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爐煙嫋嫋十裡香:臺北萬華龍山寺
龍山寺山門(遼寧省臺辦供圖)華西街觀光夜市(遼寧省臺辦供圖) 文‧攝影/蔡乙憐 龍山寺位在艋舺(今萬華),是臺北市早期發源地,興建於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與艋舺清水巖、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臺北市定二級古蹟。
-
泉州安海龍山寺→臺北艋舺龍山寺:香火隨著安平商賈的足跡傳播
艋舺龍山寺,創建於清乾隆初年,是臺北市最老字號的廟宇。
-
臺北龍山寺紀念建寺280周年
新華社臺北11月27日電(記者趙博、許雪毅)鐘鼓齊鳴、唱三寶歌、行三獻禮……27日的臺北龍山寺,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建寺280周年紀念活動在這裡舉行。從一個掛在竹林中的香火袋到巍峨莊嚴的佛門殿堂,龍山寺延續著「故鄉」福建安海的香火,走過悠悠歲月。
-
新年搶點燈祈福 臺北龍山寺椅子排隊繞寺3圈
新年搶點燈祈福 臺北龍山寺椅子排隊繞寺3圈 臺北市龍山寺明年1月6日才開放點光明燈這是臺北市艋舺龍山寺近日最熱門的問候語。明年1月6日才開放點光明燈,上周五就已出現排隊「椅潮」,佔位用的椅子整整繞寺廟旁3圈,昨晚已超過1700號。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說,昨晚與寺方聯繫,龍山寺認為此風不妥,將共同推廣民眾「點心燈」,並研擬改善方案明年實施。 龍山寺點燈向來熱門,儘管總燈數高達20萬盞,仍供不應求。
-
鐘鼓齊鳴慶臺北龍山寺紀念建寺280周年
佛教在線臺北訊 鐘鼓齊鳴、唱三寶歌、行三獻禮……11月27日的臺北龍山寺,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建寺280周年紀念活動在這裡舉行。臺北開發初期,瘟疫頻傳,福建泉州籍移民迎請老家晉江安海的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捐建了龍山寺。1919年,這座廟宇經過一次重要改建,奠定如今的規模和樣貌。
-
再訪臺北艋舺龍山寺,「單身狗」必拜的臺灣最靈驗的「月老」
華麗的山門龍山寺位於臺北市萬華,此區舊稱艋舺,故也稱萬華龍山寺或艋舺龍山寺。艋舺龍山寺與艋舺清水巖和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臺北三大廟。這也是臺北香火最旺的寺廟。龍山寺始建於清乾隆3年(1738年),主祀觀世音菩薩。龍山寺是參拜包括佛、道、儒三教重要神祇,是臺北香火最旺的寺廟,共有神祇百餘尊,7個香爐,讓你可以選擇你所信仰的神祇,自由參拜。龍山寺的山門華麗而壯觀。四根方方正正的長石柱,構成了主門和左右側門,鑲金嵌花的廊簷,雙層「斷簷升箭式頂蓋,頂端,雙鵰龍,以騰躍之勢,對峙於一顆白裡透紅的寶珠兩側,成雙龍護珠之態。
-
想去臺灣看一看廟宇?大天后宮和萬華龍山寺一定要去!
臺灣夜市有很多可供祭祀的廟宇的,有護佑出海漁民平安的大天后宮,也有思念故土而建立的萬華龍山寺。這兩座廟宇在臺灣都是非常有名的,每年都會有很多人來這裡上香祭拜。下面,小編就來好好介紹一下這兩個地方。萬華龍山寺在臺灣,叫作龍山寺的有440多座。究其原因,往往是遷居到島嶼上的民眾難忘故土,難忘故土上傳播到夢中的夜半鐘聲。故土是難以到達的,但是並不妨礙依照記憶裡的樣了或者真正的故土上那片廟宇的格局動手修建一座。而神佛的靈,是空間、時間都無法隔斷的,人們需要他的偉力的慰藉。臺北的萬華龍山寺就是其中一座。
-
龍山寺分燈——臺灣臺北艋舺龍山寺
臺北龍山寺山門萬華古稱艋甲,是臺北市的發源地,清雍正初年(1723),以晉江、南安、惠安人為主的泉州人(稱「三邑人」)最先渡海來此地搭建茅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稱為蕃薯市,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番社的故址大溪口
-
臺北龍山寺點燈排隊 人龍佔去半條街(圖)
原標題:臺北龍山寺點燈排隊 人龍佔去半條街(圖) 卡位每年都吸引信眾大排長龍的龍山寺點光明燈,預計1月11日開放報名、領取號碼牌,廟方8日上午開放廟旁場地讓民眾排隊,有信眾就定位後,趕緊拿出手機拍照存證。
-
景氣越差信眾越多 臺北龍山寺光明燈年收入1.2億
龍山寺的光明燈吸引許多民眾一個月前就來排隊。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新年伊始,不少民眾都會到寺廟點光明燈,祈求新的一年光明順利,而且景氣越差,點燈信眾越多,點燈也成為各宮廟重要獲益收入,並增設光明燈,像臺北萬華龍山寺20萬盞光明燈,每年收入高達1.2億元(新臺幣,下同)。
-
信眾搶臺北龍山寺「點燈」名額 佔位椅子堆成山(圖)
原標題:信眾搶臺北龍山寺「點燈」名額 佔位椅子堆成山(圖) 臺北龍山寺點光明燈每年都吸引超長排隊人龍,距離領號碼牌還有5天,排隊小椅子已經堆成山。《中國時報》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艋舺龍山寺每年都吸引大批心中點「光明燈」,因今年農曆新年比較晚,報名從元旦延後到1月11日,但早在2014年12月下旬就有信眾前來,以塑料椅佔位排隊,直至昨天下午已排到1600多號,椅子堆棧宛如一座小山。 報導說,龍山寺點光明燈每年都吸引超長排隊人龍,蔚為地方奇景。
-
從多方面來看,臺北的龍山寺是一個施工嚴謹、雕工考究的建築
來給大家講講臺北的建築吧,從多方面來看,臺北的龍山寺是一個施工嚴謹、雕工考究的建築。遺憾的是,後來多次修建,使原來格局盡失。近年寺廟的管理與發展都「向錢看」,想方設法吸引更多的觀光客,使得很多活動不再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雖然如此,龍山寺的香火卻依舊旺盛,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固定香客來此進香;每年元宵更有澳洲的人潮趕來看花燈;平時則有接踵而來的外國遊客,龍山寺儼然成為一座觀光廟宇。
-
【人在旅途】遇見臺北龍山寺點光明燈
中國江西網移動採編訊 記者文人忠報導:參觀完臺北故宮博物院之後,已是下午2點多,在門口的阿信牛肉麵館,排隊等著用餐,每個人匆匆吃過一碗牛肉麵。我們一行4人,叫了一輛計程車,準備下一站龍山寺的旅途。 車走了近50分鐘,下午4點多趕到艋舺所在地的龍山寺站。
-
寺院掠影 | 福建晉江龍山寺
唐宋以來,龍山寺的香火便隨著安平商賈的足跡傳播海外。在東南亞、臺灣等地尤其突出,僅臺灣就有二百多座同名的寺宇,其中最著名的是鹿港龍山寺和臺北艋龍山寺。在臺灣,有兩百多座龍山寺,他們是由安海龍山寺分香過去的。
-
臺北市艋舺青山王祭典遶境範圍與城市空間分析
臺北市的艋舺青山王遶境地理面向以現今萬華區的萬華火車站為界,分為北萬華(艋舺)及南萬華(加蚋仔)。本研究繪製了臺北市行政區劃分圖以及萬華區青山王遶境於臺北市的分布圖(圖1,圖2)。在清領時期艋舺為臺北最早開發的區域,艋舺為現今臺北市行政分區的萬華區北部,現今耆老或居住在北萬華區的長期居民才時常稱呼艋舺。
-
延參有請第1期:打卡臺北香火最旺寺院龍山寺
這一次,延參法師來到臺北龍山寺,聽說這裡的神明超靈驗!延參法師邀請廣大網友一起許願,機會難得,你準備好了嗎?臺北龍山寺是什麼?龍山寺在臺灣臺北市西南,臨淡水河。清乾隆三年(1738年)創建,至五年建成。其地原名「艋舺」(今萬華),為臺北市區的發軔點。所供神像甚多,主神觀音佛祖,亦稱安海觀音。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神誕,有盛大祭典。全年免費開放哦!供奉哪些神明?
-
為點燈祈福 臺北龍山寺提前1月現凳子排隊
這不是家長在幼兒園報名,也不是黃牛黨排隊買iPhone,這些凳子,是臺北市民為了新年能在龍山寺裡點上一盞燈祈福,而提早一個月排的。春節到龍山寺點燈祈福,是臺北市民過年的傳統節目。目前,這個號碼已排到了近3000號。
-
大黑白華麗變身樂高小人!(附細節圖)
節省空間只做了 老公寓 廟宇 郵局另外一側有迷你版的「臺灣特色建築 龍山寺」作品 這些都是有在廣告影片(請找之前的公眾號文章)中出現的作品唷!「龍山寺」作品 2014年也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 「樂高 世界遺產展 - 臺灣特色建築展區」展出有去看展的樂高迷 應該不陌生 XD
-
延參有請第6期:臺北艋舺龍山寺書畫結緣
這一次,延參法師來到臺北香火最旺寺廟——艋舺龍山寺,和寺院信眾遊客書畫結緣。臺北龍山寺是什麼?龍山寺在臺北市西南,臨淡水河。清乾隆三年(1738年)創建,至五年建成。其地原名「艋舺」(今萬華),為臺北市區的發軔點。所供神像甚多,主神觀音佛祖,亦稱安海觀音。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神誕,有盛大祭典。重點來了:全年免費開放!
-
【遊記】憶臺灣・那些在臺北的日子(中篇)
之前在臺北(上篇)中分享的中正紀念堂和國父紀念館,就是不能免俗的參觀項目。而作為自由行的我,第一次去臺北,自然還有一些不能免俗的參觀場館。臺北(中篇)就來說說這些地方。也因為這部電影,這座廟宇出現在很多旅遊宣傳冊中。那麼,這些不能免俗的遊覽景點,就從艋舺的龍山寺說起吧。『艋舺龍山寺』艋舺是個舊稱,現在更多的人稱這塊地方叫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