969年,沸騰的年代以血腥的方式結束。道瓊指數在18個月內下跌了36%,大量個股跌幅更大。但是當市場反彈的時候,投資者的記憶又消失了。是的,全世界不僅僅是中國投資者,所有投資者的記憶就只有像金魚一樣的七秒。

在市場反彈中,最新的投資趨勢就是漂亮50。華爾街把這些股票叫做「一次性決策」股票。你只要決策一次,買入,然後拿著不動就行了。

後面的故事我們也知道,漂亮50泡沫的崩潰,導致了70年代美股最大的一次熊市。博格作為CEO的惠靈頓基金也無法避免。旗下的發現者基金下跌52%,摩根成長基金下跌47%。約翰博格居然還發行了一個基於技術分析的基金,很快就被清盤。

所謂的最好的進攻,最終根本無法進行防守。1974年博格被惠靈頓基金解僱。而惠靈頓在此後的十年中,一直因為此前失敗的併購,帶來投資文化的衝擊,不斷進行調整。在此之後的10年,惠靈頓基金平均收益率只有2%,而其他共同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26%。

04

指數基金的滾雪球

被解僱了博格吸取了在惠靈頓的教訓,他之後將精力投入到投資策略聚焦,管理效率高效,成本低廉的基金產品。在1974年9月24日,先鋒基金誕生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指數基金。博格花了大量時間說服惠靈頓集團委員會的高層,他們管理惠靈頓以及其他7家基金公司。

最終,歷史證明了約翰博格的判斷正確。在此後的30年中,標普500取得了11.3%的年化收益率,而主動管理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只有9.7%。當1976年先鋒基金推出指數產品的時候,當時華爾街在一個低迷階段,指數和10年前是一樣的。

先鋒基金的第一個指數產品First Index Investment Trust在最初十年表現優異,規模增長到了6億美元規模。更好的是,先鋒基金在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

第二隻指數基金一直到1984年由富國銀行開發出來。而且,今天這隻基金的規模也只有20億美元。如同博格說的,想法並不值錢,真正有價值的是執行。

在成立後的第二個十年,這隻基金規模從6億美元增長到了910億。從1972到2012年,先鋒500指數基金的平均回報率10.4%,而大盤混合基金的平均回報率是9.2%。

之後的一切都是歷史。指數基金今天佔到市場整體規模的30%。2016年申購先鋒基金的規模達到了2890億美元,比4000個全球基金認購規模的總和都要大。

約翰博格一直到47歲才創立了先鋒基金。任何時候,我們去創造一個顛覆性的產品,一個好的商業模式,都不會太晚。今天,他是公募基金教父級別的人物。他的先鋒基金一直在滾雪球,第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第三個十年都在呈現幾何級別的增長。

05

對我們的借鑑意義

從約翰博格的故事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首先,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擁有統一的投研文化非常重要。統一的投研文化將大大提高溝通的效率,從而產生好的收益率。許多資產管理公司的問題,就在於投研文化不統一。

類似於大家用不同的語言在交流,那就根本無法做到有效溝通。在這種情況下,甚至會出現負向溝通。大家把最乾貨的想法和公司外的人溝通,卻把最沒有價值的東西留在了內部。

在中國,我們看到成功的資產管理公司,往往有著統一的文化。他們要麼從學校招聘剛畢業的學生,自己重新培養接受公司文化,要麼聚集一群價值觀相同的人。

第二,好的產品非常重要。偉大的資產管理公司,都是基於好的產品,這個產品最終也對應到強大的品牌。約翰博格的創業史,就是不斷打造好的資產管理產品。今天,許多人依然把精力花在如何提高業績,卻沒有真正思考用戶需要什麼產品。

第三,相信滾雪球。先鋒基金一開始其實並不成功,但是第一個十年逐步打下基礎後,到第二個,第三個十年開始了飛速發展。我們一定要相信人生的滾雪球。只要方向正確,一定會在未來產生巨大的價值。

相關焦點

  • 指數基金教父約翰 · 博格:一代宗師與華爾街叛逆者
    來源:金融圈女神經曲豔麗 | 文1984年,指數基金教父約翰 · 博格John C. Bogle在紐約的豪華廣場酒店辦理入住,要求住最便宜的房間。前臺說,最便宜的房間價格是230美元一晚。博格說:「我絕不可能為一個房間付這麼多錢。」
  • 創造500倍回報約翰聶夫溫莎基金:低費率主動基金的典範
    來源:望京博格主動基金與被動基金之爭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動基金的高費率與指數基金的低費率。在1975年,原惠靈頓基金的CEO約翰博格(指數基金之父)被掃地出門。約翰博格絕不認慫奮力反擊,成立先鋒領航然後逐漸合併之前惠靈頓基金,惠靈頓現仍然作為先鋒旗下基金的投資顧問(承擔基金經理職責)獨立存在。
  • 哪些指數型基金值得長期定投?本文告訴你答案!
    而定投一詞最早於1949年出自「華爾街教父」的班傑明·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中提到,即美元成本平均法。要知道這位價值投資理論的奠基人不僅是影響了「股神」巴菲特,還影響了其後的「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以及「市盈率鼻祖」的約翰·內夫。
  • 什麼是指數基金、指數聯接基金、指數增強基金?對比後差別巨大!
    在場外指數基金大家庭中,有三個類型指數基金就是指數基金、指數連接基金和指數增強基金,拿跟蹤滬深300指數為例,它們都是跟蹤的同一指數,可能有的人會認為,既然都是被動指數基金,又是跟蹤的同一指數,雖然有些差別,但是差別應該不會很大吧?
  • 上證指數對基金有什麼影響?上證指數與基金的關係
    上證指數對基金有什麼影響?相信在股市中的投資者對上證指數和基金都有所了解吧,那麼上證指數與基金的關係是什麼?上證指數如何影響基金呢?本文我們來講講基金與股市的聯繫。
  • 基金類型大拆解——指數基金
    一、指數基金定義 指數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被動的投資。 它是以特定指數例如滬深300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分股構建投資組合,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目的是使這個投資組合的變動頻率與該指數一致,以取得與該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 主題指數基金是什麼意思?主題指數基金有哪些?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 「乾貨」指數基金-消費、紅利、醫藥類的指數基金怎麼選?
    前面我們做了「消費+醫藥+科技的優選基金」、「近100位主動管理的長跑型基金經理」、「ETF和ETF聯接基金大全」,本期內容我們聚焦的是指數基金,包含被動指數、指數增強基金。
  • 什麼樣的指數增強基金更可信?| 好買指數基金研究報告
    好買說:隨著2019年指數的抬升,指數增強基金受到了市場的關注。滬深300和中證500作為市場上主要的兩種指數增強基金應該怎麼選擇呢?好買基金研究中心從多個角度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 大盤指數基金是什麼意思?具體哪些基金屬於大盤指數基
    大盤指數顧名思義是指滬市的「上證綜合指數」和深市的「深證成份股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
  • 跟蹤指數的指數基金 為什麼還會有跟蹤誤差?
    於是有小夥伴來問,ETF直接投資於指數,為什麼會有誤差呢?  其實,不止是ETF,包括普通指數基金、指數增強基金都會存在跟蹤誤差。  而跟蹤誤差,就是指數基金的收益情況和標的指數之間的偏差情況,也是反映指數基金產品是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來說,跟蹤誤差越小,說明指數基金的收益率與標的指數收益率之間的偏差越小。
  • 挑選指數基金時 如何判斷基金的潛力?
    再一次見證,在牛市中指數基金上漲的幅度大於主動型管理基金,而且買指數基金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避免買單一主題基金帶來的追漲風險。   比如,現在比較火的金融、地產、消費、科技、醫藥,大家一個一個追多累,還不如直接買上證50指數基金。
  • 基金怎麼玩?是玩行業基金還是指數基金呢?
    至於混合基金,你肯定是想買著諾安那樣的基金。但是諾安它也不可能一直漲,漲的時候皆大歡喜,它跌的時候打起臉來也是入木三分。基金經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種主動型基金的收益水平。 那如何才能做到長期的穩賺呢?我覺得長期年化收益達到20%以上的巴菲特更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 投資指數基金必須要知道的「價格指數」和「全收益指數」
    我們知道,指數基金是被動跟蹤指數的基金,在購買一隻基金之前,我們要關注一下這隻基金對指數的跟蹤情況,如果與指數偏差較大
  • 什麼是紅利基金?紅利指數基金的三大分支
    什麼是紅利基金?紅利指數基金的三大分支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紅利基金。  紅利基金,簡單說就是專門投資那些高分紅、高股息率股票的基金。  哪些公司長期分紅多,股息率高,紅利基金就配置哪些公司。  分紅好理解,就是很多公司每年都會拿出利潤的一部分來給股東分錢。
  • 基金投資江湖的「武功秘籍」NO.1~「指數基金一陽指」
    作為基金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類,指數基金一直是很多基民(愛買基金的人)常常配置的基金品種,更是定投玩家(喜歡做基金定投的人)最熱愛的定投品種。那麼什麼是指數基金呢?指數基金是以特定指數為標的指數,並以標的指數的成分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分股來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 如何構建指數基金投資組合?
    指數的相關性越弱,那它們代表的市場範圍就越不同。下面,以最常見的寬基指數為例,來詳細說明一下該如何選擇基金構建一個合理的指數基金組合。  3、根據方案選擇基金  確定好基金的配置方案之後,就需要具體挑選合適的基金了。  第一,選擇較強的基金公司,關注指數擬合度。雖然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式投資,運作較為簡單,但跟蹤指數是個複雜的過程,不同的基金公司能力不同,所以造成誤差大小也不一樣。
  • 指數增強基金是啥?投資者怎麼選?
    但是,可能有不少基民卻並見得知道,其實指數基金,也有兩類不同的產品:即被動指數基金和增強指數基金。(天天基金網)   指數基金已被廣泛認可。
  • 熱門指數基金收益排行榜 行業板塊基金收益排行一覽表
    10月9日最新指數寶估值播報來啦,低估指數基金不容錯過。指數基金具有永續性、被動性、平均性等特點,中國市場指數基金適合進行定投。熱門指數估值排行估值說明:以下主要通過市盈率(PE)來判斷估值。指數市盈率衡量了指數價格與收益的關係,一般來說,市盈率越低,指數越容易被低估,未來的成長性越高。判斷當前的PE是否處於低位,可以用估值歷史百分位,一般來說,百分位數值越小,指數的估值越低。
  • 指數增強基金 真的有「增強」效果嗎?
    但問題來了:指數型基金是一個大家族,有 ETF、ETF 聯接基金和指數增強基金。關於什麼是 ETF 和 ETF 聯接,南南之前介紹過,這裡也就不再過多解釋啦。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下指數增強基金,看看這類基金到底比其他 「兄弟」 強在哪裡呢?   什麼是指數增強基金?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指數增強基金。顧名思義,這類基金不同之處就在於 「增強」 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