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09:36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一位手持「愛我南京」摺扇的選手經過「總統府」。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攝
選手們跑進玄武門。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一場賽事,跑出南京速度溫度美度
選手贊南馬:「中國最快馬拉松賽道」
●冠軍打破賽會紀錄 ●8人跑出東京奧運會達標成績
●馬拉松中國選手迄今10人次打破2小時10分,昨天的南馬佔4人次
「太快了、很貼心、非常完美……」這是2020南馬在跑友心中留下的華麗身影。因為一場賽事,愛上這座城;因為一場賽事,點燃一座城的激情;因為一場賽事,南京將自己的速度、溫度和美度,展現在世界面前。
夢都大街,參賽選手奔跑在賽道上。
速度:8人東京奧運達標,南馬成中國最快賽道
來了、來了……2小時8分50秒,江西選手彭建華第一個衝過終點線,奧體沸騰了,賽事現場主持人隨即宣布,「彭建華打破了賽會紀錄、取得東京奧運會達標成績,刷新了個人最好成績……」
現場沸騰了!然而,這僅僅是打開了當天驚喜大禮包的開口,楊紹輝2小時8分56秒,取得東京奧運會達標成績,刷新了個人最好成績;多布傑2小時9分03秒取得東京奧運會達標成績,刷新了個人最好成績;第四個到的陳天宇2小時9分55秒,也達到了2小時11分的奧運參賽標準。
8人達到了東京奧運會馬拉松達標成績。此外,馬拉松中國選手歷史上10人次打破2小時10分,昨天的南馬就佔據了4人次。
「中國最快的馬拉松賽道。」許多刷新自己最好成績的選手不由讚嘆道。
今年,南馬採取三賽合一的辦賽方式,除延續南馬賽事主體之外,還結合舉辦了今年唯一一場全國馬拉松錦標賽。此外,賽事接過奧運「中國席位」達標賽的接力棒,在進軍東京奧運關鍵之年,更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在本次比賽的賽道設置上,除了要展示城市的風採,還需要為專業運動員創造一個更利於出成績的賽道,因此作出了調整,取消了坡度較大的龍脖子路,延長了玄武湖環湖路部分路線,這樣的跑道設計更容易讓運動員跑出好成績。
精心設計的賽道,讓運動員在南京賽道獲得了通往東京奧運會的機會。
長江路12公裡打卡點,志願者與選手擊掌助威。
溫度:凌晨三點的南京,充滿這座城市的誠意與熱情
刷新個人最好成績、取得東京奧運會馬拉松達標成績,「這是因為南馬創造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條件……」南馬女子組冠軍李丹興奮地感嘆道。
凌晨三點,作為南馬醫療志願者,南京工業大學校醫陳倩與600多名志願者從學校出發,他們為在各志願崗位上服務南馬做了充分的準備;
凌晨三點,南馬組委會競賽部的梁曉光從奧體起點出發,他和團隊要對南馬42公裡的賽道進行最後的排查;
凌晨三點,來自建鄴公安的南馬安保人員徐峰已經在為當天工作做好準備,5點前必須到達相應崗位;
凌晨三點的南京,有著這座城市的溫度與熱情。穿著短裙、凍得牙齒打架的來自南京農業大學啦啦隊志願者付楚靖、65歲的賽事志願者郭福元……所有為南馬順利起跑提供保障服務的人們,打造著李丹口中的完美條件。
或許是感動於南京的努力,就連天公也很給力,陰雨連綿了半個月,竟然在昨天撥雲見日。
參賽選手在玄武門段快樂奔跑。
美度:一路激情奔跑,感受南京「山水城林」
從南京奧體中心東門到夢都大街、從環湖路到玄武門、從樂山路到金沙江西街……今年的南馬路線將南京美景盡收眼底。玄武湖、夫子廟、「總統府」、新街口等標誌性建築和景點更是展示了城市的歷史人文景觀、現代化都市特色,讓來自全國的各路跑友感受金陵古城的深厚底蘊。
在線路沿途,不少城市大屏幕上,都在播放央視直播畫面。「說起南京,您可能沒來過,但是一定不陌生,龍蟠虎踞,山水城林,這裡有秦淮河千載流淌的風景,有夫子廟享譽中外的名勝,六朝煙雨、天下文樞、美食美景,說的就是南京,一座鐘靈毓秀的歷史文化名城。」央視的解說臺本,將不能到現場觀戰觀眾的視線瞬間聚焦到南京。
沿途設置以「秦淮風韻」「金陵風採」「現代民樂」等主題的多個音樂加油站,組織啦啦隊在賽事起終點和沿途為每一位選手加油助威。
賽事當日生成參賽選手專屬完賽視頻,今年賽事秉承南京「科技」基因,全程設置多個機位,運用AI技術不間斷進行人臉識別,每位選手衝線完賽後,當日即可生成專屬的「南馬微電影」。
對於普通跑友來說,成績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完賽後滿足的心情和分享運動的快樂。從遼寧千裡迢迢來寧參賽的梁安文告訴記者:「比賽時就感到南京如畫的風景,和朋友完賽後,準備去一一打卡。」
南報融媒體記者 朱彥 翟羽 實習生 陳倩倩 張瑜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