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和處理常見的跑步損傷?9種損傷處理方法,建議收藏!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來源: 《體能訓練基礎理論(全彩圖解版)》

如今,跑步已成為了一項潮流運動。跑步不僅考驗著跑者的體能,也在磨練著跑者的意志。而許多跑者經常會因跑步而發生肌肉痛、韌帶拉傷和膝蓋傷痛等傷病,不僅消耗了跑者對跑步的積極性,如果不引起重視還會因一時不查而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傷。

因此,每一個正在跑步或準備參與跑步運動的跑者都需要對如何預防和處理常見的跑步損傷有所了解,可以在跑步時有效預防受傷,並能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及時進行處理。今天就為大家分享9種常見跑步損傷的預防和處理方法,讓你一文掌握跑步損傷!趕緊收藏!

肌肉、肌腱處常見損傷

肌肉痛

肌肉持續發力,易造成肌肉損傷。身體修復損傷時產生的炎症則稱為肌肉痛,此損傷容易出現在肌肉拉伸發力的部位。其症狀表現為:運動後第2天,伴隨炎症的疼痛感。炎症在24~48小時後達到頂峰,持續數天。

預防與處理:縮短運動間隔、運動前後進行伸展運動。通過不斷訓練加速肌肉代謝後,恢復也會變快。

肌肉痙攣

跑步時肌肉筋攣多見於小腿,一般叫「抽筋」,也稱為「小腿肚抽筋」。出現原因為身體大量出汗、水分攝入量不足、疲勞、睡眠不足。其症狀表現為:在通常情況下,腦部發出肌肉收縮的指令。但是由於某種原因,出現異常,大腦不斷發出肌肉收縮的指令,導致痙攣。肌肉持續幾分鐘強直狀態,並伴有疼痛感。

預防與處理:如果是由於大量出汗引發的痙攣,可以多飲用運動飲料。如果是由於疲勞引發的痙攣,可進行拉伸、冷卻按摩。

脛骨內側應力症候群

馬拉松和田徑運動員非常容易患非常容易被脛骨內側應力症候群所困擾,疼痛常見於脛骨內側,其症狀表現為鈍痛。運動時疼痛消失,運動後疼痛再次出現,症狀不規律。如症狀繼續發展,則轉化為持續疼痛。

預防與處理:症狀輕時,運動後充分拉伸、冰敷。如症狀繼續發展,就要長時間休養。症狀減輕後也不要掉以輕心,容易復發。

關節、韌帶處常見損傷

扭傷

扭傷指由受到外部施加的力大於關節活動度而引起的損傷。扭傷只是日常用語,醫學上根據損傷部分有所區分,我們常見的扭傷多為韌帶損傷。其症狀表現為:腫痛並發熱,嚴重時關節腔內伴有出血。

預防與處理:為預防扭傷,運動前熱身很關鍵。發生扭傷後,立即進行PRICE療法處理,防止症狀惡化。腫痛嚴重時應儘早就醫。

小貼士:PRICE療法指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包紮(compression)以及抬高患處(elevation)。

前十字韌帶損傷

前十字韌帶連接著股骨與脛骨,具有穩定膝關節的作用。造成前十字韌帶損傷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突然變換方向、外部施加的強力等。其症狀表現為:關節內積血,行走困難。有時伴有半月板和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

預防與處理:不要自行判斷,請專業醫師治療。嚴重的十字韌帶損傷很難自然痊癒,所以如果想回歸訓練,必須手術。需要6~12個月才能恢復。

跑步膝

醫學用語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膝蓋外側髂脛束有疼痛感。因田徑跑步運動員多患此病,所以平時叫跑步膝。其症狀表現為:跑步後出現疼痛感,休息後消失。如症狀繼續發展,疼痛感增強,無法控制。

預防與處理:為預防跑步膝,要好好熱身。症狀出現後,要靜養、冰敷來控制炎症。

半月板損傷

膝蓋的纖維軟骨呈月牙形。半月板損傷發生於膝蓋扭轉時。其症狀表現為:輕度損傷時沒有特殊症狀。如症狀繼續發展,膝蓋中會出現響聲,或半月板碎片滑入關節,導致關節彎曲無法活動,形成「交鎖」。

預防與處理:如半月板損傷影響正常生活,則無法自然痊癒,需要手術治療。

骨骼、軟骨處常見損傷

疲勞性骨折

骨骼同一部位反覆受到外力,輕度損傷最終導致整塊骨骼的疲勞性骨折。多見於小腿脛骨和腓骨,腳部的跟骨、舟狀骨、蹠骨。其症狀表現為:不會像骨折一樣出現皮下出血或大塊腫脹,但是運動或按壓時有疼痛感。

預防與處理:比起一般性骨折更需要長期治療。根據症狀有時需要做手術。

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損傷,髓核脫出,壓迫神經組織。其症狀表現為:初期劇烈腰痛。之後單側下肢疼痛,麻木。被壓迫的神經組織不同,疼痛部位也不同。

預防與處理:如沒有麻痺症狀一般採取保守療法。髓核會自然縮小、消失。如出現運動性麻痺症狀可能需要手術。

以上內容來自《體能訓練基礎理論(全彩圖解版)》,人民郵電出版社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常見的跑步9種損傷處理方法,看這一篇就夠了!建議收藏!​
    如今,跑步已成為了一項潮流運動。跑步不僅考驗著跑者的體能,也在磨練著跑者的意志。而許多跑者經常會因跑步而發生肌肉痛、韌帶拉傷和膝蓋傷痛等傷病,不僅消耗了跑者對跑步的積極性,如果不引起重視還會因一時不查而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傷。
  • 如何預防和處理常見的跑步損傷?看這一篇就夠了!
    如今,跑步已成為了一項潮流運動。跑步不僅考驗著跑者的體能,也在磨練著跑者的意志。而許多跑者經常會因跑步而發生肌肉痛、韌帶拉傷和膝蓋傷痛等傷病,不僅消耗了跑者對跑步的積極性,如果不引起重視還會因一時不查而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傷。
  • 六大常見跑步損傷,成因及處理預防方法
    跑步損傷已經成為屢見不鮮且相當棘手的問題。 作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跑者,熟識幾種常見的傷病症狀和處置方法已成為成熟跑者的必備技能。 今天這篇文章就有必要為大家歸納和分享六大最常見的跑步損傷,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處理預防的注意事項。
  • 六個常見跑步損傷,原因及處理預防方法
    跑步損傷已經成為屢見不鮮且相當棘手的問題。作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跑者,熟識幾種常見的傷病症狀和處置方法已成為成熟跑者的必備技能。今天這篇文章就有必要為大家歸納和分享六大最常見的跑步損傷,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處理預防的注意事項。
  • 11種常見的跑步運動損傷,如何預防和處理?
    跑步中發生的運動損傷大部分都可以歸因於跑鞋的減震性能有問題,訓練強度過大及忽視了熱身,拉伸或體能恢復等問題。肌肉損傷後,受傷部位不能再進行拉伸。攝入大量蛋白質會加速細胞增長及肌肉修復。跑步中發生的不同程度的肌肉損傷,從過度勞累後的肌肉酸痛到肌纖維撕裂甚至肌肉撕裂都有可能。發生肌肉損傷後,休息,冰敷法,壓迫法,抬高法是幾種常見的恢復方法。
  • 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
    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運動損傷按時間可分:新傷和舊傷;按病程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按性質可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按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損傷和重傷。運動損傷是無法避免的,那麼當發生運動損傷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呢?成都骨科醫院急診科主任邱斌給我們帶來詳細講解。
  • 5種常見跑步損傷+如何治療和預防損傷
    作者:張斌跑步是具有強烈衝擊力的重複運動,這可能導致許多過度使用的傷害。跑步時受傷很普遍,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止受傷(例如,穿正確的鞋子,在平緩的地面上跑步以及在必要時休息)。了解最常見的跑步傷害有助於了解如何治療甚至預防。
  • 5種常見跑步損傷+如何治療和預防損傷
    跑步時受傷很普遍,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止受傷(例如,穿正確的鞋子,在平緩的地面上跑步以及在必要時休息)。了解最常見的跑步傷害有助於了解如何治療甚至預防。PT,DPT羅伯特·吉蘭德斯(Robert Gillanders)告訴mindbodygreen,當看一組跑步者時,大約30%至40%的人會遭受至少五種最常見的跑步傷害之一。
  • 趙輝醫生:常見運動損傷的處理及預防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的腳扭傷都屬於輕度扭傷,可以自己處理,如何處理呢?牢記「POLICE」原則!Protection(保護):保護受傷的部位,不要讓受傷部位出現導致其受傷的相似動作,造成二次損傷。緊接著每一周逐漸增加運動量,建議在足踝外科醫生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切勿操之過急。Rest(休息):受傷即刻建議停止走動,讓受傷部位靜止休息,減少進一步損傷。Ice(冰敷):讓受傷部位溫度降低,減輕炎症反應和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抑制腫脹。
  • 趙輝醫生:常見運動損傷的處理及預防
    每年馬拉松賽事之後,我的門診往往都會湧入一大波的運動損傷患者。基本都是膝關節、腳的損傷,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說骨科醫生見到運動損傷的比例是非常高的。身為一名骨科醫生,我也是一位運動愛好者,我比較喜歡跑步,遊泳,自行車。國內比較有名的北馬,上馬、廈馬我都跑過。現在我也保持著每個月150公裡的跑量。
  • 體育課運動損傷及處理方法(建議收藏)
    運動損傷是指在體育鍛鍊過程中出現的骨骼或肌肉關節受損,在日常的運動特別是一些激烈的運動中,運動損傷更為常見。因此,了解常見的運動損傷,及時做出保護措施,能夠儘量降低運動員所受到的傷害,保護運動員順利康復。那麼,常見的運動損傷有哪些,要怎麼處理?
  • 幾種常見運動損傷,教你如何正確判斷與處理,減少損傷
    沒有什麼比受傷更能阻止你獲得訓練的收益,尤其是使你無法訓練的損傷更是如此。運動損傷通常分為兩大類:突然發生的急性損傷和經常由於過度使用和形式不當造成的過度使用損傷。每個人都在避免訓練中的損傷,並且較嚴重的問題可能會影響你幾個月的訓練。因此在受傷之前,預防仍然是最好的策略。
  • 科普:一文讀懂跑馬拉松的幾種常見損傷,及對應的預防、訓練方法
    那麼常見的馬拉松損傷你又知道多少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小範圍的擦傷可自行處理,若創面較大,建議前往醫療機構處理。(1)處理1、用生理鹽水衝洗傷口後用幹棉球將傷面清理乾淨。2、用常用消毒液消毒傷口。3、傷口較大時,建議塗抹含有氧化鋅的抗菌乳霜保護傷口。
  • 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但隨之帶來的損傷也越來越多。 跑步、騎行等運動健身方式近年來在國內火熱起來,有效的體質鍛鍊,可以提高人體抗擊外界各種因素侵襲的能力。但是也有很多人,積極鍛鍊身體,卻發現越鍛鍊毛病越多,這些都是運動損傷惹的禍!
  • 擦傷、肌腱拉傷、韌帶損傷,常見運動損傷應急處理攻略在這裡!
    籃球、足球等對抗性運動最易出現膝、踝關節韌帶損傷、手指關節挫傷、皮膚擦傷及腰扭傷等運動風險;喜愛羽毛球、網球等揮拍運動最易出現肘關節、肩關節以及膝關節損傷風險;跑步等田徑運動最易出現踝關節扭傷、膝關節軟骨和韌帶損傷、腿部肌肉拉傷等風險。熱愛爬山、爬樓梯等運動最易出現關節、肌肉疼痛類風險,以膝關節損傷更為常見。
  • 預防肘關節損傷及受傷之後如何處理
    今天我就來說一下如何預防肘關節損傷以及受傷了之後怎麼辦?了解肘關節肘關節由尺骨和肱骨兩個關節面組成,關節的連接處有透明的軟骨,這個軟骨很光滑、堅硬,正是有了這個東西,關節的兩部分可以相互滑動,從而能完成屈伸動作。肘關節兩端的肌肉和肌腱共同控制住關節的運動,同時還可以提供動力,讓關節活動。而關節囊和韌帶也可以穩定關節。
  • 【建議收藏】運動損傷檢查及處理方法,非常實用!
    運動損傷是指在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產生的身體損傷,每天因運動損傷到醫院就診的人群很多,導致運動損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運動的場地環境、鍛鍊的負荷強度、個人的技術水平以及運動著裝不合理、熱身不充分等,但你知道如何儘早確診及緊急處理嗎?
  • 兒童遊泳中心線上課堂丨運動損傷的預防及處理
    只要是因為運動所導致的傷害都可以稱之為運動損傷,常見的運動損傷有很多,比如說擦傷、肌肉拉傷、肌腱斷裂、骨折、關節扭傷等。運動損傷的原因運動損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與鍛鍊者的活動基礎,體質水平有關,也與運動項目的特點,技術難度以及運動環境等因素有關。
  • 擦傷、肌腱拉傷、韌帶損傷,常見運動損傷應急處理攻略在這裡!
    籃球、足球等對抗性運動最易出現膝、踝關節韌帶損傷、手指關節挫傷、皮膚擦傷及腰扭傷等運動風險;喜愛羽毛球、網球等揮拍運動最易出現肘關節、肩關節以及膝關節損傷風險;跑步等田徑運動最易出現踝關節扭傷、膝關節軟骨和韌帶損傷、腿部肌肉拉傷等風險。
  • 常見運動損傷及應急處理方式
    常見運動損傷及應急處理方式       運動損傷對於很多運動愛好者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年輕人群,他們熱愛運動,但常常因為缺乏一定的運動訓練知識而造成運動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