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首發原創文章,歡迎分享轉發和關注,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教師待遇問題,歷來是人們街談巷議的一個熱點,多年來,曾發生過多起「教師討薪」等典型事件,國務院和教育部也數次發文,保障教師的工資待遇,並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水平。#教育#
老師們普遍認為,雖然若干年來,教師的工資待遇一直在提高,但其速度遠遠跟不上房價及生活用品漲價的速度。工資低,開支大,依舊是困擾不少教師家庭的一個重要問題。
深圳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工資單曝光,令人羨慕
最近,有位深圳普通的中學在編教師,在網上曬出了自己2019年3月的工資單,被「瀟湘晨報」「網易新聞」等多家媒體轉發,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熱議。
職務工資5533元,級別工資4479元,特區津貼2275元,崗位津貼6980元。這些還僅僅是基本工資部分,另外還有績效工資、事業崗位津貼等其他津貼和補助,一起算起來,這位教師當月拿到手的總工資有26243元。有熱心的網友幫忙算了一下,這位教師的年薪應該在30萬以上。
普通教師?年薪30多萬?工資單一曝光,立即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有人表示羨慕嫉妒恨,就連百度、字節跳動的程式設計師也發出了感嘆:人家待遇這麼好,還不用「996」,還有寒暑假等很多休閒時光,人家那才叫生活呀!
也有不少人對那個人是不是「普通中學教師」表示深度懷疑,覺得他肯定不是普通教師,應該是校長吧!但人家為什麼要說假話?說假話有必要嗎?這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羨慕也罷,懷疑也罷,事實終歸是事實。深圳有部分老師工資高,還有事例足以證明!
2019年10月,深圳市龍華區教育系統公布了一則消息,2019年該區教師的校園招聘:1.提供事業單位正式編制;2.年薪本科生26萬以上,研究生28萬以上;3.全日制博士獎勵20萬,優秀畢業生獎勵3-8萬……而同期深圳中學招聘教師的待遇比這還高。
前不久,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招聘了20名初、高中教師,其中有19名是來自清華和北大的碩士、博士,其中有13位是本碩連讀,剩下的一位也是來自我國師範類最高學府北師大的本碩連讀生。
可想而知,這些國內頂級名校的碩士、博士生,即便是做中學教師,工資待遇也不會低吧。
至少有四類老師工資待遇相對較高
近幾年,國家三令五申,禁止在職在編教師搞有償家教,教師從事第二職業也飽受詬病。每個月拿點死工資,養活一家幾口還算勉強,如果有意想不到的天災人禍,或者買套房買部車什麼的,就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這是大多數教師真實狀況的寫照。但是,與同其他所有的行業一樣,教師群體中,並不是所有地方所有人日子都過得那麼艱難,就目前來說,中小學教師中,至少有四類老師工資待遇相對較高。
第一類: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教師。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還有武漢、杭州等一線城市,經濟比較發達地區,在重點學校工作的有編制的中小學教師,或者在比較高端的民辦學校教書的骨幹、把關教師,屬於收入比較高的群體。他們的工資待遇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和當地的經濟水平,年薪為十萬至幾十萬不等。
第二類:文憑學歷比較高的教師。比如到深圳工作的清華、北大畢業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國外名校讀研然後受聘到國內中小學任教的留學生,他們一方面自身學歷比較高、知識比較深、閱歷比較豐富、視野比較開闊,另一方面也是作為重點人才引進的,所以待遇都很高。
第三類:已經走上學校主要管理崗位的教師。曾是一線教師中的佼佼者,後來走上了管理崗位,如果是初級或中級管理,待遇還不會有多高,比普通教師稍好一點,如果被任命為學校的校長、副校長,能夠獨當一面,薪資待遇就會相應的提高,從而成為教師群體中相對待遇較高的。
第四類:教學功底相當深厚的專家、學者型教師。如上海的特級教師於漪,西部名師李鎮西,還有深圳鹽田高級中學的熊芳芳老師。他們原本都是普通教師,因為他們一邊從事教學實踐,一邊進行教學教該和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日益獨到精深,取得了比較非凡的成就。除了拿一份固定工資,外出作報告、上訪談節目、從事網絡授課、撰寫文章或出版專著銷售,均可以取得可觀的收益。綜合起來,每年的總收入就不低。
窮則思變,關於目前教師整體收入狀況的思考
當然,綜觀全國和教師整體,高收入教師只是小比例存在,而大多數教師收入一般或偏低,所以,教師行業整體工資水平應該是不高的。
但各行各業不都是如此狀況嗎?三教九流,行行出狀元,但每一個行業中的「狀元」,或者說比較成功的「高收入」群體畢竟都是少數人,教師也一樣,想整體成為一個高收入群體是不可能的。
而且近幾年,大批國內外名校畢業生、非師範類重點大學畢業生湧入中小學,紛紛佔據著中小學教育的高地,這無疑給現有的教師、各類師範院校畢業生造成衝擊,帶來壓力。
很多在職老師,提到自己的待遇,就是一聲嘆息,或者尋找各種理由來表達心中的不滿和哀怨。但是,教師高薪者大有人在,上述四類人也不是少數,為什麼不是你呢?
筆者認為,高薪吸引高端人才進入教師隊伍,真正在教書育人中發揮巨大作用的學者、專家型優秀教師群體就能獲得較高收入,這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適應未來教育發展的大趨勢。
窮則思變,面對我們自己不太如意的狀況,面對強手如林、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形勢,我們在職在編的教師是不是應該想點什麼、做點什麼?
(文中配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