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的故事

2020-12-14 騰訊網

1. 善導大師出生於隋大業九年(613)年,俗姓朱,安徽泗州人。

2. 大師的幼年時代,隋煬帝三次親徵高麗失敗,各地紛紛爆發戰爭,隋朝很快滅亡。

3. 十一歲時,大師目睹世間疾苦,出離塵寰的道心自然萌發,於是遠拜山東密州的明勝法師落髮出家。

4. 明勝法師是三論宗的宗師級人物,他很愛惜這位氣宇不凡的孩子,為之取名為「善導」,悉心指導其研習《法華經》《維摩詰經》等大乘經典。

5. 一次偶然的機緣,大師看到了一幅「西方變相圖」,即描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美妙勝景的畫。大師看得心馳神往,油然生發了願生極樂之志。

6. 大師於二十歲時受具足戒,成為了一名正式的比丘。

7. 隨後,大師週遊寰宇,尋師訪道,苦苦追尋往生極樂之法。

8. 有一次,大師與一位名叫妙開的僧人一起研讀《觀無量壽經》,知道了可以通過觀想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的莊嚴來達成往生極樂的心願。

9. 於是,大師在二十三歲時來到了長安附近的終南山悟真寺,寺裡清幽靜謐的環境非常適合靜修。

10. 大師依照《觀經》的觀想方法,經過數年的精勤用功,證得了觀佛三昧,能在深妙的定境之中遍覽極樂世界,如同看眼前之物,歷歷分明。

11. 二十多歲就能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深證觀佛三昧,大師的這一成就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律宗的開山祖師道宣律師會把比自己小十七歲的善導大師寫進《續高僧傳》裡了。

12. 雖然已證得三昧,但大師並未因此自滿,仍在孜孜不倦地探求有關淨土的教義。二十九歲那年,聽人說起道綽大師在山西并州玄中寺弘宣《觀經》深義,於是欣然前往。

13. 道綽大師德望很高,是當時研習淨土教理最透徹的高僧,一生講解《觀經》兩百遍,廣勸弟子念佛往生極樂淨土,著有《安樂集》兩卷,承續了龍樹、天親、曇鸞一脈的純正淨土思想,為之後淨土宗的建立打下了基礎。

14. 已經八十高齡的道綽大師見到善導大師後大為歡喜,將自己畢生心得傾囊相授,對善導大師思想體系的建立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15. 經過道綽大師的講解,善導大師明白了往生極樂的方法不僅僅只有在心中觀想,還可以口中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前者難,後者易。而且只要專念名號,仰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任何人都百分之百往生。

16. 四年之後,道綽大師往生,善導大師返回悟真寺。同年,玄奘大師自天竺取經回到長安,佛教的興盛與日俱增。

17. 但是,佛經內容浩如煙海,一般人都只能望洋興嘆;而修行法門更是有八萬四千之多,該從哪裡下手成為了困擾修行者的一大難題。

18. 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數百年的摸索,到隋唐時期由各宗祖師創建了大乘八大宗派,為大眾提供了八套成熟的理論系統和修持方法。八宗之一的淨土宗即是善導大師創建的。

19. 淨土法門由於修行方式與其他法門完全不同,自古以來就廣遭誤解,各家眾說紛紜,廣大行人沒有統一的標準。

20. 鑑於這樣的情況,善導大師回到悟真寺以後,寫下了楷定古今的《觀經四帖疏》,提出了「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等思想,將阿彌陀佛的本願和盤託出,對有關淨土的諸多爭議給出了權威性的解釋。

21. 在這之後,善導大師長期往返於京郊悟真寺與長安城之間,於京城的光明寺、慈恩寺、實際寺等各大寺院大弘法化,三年時間感得長安城滿城斷肉,出現了「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的盛況,真正將佛法融入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

22. 大師不僅弘化效果顯著,個人的修持也十分精嚴,每次進入佛堂便恭敬合掌,跪在佛前,一心稱念佛號,一直念到聲盡力竭才停下來。大師在證得觀佛三昧以後又證得了念佛三昧,這在古今高僧當中都極為少見。

23.大師嚴持戒律,纖毫不犯,從來不舉目視女人。

24.雖終日忙於弘法利生事業,但大師的衣服和碗缽都是自己洗刷,從來不會找人代勞。

25.大師從不和人談笑遊戲,說無意義的話,做無意義的事,杜絕一切名利之念,外出時也不與眾人同行,都是一個人獨行,以免談論世事,妨礙念佛。

26.不管走到哪裡,只要看到有毀壞的寺院或佛塔,大師都會出資請人修繕。

27.大師還有一個名號,叫「光明和尚」,因為他口念一聲佛號,即有一道光明從口而發。唐高宗聽聞後,賜大師號為「光明和尚」。

28.各地僧眾仰慕大師盛德,紛紛前來拜師求道,悟真寺規模不斷擴大,至大師四十三歲時,已擁有佛寺群落六處,僧眾千餘人,殿宇庭堂四千多間,山上山下綿延四公裡之多,大師在此開展教學與弘法,悟真寺也因此成為了淨土宗的根本祖庭。

29.大師不僅佛法造詣深厚,還具有卓越的藝術才華。鹹亨三年(672年),大師六十歲時,唐高宗發心在龍門修福造佛,善導大師作為總設計者和監造者,締造了龍門大佛這一馳名古今的世界級藝術瑰寶。

30.除了雕塑之外,大師還在詩歌、音樂、書法、繪畫等方面留下了大量作品:《法事贊》《般舟贊》《往生禮讚》均以梵唄唱贊的形式闡釋淨土,其內容多為優美的詩歌;一生書寫《阿彌陀經》十萬卷,近代有真跡出土;繪製西方變相圖三百餘幅,敦煌千佛洞的《觀經》曼荼羅亦出自大師之手。

附大師真跡:善導大師著並書之《淨土法事贊》(部分)

31.永隆二年(681年)三月,大師正在實際寺內指導畫西方變相圖,有一天,他忽然催促畫工加快速度,儘快完工,告訴弟子們說他很快就要往生了。

32. 幾天後,在大眾念佛聲中,大師怡然長逝,回到了西方淨土,世壽六十九。

33.大師往生之後,高徒懷惲法師選擇終南山麓的神禾原最為靈秀之地建塔立碑,塔名為崇靈塔。後來,弟子們又依塔建寺,寺名為香積寺。

34.幾十年之後,有「後善導」之稱的少康大師曾特別前往長安光明寺善導大師的影堂,恭敬瞻禮善導大師遺像,乞願一見大師。頂禮之際,大師遺像竟化成了金色佛身,顯現在空中。這一感應很快流傳開來,後世皆公認善導大師是彌陀化身。

35.作為淨土宗的開宗祖師,善導大師對後世的澤被本應惠及千古,但遺憾的是,由於唐末「會昌法難」以及五代十國的戰亂,包括淨土宗開宗立教的根本祖典——《觀經四帖疏》在內的絕大部分著作均在中國境內失傳了,淨土宗的正宗傳承就此中斷。

36.在隨後一千多年的時間裡,廣大淨土行人缺乏純正的理論指導,只好引用他宗他派唯靠自力的修行理念,來解釋仰仗佛力加持的淨土法門,致使南轅北轍,痛失往生大利。

37.直到民國時期,曇鸞、道綽、善導大師一脈的著作才由楊仁山居士從國外請回,印光大師拜讀後,終於得見淨土宗真貌。在他的極力倡導下,善導大師創建的淨土宗再次煥發出光芒,引導一批又一批淨土行人踏上了必定往生的光明大道。

繪畫:巫麗雪

文字:宗道法師、佛慈居士

相關焦點

  • 善導大師弘法的二則傳奇故事
    說善導大師所說同於佛說,金口誠言,千古不易,其利無窮。日本法然上人贊曰:「彌陀願王之垂跡。」  善導大師和屠夫的故事  大師在長安弘化的那些年,被他影響教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據《往生傳》裡面講:「士女奉者,其數無量。」信奉他的人,男男女女,「其數無量」,度化的人已經沒有辦法計算了。在另一部《往生西方略傳》中,則有記載說:「叄年之後,長安城中就已經被念佛的人給充滿了。」
  • 善導大師故事全集卅二集大結局
    卅二、當代感應 善導永在或許有人會問:善導大師分別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示現於世
  • 淨宗法師:離開善導大師,談不上淨土宗!
    善導大師集淨土宗之大成,他的淨土思想最豐富,最圓滿,不管是教理上的判釋,還是行持、儀軌方面的建立,都是最完備的。不論是佛教研究者,還是淨土宗的行人,教內、教外都公認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的實際創立者,即所謂「開宗立教」的祖師。也就是說,善導大師淨土思想就是這一宗、這一法門的旗幟。
  • 念佛時口放大光明的善導大師
    所以善導大師這個人。他是很奇特的一個人。據有關資料啊種種渠道。來說明,他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蓮池大師也曾經說過,像善導大師這樣的千載之下,這樣感化人心的力量,縱然不是彌陀應化,也至少是觀音勢至普賢之類的人。所以善導大師這個在我們淨土中歷代祖師都對他非常非常推崇。
  • 接地氣的佛門祖師:善導大師長安城的念佛感化
    正是開創淨土宗的唐代光明和尚善導大師!,善導大師所到之處即有光明,善導大師五部九卷所在處即有光明,一切眾生念南無阿彌陀佛處即有光明。這樣一位「萬代之下,尤能感發人之信心」的祖師,每年的圓寂日,各地都會有眾多的念佛人以各種方式來紀念他,有人念佛,有人舉辦法會、講座,有人則描摹善導大師的法相。二零二零年農曆三月十四日,正值善導大師圓寂1339周年。
  •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所開示勸我們專修淨土【印光大師開示】刻實論之,大乘法門,法法圓妙。但以機有生熟,緣有淺深,故致益有難得與易得耳。善導,彌陀化身也。(摘自《印光大師全集》)【略解】這是多麼應該令人覺醒的一段開示啊!善導大師是淨土宗第二祖,是唐朝人距今一千多年,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三祖,是民國時期的四大高僧之一。二位祖師相隔一千多年在勸我們要發心修淨土念佛法門,其慈心切切!悲心切切!
  • 法訊:本願法師在藍田【消災寺】開講善導大師淨土思想
    法訊:求生極樂念彌陀,大誓弘開度有情——本願法師在藍田【消災寺】開講善導大師淨土思想                              香積寺善導大師舍利塔   時值公元二零一八年,是唐朝立國一千四百周年,歷史因緣和合、法緣殊勝:在藍田湯峪【
  • 善導大師淨土教理的核心01:阿彌陀佛不是高不可攀的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慧淨法師:善導淨土教理的核心01壹、「彌陀本願力」是淨土宗根本唐朝善導大師善導大師的淨土教理傳承自道綽,道綽傳承自曇鸞,曇鸞傳承自龍樹、天親,法脈傳承清晰明確。「彌陀化身」,每念佛一聲,便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聲聲佛號,聲聲光明,因此,唐朝皇帝尊稱大師為「光明和尚」。
  •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演覺法師重磅長文:善導大師為中國淨土宗實際立宗人
    善導大師的《法事贊》、《觀念法門》、《般舟贊》、《往生贊》四部著作,所涉及的是具體修行方法,這些方法使修行者有明確途徑可循。淨土宗持一名而極樂,易如反掌,然萬人持名念佛,登蓮座者能有幾人?究其緣故,乃雜緣幹擾,心思散亂。善導大師諄諄教導弟子:「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不違教故,隨順佛語故。
  • 中佛協《法音》2016年12期重磅長文:善導大師為中國淨土宗實際立宗人
    匠人所繪西方淨土情景,雖有經典依據,細節不過臆想而已,而善導大師所繪,乃定中親見。大師少年時,曾得見一幅「西方變相圖」,震驚至極,其後便神往不已。善導大師深研《觀經》,經數年修持,終於證得觀佛三昧,西方極樂種種情景皆現眼前,與經中所述,纖毫不差。如此境界,誠非他人可比。善導大師在所著《般舟三昧贊》中有描寫: 「種種莊嚴不可識,內外相看無障礙。
  • 視頻 | 「欻」地一下就火了:善導大師說「欻」
    告訴你吧,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淨土宗開宗祖師善導大師就已經把「欻」字寫進他的著作——《往生禮讚》和《法事贊》裡嘍!在《往生禮讚》中,善導大師這樣寫道:「欻爾騰空遊法界,須臾授記號無為。如此逍遙無極處,吾今不去待何時?」在《法事贊》中,善導大師這樣寫道:「欻爾飛騰還本國,飯食經行七寶臺。眾等傾心皆願往,手執香華常供養。」
  • 【祥雲法語】漫畫 | 善導大師的故事
    二十多歲就能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深證觀佛三昧,大師的這一成就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律宗的開山祖師道宣律師會把比自己小十七歲的善導大師寫進《續高僧傳》裡了。 已經八十高齡的道綽大師見到善導大師後大為歡喜,將自己畢生心得傾囊相授,對善導大師思想體系的建立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 印祖:善導大師說所謂契理契機之法,無過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
    印光大師:善導大師說所謂契理契機之法,無過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印光大師開示】善導和尚云:若欲學解,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諸法,無不當學。若欲學行,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專精緻力,方能速證實益。(摘自《印光法師全集》)【略解】善導大師是淨土宗二祖,是山東省臨淄縣人 ,年少出家,早年修習《法華經》、《維摩詰經》等大乘經典,後見《西方變相圖》與《觀無量壽佛經》,心生歡喜,欣慕西方極樂世界。
  • 善導大師:十方諸佛來勸你,聽不聽?
    善導大師說:「釋迦如來告身子,即是普告苦眾生。」「身子」是指的舍利弗。表面上看,釋迦牟尼佛是告訴舍利弗一個人,實質上是在告訴所有的「苦眾生」。我們都是很苦的眾生,眉頭一皺,煩惱就來了。善導大師說:「決定深信《彌陀經》中,十方恆沙諸佛,證勸一切凡夫,決定得生。
  • 善導大師:想往生,佛為我們選了一個重要的方法
    ——善導大師《法事贊》修學淨土的人都想往生極樂世界,可是大家對極樂世界了解嗎,怎麼才能去呢?首先,極樂世界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同在華藏世界。
  • 慧淨法師法語丨善導大師
    >《慧淨法師法語》——慧淨法師1、善導大師1.善導大師是淨土法門的集大成者,世稱「彌陀化身」;每念佛一聲,便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聲聲佛號,聲聲光明。善導大師對第十八願(本願)有非常簡明扼要,立論堅確不移,語出警悟十方,句句顯佛悲心,字字皆放光明的解釋: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此「四十八字願成釋」可謂淨宗宗憲,放之四海皆準,俟之百代不惑。依此,百即百生,千即千生;舍此,百中難得一二,千中難得三五。
  • 高僧傳|善導大師手把手教學,親身示範「一門深入」這樣修!
    這是一句非常有名的佛言,關於這句話還有個傳奇的故事。善導大師來到長安,三年度化滿城皈信,長安城中甚至出現了人人口唱「南無阿彌陀佛」,滿城斷肉食素的景象。這樣一來,屠夫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屠夫對善導懷恨在心,他提著刀氣勢洶洶闖入寺院,叫罵著要殺死那個斷他財路的人!
  • 善導大師、慧遠大師乃至其他祖師
    (一)善導大師有無造訪廬山有人問:善導大師到底有沒有訪問過廬山?在古人所撰善導大師傳記裡,提到善導大師曾經前往廬山瞻仰慧遠大師遺風,而慧淨法師所撰述的《善導大師略傳》卻未予提及,這是什麼緣故?上人編的《善導大師略傳》很精練,在史實、法義方面都有很高的水準。
  • 念恩:淨土宗開宗祖師善導大師的故事
    已經八十高齡的道綽大師見到善導大師後大為歡喜,將自己畢生心得傾囊相授,對善導大師思想體系的建立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經過道綽大師的講解,善導大師明白了往生極樂的方法不僅僅只有在心中觀想,還可以口中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前者難,後者易。而且只要專念名號,仰靠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任何人都百分之百往生。
  • 祖師紀念日 | 農曆十一月十七 淨宗二祖善導大師圓寂日
    貞觀十五年,善導大師二十九歲,至西河石壁谷玄中寺,見道綽禪師,蒙授《無量壽經》。見淨土九品道場,善導大師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法門,速超生死。於是勤篤精苦,晝夜禮誦,如救頭燃。善導大師每入室長跪唱佛,不到力盡,終不休歇。寒冰天氣念佛,亦要念到汗溼衣襟才止息。出則演說淨土法門,三十餘年,未嘗睡眠。護持戒品,纖毫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