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20年3子女都成才,一個讀博,一個軍校,小兒子上清華,工地上的...

2020-12-12 騰訊網

為了和大家常常見面,只需要三步就可以經常看到我們啦:

作為家長,你是否在為孩子的教育發愁?會不會也是想盡辦法,想給孩子營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最近,一個培養出三位學霸的家庭受到了無數關注。

全家三個孩子,一個讀博,一個讀軍校,其小兒子今年即將步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迎接嶄新的大學生涯。

這個家庭裡的父親是家裡的頂梁柱,作為一名建築防水工,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算寬裕,一家五口共享著60平米的出租屋。

那麼這個普通的家庭是如何變得不平凡的?有著怎樣的教育「秘訣」,讓孩子們都這麼好學呢?

01

夫婦租房20年培養3個學霸子女

教育是最好的投資

暑假裡,因為小兒子範澤宇考上了清華大學,來自山西臨汾的範玉華一家突然成為了媒體關注的焦點。

20年來,這個普通的家庭沒有攢錢買房,一家5口租住在一間60平方米的出租屋裡,「掙點錢全花在孩子身上了」,最終三個孩子,一個讀博,一個讀軍校,小兒子則被清華土木工程系錄取。

「現在我覺得,教育確實是最好的投資。」談及對三個孩子的教育,範玉華有些靦腆地說,自己和愛人懂得的學識並不多,但作為父母卻總有一種直覺,「我們就要做的不一樣。」

儘管生活拮据,賺錢養家忙碌,但20年來,範玉華卻始終堅持著對三個孩子的陪伴和教育,「我覺得教育要注重勞逸結合,平時該玩的時候就玩,該學習的時候就認真學習。」

在生活上,範玉華則儘量和孩子們相處得像朋友一樣,「尊重他們的選擇,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如今,三個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分別在哈爾濱、廣州和北京讀書,成為了鄰居羨慕的「高材生」。

▌儘量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

回憶起孩子們的小時候,範玉華說,自己不是那種很威嚴的父親:「做父親的居高臨下,孩子就不可能和你說真心話。」

在日常生活裡,範玉華始終注意著,怎麼樣能和孩子更平等,像朋友一樣相處。

平時,範玉華夫婦以身作則,向孩子們強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平時孩子和父母一樣要收拾碗筷、自己洗衣服。範玉華說,這樣孩子們心裡才會覺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儘管在教育上注意平等,在生活上,範玉華總是由於家裡條件不好而對孩子有些愧疚,但孩子們卻從來沒有怨言,有時反而樂在其中。

範玉華說,有時候幹活的工地離家近,孩子們放假在家沒事做,就提出想一起去工地看看。

到了工地,孩子們跟著大家幹活,做起來有模有樣。

雖然工地環境艱苦,但孩子們卻沒有意見。

這也讓範玉華感到欣慰,「我覺得孩子們把我當成朋友了,想了解我的工作,我也有機會和他們多交流交流。」

▌尊重孩子的選擇,關心孩子的生活

雖然一直關注著三個孩子的成長,但範玉華發現,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自己能做的引導就越來越少,這時,陪伴是最好的安慰。

「我覺得孩子長大了,自己就開始給自己壓力了。」為了讓孩子緩解壓力,勞逸結合,範玉華在家裡安裝一個拳擊沙袋,有空就教他們打拳擊,幫他們減壓。

這樣的方式,既沒有幹涉孩子的學習,又起到了安撫的作用。

範玉華說,住校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分水嶺,孩子要一個星期,甚至半個月才能回家一次。每次孩子回家,範玉華會主動找話題和孩子聊天,了解住校生活的情況。

範玉華回憶說,高中期間小兒子範澤宇住讀,學校的管理非常嚴格。察覺到孩子的壓力,範玉華總是能從閒聊中引導孩子把這些情緒表達出來。

他的做法有了效果,後來孩子每次回家,不用他問,也會主動講起學校裡的發生的事情。

範玉華在了解到孩子的情況後,還會給學校老師打電話溝通,一起來解決問題。

2017年,範澤宇高考取得了580分,對於這個成績,範澤宇並不滿意。但他第一時間想到與父親溝通,擔心家裡花錢太多,也擔心自己復讀出來成績還是不理想。

範玉華說,原本自己是很支持範澤宇去復讀,但了解到孩子的顧慮後,覺得一味鼓勵他復讀反而會給他太多壓力,還是應該交給他自己去做決定。

2018年,最終選擇復讀的範澤宇以676分考入了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

▌想培養孩子,言傳身教很重要

在孩子的心目中,範玉華不僅是一個像朋友一樣的父親,更是一位熱血俠義的平民英雄。

女兒範萌萌說,2012年的夏天,範玉華在接她放學的時候,看到有一名女子跳河輕生,毫不猶豫地跳入了河中救人,「那時下了一整天的雨,河水流的很急,水量也很大,但我爸爸根本沒猶豫。」

在孩子們眼中,父親無論大事小事,從來都熱心助人,維護公義,一直是令她驕傲和仰慕的英雄。

而範玉華認為這是自己應該做的:「我總是教育孩子們,無論在什麼崗位上,一定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自己雖然能力有限,但也在通過自己的方式為社會做更多貢獻。」

如今,三個孩子分別去哈爾濱、廣州和北京讀書,出租房裡冷清下來。「我們能力眼界都不如孩子,現在也沒法給他們建議了,希望他們以學業為重,倒不必掛念我們。」

範玉華說,未來的路,他相信孩子們一定能自立自主的走好。

02

生活拮据但樂在其中,

有哪些好的教育方式需要我們注意

陪伴孩子很重要

家庭教育中不是只有讀書學習,家長的陪伴對於孩子的成長也很重要。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能夠創造一個更加適合學習的環境。

像範玉華做的,常與孩子聊聊天,平時通過一些小娛樂調節孩子的壓力等等,都是很好的陪伴方式。

與孩子做朋友

將孩子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進行平等的交流,這是很多中國家長會忽視的一點,但卻是對於家庭教育來說至關重要的一點。

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在於能夠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實現更有效的溝通,更在於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夠建立起尊重與被尊重的意識,同時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成熟的人。

以身作則,既在大義上,也在小節中

平日裡,強調自己的事自己做,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負責;關鍵時刻,以身作則,維護公義。

沒有比父母影響更加深遠的榜樣、沒有比言傳身教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

尊重孩子的選擇

小到生活瑣事,大到人生路口,家長們應該扮演的是引導和建議的角色,而不是貿然武斷地替孩子做決定。

範澤宇最終復讀是自己做出的決定,身上沒有來自父母的壓力,而是那份來自於自己內心的堅決,這才使他之後的路走得更好。

好的教育不一定要花很多錢

最近花費高昂的暑期培訓班、夏令營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不少家長覺得這些項目開支實在太大,但是又不願自己的孩子接受的教育落後於別人。

其實好的教育不一定要投下巨資。

範玉華的孩子們去工地體驗父親的工作,就是一種特別的教育。最重要的,還是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為人處世作風。

讓孩子自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

在做選擇時,尊重孩子的意願;在孩子追求自己的學業、事業時,不給孩子施加過多來自家庭的壓力。

讓家庭成為孩子的港灣而不是桎梏,必要的時候,適當放手,是每個家長都要學會的功課。

——END——

▍來源:網絡。本公眾號尊重原創,好的內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放棄清華讀博,是什麼支撐到你在一個行業走到現在的?
    最近跟很多朋友聊,很是感嘆,選擇一個行業真的太重要了。之前在學校,一心想要報考211、985的高校,高校情結甚是嚴重。當初高考失利,上了一所普通二本,不甘與此的我在入學的第一天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考研去一所211或者985的高校。
  • 湖南雙胞胎神仙學霸家庭曝光: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父母做夢都在笑!
    父親的陪伴,是趙稞、趙棣兩兄弟學習的動力,雖然父親不能在學習上給予任何指導,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瓶頸,只要有父親在,他們便感覺身後有了依靠。為人父母,我們打拼一生,未必能擁有財富和地位,但我們對子女在教育上絕對不能輸給別人,也許你給不了別人父母給的那些東西,但是在陪伴孩子這一點認知上的一定要堅持下去,絕不能落後。
  • 華僑回國讀大學熱,陳凱歌兒子美籍考北電,400分能上清華北大?
    而去年,陳凱歌和妻子陳紅的兒子陳飛宇以美籍身份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曾上了熱搜,據悉,陳飛宇出生在美國,所以具有美國國籍。我回憶起曾經參加過一次移民講座,主講人已經拿到了加拿大永居身份,兒子在加拿大讀高中。他講了個段子:他對兒子說:你不好好學習怎麼考大學嘛?兒子說:大不了回中國讀清華北大。
  • 6個子女5博1碩:他的教子理念被譽為家庭教育的「孫子兵法」
    竇燕山教子有方,五個兒子先後中了進士。而蔡笑晚,教子亦有方,6個子女5博1碩,他的教子理念被視為家庭教育的「孫子兵法」,而他本人則被眾多媒體譽為「人才魔術師」。子女們從出生開始,蔡笑晚便給他們設計了一條「成才之路」——讀博士。
  • 考上清華的工地少年獲獎5萬:唯有自強不息,才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9月3日,冕寧縣委、縣人民政府對冕寧中學2020年高考成績優秀學生孫川和教師團隊進行褒獎,頒發了10萬元獎金。01在2019年全國高考中,雲南宣威市阿都鄉一個山村中林萬東以理科713分,通過清華大學「自強計劃」被該校自動化系錄取。
  • 工地上收到清華通知的男生:不感謝貧窮,但要謝謝媽媽的培養方法
    工地上收到清華通知的男生:不感謝貧窮,但要謝謝媽媽的培養方法現如今,技術飛速發展,信息空前爆炸。在茫茫信息海洋中,如何鑑別信息真偽、如何處理和運用知識,將成為孩子未來發展的關鍵,相比於一味地讓孩子「讀得快」、「背得多」、「算得準」,「如何學習」「如何運用」顯得更加重要。
  • 雙胞胎一個上北大一個上清華!秘訣6個字
    今天,「雙胞胎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的消息,衝上熱搜,讓不少網友驚呼:「學霸的世界!」雙胞胎學霸分別被北大清華錄取在2020年高考中,來自湖南省常德市慈利縣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 兒子707分摘狀元上清華,父親談心得:我的家教理念很簡單,僅3點
    畢竟不是每個孩子的智商都很高,能夠無師自通。下面,米醬分享一個2020年湖南高考狀元何潤琪的故事,相信你看完後,心中會有了答案。一、湖南男孩摘狀元上清華2020年高考,來自湖南的何潤琪,讓許多人意想不到,他考了687分的高分,加上20分的加分獎勵,以總分707分的優異成績,摘得湖南省的文科狀元。有的人也許認為何潤琪是出身書香門第,天賦異稟。事實上,他出身貧寒。
  • 從放牛娃到清華副校長,考研3次讀博7年,成功必然會眷顧努力的人
    薛其坤從放牛娃到清華副校長,考研三次,讀博七年,正是因為他的這份忍耐,將自己逼到了極限,我想才會有了他今天的成就。薛其坤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小村莊裡,在這樣的一個地方,父母是不會重視孩子讀書讀的問題,薛其坤每天放學回家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放牛,抽空才能完成自己的作業,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薛其坤成功考入山東大學光學系,成為了一名大學生。
  • 讀研或讀博後,當初的本科舍友都混的怎麼樣了?
    @ wencan 本科畢業時室友都讀研了,碩士畢業時室友都讀博了 @ vivien 一個當了公務員 其餘都讀研了 後來都工作了 只有我還繼續讀博 願我們都過的越來越好 @ Jiang Y Q 算了,不提了,過得都比我要滋潤,要開心。
  • 名將孫立人,被軟禁33年,兩紅顏相伴,賣荔枝養家,四子女皆學霸
    而蔣介石敗退臺灣不久,卻徹底解除了孫立人兵權,將他遣往臺中,軟禁起來,跟張學良一樣,一關就是幾十年。 被軟禁期間,也像張學良一樣,孫立人身邊有忠心耿耿的紅顏知己相伴,一個是他美貌賢慧的妻子張晶英,另一個是為他生了四個子女的護士、側室張梅英,在他身後,張梅英所寫的輓聯上,自稱與張晶英為「大喬」、「小喬」。
  • 女生上軍校是種怎樣的感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一、女生上軍校要比男生難很多首先我們來聊一個問題,那就是女生想上軍校究竟容不容易,或者說女生想上軍校是不是要比男生難很多,我的回答是,女生想上軍校,確實要比男生難很多。每年軍校錄取的人數裡面,其實絕大部分都是男生,當然並不是說人家規定了只能夠錄取男生,而是確確實實部隊更加適合男生一些。
  • 你願意去讀軍校嗎?退役軍官:女生去讀軍校更有優勢
    2020年高考已經成功地落下了帷幕,很多高考學子現在還在休息的狀態中,畢竟辛苦了三年,好好休息是很正常的。不過休息之後,大家要考慮考慮自己想要報考的學校,看看自己更青睞哪些學校。一直以來,軍校都是最受考生喜歡的,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心中其實都有一個讀軍校的夢想。因為很多同學都想去讀軍校,所以軍校的分數日益增高,歷年分數都在600分左右,這也說明想去讀軍校也是很不容易的。相對於男生來說,女生讀軍校難度更大一些,分數往往還要高十幾分、二十幾分,但是讀了軍校之後,女生的優勢更大,很多女生最後都喜歡上部隊,想要留在部隊。
  • 孩子上軍校,父母老了怎麼辦?網友:最好的選擇只有一個!
    導語:孩子上軍校,父母老了怎麼辦?網友:最好的選擇只有一個!如今,雖然放開了二胎生育,但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依然只選擇生育一個子女,有的認為,培養一個孩子已經很不容易,如果再培養一個孩子,勢必帶來更大的家庭負擔。
  • 二本分數也能上「軍校」?需要滿足3個條件,畢業就是「鐵飯碗」
    符合這幾個條件的學生,二本分數也能上軍校上軍校,成為英姿颯爽的軍人,是很多學生尤其是男孩子的夢想,滿腔熱血,保家衛國對於男孩來說既是力量的象徵,也是至高的榮譽,因此很多學生都想考上軍校,為國爭光。二本分數也能上「軍校」?
  • 兒子讀軍校吃不了苦要退學怎麼辦?我勸各位家長莫擔憂
    又是一年高考季,目前正處於高考填志願階段,很多家長都在為孩子填志願而焦慮,想讓孩子報考軍校,可又怕孩子吃不了苦,堅持不下來被退學。軍校區別於地方大學,而想成為軍官,首先要當一名合格的士兵,所有的軍校都會經歷1至3個月的入伍訓練,入伍訓練是極其嚴格的。
  • 看看明星子女都在上什麼學校?
    一直以來,父母為子女的教育都是很上心的,為了讓自己的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他們除了花費人力物力,在經濟條件上也會給予無限量的支持,普通人尚且如此,娛樂圈的藝人自然也不例外。近日,李湘曬出了王詩齡的校服照則引起不少熱議,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一下明星子女都在上的學校,看看哪一位最讓人羨慕。
  • 《愚公移山》江濤:妻子工地打工助我奪冠,今生只愛一個人
    青年江濤 江濤1967年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父親是鐵路工人,母親在紡織廠上班。江濤上面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他在家裡排行最小。 江濤的父母性格迥異,儘管育有3個兒女,性格卻始終沒有磨合好,經常磕磕絆絆。江濤上小學四年級時,父母平靜分手了,他與姐姐跟隨父親生活,哥哥判給了母親。
  • 「鐵飯碗,包分配」,軍校五大梯隊,陝西這四所軍校考上就是賺到
    讀軍校無需任何費用,每個月都有津貼+衛生費,夥食費,節假日夥食費加倍,寒暑假回家報銷路費。對於許多考生以及家長是一個不小的誘惑。尤其是今年國家下達當兵新政策,給了許多福利。周圍鄰居家裡小孩不願意上學的,能吃苦的基本上都加入了當兵大軍。今年給各位在陝西的考生以及家長提供幾所軍校。
  • 一個家庭沒生兒子,就是斷後嗎?
    從傳統觀念上說,中國乃至世界,仍舊是父系社會,尤其中國或者說中國的農村,宗族觀念極強,人丁興旺兒孫滿堂,就是家族興旺的象徵,族譜世代傳承,女性只被記載,不被傳代,這就牢牢地印在了中國大多數農村人的心中,這也是大多數中國人一定要生兒子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