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早稻田大學在最新校刊中發布了羽生結弦已於今年9月畢業的消息,同時羽生結弦作為深受國人喜愛的花樣滑冰男神,該消息在微博也登上熱搜。其實羽生結弦早在2013年就考入早稻田大學,因為他作為兩屆冬奧會男子花滑冠軍大部分時間都在加拿大訓練,直到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安下心學習的羽生結弦才終於得以畢業。也許在你的眼中羽生結弦不過是因為自己的名氣而獲得優待,那你就大錯特錯,實際上羽生結弦的大學經歷很值得國內的運動員借鑑。
劉彬彬張稀哲蒿俊閔在直播課中
在今年3月4日,國家體育總局官網發布《關於2020年優秀運動員本科保送推薦名單的公示》,這份名單顯示,來自魯能的國腳蒿俊閔和劉彬彬都被保送大學,劉彬彬是同濟大學,蒿俊閔是華中科技大學,兩人的運動等級都是健將,不需要參加文化課的考試。在此之前,上港球員武磊、顏駿凌,申花球員曹贇定等將赴同濟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專業,恆大球員曾誠、張琳芃、方鏡淇去廣州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就讀。
但是與國內運動員不同,作為奧運冠軍的羽生結弦是通過普通考試進入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因為對正在迅速發展的信息領域感興趣,以及考慮到花樣滑冰計分也需要用到各種程序,他選擇了人間科學部的通信課程作為自己的專業,但是因為賽程繁忙的緣故,他多次延緩畢業,4年的本科時間,羽生結弦用了7年。值得一提的是,羽生結弦的畢業設計是一個有關「3D技術捕捉花滑」的程序,只需輸入花滑的各項動作要素,程序就能將這些動作轉換為具體數據,然後自動計算出可獲得的最高分數。這一程序是羽生結弦以自己為試驗品完成的,他在身上安裝了動態捕捉裝置,開發這項程序,羽生結弦是考慮了「實用性和未來前景」,希望能對未來選手的技術提升及AI計分等比賽發展提供幫助。
通過和羽生結弦對比,我們不能發現國內這些免試入學的職業球員讀的往往是和自己職業無關的專業。雖然羽生結弦學霸的屬性不可否認,但是他對學業的尊重,以及他經過這7年學習後所理解的大學教育的價值,對我們同樣有啟發意義。
早先,在早稻田大學的校刊採訪中,羽生結弦談到這7年學習的收穫,其中一點是讓他養成了管理時間的習慣。平昌冬奧會開始前,日本電視臺前往基地拍攝了羽生結弦的日常生活。早稻田的通信課程是羽生結弦每天訓練以外的必修課,鏡頭下羽生結弦的課程筆記字體不算工整,但是密密麻麻,而且問題內容和個人筆記用不同顏色區分開來。正是出於對學業的敬畏,羽生結弦從中汲取到了其他養分。他說,「不想浪費難得的學習機會,雖然過程辛苦,但反覆研究的日子讓我明白了要學會多角度看問題,分析和驗證能力也相應提高了。這不僅對花滑有效,今後的人生也能從中獲益」。
基耶利尼是高學歷人才
國內獲得免試入學資格的球員無疑也有著較為苛刻的條件,其目的是為優秀運動員創造進入大學深造的機會,是希望讓他們通過文化學習,更好完成退役後的轉型。但是球員能否珍惜免試入學的資格,球迷們也無從得知。相比之下,國外的球員都是邊讀書邊踢球,像是基耶利尼等球員既拿大學文憑也當職業球員並不在少數。
說到底大學的使命是研究高深學問和專門知識,羽生結弦用時7年才畢業,彰顯了大學應有的原則與規則。為學生運動員提供一套學習計劃,既不是保姆式的,也不是資源浪費式的,也體現了大學應有的姿態。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下各美其美,是合適的,也是得體的。羽生結弦的例子讓我們看到了對於知名運動員來說,也不一定要讓學業為體育和職業生涯讓路。
乾貴士在高中聯賽見到新垣結衣
早些年,足球運動員總體學歷不高,很多人過早接受專業訓練,學業自然成為了第二選擇。現在全國大力推行校園足球以推動足球項目的進一步普及。相比於日本,國內校園足球的競賽機制除了大學生階段的CUFA之外,在學業更加繁重的初中高中並沒有形成完善的競賽機制。日本高中生足球聯賽每年都能吸引好幾萬觀眾現場看球,本田圭佑、岡崎慎司和乾貴士等人都是日本校園足球的產物。
日本校園足球員以及羽生結弦雖都是個例,但是只有良好的體教結合接觸才能誕生這種偶然的必然,中國足球的校園足球仍是道路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