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不適,灼熱,進食後胸痛,或於夜間痛甚,用藥治療後症狀好轉,停藥後再次出現上述症狀,這就是反流性食管炎反覆發作的表現,為此患者常常苦不堪言。
為什麼反流性食管炎總是反覆發作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病原因。
當食物進入胃以後,胃酸酶分泌幫助食物進行消化,而胃裡的食物一般2-4個小時即完全排入腸道。
當胃腸消化功能下降時,2-4個小時胃裡仍有一定量的食物沒有排空,而這些食物就逆流而上,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打嗝」。
由於逆流而上的食物含酸比較高,日復一日腐蝕著食管,進而發展成食管炎。
由此可見,食管炎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胃腸功能下降造成的。
另外,如幽門螺桿菌感染,食管胃連接處解剖和生理抗反流屏障的破壞,食管酸輪廓清功能的障礙;
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損害,裂孔疝,外科手術後,妊娠嘔吐等等也是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病原因。
因此,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應從以下4個方面進行治療:
1. 祛除發病原因,改善胃腸功能
只有祛除了發病原因,胃腸功能才能恢復正常,食物才不會反流進入食管,食管的炎症病變才會得到改善。
2. 抑制胃酸分泌,減輕食管炎的炎症病變
反流性食管炎多是胃酸分泌過多連同沒有完全排入腸道的食物或反流的膽汁反流進入食管造成的,因此抑制胃酸的分泌以減輕食管炎症的損傷。
3. 禁食過熱、過冷、生硬、油炸辛辣之品
因為食用過熱、過冷、生硬、油炸辛辣食物會進一步刺激食管內壁,加重食管的炎症病變,不利於食管炎的恢復。
4.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中的泛酸、吐酸、胃痛、痞滿等等都屬於反流性食管炎的範疇,臨床表現為反胃、燒心、反酸呃逆、胸膈阻悶、胸痛等等;
多是由於肝氣鬱結、寒溼中阻、脾胃虛寒、飲食不節等引起的,而肝氣鬱結,寒溼中阻,脾胃虛寒等用西醫西藥治療是無法改善的。
因此,中醫中藥治療反流性食管炎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內容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專業知識微信公眾號:腸胃道健康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