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看到的太陽系,有一顆太陽和八大行星,然而中國民間流傳著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的神話故事,這些生動的故事情節真的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嗎?太陽系以前是什麼樣子的呢?
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進步,科學家能夠更仔細地觀察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發現了許多出人意料的現象,比如,有些矮行星不按尋常軌道運行,幽靈般的第九大行星至今沒有現身……科學家為了解釋現在看到的這些奇異現象,也十分想了解太陽系在很早以前都經歷了什麼。
有一種科學假說似乎可以解釋現在看到的現象——從前,有一顆流浪的恆星,它曾經離太陽很近,甚至「蹭「到了太陽系的邊緣,摧毀了幾顆行星、彗星或者小行星,它的引力作用影響了整個太陽系,幾乎重塑了太陽系的格局。不過這還只是個假說,要證明太陽系是否有過這樣一段經歷,科學家還需要搜尋更多的證據。他們不僅在太陽系內部尋找證據,還在太陽系以外探索與太陽系類似的星系,觀察那裡是不是正在上演著兩顆恆星擦肩而過的精彩大戲,關注兩顆恆星靠近時它們周圍的行星、彗星或者小行星在引力的影響下,表現出怎樣的行為。
在距離地球約300光年的十字星座方向,有一顆恆星叫做HD 106906,它比太陽年輕多了,只有大約1500萬年的歷史。除了年輕之外,它還有很奇特的行為,它周圍的行星排列很不規則,不像太陽系這樣八大行星都基本算是排列在一個平面上。恆星HD 106906有一顆碩大的行星HD 106906 b,質量相當於木星的11倍,與恆星之間的距離是冥王星到太陽距離的18倍。它行為奇特又體型巨大便於觀察,所以引起了天文學家的興趣。
根據《The Astronomical Journal》的報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史丹福大學的天文學家認為恆星HD 106906周圍的行星排列不整齊這種奇怪的行為,可能是因為這個恆星系統在200-300萬年前與附近兩顆恆星有過近距離的接觸,受到了它們的引力的幹擾。
觀察這種年輕的恆星十分有趣,就像在回看年輕時候的太陽,同時也告訴我們,假如現在宇宙不是在膨脹,而是在收縮,附近的恆星靠近我們時會發生什麼。
參考資料Robert J. De Rosa and Paul Kalas, A Near-coplanar Stellar Flyby of the Planet Host Star HD 106906,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2019, 1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