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劉家雲,筆名勸仁,流雲,鑑軒。1964年3月生,鄂州市人,大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省作協會員、雜文學會會員、檢察文聯文學學會副主任委員,黃石市散文學會副主席,大冶市作協副主席。近些年主要從事雜文時評創作,發表各類文學作品近百萬字,出版個人作品集2本,其雜文《籠中鼠》最近獲首屆「魯迅雜文獎」銀獎。
壯美恩施
恩施千山萬壑,壁立千仞,頗有男子漢的陽剛之氣。金秋時節,走進恩施,留下的最深印象是震撼,是無盡的遐思。
空中棧道
不飛簷,卻走壁。到恩施大峽谷旅遊,個個練就了一身絕世武功。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路在幾百米的高空。
抬頭看天,低頭看路。看天倒無所謂,看路卻看得人心發怵。在一米見寬的路面下,是懸崖峭壁,是萬丈深淵!扶壁緩行,腿不聽使喚,手心直冒汗,每邁一步,都戰戰兢兢。想退回去,沒門。單向行走都驚恐萬狀,「會車」將更嚇人,只得硬著頭皮往前行。
行走在這驚險、刺激的空中棧道,自己不敢正眼觀景,倒是成了別人眼中和鏡頭下的風景。
明修棧道,並非為了「暗度陳倉」,而是為了方便遊客行走,為了製造驚險、刺激,吸引更多遊客青睞。
到北京不登長城,等於沒到;到恩施大峽谷,不戰戰兢兢走一回空中棧道,等於白來。
一炷香
一炷香,燃燒了千萬年,依然青煙繚繞,直衝霄漢。
一炷香,倒插了千萬年,依然如擎天一柱,傲視風霜雨雪。
這炷香,是天神賜給土家人的信物,是雄奇大峽谷的文化圖騰,是壯美恩施的定海神針。有了她,天神會隨時下凡救苦救難;有了她,大峽谷從此就多了幾分雄奇與壯美;有了她,有著「全球冒險第一人」之稱的美國人迪恩·波特,才會成功完成他那一指寬軟繩高懸表演的博命挑戰。
母子情深
就這麼託舉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兒子遮風擋雨,將兒子深情舐犢。
就這麼依偎著,從冬到春,從日起到日落。聆聽著母親的諄諄教誨,感受著母愛的博大與溫馨。
母子情深,感天動地;思夫情懷,託體同山阿。
一位土家族母親,見上山採藥謀生的丈夫久久未歸,遂懷抱幼子,艱難攀上天路,進山尋夫,卻發現丈夫不慎墜入懸崖。她哭著、喊著,將幼子高高託舉起,希望丈夫能看到親骨肉,重回他們母子身邊。她的思夫之情感動上蒼,從此化成這樽「母子情深」石像,定格在群山環抱之中,一家三口,相守千年。
悽美的傳說,流傳千百萬年,觸動著你我,點染著山河,
讓我們不得不注目仰視。
暗 河
在看似平靜的地表,隱藏著萬丈波瀾,如萬裡長江一往無前,似九曲黃河曲曲彎彎。在衍生出溶洞、隧洞、峽谷、瀑布、豎井等地下景觀後,帶著對陽光的渴望和壺口瀑布般的怒吼,以萬夫不擋之勇,闖過生命的暗礁與惡浪,出來了,出來了——
於是,美麗的清江從此多了一條不竭的生命之源……
地 縫
二郎神劈山救母不是在西嶽華山麼,怎麼這大峽谷也被他怒劈,且整個前山絕壁腳被一分為二,長達20公裡,深逾百米?
都說遇到尷尬事,想往地縫裡鑽。可真要「鑽」到這未被開發、尚屬處女地的地縫,誰能分清是福還是禍呢?
湍急的雲龍河就專往地縫裡鑽。它似一條巨龍,扭動著身驅穿縫而過,見證了地縫兩岸相互對峙、雄險無比的陡峭絕壁,飛濺而下、蔚為壯觀的眾多瀑布,還有巨石林立、深潭密布的縫底風光。
我不是雲龍河,我只能站在橋頭,遠觀這地下峽谷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尊容。
土司城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個民族都有一個家。
恩施土司城,是土家文化的濃縮,是土家兒女嚮往的家。這裡,被土家人尊奉為神的白虎仰天長嘯,彰顯土司理
政和生活之所的神聖與威嚴;侗族風雨樓、苗族吊腳樓依江而建,象徵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各族人民的大團結;九進堂由低向高,九重九進,展示土家文化的無限神韻和土司王等級之森嚴。
整座土司城建築布局別具匠心,錯落有致。樓中有閣,閣上有亭,迴廊相連,於巍峨壯觀中透出富麗、玲瓏和神奇。那頗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更令人如醉如痴,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