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戶外品牌聯盟發布《2015年度戶外用品市場報告》

2021-02-07 體育大生意

洞察體育力量,把握產業脈搏!體育大生意第780期,歡迎關注最好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2016年6月30日,第11屆亞洲戶外展在南京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展會規模達到4.8萬平方米,有705家參展品牌,其中港澳臺及國際品牌佔比26%。

體育大生意作為第11屆亞洲戶外展唯一家體育綜合類新媒體和同期舉辦的COA戶外高峰論壇的媒體合作夥伴參與了本次活動。

在6月30日上午中國戶外品牌聯盟COA正式發布了《2015年度戶外用品市場報告》,從市場、渠道、品牌三個角度詳解了戶外用品市場現狀。以下是報告全文:

一、市場

1.市場背景

2.整體戶外用品市場

3.核心戶外用品市場

二、渠道

1.戶外渠道構成演化趨勢

2.渠道市場份額與趨勢

三、品牌概況

:調研說明及數據來源

對於戶外行業的多數從業者和企業而言,2015 年是比較艱難的一年。

  

戶外用品行業作為新興朝陽產業,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起步,歷經二十餘年高速發展。據 COA 統計,2001 年--2010 年國內戶外用品行業 10 年複合增長率超過 60%; 2011 年市場零售規模首次突破 100 億元,2013 年超過 150 億元,2015 年市場規模達到 180 億元。

   

與所有新興行業一樣,在高速發展之後,迎來「調整期」是產業發展的必然過程。2013年國內核心戶外用品市場較上年增長 16.7%,增速首次低於 20%;2014 年較 2013 年增長10.9%,2015 年較 2014 年增速僅 5.3%;國內戶外用品行業在經歷多年的高速增長後,從2014 年起進入調整期。

   

在 50 餘家企業調查採訪中,有近一半的企業負責人,談及最多的是,當前企業所面臨的非常複雜的市場環境與競爭壓力。概括起來就是,「在國家總體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既有來自於行業內部經歷二十餘年高速增長積累的問題需要消化,又有行業外部力量視戶外為朝陽產業,源源不斷地進入,加劇了市場競爭「。有一位企業負責人形象地比喻:」市場新增品牌速度遠遠高於市場規模的增長力度。」

  

「逆境方顯英雄本色」。在採訪中,我們在感受調整期給企業帶來壓力的同時,更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看到了過去二十年,中國本土品牌的巨大進步。戶外作為一個典型的舶來行業,由行業初期國外品牌一統天下,到如今本土品牌市場份額超過半壁江山。

一批本土龍頭品牌企業,把這次調整期,同樣視為機遇期。緊緊抓住市場調整期提供的時間窗口,深刻自我審視」品牌定位和發展戰略,鍛鍊企業內功,增強自我發展能力」,以更成熟的姿態迎接戶外產業新一輪增長周期的到來。

隨著戶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外品牌開始涉足戶外用品產業,這種狀況一方面豐富了行業的內涵,另一方面也在某種程度上模糊了行業的外延。

我們依據產品與戶外運動的切合度,將戶外用品市場劃分為四個組成部分:

(1)由專業戶外品牌構成的核心戶外市場,專業戶外品牌是指那些植根於戶外行業,其主要收入來自於戶外產業的品牌和公司。

(2)由擁有戶外產品的體育品牌構成的體育戶外市場,是指其主線產品為傳統體育產品,但其產品線的一部分已經包含了戶外產品,但尚未成為其主導產品的品牌。例如阿迪達斯、耐克、李寧、安踏等。

(3)由擁有戶外產品的時尚與休閒品牌構成的休閒戶外市場,是指其主線產品為時尚與休閒產品,但其產品線的一部分已經包含了戶外產品,但尚未成為其主導產品的品牌。例如LOTTO、JEEP、CAMEL ACTIVE 等。

(4)由擁有戶外產品的低端消費市場品牌構成的低端戶外市場。例如,迪卡儂旗下的Quechua 以及麥德龍、沃爾瑪等超市中銷售的諸多戶外品牌。

我們將戶外用品市場劃分成四部分,有助於我們研究市場的變化,看清戶外市場的全貌,特別是對市場投資者而言,「有清晰邊界界定,統計數據才有參考價值」。

 

2015 年國內整體戶外市場規模達 454 億元,較上年增長 12.5%


過去的兩年,國內整體戶外市場的趨勢是,核心戶外市場增速明顯放緩,仍處在調整過程中。

體育戶外市場增速較快,這主要得益於體育品牌在經歷 3 年多的調整後,於 2014 年起,多數體育品牌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從 2016 年 1 季報的情況看,主要體育品牌呈加速增長勢頭。突出代表是耐克和阿迪達斯。這兩大品牌的戶外產品份額也在逐步提高。

休閒戶外市場變化不大。

低端戶外市場在整體戶外市場的份額也變化不大。但是,值得關注的是,迪卡儂在低端戶外內部的份額快速增加。過去兩年迪卡儂發展很快,截至 2015 年末,在國內的零售店已經達到 158 家,且增勢不減。

2000—2015 國內核心戶外市場規模


2015 年核心戶外市場規模達到 180 億元人民幣,較 2014 年的 171 億元人民幣,增長了 5.3%,增長幅度較上一年度進一步下降。

2015 年這 5.3%的增長是誰帶來的?與過往 15 年不同的是,2015 年大品牌對增長率的貢獻不大,據排名前 50 的品牌銷售數據統計,除少數品牌增長超過 10%以外,多數品牌的增幅低於 5%。

2015 年,一些單項龍頭品牌,以及新增線上品牌對市場增長貢獻較大。

2015 年國內戶外用品市場新增品牌 50 餘個,其中近 80%是線上品牌。目前,市場上已有超過 100 多個線上品牌,其中,有 10 餘個發展勢頭很猛,是網銷增長的生力軍。

上圖中,2016-2020 的增長率為預測數據。

始於 2014 年的「調整期」,預計持續 3 至 4 年,多數品牌將從 2017 年起進入新的增長周期。因此,我們對 2016-2020 五年的市場預期是,2016 和 2017 年仍然是個位數增長,2018 和 2019 年增速達到 2 位數,2020 年增長速度有望超過 20%。

戶外用品銷售機構包括各級代理商、經銷商等。本報告關注的重點是戶外零售終端,主要包括:百貨商場渠道、專業戶外店(街邊店)和網絡銷售渠道。

1996--2015 國內核心戶外用品市場銷售渠道演化示意圖


在過往 20 餘年的演化過程中,街邊店佔主導地位期間,市場銷售規模不大,是典型的市場培育期;2006 年以後,商場店進入快速增長期,到 2013 年商場渠道份額超過 65%;德國戶外品牌「狼爪」是抓住商場渠道快速成長機會的最突出代表。該品牌從進入中國市場,全部精力集中在商場渠道,使品牌得到快速發展。樂斯菲斯和哥倫比亞也是以商場渠道為主。

2006 年以後商場渠道成為戶外鞋服產品的主渠道,這種狀況與歐美市場差異較大,有中國特色。在消費者問卷調查中,可以清楚看到,中國有很多戶外用品消費者,把穿戴戶外服裝作為時尚,與實際參加戶外運動關聯並不大,這類消費人群是商場渠道的主要消費者。

2011 年網絡銷售開始興起,2013 年以後呈快速發展之勢。探路者是第一個網銷佔比超過 30%的大品牌;伯希和是近三年線上品牌快速發展的典型代表。

 

未來幾年,網絡銷售渠道份額將持續上升,進一步擠佔街邊店,包括商場渠道的份額。雖然,街邊店、商場渠道的份額呈下降確趨勢,但是,大型體驗店的需求在上升,特別是大型街邊體驗店的需求明顯上升。2015 年,小型街邊店減少明顯,同時,新增一批大型街邊體驗店,這一現象值得關注。

2015 年各銷售渠道市場份額與 2020 年渠道市場份額預測


2015 年街邊店佔比 21.7%、商場店佔比 62.9%、網銷佔比達到 15.4%。

未來 5 年,網銷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快速增長,預計到 2020 年網銷佔比將超過 31%;商場店和街邊店比重將進一步下降;在街邊店中,小型街邊店將進一步減少,大型街邊店比重上升。

目前,渠道變化進程仍然在繼續,對未來市場將產生深遠影響。

特別是網銷渠道的演化進程遠未結束。儘管網銷模式「穩定性差」,各類新的網銷模式還在不斷產生,但是網銷渠道份額不斷上升是現實可期的。

過去 3 年,隨著網絡渠道快速增長,大批線上產品應運而生。很多線上產品打著戶外的旗號,並不符合核心戶外品牌的衡量標準。為此,品牌專家組對現有線上品牌進行逐一甄別,將大部分「線上戶外品牌」劃入休閒戶外品牌中,有相當一部分前兩年(2013/2014)列入核心戶外的線上品牌也在剔出之列。據此,我們重新給出 2015 年網銷渠道的計算模型。

我們在品牌概況部分還將進一步說明,對品牌的界定、市場的劃分等,還需要經歷逐步規範和完善的過程。

2015 年國內戶外市場及實體渠道分布


從這張圖可以清楚地看到國內戶外用品市場的分布情況。西部是我國山地戶外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是人們戶外旅行的目的地。但是,戶外用品市場主要分布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

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是成為戶外用品主要銷售市場,與氣候因素密切相關。

2010-2015 核心戶外品牌數量的變化趨勢


我們組織業內專家,在 1,200 餘個戶外品牌或自稱「戶外品牌「中,確定 830 個為核心戶外品牌。 2015 年國內核心戶外市場品牌數量保持持續上升的勢頭,較 2014 年度的 775個增長 7%。其中,國內品牌數量為 398 個,佔品牌總數的 47.95%,增長率為 12.4%;國外品牌數量為 432 個,佔品牌總數的 52.05%,增長率為 2.6%。國內品牌增長率高於國外品牌增長率,新增國內品牌中,80%為以網絡銷售為主的所謂「線上品牌」。

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中國戶外市場品牌數量還在持續增減,但增速已經放緩。我們對比歐美戶外市場的發展歷程,其共同特徵是,在市場初期成長階段,新品牌大量產生,市場進入成熟期後品牌數量明顯減少。

韓國戶外品牌的歷史數據更為典型,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是韓國戶外產業的快速成長期,期間大量韓國本土品牌如雨後春水,最多時接近 800 餘個。但實際成長起來的品牌很有限。

從國內戶外市場的趨勢看,線下品牌增速已經明顯放緩;未來一段時間,線上品牌還將增長;但由於線上品牌的戶外文化根基不深,有些線上品牌將很快消失。目前,國內戶外市場的實際情況是,有近 10%的品牌實際上是名存實亡。

對國外品牌的代理的銷售佔比、重要性、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可行性都在穩步下降。我們認為這一趨勢將延續。隨著國內戶外市場的發展,市場的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是必然過程,雖然這一進程的快慢難以預料。

最後,我們不能忽略了戶外產業的資本化和資本對戶外產業的風起雲湧的介入。這包括兩方面:首先是產業自身的資本化在加快進行,除了已經實現了 IPO 的探路者和三夫,還有數家公司正行進在 IPO 的道路上,同時還有眾多的品牌及渠道公司已經引進了財務或戰略投資人,從而提升了整個行業的資本化水平。另一方面,以私募基金為代表的各種投資機構不僅在加大對行業內品牌和渠道的投資力度,還出現了直接出資收購和運營品牌、渠道、俱樂部、賽事的趨勢。鑑於他們的融資和投資能力,有可能對行業的整個生態產生巨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2015 充滿挑戰和變化;而在面向未來的時候,我們不僅看到了逐步恢復的增長潛力和速度,也看到了眾多變化的可能性以及這些新的變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如何在這種巨大的不確定性裡面抓住機遇、搶佔先機、並避開陷阱,既是對行業內現有企業和有計劃進入這個領域的投資人的挑戰,也是實現後發優勢和通過創新實現企業快速增值的良機。

調研說明

本報告由中國戶外品牌聯盟組織專門調研團隊完場。在報告中,我們堅持一核心戶外市場為研究重點的同時,對非核心戶外市場也做了深入調研。我們希望通過研究細分市場,通過對比分析,是讀者能夠更清楚的把握戶外市場的全貌,特別是對市場投資而言,「邊界界定清楚,統計數據才更有參考價值。」

   

衷心感謝戶外品牌聯盟成員企業給予調研團隊在資金、產品、特別是市場數據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

數據來源

  

核心戶外市場銷售數據主要來自於對業內50強企業負責人或銷售總監,以及各主要區域分銷商和零售商的採訪;由於體育品牌上市公司較多,體育戶外市場數據,主要以上市公司的公開數據為基礎;休閒戶外市場和低端戶外市場數據,主要以國內大型零售商業的紡織品行業市場數據和20餘家知名休閒品牌的銷售數據為基礎。

   

網絡銷售數據主要依據天貓和京東商城的公開數據。

   

實體零售終端的數據來源:我們在全國334個地級以上城市中,選擇107個城市,通過300餘名市場調查員對街邊店和商場店進行零售終端的統計,建立資料庫,並以此為數據基礎推算全國數據。調查員均來自戶外俱樂部或戶外零售企業,他們與調研團隊已經形成穩定合作關係,保證零售終端資料庫的動態更新。

   

品牌範圍:由業內專家團隊對1200餘個公認或自稱的「戶外品牌」進行甄別,確定2015年核心戶外品牌的範圍,

   

調研團隊對各類市場數據的篩選原則:我們更側重知名品牌企業多年積累的行業市場數據。

   

本報告所有統計數據均不包含滑雪、山地自行車、釣魚和狩獵部分。

註:

本報告由中國戶外品牌聯盟COA提供,任何單位或個人需使用或引用本報告數據、或申請得到完整版報告時,請與COA秘書處聯繫(電話:010-67152909 郵箱:yukizhao66@163.com)。

微信公眾號: sportsmoney

產業資訊 | 體育營銷 | 體育創投

最好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

聯繫我們 歡迎爆料投稿或各種合作

客服微信:tiyudashengyi

投稿郵箱:sportsmoney@qq.com

www.sportsmoney.cn

相關焦點

  • 戶外用品市場激戰 探路者推電商新品牌
    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探路者)旗下的電商品牌阿肯諾於近日正式上線。探路者方面強調,阿肯諾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品牌,對探路者主品牌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但作為本土戶外用品品牌,探路者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推出新品牌的背後,是中國戶外用品市場競爭者大量湧入的現實。
  • 戶外用品市場低迷 高端戶外品牌為何逆勢布局
    低迷的中國戶外用品市場迎來一縷「暖陽」。近日,高端戶外品牌迪桑特( DESCENTE )、狼爪(Jack Wolfskin)等均有新動作。業內人士分析,在政策鼓勵下,高端戶外市場或將帶領戶外用品市場「翻盤」。
  • 「戶外品牌排行榜」2020戶外用品十大品牌排行榜
    相信不少人都有外出參加戶外活動的經歷,一般外出都需要備帶戶外用品,戶外用品只要包括帳篷、背包、眼鏡、水壺、等等諸多物品。選擇戶外用品我們要注意不能貪圖便宜等選擇偽劣的產品,所以儘可能根據選擇大品牌有質量保障的產品,那戶外品牌排行榜有哪些呢?
  • 戶外用品行業會迎來上升期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近年來,戶外品牌一直處於市場洗牌中。自2015年起,我國戶外用品行業進入調整期,2018年,我國戶外用品零售額為249.8億元,同比增長2.1%,為2002年以來行業的最低增速。去年,不少戶外用品頭部企業的業績也有所下滑。
  • 回歸戶外用品主業探路者推進多品牌戰略,新總裁加盟將推動產品革命
    上任兩個月以來,強煒也首次以探路者總裁身份亮相。帶對外帶著對2022年冬奧會的美好期許,探路者也將重新定義品牌之路。回歸戶外用品主業升級DX品牌,探路者聚焦多品牌戰略北京探路者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9年,「追求科技創新,為勇敢進取的人提供安全舒適的戶外運動裝備」,產品覆蓋戶外生活各個領域。
  • 「亞馬遜效應」席捲戶外及體育用品市場
    由於無法在新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這兩年越來越多運動用品連鎖店申請破產。 2016年戶外用品市場數據 •美國戶外及體育用品市場價值1200億美元; •亞馬遜戶外及體育用品銷售額達55億美元; •美國戶外及體育用品銷售額年同比增長率達5%; •亞馬遜戶外及體育用品銷售額年同比增長率達20%。
  • 戶外運動品牌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
    作為體育產業大國,美國的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具備一定的行業指導性。據悉,美國每年有1.4億以上的人口參加戶外運動,其中高爾夫、冰雪、野外露營等項目是美國人比較偏愛的。據市場研究公司NPD的數據顯示,在截止到2015年10月的一年裡,美國戶外運動用品規模增長了6.7%,總價值達到了188億美元。
  • 傳統體育用品打上「戶外」標籤 價格立馬貴一倍
    有業內人士表示,戶外用品行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品牌和資本的介入,部分品牌盲目樂觀,積極拓展門店,加上電商渠道的衝擊,戶外行業的高庫存或將愈演愈烈。  「戶外用品調查」之一  一面是傳統體育品牌的蕭條,一面卻是戶外運動市場的方興未艾。
  • 中國十大戶外品牌排行榜 國產戶外品牌有哪些?
    "中國馳名商標",並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特許生產商",創造了中國戶外用品行業的兩項唯一。,並根據中國人的特點並予以改進,結合康爾公司多年為世界知名品牌加工生產之優勢,致力於為中國市場提供「名牌品質,國人價格」 的專業戶外裝備。
  • 戶外用品有哪些類目?歐美戶外用品市場怎麼樣?
    戶外用品有哪些類目?戶外裝備指的是參加各種探險旅遊及戶外活動時需要配置的一些設備。具體可以看以下內容: 一、戶外工具 1、鋼絲鋸 2、太陽能點火器 3、鑰匙扣型螺絲刀 4、摺疊野營鏟 二、個人安全產品 1、手腕錢包 2、錫箔紙 3、鋼質口哨 4、傘繩手鍊 5、自衛筆 6、創可貼套裝 7、緊急止血繃帶
  • 歐洲第一大戶外體育用品展
    德國戶外展(OutDoor)創辦於1994年,經歷25年的成長已然成為歐洲第一的戶外休閒類用品貿易展,2018年展會共啟用腓特烈斯哈芬展館11個展廳及戶外場地,總面積達到8,6500平米,吸引了來自40個國家近1000家參展商攜200多個戶外行業領先品牌隆重亮相,現場雲集了90個國家的2萬多名專業貿易觀眾參觀該展。
  • 戶外品牌排行榜 戶外十大品牌推薦
    1、L.L.Bean賓恩戶外裝L.L.BEAN是創始人LeonLeonwoodBean名字的縮寫,中文名字:裡昂比恩。L.L.BEAN是美國著名的戶外用品品牌,創始於1912年,至今已有99年的悠久歷史。
  • 戶外用品市場低迷 安踏能借始祖鳥「抓住」高端市場嗎
    運動品牌安踏渴望在高端戶外市場分一杯羹。自收購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後,安踏已通過一系列操作牢牢「掌控」亞瑪芬體育的經營管理權。與此同時,亞瑪芬體育旗下高端品牌始祖鳥的全球最大旗艦店也於近日落地上海。在戶外用品市場低迷的背景下,安踏能「抓住」高端市場嗎?
  • 瑞士戶外品牌ODLO(奧遞樂)正式登陸中國市場
    隨著對健康、自然生活的日益關注,遠足,露營,登山,越野跑,自行車等戶外運動正受到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喜愛……而經過近10年眾多戶外品牌的大力推廣,大多消費者對於防水防風的Gore-tex,Windstopper,保暖的primaloft等外套及中層的服裝科技有了相當的認識,也開始願意投資入手專業的戶外外套
  • 行業 體育用品業轉戰 熱炒戶外運動概念
    該人士說,從這點來看,體育與戶外的概念是可以模糊一致的。「現在的戶外運動已經不再是一種專業性的運動,已經成為大眾時尚生活的一種方式。而戶外用品的消費也逐漸成為家庭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戶外運動品牌開始注重產品由專業化向大眾化的轉變,這是當前戶外運動市場的一個發展趨勢。」業內經營者說,戶外用品的大眾化、生活化的特徵日趨明顯,這與運動休閒的概念是趨同的。
  • 三夫戶外子公司代理義大利戶外運動品牌
    三夫戶外」)發布公告宣布,三夫戶外旗下全資子公司江蘇三夫戶外用品有限公司於近期與LA SPORTIVA S.p.A.12月18日,三夫戶外開盤後股價上漲,最高漲幅達3.93%。  La Sportiva品牌於1928年成立於義大利,主要從事技術性戶外運動裝備開發,生產用於攀巖、高海拔攀登、越野跑、滑雪登山及山地徒步的全套戶外運動鞋、服及配件。目前,La Sportiva產品已銷至全球74個國家,每年售出200多萬雙戶外運動鞋。
  • 2019-2025年中國戶外廣告市場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年**半年各級市場戶外廣告投放額同比增速(單位:%)  《2019-2025年中國戶外廣告市場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是在大量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戶外廣告相關行業協會、國內外戶外廣告相關刊物的基礎信息以及戶外廣告行業研究單位提供的詳實資料,結合深入的市場調研資料,立足於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主要行業對戶外廣告行業的影響
  • 「2015年度中國帳篷十大品牌總評榜」榮耀揭曉
    「2015年度中國帳篷十大品牌評選」由「品牌排行網」(www.10brandchina.com)主辦,該活動以穩定大型企業發展、帶動行業品牌化發展為目標,以促進民族品牌為主題,面向所有行業所有品牌開放,本次評選異常火爆,不但吸引了國內近一半的帳篷品牌和經銷商的參與,同時,也被新浪、網易、人民、新華、中國網等70多家知名網絡媒體高度關注
  • 戶外用品品牌有哪些
    下面來介紹一下戶外用品品牌,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1、Mammut 始於1862年瑞士,距今已超過 150多年的歷史;由Kaspar Tanner在作坊裡開創了Mammut運動集團的雛形。 2、Norrona 來自北歐的頂級戶外品牌,是挪威國寶級品牌;該品牌於1929年在挪威創立,由於logo的老人形狀,中文名「老人頭」,是一家真正歐洲老字號,在歐洲乃至全球都是公認領導型戶外奢侈品牌。其產品主要涉足於冰雪運動、攀登、徒步、休閒戶外等運動領域。
  • 伯希和pelliot戶外用品開啟品牌文化差異化戰略
    然而,2008年經濟危機的爆發,以及休閒體育行業整體的盲目樂觀與擴張,使得2010年開始,多個品牌開始了大規模的衰退甚至崩盤。相比當下運動品牌普遍高庫存的現狀,目前中國戶外用品市場卻呈逆勢上揚態勢。中國戶外用品市場規模從2000年0.6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45.2億元人民幣,大量數據顯示,在商場的體育區裡面保持增長的只有一個門類,就是戶外,所以很多商家為了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就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戶外產業。然而,由於市場邊界逐漸模糊,運動類及休閒類產品與戶外產品具有共通性,同業競爭本已存在。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地面市場競爭,國內外老牌的戶外品牌一致看好電商渠道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