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雅談」慈善捐贈和個人求助有哪些合理合法的途徑?

2020-12-1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3日消息 本期話題是捐贈與求助。捐贈和求助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希望自己多幫到別人體現自己的價值,也希望在自己有困難的時候能夠獲得他人的幫助,感受到生活的希望。不過捐贈和求助哪些方式是合理合法有效的,大家未必都清楚。本期嘉賓:民政部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專家、北京王府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劉穎和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何國科,為大家科普合理合法有效的捐贈和求助方式。

馮雅:首先請兩位專家給我們介紹一下,在我們國家,個人如果想要捐贈,有哪些合理合法、放心的途徑和方式?

劉穎:如果個人想要捐贈財產,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個是我可以捐贈什麼樣的財產?第二個是我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方法捐贈財產?我們可以捐贈貨幣、實物,實物裡面包括了房屋,甚至一些有價證券、股權,還有看不見的智慧財產權,都可以作為捐贈的財產。最常見的捐贈方法就是我們把這些財產捐贈給慈善組織,尤其現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也為我們直接捐贈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第二種方法是可以考慮設立慈善組織,組織會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開展活動,並且承擔相應的後果,依法還可以享有相應的稅收優惠。我們常見的紅十字會、紅十字基金會,都是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慈善組織。

還有第三種方法是介於第一種和第二種之間,依託現有的慈善組織來設立專項的基金,根據規定有冠名權、知情權,還有獨立運營基金的權利,但是它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比如中華兒童少年慈善救助基金會,在他們之下就會有一些企業、個人會在下面成立冠名的專項基金。

現在我們還有第四種方法,叫做慈善信託,這是一種比較新興的形式,門檻也相對較高。我所了解到的像SEE基金會就有比較成熟的慈善信託項目。

馮雅:如果大家要選擇捐贈給某一個基金會的話,我們以什麼樣的方式去鑑別它們?怎麼知道這個平臺是靠譜的、合法合規的?

何國科:首先這些機構如果是註冊的,普通的捐贈人可以上民政部的官網去查看,它們是不是一個真正獨立註冊的慈善組織。如果想捐助一個公益項目,你首先要了解公益項目背後發起的機構是誰,也可以上民政部的官網或者慈善中國的官網上搜索查看,如果找不到,那麼這個項目你就要打一個問號了。還有一種方式叫募捐的項目,你也可以到慈善中國平臺上去搜這個項目,有沒有在民政部進行慈善募捐的備案。

馮雅:現在有很多那種用於大病救助的平臺,比如水滴籌、輕鬆籌、愛心籌,這樣的帶點商業性質的平臺,它們在慈善中國上也有備案嗎?

何國科:沒有。

馮雅:那我們怎麼能相信他們,把錢捐到這些平臺上?

劉穎:慈善組織和網際網路募捐平臺性質上是有不同的,如果要判斷一個慈善組織,我覺得何律師這個方法是非常可行的。

那麼我也補充一下兩個方法。第一個方法就是我們可以去看它的評估等級。因為民政部門對所有的慈善組織、社會團體都有評估,從成立之日起滿三年要評估一次,此後每五年評估一次,評估等級是從1A到5A不等。評估是對整個慈善組織從內部治理、項目運作、財務管理、社會評價的一個綜合的打分。建議大家選擇3A以上級別的基金會,如果到了5A已經是公信度比較高的基金會了。

第二種方法是,大家可以到組織的網站上去查看,因為民政部門是有要求的,每個組織必須要公開其年度工作報告和年度財務工作報告、審計報告,這是慈善組織應該履行的信息公開義務。通過這些我們可以判斷這個組織是不是靠譜的。

說到網際網路募捐平臺,它其實是為慈善組織去搭建了一個網絡籌款募捐的平臺,建議大家去選擇民政部公布的網際網路募捐平臺。目前民政部應該有20家網際網路募捐平臺。

馮雅:給我們舉個例子,比如騰訊公益?

何國科:對。個人求助跟募捐是兩個概念。個人求助不是把錢給到基金會、慈善組織,個人求助是把錢直接給到求助人,這是點對點的。而慈善捐贈是把錢給到組織,組織再給到相應的受助人。

馮雅:我們剛才所說的這些網際網路救助平臺,比如水滴籌、輕鬆籌、愛心籌,類似於這樣的,它屬於什麼?它屬於個人求助,不屬於慈善募捐?

何國科:這是兩個層面。一個平臺叫網際網路慈善募捐信息發布平臺,這是一個民政部認定20家平臺之一,它還有個人求助平臺。民政部只認可了網際網路慈善募捐信息發布平臺,沒有認可慈善個人求助平臺。

馮雅:你所說的個人求助,比如是指某某生病了在上面發了一個信息,我們這些人去給他捐100、200元,像這個就屬於個人求助嗎?

何國科:對。

馮雅:像這些網際網路救助平臺,它能不能從個人求助人裡面抽取一定的佣金,用來維持他這個平臺繼續運轉呢?

何國科:民政部非常明確,要求所有個人求助中,中間平臺都不能收取任何的佣金,不能收取任何管理費。在2016年這些平臺出現的時候,當時平臺是有收取1%或2%管理費的,但是現在都不收取管理費了。如果沒有管理費,對於平臺來說,它如何生存發展?它就用流量的方式帶動廣告的收入。個人求助平臺裡會加入很多的保險產品、廣告,它求流量,廣告的收入會變成它的收入來源。

相關焦點

  • 「財富雅談」個人做慈善捐贈 如何抵扣納稅?
    央廣網北京5月3日消息 一般來說,社會財富存在三次分配過程,一是大家通過勞動獲取財富;二是國家通過稅收的方式,把部分財富進行再分配,用於公共建設和管理;三是收入高的人通過慈善、捐贈的方式,幫助收入低的窮人。現在,網際網路為老百姓參與慈善公益事業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方式和途徑,無論您有錢沒錢,您都有合適的方式做公益和慈善。
  • 剩餘捐贈資金應退還或轉贈,湖北將立法規範引導個人求助行為
    楚天都市報11月24日訊(記者陳倩)湖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今日召開,會議將審議《湖北省慈善條例(草案)》。記者從會上了解到,《草案》將從多個方面對慈善活動進行規範。他介紹,《草案》細化規範了慈善活動和慈善財產使用管理。《草案》規定,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涉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消防等公共事項,應當向相關部門履行批准程序。合作開展公共募捐活動,雙方應當依法籤訂書面協議。對非貨幣性捐贈財產,可採用專業評估機構對其價值進行評估。《草案》還對近來較為常見的個人求助行為進行了規範引導。
  • 「財富雅談」國內家族信託熱衷於投資什麼?
    那麼國內的家族信託,其巨額資產主要投資在哪些方面呢?它是追求高收益還是追求低風險?為什麼國內大多數富豪在設立家族信託後,依然熱衷於追求資產的高收益?本期「財富雅談」對話嘉賓:北京財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聶俊峰。馮雅:家族信託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財富的傳承。在考慮財富傳承和財富增值保值方面,更應該優先考慮安全性。
  • 慈善組織是否可以為特定個人開展慈善募捐?
    慈善組織是否可以為特定個人開展慈善募捐? 2020-05-0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張映宇 近日,中華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定向募款救助吳花燕事件,引起了慈善行業關於慈善組織是否可以為特定個人開展慈善募捐的討論。有人認為法無禁止即可為,有人則說為特定受益人向公眾募款有違公益性。眾說紛紛,莫衷一是。
  • 日本設計師 推出「Black Lives Matter」慈善T恤
    日本設計師 推出「Black Lives Matter」慈善T恤 2020-06-28 10:16:54 來源:全球紡織網
  • 天津市慈善協會和甘肅省慈善總會共同為我縣捐贈地震慈善資金120萬元
    擊上方「夏河關注」關注我們 11月8日,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慈善總會會長朱志良一行到夏河開展天津市慈善協會和甘肅省慈善總會共同援助夏河縣地震慈善資金捐贈儀式。
  • 定向捐贈、捐錢還是捐物、捐贈抵稅……律師釐清慈善捐贈這些問題
    同時,《慈善法》鼓勵除慈善組織外的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動。問:個人可以直接回應有關醫院、個人的求助嗎?曾鴻鳴:可以,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的規定,個人、企業和其他組織可以直接將財產無償贈與有關醫院、個人。
  • 「財富雅談」房子被洪水淹了 假如你有一份家庭財產險……
    本期「財富雅談」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什麼是家庭財產險?我們到底有沒有必要購買家庭財產險?對話嘉賓:《你的第一本保險指南》作者——高涵。馮雅:首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家庭財產險?家庭財產險的保障範圍有哪些?
  • 什麼樣的慈善組織可以公開募捐?個人捐贈如何抵扣稅?市慈善會會長...
    慈善組織之外能否開展慈善活動?個人捐贈如何抵扣稅?企業捐贈如何進行稅前扣除?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市慈善會會長王麗清↓↓↓Q:什麼樣的慈善組織可以開展公開募捐活動?慈善組織符合內部治理結構健全、運作規範的條件的,發給公開募捐資格證書;不符合條件的,不發給公開募捐資格證書並書面說明理由。對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自登記之日起可以公開募捐的基金會和社會團體,由民政部門直接發給公開募捐資格證書。Q:公開募捐是在什麼範圍內進行?都有哪些方式?
  • 「財富雅談」公募基金新網紅:穩中求勝的「固收+」
    它們主要投資於哪些標的?本期《財富雅談》將為您詳細解讀「固收+」,對話嘉賓:嘉實基金董事總經理、固收投資總監胡永青。馮雅:最近在投資理財界爆紅了一個有點奇怪的詞,叫「固收+」。您先給我們解釋一下,我們到底該怎麼理解所謂的固收+,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它受到投資者的熱烈追捧?
  • 當下急需哪些物資?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發布疫情防控捐贈指南
    當前,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有三種方式可以參加本次專項行動(一)物資捐贈上海慈善物資管理中心聯繫人:李凝聯繫電話:13651987968(二)線上捐贈1.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也同步開啟了在官網和微信小程序的捐贈埠(三)線下捐贈(包括企事業單位、社會愛心人士、社會團體等捐贈)請聯繫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上海市紅十字會等章程中宗旨和業務範圍符合本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上海本地慈善組織;或直接捐贈給湖北省紅十字會、湖北省慈善總會等湖北當地慈善組織。匯款時請註明用於"抗疫"字樣。
  • 個人捐贈抵稅效果與捐贈額有啥關係?看這裡!
    為了支持公益事業的發展,貫徹落實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三款「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 《山東省慈善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第二十一條 鼓勵慈善組織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創新公開募捐活動的載體和形式;鼓勵社會公眾以電子支付或者其他合法的虛擬形式開展捐贈。求助人應當對提供的身份信息、具體求助事項等求助信息的真實性負責,不得虛構事實騙取他人捐贈,不得以「慈善」、「慈善募捐」等名義發布募捐廣告或者實施募捐行為。求助目的實現後,求助人應當將超額的捐贈資金退還捐贈人或者轉贈慈善組織。
  • 楊明燕榮獲「威海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個人獎」
    12月16日,「威海慈善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對2015年以來為威海市慈善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51個單位、個人以及慈善項目、冠名基金進行表揚和頒獎。其中,山東威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明燕榮獲「威海慈善獎·最具愛心捐贈個人獎」。
  • 政策解讀丨《浙江省慈善募捐管理指引(試行)》
    《指引》對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有哪些支持?鼓勵慈善組織積極參與我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工作,主動為協作支援地區的慈善需求開展各類募捐活動,向其提供更多的物資援助,並在資助資金上給予適度傾斜。
  • 慈善組織捐款相關的法律問題怎麼說?聽律師解答!
    《慈善組織公開募捐管理辦法》第四條也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依法對其登記的慈善組織公開募捐資格和公開募捐活動進行監督管理,並對本行政區域內涉及公開募捐的有關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可見,法律法規賦予政府部門協調、引導、監督管理的權力,但並無法律規定政府機關有權指定特定慈善組織接受捐贈或排除其他合法慈善組織接受募捐,政府部門不應當對捐贈人的捐贈渠道和捐贈對象進行不合理地幹涉和指定。
  • 參與疫情捐贈,企業和個人如何抵扣所得稅?
    為減輕捐贈企業和個人的財稅負擔,2020年2月6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捐贈稅收政策的公告》,針對公益性捐贈行為制定了強有力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們團隊在此疫情期間也收到客戶對於慈善捐贈的相關法律和稅務諮詢,在此作出梳理和分析。本文內容索引:1.
  • 關於江門市2019年度慈善捐贈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認定的通報
    為進一步弘揚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樹立慈善楷模,促進我市慈善文化建設,經推薦申報、徵求意見、公示等程序,現決定:認定298個單位和個人為江門市2019年度慈善捐贈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其中授予廣東省豪爵慈善基金會、江門市大長江集團有限公司、馬陳景霞女士、開平富琳裕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4個單位和個人「江門市杜鵑花慈善捐贈特別貢獻獎」;授予吳允堯先生、陳國威基金有限公司等2個單位和個人「江門市杜鵑花慈善捐贈金獎
  • 捐贈1萬元可設立個人冠名慈善基金
    成立慈善基金,很多人會認為是企業家或者富人的專利,其實不然。從市慈善協會獲悉,一次性捐贈或分期捐贈,總額不低於1萬元,便可設立個人冠名慈善基金,按照本人的捐贈意向,用於專項救助。也就是說,普通人也可冠名慈善基金用於扶貧助困。  市慈善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往以個人名義設立基金,多為慈善家、企業家或演藝界明星、社會名流。
  • 個人網上平臺求助須「實名認證」,單次求助金額限定50萬元_中國...
    18日上午,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愛心籌、輕鬆籌、水滴籌、360大病籌共同籤署《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自律倡議書》和《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自律公約》2.0版。  據介紹,兩年前,愛心籌、輕鬆籌、水滴籌3家平臺曾聯合籤署自律公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逾500萬大病家庭通過個人大病求助網際網路服務平臺發布了求助信息,獲得了超過20億人次愛心人士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