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隨筆】劉家雲:聰明泉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簡介:劉家雲,筆名勸仁,流雲,鑑軒。1964年3月生,鄂州市人,大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省作協會員、雜文學會會員、檢察文聯文學學會副主任委員,黃石市散文學會副主席,大冶市作協副主席。近些年主要從事雜文時評創作,發表各類文學作品近百萬字,出版個人作品集2本,其雜文《籠中鼠》最近獲首屆「魯迅雜文獎」銀獎。

聰明泉

劉家雲

在江西廬山秀峰景區東林寺,有一汪清泉,名曰「聰明泉」,又名古龍泉。相傳晉時荊州名士殷仲堪來寺訪問高僧慧遠,兩人在松間邊走邊談論《易經》,殷仲堪才辯縱橫,口若懸河,慧遠笑指路邊清泉曰:「君之辯如此泉湧。」從此,人們便把「古龍泉」更名為「聰明泉」;且有了凡飲此泉者,可變聰明的傳說。

這種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不得而知。我感興趣的,是這汪清泉的題名中,「聰明」二字的寫法。

「聰」,本為左右結構的形聲字。「耳」字旁,右邊的「總」字為上下結構,上面乃「兌」字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個「心」字。可在這裡,書者卻將「兌」字上半部分故意寫成了「公」字;還有「明」字,本為左右結構,由「日」、「月」組成。書者同樣故意把「日」字多寫一橫,使成為「目」字。這一錯寫,似乎在告訴人們:人要想聰明,並非一定要飲「聰明泉」的泉水;而應該時刻保持一顆「公心」,做到「耳」聰「目」明、心明眼亮。惟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聰明之道。

我這樣揣摩書者的意圖,並非望文生義。其實,早在晚唐時期,著名散文家、詩人皮日休就將這樣一首詩鐫刻在了聰明泉旁的石碑上:

一勺如瓊液,將愚擬望賢。欲知心不變,還似飲貪泉。

這裡的「貪泉」,在廣州附近,傳說只要一飲此水,人就會變得貪得無厭。曾任廣州刺史的吳隱之偏偏不信此邪,他走馬上任時特地路過貪泉,故意挹泉而飲,並作詩以言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移心。」這裡的「夷齊」,指「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的道德典範伯夷、叔齊兩兄弟。吳隱之以伯夷、叔齊自比,表明自己為政清廉的決心和志向。吳隱之言行一致,他飲此泉水後,不僅沒有像他的前任那樣因此而淪為貪官,相反還成了千古名揚的一代廉吏。

贛州亦有廉泉,宋代大詩人蘇軾作《廉泉詩》道:「水性做自清,不清或撓之,君看此廉泉,五色爛摩尼。廉者謂我廉,何以此名為。有廉則有貪,有慧則有痴。誰為柳宗元,孰是吳隱之?漁父足豈潔,許由耳何淄?紛然立名字,此水了不知。毀譽有時盡,不知無盡時。謁來廉泉上,捋須看鬢眉,好在水中人,到處相娛嬉。」詩人連用四典,說明自然界中的「水」與人的廉、貪、慧、痴等品格互不相干。柳宗元自謂愚而實不愚,吳隱之偏飲貪泉而不貪,漁夫滄浪濯足未必潔淨,許由穎水洗耳難脫邀名之嫌。

水並無左右人類廉、貪、慧、痴的力量。人是慧是痴,是貪是廉,不在於飲了什麼水,而在於是否心懷公正,不貪不佔;在於是否能自我約束、潔身自好,始終把持一種「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定力。

相關焦點

  • 「筆走大冶」劉家雲:大泉溝
    作者簡介:劉家雲,筆名勸仁,流雲,鑑軒。1964年3月生,鄂州市人,大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省作協會員、雜文學會會員、檢察文聯文學學會副主任委員,黃石市散文學會副主席,大冶市作協副主席。近些年主要從事雜文時評創作,發表各類文學作品近百萬字,出版個人作品集2本,其雜文《籠中鼠》最近獲首屆「魯迅雜文獎」銀獎。
  • 「人在旅途」劉家雲:天堂寨的松(外二章)
    作者簡介:劉家雲,筆名勸仁,流雲,鑑軒。1964年3月生,鄂州市人,大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省作協會員、雜文學會會員、檢察文聯文學學會副主任委員,黃石市散文學會副主席,大冶市作協副主席。近些年主要從事雜文時評創作,發表各類文學作品近百萬字,出版個人作品集2本,其雜文《籠中鼠》最近獲首屆「魯迅雜文獎」銀獎。天堂寨的松有石縫的地方就有松。哪怕山再高,崖再陡,驕陽再烈,風雪再大,也全然不顧,要把家默默安下。安在懸崖峭壁處,憑藉懸崖峭壁,身體被高高託起,也將腳下的巖石緊緊包裹。
  • 【人在旅途】劉家雲:壯美恩施
    作者簡介:劉家雲,筆名勸仁,流雲,鑑軒。1964年3月生,鄂州市人,大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省作協會員、雜文學會會員、檢察文聯文學學會副主任委員,黃石市散文學會副主席,大冶市作協副主席。近些年主要從事雜文時評創作,發表各類文學作品近百萬字,出版個人作品集2本,其雜文《籠中鼠》最近獲首屆「魯迅雜文獎」銀獎。 壯美恩施 恩施千山萬壑,壁立千仞,頗有男子漢的陽剛之氣。
  • 宜昌這一5A級景區,投資6億多門票僅140,卻以「聰明泉」收穫好評
    宜昌曾經被稱為「夷陵」,夷陵的美景在電視劇裡經常可以看到,是很多學者學者聚集的地方,宜昌之所以叫夷陵,是因為這裡山叫陵,水就被稱為夷,宜昌這個名字也是希望這裡繁榮的美好含義,很多名人都是從這裡來的,被這個名字吸引,我決定來這裡探索美麗的風景,別說我真的找到了一個很棒的5A景點,那就是長陽清江畫廊,今天我要說的是宜昌這一5A級景區,投資6億多門票僅140,卻以「聰明泉
  • 【文學天地】農場生活隨筆
    原創 活力商都 活力商都 來自專輯文學天地農場生活隨筆作者:剌彥林朗誦:樊 麗一覺醒來,天空陰鬱。每日不用鬧鐘,四點半準時醒來。身上依然睏乏、酸痛,頭昏昏沉沉,眼睛酸酸澀澀。
  • 她開創了日本隨筆文學先河,卻被平安才女紫式部評價「故作風雅」
    這句話摘自《枕草子》,與另一部平安時代的作品《源氏物語》,被稱為當時文學作品的「雙壁」。短短的一句話中,運用著古老的列舉手法,使得讀者知道了好幾種事物,這正是當時最為流行的一種寫作手法——「物盡」。寫作的人是清少納言,憑藉高雅文學而出名的女作家,正是她,開創了日本隨筆文學的先河,對後世有著重要的影響。
  • 蒙田的遺產:現代隨筆四百年
    作為現代隨筆的創立者(隨筆的源頭可以追溯至柏拉圖的蘇格拉底),蒙田的地位就如塞萬提斯之於現代小說。著名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就說過類似的話:「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塞萬提斯)是蒙田再世,不過是在另一種文體中。」事實上,相較塞萬提斯之於小說,蒙田對於隨筆的影響更為深遠。甚至可以說,他是現代隨筆的立法者,1580年蒙田《隨筆》前兩卷的出版,標誌著現代隨筆元年的確立。
  • 【文學大賽】「經典杯」華人文學創作大賽徵稿
    為樹立經典文學,創造文學經典,培育華語精英,經典文學網、美國西部華僑聯合會聯袂舉辦「經典杯」華人文學創作大賽。        一、參賽對象       誠邀海內外詩人、作家及文學工作者、文學愛好者參加。       二、徵文時間       2018年5月10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止。
  • 【散文隨筆】陳永盛隨筆二則
    作家以寫作為生,他們是需要文學素養的,需要生活的歷練和素材的積累,用時間的刻刀雕琢一部精品。老百姓大可不必那麼麻煩,即使沒有多少文學的底子,也一樣可以寫作,簡單地把文字碼在一起,記錄自己的生活、描述生活的場景、抒發某一時刻的情感、闡發對人對事的看法,都可以落到紙面上形成文章。
  • 慕容素衣的文學隨筆集《繁華落盡,素心不改》
    本書是青年暢銷書作者慕容素衣全新文學隨筆集。全書精選了二十二位知名女性,有趙四小姐、凌叔華、周璇等民國才女名媛,也有三毛、亦舒、瓊瑤、李碧華、梁鳳儀、胡因夢、安妮寶貝等當代知名女作家,還有林青霞、鄧麗君、夏夢、梅豔芳、王祖賢、朱茵等被奉為女神的明星。
  • 【朵朵隨筆】拉祜族傳統的狩獵工具(新編版 · 拉祜族歌舞欣賞)
    為了讓朋友們分享豐富多彩的拉祜族傳統文化,「朵朵隨筆」將在一些微信中(拉祜族民俗文化·文字版)配發拉祜族的民族音樂作品和民間舞蹈(來自中國、緬甸、泰國等國的拉祜族歌曲和舞蹈欣賞)。」公眾號是義務宣傳拉祜族的民族文化,如有其他公眾號要轉載「朵朵隨筆」的文章,請與作者聯繫,並註明轉自「朵朵隨筆」公眾號和出處。
  • (11月16日)人文講座預告 | 比較文學視野裡的德語文學
    主題:比較文學視野裡的德語文學 學術主持:朱靜宇教授(同濟大學中文系主任) 講座時間:2018年11月16日上午 10:00-11:30 (星期五) 講座地點:同濟大學人文學院雲通樓四樓報告廳 主辦單位:同濟大學中文系 主講嘉賓介紹: 楊武能
  • 【文學大賽】黑龍江詩人何祥作品《詩詞二十首》
    「盛世中華杯」國際文學創作邀請賽徵 稿為謳歌中華盛世,弘揚中華文化,培育文壇新秀,打造文學經典,經典文學網、中華文藝微刊、北美蝶戀花詩社、美國西部華僑聯合會聯袂舉辦「盛世中華杯」國際文學創作邀請賽。一、參賽對象誠邀海內外詩人、作家、文學工作者、文學愛好者參加。
  • 從歷史到文學的多面英雄們,哪些是他們的真面目?
    從歷史到文學的多面英雄們,哪些是他們的真面目?《英雄長在》是一本記述中國古代名著中主要英雄人物的紀行隨筆。圖:新書實拍陳舜臣先生的隨筆,既有學術價值又有可讀性,具有雙重文化的意蘊。1961年以《枯草之根》榮獲第七屆江戶川亂步獎,開始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四十多年來始終創作不輟,作品達一百七十多部,寫作範圍涉及推理小說、歷史小說、現代小說、隨筆遊記等領域。
  • 村上春樹作品集:長篇小說、隨筆雜文、訪談紀實全收錄(套裝共21冊)
    另有《神的孩子全跳舞》《東京奇譚集》等短篇小說集、隨筆集、遊記、翻譯作品等諸多著作。榮獲多個世界級文學獎項。2006年憑《海邊的卡夫卡》獲得弗蘭茨•卡夫卡獎,憑《盲柳與睡女》獲得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並於2009年獲得耶路撒冷文學獎,2011年獲得加泰隆尼亞國際獎,2016年獲得安徒生文學獎等。
  • 要了解英國文學,首先,要知道他們三個
    想對英國文學有個大致了解的話,應該先從這三個人開始:詩歌之父喬叟、戲劇之父莎士比亞、哲學百科之父培根;傑弗雷喬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英國文學是從詩歌開始的,真正的奠基人叫傑弗雷喬叟(Geoffrey Chaucer, 1343-1400), 受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巨頭但丁(Dante,1265-1321, 作表作
  • 新媒體喚醒文學社團
    無論是權威文學機構與校園文學社團的深度合作,大眾媒體與校園社團合辦線下活動,還是復甦的文學社團對昔日光輝傳統的續寫,都說明高校文學社團正在重新煥發活力。  長期以來,高校文學社團一直是大學生提高文學修養、抒發寫作熱情的文學樂園,甚至是為中國文壇提供新鮮力量的後備軍。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文學黃金歲月中,文學社團可以說是校園中最熱鬧、最受學生歡迎的社團類型之一,舉辦的活動常常人滿為患。
  • 教學經驗的智慧總結——評《幽蘭隨筆》
    餘三定姚嶸作為一位資深、優秀的高三語文老師,她著的《幽蘭隨筆——一位高三語文老師的教育情懷》,凝結了她平常從事教學和教研工作的心血,是她獨立思考的成果,是她教學經驗的智慧總結。《寫給母親》中寫母親的勤勞、孝心與慈愛,母親對自己的文學啟蒙等等,都表現得真實而感人。「谷幽蘭(谷幽蘭是姚嶸的網名)眼裡的學生」一組文章描寫了著者自己多個有個性的學生,讓人印象深刻;「學生眼裡的谷幽蘭」則收入多篇學生從不同角度描寫著者的散文和詩歌,可謂生動活潑;這種師生互動,既是一種寫作交流,更是一種情感溝通。「思想隨筆」中的《教育之美》中寫道:「我們為什麼走進學校?
  • 文旅幹部隨筆:寫給麗華
    文旅幹部隨筆:寫給麗華 2020-12-03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毛姆隨筆集《書與你》:一份短小精悍的書單
    由毛姆當年應《星期六晚郵報》之約所寫的讀書隨筆集結而成,旨在為當時的讀者提供閱讀建議。毛姆以小說家的特殊才能為他筆下的那些大作家們描繪了簡約而生動的肖像,並鼓勵讀者為樂趣而讀。全書篇幅雖不長,但充滿,值得反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