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工序中,蒸青和炒青有什麼區別?

2020-12-17 響品有約

在今天,如果想要喝一杯最接近於曾經的歷史中有過的味道的茶,應該選擇什麼品種呢?答案是恩施玉露。因為只有恩施玉露保留了最古老與傳統的蒸青制茶工藝。

所謂蒸青,最直白的說法就是利用蒸汽對新鮮茶葉進行殺青的制茶工藝。我國早在唐朝的時候,蒸青工藝便已經非常成熟。在茶聖陸羽所著的《茶經》一書中也有關於蒸青工藝的詳細記載:「晴,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簡單翻譯便是將晴日採摘的新鮮茶葉用蒸青的方式殺青後,再去除水汽、揉捻、造型、烘乾、最後封裝成茶。採用蒸青工藝製成的茶葉有著明顯的「三綠」特徵,即幹茶深綠、湯色淺綠、茶底青綠。這是因為用蒸汽殺青的時間段,葉綠素得以保留更多的緣故。因此,蒸青製成的茶聞起來更加新鮮清爽,味道自然甘醇,草木氣息濃鬱。

與此同時,在蒸青盛行的唐朝,另外一種制茶方式悄然成型。這種方式就是炒青。我國關於炒青最早的記載也可以追述至唐時,劉禹錫在《西山蘭若試茶歌》一詩中曾寫到「斯須炒成滿室香」。這是很明顯的炒青工藝了。但炒青工藝,一直要到明朝時期才真正的成熟、壯大,並且慢慢地取代了蒸青工藝。

所謂炒青,最簡單的說法便是用炒制的方式對新鮮茶葉進行殺青的工藝。這種方式可以令新鮮茶葉中的水分快速完成蒸發,手工炒青對溫度、茶葉的凋萎程度都能夠直觀地體會與掌握,令茶葉中的精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

與蒸青相比,不僅工藝更加簡單易上手,而且由於炒青的溫度更高,茶葉的發酵程度更重,因此,炒青工藝製成的茶葉相較於蒸青茶,其香氣更加清香高揚,香氣持久,茶湯滋味更加鮮醇甘美,蒸青茶茶湯澀味較重、香味中蘊含青味的缺點,在炒青茶中得以避免。因此,可以說炒青是制茶工藝中的一次重大進步。

相關焦點

  • 老茶客口中的「炒青」是什麼茶?
    炒青,聽名字便知道屬於綠茶中的一類。老茶們口中的「炒青茶」一般泛指用炒制工藝製作出來的當地綠茶。所以不同地區茶友們說的「炒青」,其實是不同的茶。炒青沒有名茶那麼高高在上,通常性價比較高,是老茶客們的最愛。比如在蘇州,本地人一般將穀雨後採制的碧螺春稱之為「炒青」。
  • 擴展茶知識:中國制茶史
    如雲南基諾族至今仍有吃「涼拌茶」習俗,鮮葉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許黃果葉,大蒜,辣椒和鹽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勻;茶作羹飲,有《晉書》記「吳人採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習慣。三國時,魏朝已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採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曬乾或烘乾,這是制茶工藝的萌芽。
  • 綠茶有幾種,各種綠茶有什麼區別?
    綠茶是六大茶中產量最大的茶,產區非常多,基本全國各地都有在做綠茶的,而且每年綠茶出口數量多,佔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一半以上。我國綠茶花色品種多,按照不同劃分法可以分為好幾種類型綠茶。也就是綠茶的4種類型,分別是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蒸青綠茶。所謂炒青綠茶就是通過炒的方式來殺青或乾燥茶葉,而且炒青綠茶有很多種造型,有長條形、圓珠形、扇平形、針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狀。扁平形綠茶的代表茶有龍井、太平猴魁,直條形綠茶代表茶有南京雨花茶,螺形綠茶代表茶有碧螺春等。
  • 茶書選摘丨綠茶
    茶條在揉捻中抓、揉,使得茶條細緊捲曲成纖細的茶條,茶條上有毫。都勻毛尖、高橋銀峰為捲曲形綠茶。 蘭花形綠茶.. 自然舒展像蘭花一樣的綠茶,芽葉完整舒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太平猴魁。 針形綠茶.. 像松針一樣,又直,又圓,芽葉抱得緊緊的,在揉捻茶葉、整理茶葉條索時把茶葉理成這個樣子。南京雨花茶和安化松針都是針形綠茶。
  • 茶博會上的「綠色金子」黃山松蘿茶:色重、香重、味重
    松蘿茶區別於其他名茶的顯著特點是色重、香重、味重。 長城網記者 張欣 攝「炒青鼻祖」黃山松蘿茶。嘉賓供圖  長城網6月15日訊(記者 張欣)由於我國產茶歷史悠久,茶區遼闊,自然條件各異,茶樹品種繁多,更因採制加工方法不同,從而形成了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茶品。通過採用不同的加工製作工藝,逐步形成了中國傳統意義上的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
  • 恩施玉露茶是如何衝泡的,如何得到恩施玉露的精髓
    現如今正是恩施玉露茶上市的好時節,作為一款蒸青綠茶的代表,與大宗炒青工藝制綠茶是有極大的區別。
  • 明朝末年福建大部分茶區都是綠茶製法,唯獨武夷山茶區是發酵茶
    在這種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形勢下、解除貢茶禁錮後的福建茶,開始探尋新的制茶技法。安徽松蘿茶製法的引進,為福建茶的技術改良找到了方向。松蘿茶起源於明末隆慶年間(1566-1572)安徽省南部的款縣、休寧一帶(即現今的黃山市轄區,古稱新安、款州、徽州等),由寺院僧人創製,是現今「屯綠」的前身[8]。
  • 走近「肉桂王子」——探訪武夷山最大的手工制茶工坊
    而吳永鵬的茶,不僅能品到專注之心,也能嘗到製作人的儒雅,他也時刻以「一生一事」的標語來告誡自己。從制茶水平來說,這個「王子」稱號並非浪得虛名。吳永鵬師傅對茶愛得深沉秉承古法和現代科學創新完美融合「五一」前後,世界文明與自然遺產的武夷山正處於採茶制茶的好時節。制茶需要採摘、抖篩、晾青、搖青、揉茶、揀茶、培茶等多道工序。
  • 唐代的蒸青團茶製作工藝,與現代的哪些茶相似?一起來了解下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蒸青制茶的工藝還在不斷改進,但是總的方向沒有發生變化,但歸結於一點,就是這種蒸青制茶模式,在於提升茶葉的品質,這與現代的制茶方法,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相似之處。那麼,唐代茶葉的蒸青工藝,與現代的哪些茶製作工藝具體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大家對這些常識要有所了解。
  • 茶的種類有哪些?我國常見的八大品種介紹
    一,綠茶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種茶葉,在我國各省區均有種植生產,因其葉片及湯葉呈綠色而得名。中國著名的綠茶品種有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信陽毛尖等。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泡等特點。由於加工時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
  • 什麼是小葉玉露茶,恩施玉露與小葉玉露的區別是什麼?
    回溯千年,在歷史長河中,中國茶葉的進步與變化。曾經的大唐盛世,萬邦來朝,傳至日本的制茶工藝,哪怕在如今,日本依然保留了蒸青制茶工藝,並且將其工藝發揚。「在2019年才逐步推出來的小葉玉露,走的是更高的辨識度和獨立的茶葉標準,更大程度上,適應當代人對茶葉本味的追求和對茶葉的尋根溯源,也是能夠傳播恩施茶葉文化,突出恩施茶葉核心競爭力」這是小葉玉露創始人譚先鋒先生介紹小葉玉露時所說。
  • 毛峰和毛尖的區別:毛峰茶和毛尖茶有什麼不同?
    毛峰和毛尖不僅名稱相似,外形上看上去也沒有什麼大不同,因此,兩種茶葉常常令人疑惑,從製作工藝、茶葉品質、原料等三個方面兩者均有不同之處
  • 茶科普 | 六大基本茶類——綠茶
    綠茶的綠,是與其他茶類相比較而言的,其實多數綠茶的幹茶顏色並不綠,往往呈墨綠色、灰色甚至烏黑色。綠茶的綠,主要體現在衝泡後的葉底顏色。綠又有不同程度的綠,有淺綠、嫩綠、黃綠、深綠、暗綠等。綠茶綠茶是我國產量和花色品種最多的一類茶,全國 20 個產茶省(區)都生產綠茶。中國綠茶種類居世界之冠,出口量也是世界第一,每年達數十萬噸之多,佔世界茶葉市場綠茶貿易量的 70%左右。
  • 「嫩茶窨香花」的花茶和「悶黃」工序的黃茶,你最喜歡哪一款茶?
    黃茶的主要產區是湖南,湖南岳陽的君山和寧鄉的溈山是兩大茶鄉,自古有「瀟湘黃茶數兩山」之說。此外,安徽金寨、湖北遠安、浙江平陽、四川蒙頂山等地也有少量黃茶生產。由於黃茶量少工繁,因而貴比黃金,市場上的黃茶都價格不菲,真是恰如其名。
  • 中國人飲茶歷史悠久,你知道中國的幾大茶系嗎
    人草木茶禪文化綠茶綠茶是所有茶中,歷史最悠久的,也是中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二三百度的熱鍋裡炒制由於加工時殺青和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
  • 龍井茶有幾種,哪一種最好?
    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多的茶,而且全國有大概20多個省份在生產綠茶。綠茶種類豐富,如果按照殺青與乾燥的不同來劃分,那麼分為炒青綠茶綠茶、曬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
  • 看完紅茶的發展史,教你順利區分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
    但在提到紅茶的分類時,很多茶友容易臉盲。到底小種紅茶和工夫紅茶應該怎麼區分?至於紅碎茶,它又是什麼,將紅茶切碎就能做成紅碎茶嗎?諸如此類,都是有關紅茶分類的基礎話題。武夷山原產綠茶,有文字記載在唐宋年代,當地產制的蒸青綠茶團餅茶,頗得朝廷的欣賞,成為了貢品。自元大德六年(1302年),在武夷山四曲溪畔興建了「御茶園」,至明嘉慶年間(1557年)才廢除。從茶葉的製作加工史上,元朝開始,綠茶從蒸青發展為曬青,但仍以蒸青為主。
  • 恩施玉露茶的加工工藝
    這裡就恩施玉露茶的製作來說,我們了解下恩施玉露茶的加工工藝。恩施玉露茶工藝特色   恩施玉露的製作,除殺青方法仍然沿用蒸汽殺青外,做工較前更為精巧。高級玉露,採用一芽一葉、大小均勻、節短葉密、芽長葉小、色澤濃綠的鮮葉為原料。加工工藝分為蒸青、扇涼,炒頭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揀選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