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後一篇寫關於《富爸爸窮爸爸》的讀後感,我儘量將其中所涵蓋的知識寫完整,希望作為寫作者的我與讀者的您能夠獲得一點知識。如果對我寫的感興趣,可以翻看我前面寫的幾篇讀後感。我儘量分清主序,因為我認為即使寫過5篇文章之後,還是有很多可以寫的或是拿來思考的。下面,我們開始吧。
大部分人認為,工作的穩定就是一切,而那些不斷變富的人則認為不斷學習才是一切。學習是很重要的一點,不是說學校的專業教育,而是多方面的知識。圍繞金錢開展的學科有多種多樣,會計、投資、市場、法律……你都需要學習。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貧窮、財務困難或者只能掙到低於他們應得的薪水,不是因為他們的學識不夠,而是因為他們缺乏另一項技能,即財務管理。
我認為當人們找工作的時候要看能從中學到什麼,而不是只看能掙多少錢。學習是一生的事。很多人,難以接受改變,認為改變會讓自己痛苦。但是要明白一點,最痛苦的事情是做出決定,一旦你過了這一關,以後的事情就好辦了。
富人和窮人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在於他們處理恐懼的方式不同。不要因為恐懼而放棄嘗試,利用恐懼的壓迫感來激發自己的鬥志。或許很多人會笑話我這樣說,隨後丟下一句,真是太年輕了,很多優秀的品質在現實面前本來就顯得可笑之極,可這就是成功人士必備的品質。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在財務上不成功是因為對他們而言虧錢所造成的痛苦遠遠大於致富所帶來的樂趣。其實並不需要接受太多的教育,可那些疑慮卻使大多數人寸步難行。富人認為失敗會使他更強大、更精明,他們並不願意虧錢,知道該怎樣去面對損失,他們接受了損失,然後將它變成贏利。
下面我來談談書中提到的喚醒理財天賦的十個步驟,我認為它是一種思維方式,無論開始做什麼,改變思維是艱難的一步。
1.找一個超現實的理由——精神的力量
找到一個原因和目標,他們是你發自內心深處、促使你前進的精神力量。舉個例子,我想自由地週遊世界,我想以喜歡的方式生活,我想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時間和生活。我認為越具體越好,越能給自己帶來動力越好。
2.每天做出選擇——選擇的力量
生活處處面臨著選擇,你的支出,你的收入。從投資角度來講,先投資於教育,而後投資於投資,然而很多人都會反著來。
3.慎重地選擇朋友——關係的力量
好的朋友會給予你很多幫助,不是金錢上的,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而不好的朋友會不斷拖垮你,讓你在好機會面前一次又一次失手。從有錢的朋友身上學習致富的知識,從經濟困難的朋友身上學習不該做的事情。
4.掌握一種模式,然後再學習一種新模式——快速學習的力量
在今天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學再多的東西都不多,因為當你學習到時往往已經過時了,問題在於你學得有多快,這種技能是無價之寶。
5.首先支付自己——自律的力量
在每個月支出之前,先支付自己。其實這一點需要勇氣與膽量,當你不繳稅,不還貸款,銀行和政府就會催你,施壓於你,而你需要動腦想辦法獲得額外的收入。這真是一個驚心動魄的遊戲。
6.給你的經紀人以優厚的報酬——好建議的力量
一個好的經紀人不僅可以為你賺錢,還可以為你節省時間,他們時時關注著市場的變化。
7.做一個「印第安給予者」——無私的力量
你要關注多久才能夠收回投資,也要關注收回投資後是否能夠得到額外的資產。
8.用資產來購買奢侈品——專注的力量
用消費來激發自己的理財天賦,人的潛能是巨大的,而我們就是要不斷的激發自己能力。你要明白一點,輕鬆的道路往往越走越艱難,而艱難的道路往往會越走越輕鬆。
9.對英雄的崇拜——神話的力量
這一點我很理解不來的,我從來不把誰或是神當作偶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很難理解有什麼可崇拜的。其實通俗來講就是榜樣的力量。
10.先予後取——給予的力量
這與很多人的想法相違背,但只要你仔細一想就會明白。無論是金錢、微笑、愛情還是友誼,只有先給予別人,才能在將來得到豐厚的回報。
我用整整六篇文章來寫《富爸爸窮爸爸》讀後的感受,書中有很多奇妙的理財想法,但是我不建議去效仿,第一,閱讀的時效性,書寫出來之後,那麼其中的理財方式就已經過時了。第二,財商知識的地域性,書中的知識和案例多是以美國或全球經濟為背景的。對於國家之間的法律是不同的,很多稅法的知識是行不通的。不過,我認為書中想要表達的理財思維是最重要的。
我有一個很簡單的比喻可以說明這本書想要講的東西或是理財究竟是什麼:它就像是一場數字遊戲,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遵守遊戲規則的前提下,將自己的數字變大。是不是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