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玉露茶

2021-02-13 上海國際茶博會

恩施玉露茶,是我國目前保存下來的唯一一種以蒸汽殺青的針形綠茶,該製作工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早在清朝時期,恩施玉露就與西湖龍井、黃山毛峰一併被列為清代名茶。上世紀60年代,入選中國十大名茶。

「玉露」之名

恩施玉露,發源於現恩施市芭蕉鄉一帶,相傳於清康熙年間,恩施芭蕉黃連溪有一蘭姓茶商,壘灶研製,所制茶葉,外形緊圓、堅挺、色綠、毫白如玉,故稱「玉綠」。

到晚清至民國初期,為茶葉發展興盛時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楊潤之,改鍋炒殺青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湯色、葉底綠亮、鮮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澤油潤翠綠,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為《玉露》。1945年外銷日本,從此「恩施玉露」名揚於世。  

恩施玉露 產地

  

恩施玉露產於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其製作工藝及所用工具相當古老,與陸羽《茶經》所載十分相似。日本仿效我國的制茶方法中,至今仍在仿效恩施玉露茶的蒸青方法。

湖北省恩施市東郊,巍峨奇特的五座山峰駢聯,倚江崛起,它就是恩施玉露的主要產地五峰山。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朝夕雲霧繚繞,山下為滔滔清江環抱;山坡緩園,峪地平闊,砂質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態環境,不但促進了茶樹健壯生長,而且茶樹代謝旺盛,內含葉綠素、蛋白質、胺基酸和芳香物質特別豐富,是製作色、香、味、形俱佳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恩施玉露 工藝

「恩施玉露」製作工藝源自唐朝,創製於清朝。

恩施玉露的殺青沿用中國唐代所用的蒸汽殺青方法。製作時,以採用一芽一葉、大小均勻、節短葉密、芽長葉小、色澤濃綠的鮮葉為原料,加工工藝分為蒸青、扇涼,炒頭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揀選等工序。

其中,最關鍵的一步是「整形上光」工藝,整個過程約需70至80分鐘。這也是恩施玉露茶光滑油潤、挺直細緊、湯色清澈明亮、香高味醇的原因。  

恩施玉露 特徵

恩施玉露外形白毫顯露,色澤蒼翠潤綠,條索緊圓光滑、纖細挺直,形如松針,和黃山毛峰有點類似,但條形比黃山毛峰更為緊實,纖細。其幹茶香氣綿長,濃鬱的豆香味伴著淡淡的清香味(微青味)。

衝泡後,芽葉復展如生,起初猶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懸浮杯中,隨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

湯色嫩綠明亮,仿佛玉露,香氣清爽,滋味醇和。葉底嫩綠勻整。 

 

恩施玉露 衝泡

衝泡恩施玉露水溫較其他綠茶低,一般85度即可,日本的高端玉露茶有的衝泡水溫都才50度,切記不要用開水衝泡。

茶具用普通玻璃杯即可,不宜用壺,蓋碗悶泡。

只有用低一點的水溫泡出的玉露才會清湯綠水,清香悠長,沸水會燙黃芽葉,而且茶不香。

葉老嫩程度不同,衝泡的水溫,時間和方法都有差異。衝泡時略有偏差,易使茶葉泡老悶熟,茶湯混濁香氣黯淡。

相關焦點

  • 恩施名片——玉露茶
    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施兆鵬為恩施玉露題字:「恩施玉露、茶中極品」;日本茶師清水康夫到恩施考察茶葉生產時題字:「恩施玉露、溫古知新」。恩施玉露是中國傳統名茶。自唐時即有「施南方茶」的記載。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載:「茶類今茶名……崇陽茶、蒲圻茶、圻茶、荊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 什麼是小葉玉露茶,恩施玉露與小葉玉露的區別是什麼?
    曾經的大唐盛世,萬邦來朝,傳至日本的制茶工藝,哪怕在如今,日本依然保留了蒸青制茶工藝,並且將其工藝發揚。「在2019年才逐步推出來的小葉玉露,走的是更高的辨識度和獨立的茶葉標準,更大程度上,適應當代人對茶葉本味的追求和對茶葉的尋根溯源,也是能夠傳播恩施茶葉文化,突出恩施茶葉核心競爭力」這是小葉玉露創始人譚先鋒先生介紹小葉玉露時所說。什麼是小葉玉露茶,其工藝採用了恩施玉露的加工工藝。
  • 恩施玉露茶是如何衝泡的,如何得到恩施玉露的精髓
    隨著吃茶文化逐漸在中國沒落,茶湯飲文化的逐漸興起,茶由葉芽所帶來的口感,轉至湯飲的香濃感。於是炒青便被發明而出,炒青制茶會在香味上優越於蒸青。明朝以後中國的綠茶逐漸被炒青所佔據,人們的茶飲習慣因此也產生了變化。但在恩施保留下來的恩施玉露,則是沿襲了唐宋盛行的蒸青殺青工藝,並加以在歷史中改良加工,形成獨特的蒸青綠茶代表。
  • 恩施玉露茶的加工工藝
    恩施玉露茶的加工工藝  恩施玉露是中國傳統名茶,屬於綠茶類,產於湖北省恩施市,其製作工藝也比較複雜。
  • 「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尋訪恩施
    12月8日,由新華網主辦的「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考察團前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這裡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屬於長江中上遊地段,享有「鄂西林海」「世界硒都」之稱號。下轄地區有恩施市、利川市、建始縣等,同時州內還有恩施大峽谷、騰龍洞、土司城等著名景點。圖為「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車隊駛在前往恩施的路上。趙偉/攝
  • 煎茶、玉露、抹茶、番茶、ほうじ茶、玄米茶,這些日本茶有何區別?
    抹茶は、甜茶(てんちゃ)を出荷する前に石臼で挽いたもので、茶の湯(茶道)で飲まれるほか、和菓子や洋菓子など広く用いられる。甜茶の栽培方法は、玉露のように日光を遮る被覆栽培だが、被覆期間は20日以上。甜茶的栽培方法和玉露相同,需要遮蓋陽光,且遮蓋時間要達到二十天以上。在採摘之後,用和煎茶相同的方法蒸,然後不經揉捻直接乾燥。
  • 在神秘的北緯三十度,有一座仙居恩施,她的美等著你去發現
    恩施知名旅遊景區景點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恩施鍾靈毓秀的山川奇觀,我們有地球上最美麗的傷痕恩施大峽谷,有世界上容積最大的溶洞利川騰龍洞,有中國南方最富魅力的原始森林鹹豐坪壩營,有風景如畫的八百裡清江山水畫廊,有被譽為「中國仙本那」的鶴峰屏山峽谷,有擁有「人類起源地」「施南第一佳要」獨特資源的恩施地心谷……還有穿越歷史煙塵的世界文化遺產唐崖土司城
  • 在神秘的北緯30度,恩施有一座仙宮,她美等著你去找他
    土家族-清江的母親河鶴峰屏山(黃澄)峽谷恩施地心谷國家AAAA景區巴東巫峽國家AAAA景區入口(曾偉民攝)黃鶴橋峰林(石龍攝)恩施土家族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土家織錦——錫蘭喀布(田宗利)擺手舞在「神州第一擺手堂」(彭濤)之前土家族政治文化的集中地——土司市恩施特色小吃恩施富硒,恩施健康。
  • 玉露飲
    冬日召飲,飲的是京都的玉露茶,舞妓茶舖的一等一席茶。不用說,飛奔了去。        難得冬陽暄軟,寬寬擺張茶席,水是世界軟度最低僅0.1 的日本摩周湖的嬰兒水,茶是舞妓茶舖的少爺山下新貴製的玉露,2018年日本第一名。
  • 微博大V點讚助力帶好茶出山,小罐茶一路相助惠一地鄉民!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建立超話,其還發起了抽獎活動,吸引大家參與公益助農,同時以第二批公益好茶幫扶對象票選的方式,讓消費者更具備參與感,共同助力茶農。此外,小罐茶還聯手首批幫扶對象,湖北恩施、湖北五峰、貴州湄潭、福建政和打造了"縣市長天團",進行直播,助力公益助農活動出圈。
  • 制茶工序中,蒸青和炒青有什麼區別?
    在今天,如果想要喝一杯最接近於曾經的歷史中有過的味道的茶,應該選擇什麼品種呢?答案是恩施玉露。因為只有恩施玉露保留了最古老與傳統的蒸青制茶工藝。所謂蒸青,最直白的說法就是利用蒸汽對新鮮茶葉進行殺青的制茶工藝。
  • 【恩施文旅號】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恩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恩施玉露製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楊勝偉恩施玉露製作技藝製作工序——鮮葉攤放(安斌攝影) 恩施玉露製作技藝於清朝康熙年間(1680年)由恩施芭蕉黃連溪一藍姓茶商創立,是我國現存唯一的蒸青針形綠茶,主產於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鄉、舞陽壩街道辦事處五峰山一帶。
  • 恩施玉露利川紅之後,恩施自產KN95口罩進了「中國最大連鎖店」
    楚天都市報7月14日訊(記者陳俊 通訊員張惠)「這個口罩是由中國石化供應的熔噴布作為原材料、恩施國康公司生產的,能達到KN95標準。謝謝您為恩施產業扶貧搭把手,為恩施人民獻愛心。」14日,在中石化恩施航空路加油站,員工向一位購買口罩的外地自駕遊顧客介紹。
  • 恩施的大峽谷,壯觀的地形地貌,三五好友徒步最美路線
    多麼希望特殊的時期趕快過去呀,這樣子我就又可以再去到一個冷門的旅遊城市了,這個城市叫做恩施,小編特別喜歡它,它是湖北唯一一個最年輕的土家族自治州,我喜歡它濃厚的民族氣息,我也喜歡它一個慢生活節奏。恩施作為湖北唯一一個西部的城市,中國的十大名茶名茶之一,就產自恩施,有一次我去沒有買玉露回家,小夥伴們說我沒買玉露回去,就不能證明我來過恩施,雖然是調侃我,可是也證明恩施的玉露就是到恩施旅遊必要帶的手信啦。
  • 清晨,來杯茶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產於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鄉及東郊五峰山,曾稱「玉綠」,因其香鮮爽口,外形條索緊圓光滑,色澤蒼翠綠潤,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
  • 【恩施文旅號】風月無邊,茶事正好 || 貢水茶坊非遺展演來了
    【恩施文旅號】風月無邊,茶事正好 || 貢水茶坊非遺展演來了 2020-08-23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品味恩施
    徐欣怡來恩施快兩個月了,兩個月的時間裡,因為種種原因,我一直待在學校,沒能夠去認識和了解恩施,只覺頗為遺憾。終於,尋得一個閒暇周末,與二三同學,四處走走。對恩施印象最深的還是初來的那一段時間——豔陽高照,潮溼悶熱。在恩施待久了,發現這裡不總是晴天,潮溼是真的。猶記軍訓後,雨一下就是好幾天,某日我拿下晾著的衣服,發現白色的衣服上竟然有了黴點,其溼度可見。在恩施的這段日子裡,除軍訓的半個月外,剩下的日子或是陰天,或是雨天。這兒的雨不大,卻尤為綿長,從早上到深夜,總是星星點點。
  • 品味恩施 - 恩施新聞網 - 恩施州綜合門戶網站
    徐欣怡來恩施快兩個月了,兩個月的時間裡,因為種種原因,我一直待在學校,沒能夠去認識和了解恩施,只覺頗為遺憾。終於,尋得一個閒暇周末,與二三同學,四處走走。對恩施印象最深的還是初來的那一段時間——豔陽高照,潮溼悶熱。在恩施待久了,發現這裡不總是晴天,潮溼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