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撰文:鳳凰旅遊特約撰稿人許偉明
鳳凰絢麗的羽毛
在黑色背景上 顏色翹起來了
大部分時間裡,梁德頌窩在位於湘西吉首的家裡,伏在案前,細緻地作畫,一點一點地創造五彩的世界。在我到來時,他正潛心繪製一幅2.5米長的畫,講述一個類似「鯉魚躍龍門」的故事——在翻滾的海浪之上,一對鯉魚和一對龜騰空躍起,它們上方是一道巍峨大門,過了這門,往上是一對圍著太陽飛舞的龍與鳳。
這是一個半成品。用來作畫的宣紙原是顯舊的白色,但背景已一律是染成了黑色,剩下的空白部分現在只呈現了輪廓,以及梁德頌已在輪廓內畫好的線條。他接著要做的是填色,沿著那些線條填上紅藍綠黃等顏色。
現在,他正給鳳凰的長翎羽填色。細小的畫筆尖蘸點墨水,在柳條一般的羽毛內,來回地畫上帶粉的紅色。從中間到邊上,這種紅色逐漸變淡,呈現出自然明快的過渡。
這是一個細活。半個小時之內,那根翎毛的尾部的顏色仍沒填滿。眼下這半成品的面積約為1.5平方米,足夠他忙碌地幹上半個月。
梁德頌所畫的叫「苗畫」,一種極具苗族特色的繪畫。它所畫的往往是花鳥蟲魚、山川日月、龍飛鳳舞,顏色濃重而鮮豔。
苗畫要表達的是吉祥的意思,選取的繪畫對象往往是自然界的美好事物,以及傳說話的諸多神獸靈禽,麒麟、龜、龍、鳳,等等。梁德頌尤其喜歡畫龍畫鳳,因為龍和鳳最能象徵吉祥。
吉祥的表達,很多時候是通過隱喻來實現的。這種隱喻不僅在苗畫中有,在中國各處也是常見的:牡丹表示富貴,石榴象徵「多子」,花瓶寓意平安,蝴蝶和「福」是諧音,魚類顯而易見的是在期待「年年有餘」……
魚兒,常被放於邊角,它也寓意年年有餘。
學者夏小紅研究指出,「苗畫的內容主要選擇的帶有吉祥寓意的麒麟、龍、鳳以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蝴蝶、魚、鳥、蟲、蝦、蝙蝠、喜鵲……在苗族人的審美觀念中,牡丹代表的是最美麗的花……
「苗畫取材於現實生活中衣食住行婚喪喜慶等各方面的風俗民情,還有些取材於神話傳說、龍鳳等神物,歷史人物事件等等。雖然苗畫取材於非常廣泛,但大多數都不是題材上原來的再現或者寫生,而是賦予材料以象徵比喻意義,將寫生轉化為寫意,重點不在取貌而在於取神。」
在具體的造型呈現上,苗畫是抽象的,和漢族人習常所見的繪畫造型有很多不同。苗畫中的龍不見了兇猛;龜的脖子往往伸的很長,張開的嘴巴吐出蛇一樣的信子;魚的尾巴誇張翹起,有如花朵綻放;而太陽,總讓人聯想到一個完整的扎手的菠蘿……
尤其獨特的是,苗畫中大量出現了蝴蝶。蝴蝶幾乎和龍、鳳、麒麟等神獸一樣的重要。在有龍、鳳的時候,往往能見單獨飛的大蝴蝶,驕傲地出現在畫面的最中央。並且,麒麟、龍的臉部都是蝴蝶的造型,這也是龍之所以顯得不兇猛的重要緣由。
龍的臉是蝴蝶的模樣
談話間,梁德頌拿出一張未上色的《麒麟送子圖》。這畫裡,送子觀音頭上戴的苗族人的頭帕。畫中出現神兵天將,造型和猴子極其的相似。
這些造型是苗族的傳統造型,而是祖輩流傳下來的,它們過去出現苗族人的衣服上、被單上、床帳上。那麒麟送子圖,在過去便是繡在布上,新婚之夜掛在新人的床帳帘布上。
苗畫中幾乎沒有梅蘭竹菊,也鮮少見有松柏。很顯然,苗畫不是文人畫,而是民間畫。它所追求的是生活的、大眾的旨趣,而非畫者個人趣味的表達。苗畫無論是鮮豔的顏色,還是吉祥的圖案,都是一種「俗」的追求。
當這些斑斕的色彩全都呈現在純黑的背景前,便會因為強烈的反差,而顯得更加的斑斕。假如那些紅黃綠藍都是出現在白色的背景前,那絕對不會有如此鮮亮的視覺效果。黑色像是一切顏色的盡頭,排除了任何的雜色幹擾,背景於是消失了。呈現在這深邃背景之上的每一抹顏色,都有若在夜空中發亮的光亮。梁德頌說,在黑色的背景上,「顏色就翹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