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中國】苗畫裡的五彩世界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本期撰文:鳳凰旅遊特約撰稿人許偉明

鳳凰絢麗的羽毛

在黑色背景上 顏色翹起來了

大部分時間裡,梁德頌窩在位於湘西吉首的家裡,伏在案前,細緻地作畫,一點一點地創造五彩的世界。在我到來時,他正潛心繪製一幅2.5米長的畫,講述一個類似「鯉魚躍龍門」的故事——在翻滾的海浪之上,一對鯉魚和一對龜騰空躍起,它們上方是一道巍峨大門,過了這門,往上是一對圍著太陽飛舞的龍與鳳。

這是一個半成品。用來作畫的宣紙原是顯舊的白色,但背景已一律是染成了黑色,剩下的空白部分現在只呈現了輪廓,以及梁德頌已在輪廓內畫好的線條。他接著要做的是填色,沿著那些線條填上紅藍綠黃等顏色。

現在,他正給鳳凰的長翎羽填色。細小的畫筆尖蘸點墨水,在柳條一般的羽毛內,來回地畫上帶粉的紅色。從中間到邊上,這種紅色逐漸變淡,呈現出自然明快的過渡。

這是一個細活。半個小時之內,那根翎毛的尾部的顏色仍沒填滿。眼下這半成品的面積約為1.5平方米,足夠他忙碌地幹上半個月。

梁德頌所畫的叫「苗畫」,一種極具苗族特色的繪畫。它所畫的往往是花鳥蟲魚、山川日月、龍飛鳳舞,顏色濃重而鮮豔。

苗畫要表達的是吉祥的意思,選取的繪畫對象往往是自然界的美好事物,以及傳說話的諸多神獸靈禽,麒麟、龜、龍、鳳,等等。梁德頌尤其喜歡畫龍畫鳳,因為龍和鳳最能象徵吉祥。

吉祥的表達,很多時候是通過隱喻來實現的。這種隱喻不僅在苗畫中有,在中國各處也是常見的:牡丹表示富貴,石榴象徵「多子」,花瓶寓意平安,蝴蝶和「福」是諧音,魚類顯而易見的是在期待「年年有餘」……

魚兒,常被放於邊角,它也寓意年年有餘。

學者夏小紅研究指出,「苗畫的內容主要選擇的帶有吉祥寓意的麒麟、龍、鳳以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蝴蝶、魚、鳥、蟲、蝦、蝙蝠、喜鵲……在苗族人的審美觀念中,牡丹代表的是最美麗的花……

「苗畫取材於現實生活中衣食住行婚喪喜慶等各方面的風俗民情,還有些取材於神話傳說、龍鳳等神物,歷史人物事件等等。雖然苗畫取材於非常廣泛,但大多數都不是題材上原來的再現或者寫生,而是賦予材料以象徵比喻意義,將寫生轉化為寫意,重點不在取貌而在於取神。」

在具體的造型呈現上,苗畫是抽象的,和漢族人習常所見的繪畫造型有很多不同。苗畫中的龍不見了兇猛;龜的脖子往往伸的很長,張開的嘴巴吐出蛇一樣的信子;魚的尾巴誇張翹起,有如花朵綻放;而太陽,總讓人聯想到一個完整的扎手的菠蘿……

尤其獨特的是,苗畫中大量出現了蝴蝶。蝴蝶幾乎和龍、鳳、麒麟等神獸一樣的重要。在有龍、鳳的時候,往往能見單獨飛的大蝴蝶,驕傲地出現在畫面的最中央。並且,麒麟、龍的臉部都是蝴蝶的造型,這也是龍之所以顯得不兇猛的重要緣由。

龍的臉是蝴蝶的模樣

談話間,梁德頌拿出一張未上色的《麒麟送子圖》。這畫裡,送子觀音頭上戴的苗族人的頭帕。畫中出現神兵天將,造型和猴子極其的相似。

這些造型是苗族的傳統造型,而是祖輩流傳下來的,它們過去出現苗族人的衣服上、被單上、床帳上。那麒麟送子圖,在過去便是繡在布上,新婚之夜掛在新人的床帳帘布上。

苗畫中幾乎沒有梅蘭竹菊,也鮮少見有松柏。很顯然,苗畫不是文人畫,而是民間畫。它所追求的是生活的、大眾的旨趣,而非畫者個人趣味的表達。苗畫無論是鮮豔的顏色,還是吉祥的圖案,都是一種「俗」的追求。

當這些斑斕的色彩全都呈現在純黑的背景前,便會因為強烈的反差,而顯得更加的斑斕。假如那些紅黃綠藍都是出現在白色的背景前,那絕對不會有如此鮮亮的視覺效果。黑色像是一切顏色的盡頭,排除了任何的雜色幹擾,背景於是消失了。呈現在這深邃背景之上的每一抹顏色,都有若在夜空中發亮的光亮。梁德頌說,在黑色的背景上,「顏色就翹起來了」。

相關焦點

  • 五彩神箭,尖扎人的靈魂
    10月13日,2020年坎布拉「五彩神箭」射箭邀請賽暨「非遺進景區」活動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坎布拉俄家臺旅遊服務區廣場開幕。伴隨著震天的吶喊聲,射手提弓引箭,箭鏃劃破長空,續寫著五彩神箭的傳奇。  尖扎人對於射箭,近乎狂熱、痴迷,據說是因古老的一段英雄故事。
  • 老外學非遺 讓地道「中國味」走向世界
    這是在今年巴南區開展的一次「老外@Chongqing·體驗非遺」活動中,一位外國友人學非遺、遊鄉村後,在遊記上寫下的話語。話雖不長,卻真實道出了這位外國友人對中國文化、對重慶、對巴南印象的深刻轉變。   「連續3年開展的『老外@Chongqing·體驗非遺』系列活動,已成為外國友人了解中國文化,認識美麗重慶、大美巴南的一道窗口。」
  • 佛山市非遺亮相「物以載道—中國非遺數字展」
    原標題:AR科技促進文化交流 講好中國非遺故事:佛山市非遺亮相「物以載道——中國非遺數字展」「一樣雨過天晴,一樣秋香色,一樣松綠的,一樣就是銀紅的。遠遠的看著,就似煙霧一樣。」舉辦本次展覽旨在展示中國廣博、深厚的非遺文化藝術成果,促進中國與摩洛哥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展覽打破傳統靜態展陳模式,在佛山市南海區廣東書法園展廳的實景布展基礎上,用AR技術拍攝製作,打造裸眼VR效果的3D數字展廳,讓觀者感受沉浸式藝術展,用「科技+非遺」,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為古老非遺賦予嶄新活力。
  • 42+1570,中國非遺數量世界第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經驗」,成為名副其實的「非遺大國」,受到國際社會矚目。2015年,焦作舉行了「共享太極·共享健康」世界百城千萬太極拳愛好者的共同演練活動,並成功申報了世界吉尼斯紀錄。2016年,河南省政府將太極拳申報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列入「十三五」規劃和省政府工作報告,太極拳申遺工作正式上升為省級戰略。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中國非遺項目數世界第一!
    太極拳愛好者正在打太極。目前,我國共有42個非遺項目列入,位居世界第一(7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名錄,34個項目列入代表作名錄,1個項目入選優秀實踐名冊),有力彰顯了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凝聚了中華兒女文化認同,對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推動民心相知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鑑都具有重要意義。
  • 太極拳、送王船成功申遺 中國非遺項目數世界第一
    目前,我國共有42個非遺項目列入,位居世界第一(7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名錄,34個項目列入代表作名錄,1個項目入選優秀實踐名冊),有力彰顯了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凝聚了中華兒女文化認同,對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推動民心相知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鑑都具有重要意義。
  • 向世界講述非遺故事 準確翻譯是基礎
    【解說】上海外國語大學非遺記譯與傳播中心的老師和同學們利用自身「多語種」「跨專業」的優勢,從學校出發,足跡遍及上海,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形成了長達15萬字的調研報告、9萬餘字的採訪稿和口述史、2部多語種非遺紀錄片、5種非遺合作文創產品,取得了8類21項階段性的成果,向世界講好上海非遺故事。
  • 「非遺+文創」還能怎樣?
    近年來,湖南大力推進非遺手工藝保護、傳承、創新與傳播,取得了斐然成績。與此同時,受市場經濟衝擊,湖南許多非遺手工藝瀕臨失傳。為此,應深化改革創新,通過打造「非遺+文創」新模式促進非遺手工藝產業轉型升級、振興發展。融合當代生活,創新非遺技藝 基於實用和市場驅動創新材料。
  • 花海裡的「國際非遺」,等你看過來!
    6月12日晚,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彭州分會場活動在彭州市通濟鎮花海景區拉開序幕啦!在繽紛的煙花中,第六屆中國成都非遺節彭州分會場活動啟幕啦!本屆非遺節期間,彭州將通過展示、體驗、表演、展銷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當地傳統手工藝的非遺資源和保護成果,彰顯彭州濃鬱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將舉辦開幕式暨文藝晚會、彭州本土非遺項目集中展示、彭州本地非遺民俗隊伍集中展演活動、國外省外表演隊伍展示活動和傳統表演藝術進社區交流展演活動等五大活動。
  • 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 理由太扯了!世界非遺中國都有哪些?
    【中國象棋已被印度申遺6次】你沒有看錯,印度在向聯合國申遺中國象棋,而且已經申請了6次,雖然次次都被駁回。聯合國反對的理由很簡單:「漢字認識不?」的確,中國象棋上面的兵種可都是用中國漢字註明的。印度為何敢公然覬覦?
  • 2018「五彩世界」歐美音樂匯——英國吉爾達斯弦樂四重奏音樂會
    演出時間:2018年8月12日  19:30演出名稱:2018「五彩世界」歐美音樂匯——英國吉爾達斯弦樂四重奏音樂會
  • 中國民俗學會會長葉濤:活態傳承是「非遺」保護的基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會長葉濤做了《何謂「非遺」——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原則》的專題講座。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興起背景,到非遺概念的演變,再到非遺保護的基本原則,葉濤研究員為「非遺熱」帶來了一場正本清源的「冷思考」。理解非遺,離不開全球化背景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遺產。
  • 米蘭時裝周再現「非遺元素」 李寧之後又一中國品牌點燃世界時尚圈
    今季的米蘭時裝周,HUI再次代表中國品牌披上戰袍,憑藉蘊含著非遺元素的時尚電影在米蘭大秀國潮,受到海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以品牌詩意浪漫的特質再度驚豔世界。片中在法式建築場景裡嵌入來自東方故土的傳統物件——紅燈籠、風箏、油紙傘和具有鮮明輪廓的龍,以一種獨特的電影式迷戀為其賦予了一份中國古韻。
  • 非遺創意秀《五維記憶》:用前沿科技呈現中國非遺藝術
    6月9日,值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和中影華騰(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五維記憶》——中國非遺創意秀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新聞發布會。總導演烏蘭雪榮和參演藝術家就這場演出的主要理念、創意內容、藝術價值等進行了闡釋和介紹。
  • 駕著五彩祥雲的肉串——五彩肉串
    點擊藍字關注COUSS獲取更多食譜還記得周星馳版《大話西遊》裡的經典臺詞嗎有位小夥伴說她也做過相似的夢:「夢裡有人跟我說,我的真命天子他是一個蓋世英雄,總有那麼一天,他會駕著五彩祥雲,左手拿著雞翅,右手拿著肉串,來娶我!」這位小夥伴估計做夢前在吃著香噴噴的五彩肉串==!
  • 手繪世界非遺作品展開幕
    寶安日報訊(記者 趙盼盼 通訊員 任雨辰 文/圖)手繪世界非遺(中國項目)作品展開近日在福永街道OAO創意空間順利舉行。據悉,本次展覽由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一點一豎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展覽將持續到12月25日。
  • 國風當潮:這門非遺藝術驚豔中國700年,把詩詞裡的畫面帶到現實
    彩燈,作為中國非遺藝術之一,它的身上,代表著明亮,喜慶,以及美好的寄望。這次,我們廣東非遺編輯小隊,找到了佛山彩燈傳承人——李文濤。我們想要把這樣美好的彩燈,讓大家看到,所以推出了非遺系列第二期:彩燈裡的光影。
  • 風景如畫:平武龍安種在地裡的大熊貓五彩稻米收割完成
    還記得龍安鎮種在地裡的大熊貓嗎?閒暇時在五彩田園,到田裡收割幾把稻子,用汗水帶走工作疲累,煮一碗,五彩稻米做的米飯,品嘗收穫季的美好滋味!9月中旬起,龍安鎮鎮流村的「五彩」稻穀開鐮收割,迎來金秋收穫季。豐收期間,記者在平武縣龍安鎮看到,不同品種的稻穀成熟呈現出火紅、金黃、紫紅等五彩斑斕的色彩,稻田宛如一幅幅天然的油畫,美不勝收。龍安鎮枕流村的五彩稻米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種植、管理和銷售,並與電商平臺達成了收購協議。
  • 普米五彩福旗
    五彩福旗    她蘊含著中國普米人的文明與文化,展示了普米人充滿夢幻意識的思維特點,寄託了普米族所能念及的祈願福意。 大凡普米人家,無論除夕祭祀天地,祈求福澤,還是充滿俗世之樂的人生喜宴盛典—婚禮等各種祈禱儀式時,它都是必不可少的。
  • 江南船拳、打花棍、盧式心意拳……這些非遺項目你了解麼?
    「上海體育」歷時三年,根據上海非遺名錄,精心收集整理了滾燈、打花棍、盧式心意拳、舞龍舞獅等11項上海體育非遺項目,舞草龍等5項傳統體育也在緊鑼密鼓採集攝製中。 體育+非遺,是不是很期待! 請跟隨小體,一同走近傳統體育,體薈非遺、體薈魔都,了解非遺傳承,樂享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