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地理 | 太陽高度角的那些事兒

2021-02-08 地理蹊



太陽高度角是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專業上講太陽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陽光線與通過該地與地心相連的地表切面的夾角。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太陽高度是決定地球表面獲得太陽熱能數量的最重要的因素。當太陽高度角為90°時,此時太陽輻射強度最大;當太陽斜射地面時,太陽輻射強度就小。


1.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與測量

正午太陽高度是各地一日內最大的太陽高度,即地方時為12時的太陽高度。



可利用「立竿見影」的方法進行正午太陽高度的測量與計算。如圖所示,已知圖中杆高為h,當太陽從3位置照射時的影長為l,則該日正午太陽高度H可通過公式計算:tanH=h/l。


規律總結:「立竿見影」,近大遠小,來增去減


2.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近大遠小)

某日太陽直射某緯線,則該緯線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離該緯線越遠,則正午太陽高度越小(簡記為「近大遠小」)。由此可以推知:一日內,同一緯線各地正午太陽高度相同;正午太陽高度從直射點所在緯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例如,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從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從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二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向赤道兩側遞減。



3.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規律(來增去減)


 

由近大遠小的規律可以推知:直射點向本地所在緯線移來,正午太陽高度增大,反之減小(簡記為「來增去減」)。例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日達一年中最小值;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地區,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日達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太陽直射時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最大值,離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最遠時達一年中最小值。


4.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公式

H=90°-緯度差


其中,H為所求點的正午太陽高度;90°為太陽直射點的太陽高度;

緯度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緯度與當日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緯度之間的差值(當所求點與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個半球時,緯度差為兩地緯度數之差;當所求點與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個半球時,則緯度差為兩地的緯度數之和,簡記為「同減異加」)。


5.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規律

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方,其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幅度ΔH=23°26′+Φ(Φ為當地緯度);在回歸線與極圈之間的地方,其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幅度恆為46°52′;從極圈到極點之間的地方,其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幅度從46°52′逐漸降低至23°26′,任一緯度Φ的正午太陽高度年變化幅度ΔH=90°-Φ+23°26′。



1、緯度變化規律: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可推知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相差一度,正午太陽高度角就減小一度。(進一步可得出:已知某一正午太陽高度角,一般有兩條緯線等於此度數)。

例如:太陽直射20°N,這天全球正午太陽高度角就從20°N向南北兩側逐漸遞減,19°N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就等於89°。

即19°N的正午太陽高度=90°-(太陽直射點-該地緯度)=90°-(20°-19°)=89°


2、季節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移來時漸增,移去時漸減(太陽直射點相對某地所在緯線而言)。例如:對於31°N的地區,在12月22日(冬至日)至6月22日(夏至日)這段時間,正午太陽高度角漸增,6月22日(夏至日)至12月22日(冬至日)這段時間,正午太陽高度角漸減。


小結:

1、整個南或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能同時達全年最小值(該半球的冬至日),但不能同時達全年最大值;

2、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太陽直射時達全年最大值,而非該半球的夏至日;

3、南北回歸線上一年一次最大值(該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該半球的冬至日);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一年兩次最大值(太陽直射時)、一次最小值(該半球的冬至日),但赤道一年各兩次;

4、回歸線以外的地區,一年各一次最大值(該半球的夏至日)和最小值(該半球的冬至日)。


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1)利用正午太陽高度確定地方時:當某地太陽高度達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時,就是一天的正午時刻,此時該地的地方時為12時。


(2)利用正午太陽高度確定當地的地理緯度:當太陽直射點位置一定時,如果我們能夠知道當地的正午太陽高度,就可以根據「某地與太陽直射點相差多少緯度,正午太陽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規律,求出當地的地理緯度。


(3)利用正午太陽高度確定房屋的朝向:為了獲得最充足的太陽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與正午太陽所在的位置有關。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正午時太陽位於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正午時太陽位於北方,房屋朝向北方。


(4)判斷日影長短及方向

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小,日影越長,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陽。如下圖中各點旗杆日影長短及日影所在方向(圖中是夏至日,經線和緯線的交點是直射點)。


(5)利用正午太陽高度確定樓距、樓高:為了更好地保持各層樓都有良好的採光,樓與樓之間應當保持適當距離。以我國為例,見圖甲,南樓高度為h,該地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H,則最小樓間距L為:L=hcotH。



(6)太陽能熱水器的傾角調整: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應不斷調整太陽能熱水器與樓頂平面之間的傾角,使太陽光與受熱板之間成直角。其傾角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關係為α+h=90°(如圖乙)。 


 

(7)判斷山地自然帶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況下,由於向陽坡正午太陽高度大,得到的光熱多,背陽坡得到的太陽光熱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陽坡溫度較高,陰坡溫度較低,從而影響到自然帶在陽坡和陰坡的分布高度。


圖中a、b兩條曲線為太陽高度日變化曲線。回答(1)~(2)題。 



(1)若m為北京時間8∶40,且a、b兩條曲線分別表示QP兩地某日太陽高度日變化情況。則(   )

A.Q地晝長小於12小時

B.P地該日正午旗杆影長為零 

C.Q地一定位於北半球

D.P地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 

(2)若a、b兩條曲線分別表示X、Y兩地某日太陽高度日變化情況。則(   )

A.X、Y兩地緯度值相同

B.X、Y兩地晝長相同 

C.X、Y兩地處在同一經線上

D.X、Y兩地太陽高度相同 


【解析】

第(1)題,從已知條件分析,曲線a 對應Q 地,曲線b 對應P 地,且圖中Q 地太陽比P 地早升晚落,說明Q 地晝長較長。同時,P 地太陽在北京時間8:40 升起,在14:40 太陽高度達最大值,可得出其晝長為12小時,Q 地晝長大於12 小時。在Q 地晝夜不等長的情況下,晝長為12 小時的P 地只能在赤道上,赤道在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第(2)題,圖中a、b 兩條曲線所對應的太陽高度最大值相同,即正午太陽高度相同,因此排除D 項。同時,在同一天,正午太陽高度相同的地方,有兩種情況:一是位於同一緯線上,而同一緯線上的點晝夜長短應該相同,從圖中太陽升落時間來看,X地晝長比Y 地長,因此排除A、B 項;二是兩地分別位於直射點的南北兩側,且與直射點的緯度差相等,如圖1所示,這種情況下,X、Y則位於同一經線上。


【答案】(1)D(2)C 


某開發商分別在北京(約40°N)和福州(約26°N)開發了兩個樓盤。兩地均設計了朝向和樓高相同的戶型結構如下圖(甲圖)所示。讀圖完成1~2題。

1.若福州樓盤每層2.8米共20層,南北樓距為28米。乙圖①棟10層住戶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獲得太陽照射的時間最接近(   )

A.11個月      B.9個月

C. 7個月      D.1個月

2.在上級部門對兩地小區樓盤規劃設計圖(乙圖)審批時,幾乎相同的設計在北京卻沒有通過,被要求修改。最終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

A.降低南側樓房的高度

B.縮小南北樓的樓間距

C.擴大東西樓的樓間距

D.降低北側樓房的高度

【解析】

第1題,根據題意可知,乙圖D棟10層只要正午太陽高度低於45°,就不能直接獲得太陽照射,根據H=90°一緯度差,可計算出太陽直射點位於19°S 以南時,10層住戶不能直接獲得太陽照射,最接近的時間是1個月。第2題,北京正午太陽高度小,考慮採光條件,儘量減少南樓對北樓太陽光線的遮擋,應降低南側樓房高度。

【答案】1.D 2.A


我國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操場測量一直立杆的影子,當太陽高度為20°時測得影長為OA(OA的朝向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在北京時間11:30時測得最短影長為OB(如圖所示)。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該學校最可能位於(   )

A.山西     B.黑龍江

C.新疆     D.雲南

(2)圖示日期前後,該地(   )

A.太陽從西北方向落下

B.晝短夜長

C.正午太陽高度漸大

D.日出時間推遲

【解析】

第(1)題,根據圖中指向標,影長為OB時,影子朝向正北方向,說明此時是當地正午12點,北京時間是11:30,根據經度每差15°,時間相差1小時, 可以計算出該學校經度是127.5°E,最可能位於黑龍江,B對。第(2)題,讀圖,圖中,太陽高度角20°時影子方向與正午時影子方向成直角,說明時間相差6小時,所以圖示日期日出時間在6點之前。該日前後,該地晝長夜短,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太陽從西北方向落下,A對,B錯。無法判斷正午太陽高度、日出時間的變化,C、D錯。

【答案】(1)B (2)A 



整理自 高中地理資訊、百度文庫等

部分圖片來自百度搜圖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趣味地理——正午太陽高度角、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01知識點正午太陽高度角正午太陽高度角,指的是正午的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計算公式為:α = 90° - | β - γ |其中α為正午太陽高度角圖1 正午太陽高度角示意圖02例題11、地表點Q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為A,正午太陽高度角為α,如果恰好
  • 最全的知識點總結:太陽高度角
    由於地球的自轉,造成太陽東升西落,太陽高度角在一日內不斷發生變化(如圖2所示);正午(地方時為12時)太陽位於上中天時,太陽的高度角達到最大值H,我們將此時的太陽高度角稱為該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太陽高度角的分布規律    (1)某時刻的空間分布    如下圖所示,此時刻太陽直射點A的太陽高度角為90°,從直射點向四周,隨著球面的彎曲,太陽高度角遞減,呈同心圓狀分布,晨昏線上的太陽高度角為0°。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日出方位、地方時、正午太陽高度角)
    ①春分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0°),此時太陽高度角為60°,因此該地的緯度β為:太陽高度角60°=90°-|0°-β|,因此β為30°;②由題幹可知,桅杆的影子在正南方,因此此時為正午,並且桅杆(船舶)在太陽直射點的南方(太陽在北面,因此影子在南面),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因此此時船舶在赤道以南,即南半球;③因此,正午時,船舶的緯度為30°S。
  • 難點突破丨太陽高度角與正午太陽高度角區別(附例題分析)
    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其實是角度)對於地球上的某個地點,太陽高度是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太陽高度角隨著地方時和太陽的赤緯的變化而變化。日升日落,同一地點一天內太陽高度角是不斷變化的。日出日落時角度都為零度,正 午時太陽高度角最大。
  • 難點突破丨太陽高度角與正午太陽高度角區別(內附例題分析)!
    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其實是角度)對於地球上的某個地點,太陽高度是指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太陽高度角隨著地方時和太陽的赤緯的變化而變化。日升日落,同一地點一天內太陽高度角是不斷變化的。日出日落時角度都為零度,正 午時太陽高度角最大。
  •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教案
    不僅要分析上述現象產生的原因,還要分析這些現象對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以及人類活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是同時進行的,因此要關注兩種運動的疊加與合成,避免孤立的分析某種運動。本節課主要講述地球運動地理意義中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四季更替和五帶形成,這部分知識抽象,難以理解,應多從生活的實際入手,充分利用地理圖像和視頻,體現生活中的地理,培養學生時空意識和綜合思維。
  • 高考地理之太陽視運動
    在必修一自然地理中,地球的運動這一章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其中太陽視運動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這一部分知識在人教版和湘教版等教材上沒有過多地體現,但同學們在做題的過程中又會遇到這種類似的題目,所以,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講講這一部分知識,希望同學們看懂了之後下去一定要自己去研究,最後形成系統性的筆記
  • 地理備考資料|「太陽直射點的周年回歸運動」知識點詳解
    太陽直射點的周年回歸運動地球自西向東運動,在運動的地球上看太陽,表現為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球大圓上自東向西運動,即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1)太陽直射點位於A點的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之中最大值的緯度範圍是_________。
  • 玩轉地理 | 壺穴與風化坑的那些事兒
    本文由地理蹊傾情編輯製作,如有轉載請註明。
  • 考點預測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這才是學生們想要的「壓軸題」
    我們通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可見地理學科的重要性。同學們從初中開始學習地理這門學科,但是由於地理知識太凌亂,就好像天空的星星一樣,地理位置太廣泛,總是讓人捉摸不透,而且很多知識點也比較抽象,這使得孩子們學習起來都非常的困難,成績也不是很理想,以至於很多人覺得高中地理應該劃歸到理綜的範圍。所以對於地理來說,臨考前一定要回歸教材,抓住主幹知識和高頻考點,構建知識體系,綱舉目張,把「星星」們都串起來,便於調動運用。
  • 【乾貨】七上地理簡答題匯總
    今天豆姐給孩子們整理了初中地理必考的簡答題!還未會考的地區的孩子一定要看!家長趕緊轉給孩看一遍吧!
  • 2020高考地理地球小專題
    高中地理的複習一直是文綜裡面最沒有章法可循的一科,尤其是系統性的總結很少,今天就精心總結了高中複習所需要的專題知識並分成專題,同學們可以對照著知識點來回憶所學內容,如果有忘記的,就標記下來著重複習,希望同學們能夠複習順利,爭取在地理科目不失分。
  • 高考地理——掌握這些晨昏線的知識,地理分數提高20分不是夢
    晨昏線,一個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彙,經常是困擾學生的惡魔,一旦掌握不好,整道題目就可能會丟失。為何如此的恐怖?其實不用擔心,學完下面的方法你就會對他了如指掌,做題會得心應手。(2)晨昏線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3)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4)晨昏線與經線圈的夾角(a)的變化範圍為0°—23°26',且與太陽直射點的度數相同,即下圖圖2中∠a=∠B.(5)晨昏線只有在二至日時才與極圈相切。如上圖圖1(6)晨昏線的移動與地球自轉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 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地理意義
    (2)引起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①太陽光線對於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用H表示)。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因此,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決定著一個地方的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在太陽直射點上,太陽高度為90°,在晨昏線上,太陽高度是0°。
  • 北京上空現「三個太陽」,專家釋疑
    今日,有網友上傳的視頻顯示,在北京西城區宣武門,天空出現了「三個太陽」。從視頻畫面中來看,中間的太陽的最為耀眼閃亮,而兩邊也都出現了兩個小「太陽」,同樣發出明亮的光線,只不過尺寸要小一些。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方時、國際日界線、遠日點、極夜)
    圖3 近日點與遠日點4、正午太陽高度角正午太陽高度角該地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則太陽高度角越大。圖4 正午太陽高度角示意圖02(7)分析正午太陽高度。①距離太陽直射點越近,正午太陽高度越大(高度角越大);②由A點到B點,太陽直射點距離B點越來越近,因此太陽高度越來越大。
  • 北京上空出現三個太陽?專家解讀為何出現「幻日」
    全文530字,閱讀約需1分鐘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王心今天(12月29日)上午,有網友拍到北京上空出現「三個太陽」。對此,氣象專家張明英稱,這是天空中的冰晶對太陽光的散射和反射形成的光學現象,統稱叫做「暈族」,包括暈圈、幻日、光柱等。今天出現的「幻日」是正常現象,沒有特殊的指示意義。
  • 記住地理知識,這些地理歌謠一定能幫你!
    在地球繞日公轉示意中,如果太陽在左焦點,地軸向左傾斜,左邊的那個位置就為冬至;如果太陽在右焦點,地軸向右傾斜,右邊的那個位置就為冬至。冬至位置確定了,其餘三個分至點的位置也就確定了。3. 點北北升落,點南南升落。
  • 【學霸筆記】高考地理時間和季節這樣判斷!
    (二)地理現象所對應的時間信息 地方時地理事物或現象日出太陽高度為0或太陽位於地平線上;影子最長且朝西;一日中氣溫最低時;晨線與赤道的交點處(若在赤道為6點)12點太陽高度最高時;物體影子最短時
  • 北京上空現「三個太陽」 專家釋疑
    今日,有網友上傳的視頻顯示,在北京西城區宣武門,天空出現了「三個太陽」。(視頻點此觀看)從視頻畫面中來看,中間的太陽的最為耀眼閃亮,而兩邊也都出現了兩個小「太陽」,同樣發出明亮的光線,只不過尺寸要小一些。視頻傳到網上之後,引起了網友們的大量關注與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