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羽生結弦畢業了」
用時7年,羽生結弦終於完成學業。早稻田大學在最新校刊中發布了羽生結弦已於今年9月畢業的消息。至此,羽生結弦與早稻田實現了互相成就。
羽生結弦是兩屆冬奧會男子花滑冠軍,大多數時間都在加拿大訓練。早稻田考慮到運動員賽程繁忙,用一種寬容又自持的姿態,幫助羽生結弦完成學業。羽生結弦呢,得益於早稻田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資源,增長了見識,也在花滑之外掌握了一套受益終身的方法論。
大學應與運動員保持著怎樣的互動,雙方應用何種方式互相成就,羽生結弦與早稻田的這段關係為我們提供了參考。
1
2013年,羽生結弦通過普通考試進入早稻田。因為對正在迅速發展的信息領域感興趣,以及考慮到花樣滑冰計分也需要用到各種程序,他選擇了人間科學部的通信課程作為自己的專業。這個專業還有一個好處,學校提供遠程上課服務,這對常年需要在外備戰與參賽的羽生結弦來說再合適不過。
入學至畢業,羽生結弦不僅拿到了文憑,還在賽場上收穫了索契和平昌兩屆冬奧會花滑男單冠軍,是66年來首位蟬聯冬奧會男單冠軍的花滑選手,也曾多次獲得世界花滑大獎賽總決賽冠軍。今年2月的四大洲花樣滑冰錦標賽上,羽生結弦以第十九次打破世界紀錄的方式奪冠,成為花滑史上首位男單全滿貫。因為賽程繁忙,他多次延緩畢業,該專業一般本科生的學習時間是4年,他用了7年。
國際疫情爆發後,花滑比賽和冰演等活動都停止了,選手的練習時間也相應削減,羽生結弦就「只顧著念書學習」了。在這期間,他的畢業研究順利完成。他建立了一個有關「3D技術捕捉花滑」的程序,只需輸入花滑的各項動作要素,程序就能將這些動作轉換為具體數據,然後自動計算出可獲得的最高分數。這一程序是羽生結弦以自己為試驗品完成的,他在身上安裝了動態捕捉裝置,用自己最擅長的3A跳反覆試驗。
開發這項程序,羽生結弦是考慮了「實用性和未來前景」,希望能對未來選手的技術提升及AI計分等比賽發展提供幫助。跳躍是抽象的,但數據是明確的。羽生結弦說,他一直在花滑的世界中行走,好奇數據是如何呈現自己的。經過統計,他發現數據驗證了他對某些動作的感覺,因此研究數據在比賽中非常受用。每當計分方法發生變化時,他也會更新程序,現在他仍在使用這項程序。
2
運動員在役期間選擇大學的某一專業就讀,這在國內外都是一種常態。但大學對運動員來說意味著什麼?辛苦地兼顧訓練與學習只為一紙文憑嗎?羽生結弦固然有學霸體質,但他對學業的尊重,以及他經過這7年學習後所理解的大學教育的價值,對我們同樣有啟發意義。
羽生結弦的訓練基地不在日本,而是在加拿大多倫多。一年中,除了參加比賽,他和教練團隊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裡度過。平昌冬奧會開始前,日本電視臺前往基地拍攝了羽生結弦的日常生活。每天,他至少要進行冰上訓練4小時,課外訓練2小時,而休息間隙,他就會坐在電腦前,遠程學習早稻田的通信課程。
鏡頭特意對準了他的課程筆記。為了跟上老師的講解,他寫得很快,文字稍顯潦草。有幾頁筆記密密麻麻,並用不同顏色區分著。問題用藍色筆寫,答案用紅色筆寫,聽完老師講解後,如果有聯想到的內容,再用綠色筆在旁邊做標記。一堂課結束,他說自己的腦袋被擠得滿滿當當,但他覺得這些都非常重要,要全部用在花滑上。
在校刊採訪中,羽生結弦談到這7年學習的收穫,其中一點是讓他養成了管理時間的習慣。有粉絲發現,羽生結弦經常在遠程航班上做作業,飛機落地,作業完成。他自己也說,在完成訓練的同時保持學習並不容易,有時休息日也得繼續上課,但既然選擇了,他就有責任創造一個學習場所,那是一個會影響自己價值觀和見識的地方。
正是出於對學業的敬畏,羽生結弦從中汲取到了其他養分。他說,「不想浪費難得的學習機會,雖然過程辛苦,但反覆研究的日子讓我明白了要學會多角度看問題,分析和驗證能力也相應提高了。這不僅對花滑有效,今後的人生也能從中獲益」。
3
羽生結弦在日本有很高的名氣,曾被授予國民榮譽獎。這個獎項是為表彰擁有顯著功績並給予社會明亮希望的人物,目前僅有26人及團體獲得,包括「棒球王」王貞治、電影大師黑澤明等,被日本國民視為最高榮譽。早稻田校長第一時間為他寫了一封祝賀信。此外,早稻田會經常在官網上播報羽生結弦獲獎的消息,把他寫進新生手冊中,將他的冰鞋放在博物館內展出,這些行為也是在講述著那句「母校以你為榮」。
但如此有知名度的羽生結弦,想從早稻田畢業,還是花了7年時間。這說明早稻田的畢業標準沒那麼容易達到。這在福原愛身上也有所印證。福原愛曾於2007年入學早稻田,但因忙於比賽無法完成學業,最終為一心備戰倫敦奧運會選擇退學。福原愛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任日本隊旗手,那時期是日本最受關注的運動員之一。早稻田在2008年時還有福原愛的賽果播報,之後便就沒有了。
早稻田史上有409名學生和校友參加冬季與夏季奧運會,目前共有44個體育俱樂部,約2400名大學生運動員。考慮到體教結合,早稻田自2014年起實行了一套運動員學習計劃,目的是在四年標準學習期內,幫助大學生運動員在達到運動目標的同時,也完成學業,以此收穫豐厚的本科生經驗。
學校除了提供教科書,也會提供視頻內容,讓學生運動員能自由方便地學習。學校的體育中心會跟蹤所有學生運動員的學術記錄,包括課程進度、學分、績點等,並與他們的課程老師保持聯繫,以使他們保持合格的學術水準。學校也會提供學術顧問,來提供學習建議。而表現前10%的學生運動員,還會獲得學術卓越獎、學術成就獎等獎項。
大學的使命是研究高深學問和專門知識,這一點並不因體教結合而改變。羽生結弦用時7年才畢業,彰顯了大學應有的原則與規則。為學生運動員提供一套學習計劃,既不是保姆式的,也不是資源浪費式的,也體現了大學應有的姿態。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下各美其美,是合適的,也是得體的。
羽生結弦對學業的敬畏與早稻田對使命的自持,是大學踐行體教結合的一段完美的互動關係。
以有趣對抗無趣
有馬體育原創,內容轉載須經授權
封面圖片源於早稻田大學校刊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