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製作」究竟給了亞洲劇集什麼?

2020-12-12 每日依聞

點擊關注,娛樂新聞不迷路

等了一年多,由朱智勳、裴鬥娜主演的《王國》第二季終於出了。

瘟疫爆發人人自危的設定太適合當下看了▼▼▼

第一季講了古朝鮮李氏封建王朝,國王死而復生後,國內出現奇怪的瘟疫,染上的人就成為喪屍。

世子李蒼深入調查,和醫女徐菲一起尋找對抗喪屍的方法和真相。

相比第一季只是挖了個坑,揭開了王朝的權力對抗和民間的炎涼疾苦,第二季內容更豐富節奏更快,各種高潮。

一開始就無縫銜接第一季最後的喪屍圍城,用這場非常有衝擊力的人屍大戰,又引發了一個懸念——喪屍怎麼在白天也能行動了?▼▼▼

最後以皇宮內的集體暴亂為結束▼▼▼

藉助喪屍,編劇把人性、政治、階級都寫了進來,有點像低配版的《權遊》。

當瘟疫與權術結合,不僅是下層百姓的貧窮和飢餓,還有上層野心家們對於權力的「飢餓」,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編劇金恩熙也說,第二季故事才剛剛開始,反響好的話計劃拍十季。

具體的劇情就不劇透了,雖然宮鬥有點低能,邏輯也不少bug,但高能的反轉、血漿齊飛的感官刺激還是很爽的。

今天要說的是,一部韓劇能做到這個程度,在IMDB也有很高的觀看人數和8分以上的分數,背後自然因為有網飛原創」的助攻▼▼▼

在已經無新意的喪屍題材中,將喪屍放在了朝鮮封建王朝,聽上去就特別帶感。

但如果沒有網飛,這個對撞的題材就不可能誕生。

金恩熙編劇過現象級《信號》,她從2011年就開始醞釀這個題材了,2015年出了漫畫《神的國度》▼▼▼

殭屍攻擊是一個觸發點,她用來描述當時人民蒙受的苦難,又因為政治鬥爭造成了瘟疫傳播,實際上是通過歷史背景來反映現代人的恐懼和焦慮:

「我想談論有關血的故事,血脈血統也包括在內。最終,我想講一個有關飢餓的故事,想描繪那些因怪物而與飢餓、貧窮作鬥爭、被當權者所虐待的人們。」

以目前我們看到的尺度來說,金恩熙知道韓國電視臺是很難播出的。

雖然韓國之前有《釜山行》《哭聲》等喪屍恐怖電影,但《王國》裡尺度更大,人們的脖子被割斷、噴血,掛著根大腸狂奔,還有很多殘酷的場景,對於現有韓國電視廣播公司來說,這類表達是不可能的。

裴鬥娜說看劇本,就每一集都會嚇到▼▼▼

但網飛可以啊!

想進軍韓國的網飛,首先聯繫了金恩熙,他們認為製作原創劇集編劇比導演更重要

然後金恩熙建議由金成勳來導演,因為金成勳之前導演的《隧道》《走到盡頭》都是在災難中挖掘人性和政治隱喻▼▼▼

網飛日常操作就是大明星+大投資+好萊塢製作,於是盤了一個大家都不敢想像的陣容,朱智勳、裴鬥娜、柳承龍,還有第二季最後加入的全智賢,都是頂級電影咖▼▼▼

連朱智勳都一度不敢相信,合作的是裴鬥娜▼▼▼

在網飛2018年的「See What's Next:Asia」 發布會上,柳承龍表示網飛的不同之處就是規模大▼▼▼

的確,不僅4k拍攝。

而且劇中有大段大段的喪屍圍城,據說群演人數最多達到3000人

而訓練這些殭屍就要2個月時間▼▼▼

而且不同的喪屍製作過程花費的時間不同,簡單的喪屍只是塗個黑臉,弄點血,「一等喪屍」就要佩戴預製的皮膚假體還有假牙,每個都需要花費三到四小時的時間來進行化妝。

一開始《王國》第一季是一個八集劇集,預計在四個月內拍完。

結果最後花了大約六個月的時間,還超出了預算,每集花費超過178萬美元(20億韓元)。

除了在內容製作上壕無人性,網飛也給了主創很大的創作空間。

金恩熙說,「網飛給了我比任何與我合作過的韓國公司更多的自由,他們對劇本的反饋很少,也沒有強求我加入他們的想法」。

金成勳說就像拍了三部電影,「《王國》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讓我在最雄心勃勃的情況下,在真正的電影規模上開發劇集,因為網飛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創作自由」▼▼▼

加上韓國是目前亞洲影視製作工業水平最高的地區,他們一努力,那也就成了。

韓國的文化財廳開了綠燈,第一次讓劇組去昌德宮、昌慶宮等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實景拍攝▼▼▼

連普通街景、土牆茅草屋、泥濘的土路,都搭得很逼真▼▼▼

2013年,網飛用了近一億美元拍攝了《紙牌屋》,成功轉型為內容創作平臺,之後推出了《毒梟》《黑鏡》《怪奇物語》等眾多原創知名IP,成為流媒體領域內容製作的巨頭。

但為了彌補美國觀眾停滯增長,網飛開始盤算著全球化,在國際內容上投入大量資金。

亞洲當然是其中之一,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的耗資9000萬美元的《馬可波羅》,但是最後整出來的還是東方人眼中的異域,西方人也不感冒

網飛很聰明,很快就學會了因地制宜,根據市場口碑進行調整,根據觀眾愛好來確定題材和演員。

進軍日本,網飛選擇了最有特色和本土的內容。

2016年的《火花》講述一對漫才組合的故事,根據又吉直樹的同名小說改編,這部獲得第153回芥川龍之介獎的小說在日本本土銷量驚人。

雖然漫才作為題材太小眾,但是夠本土。

製作水準和拍攝手法完全向電影看齊,我看的時候多次淚奔▼▼▼

而去年的《全裸導演》又切中日本泡沫經濟和AV產業。

豪華的演員陣容,又結合日劇的勵志熱血風,話題性和口碑都有了▼▼▼

而且《全裸導演》單集製作成本1億日元(640萬人民幣),是正常情況下,日本電視臺單集電視劇的製作成本的6倍

壕無人性!!

還有動畫《輕鬆小熊和小薰》,輕鬆熊也是日本有名的IP,走小人物和治癒風,又虜獲一批受眾▼▼▼

在印度呢,網飛打造了《德裡罪案》,根據震驚世界的黑公交案改編。

印度強姦案高發但落案率很低,早已嚴重到成為一種社會現象,還能從中看出階級差異和語言隔閡▼▼▼

更有現實意義▼▼▼

今年初播出的《賈姆塔拉:騙你沒商量》同樣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印度詐騙村的故事。

在泰國,網飛也讓泰劇有了不一樣的東西。

《禁忌女孩》像是泰國版的《七宗罪》,一個轉校少女引發轉到哪個學校就會將老師、同學的弱點協助放大,直至當事人絕望、崩潰、死亡,引出人類心中的各種陰暗與醜惡▼▼▼

那華語呢?

那就要說到華語三部曲了,相比其他地區有些失敗。

依賴大數據分析,網飛認為,「『夢』和『虛』都是不可或缺的亞洲奇幻元素」,而打造臺式黑幫片,還有「兄弟情、死刑、逃獄、復仇」等關鍵詞。

網飛本意把《罪夢者》打造成一部帶有東方奇幻色彩的犯罪作品。

張孝全、賈靜雯、範曉萱......演員陣容同樣閃瞎眼▼▼▼

背後兩位製作人,美國人Erika North曾在HBO亞洲任職8年,另一位新加坡的陳薇如與臺灣公視合作多年,她們手下誕生了HBO和公視合作的魔法少女題材《通靈少女》▼▼▼

《罪夢者》裡,髒話、抽菸、綁架、越獄......尺度也遠遠超出電視臺的播放尺度。

一切都還是網飛的套路,但最後口碑卻不如預期,還是項目本身就出了問題▼▼▼

其實一開始《罪夢者》叫做《擺渡身》,最早安排下的導演是柯汶利,他後來導演了網劇《唐人街探案》和《誤殺》。

不過進行到一定程度後,柯汶利退出了這個項目,網飛重新物色了拍攝過《十七歲天空》的陳映蓉。

本來陳映蓉不打算接,因為她勢必會大改,並不覺得有任何客戶能接受。

沒想到網飛接受了。

以為是意外結局,其實是雙方的溝通差。網飛一開始以為只是導演範圍內的改動,後來才發現是編劇範圍內的改動。當陳映蓉改完第一集的時候他們很震驚,而陳寫完第一集大綱後就連寫八集大綱,寫到最後一頁,就開拍了。

她採訪中感嘆道:

「我覺得他們也是蠻瘋的。真的感謝他們在整個過程中給我的意見跟回饋,都是很尊重我的創作,又非常有鑑賞力的。沒想到他們在對待內容是以這麼尊重的方式,我好像到了一個美麗新世界,謝謝推薦我的人,謝謝有人珍惜也欣賞創作價值。」

有製作人陳薇如和網飛當時的原創總監Erika North力挺,網飛也放手相信她,居然讓陳映蓉兼任了編劇、導演、剪輯這幾個角色。

但是後期剪輯上,陳映蓉第一集跟平臺磨合了特別久,網飛一度希望把大場次挪到前面來,遵循他們的個「15分鐘原則」,讓觀眾更快的理解劇情,但她不想那麼直白,堅持不妥協。

經歷了一度的僵局,最後她還是說服了Erika North沒有調場,保留住原本劇本的架構,只在後配旁白和音樂上調整

最終呈現的是,一開始,從監獄跳到n年前陪黑幫老大談判的舞廳▼▼▼

又跳到他們在一起吃飯玩鬧▼▼▼

這種碎片化剪輯,是很讓觀眾一頭霧水的。

外網也有不少評論表示第一集進展太過緩慢,支離破碎。

其實對陳映蓉來說,更重要的是情懷——

「其實我想把華人的文化世界觀,也就是『有情人間』寫進去。我覺得這是華人很特別的地方,我們看待世界的核心是個『情』字。這跟西方世界不太一樣,我們成也情、敗也情,我們做事情不乾脆、不乾淨,總是受到人情的限制牽絆,互相交易利用的關係,這是很獨特的,也很大分量的一個關鍵。我用這個特質來做一個犯罪、復仇、黑幫的類型片,其實我最想歸結的還是我們文化世界的樣貌,總總歸結到一個『情』字,我們的江湖跟情義,就是東方人很特別的一點。」但觀眾跳躍在時間線之外,並不能領悟這種情懷,反而產生更多的疑惑。

《罪夢者》是Erika North來網飛後做的第一部華語劇,她為陳映蓉頂住了來自網飛的壓力,但完成這華語三部曲後她也辭職了▼▼▼

畢竟後兩部《彼岸之嫁》《極道千金》的評分更是直接沒及格。

《極道千金》講的是大明星和黑道大哥女兒的愛情故事, 網飛覺得黑幫和浪漫愛情是臺劇最典型的兩個元素,結合起來就更安全了。

找來了編導《六弄咖啡館》的網絡作家吳子云導演,希望能夠拍一部有臺灣味的愛情喜劇,並且為了能夠與國際接軌,還問他最喜歡哪個好萊塢的編劇,會幫他邀請來一起合作編寫劇本。

演員選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劉以豪擔綱男主角,《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中的劉奕兒擔任女主▼▼▼

結果誕生了這部滿是槽點的偽偶像劇,劇情不新鮮,情感又不細膩▼▼▼

另一個網飛的大數據分析出來的華語關鍵詞,就是靈異了。

於是有了《彼岸之嫁》,改編自美籍華裔作家朱洋熹的小說《鬼新娘》,將維多利亞時代充滿頹廢、死亡、神秘學的哥德式文學特色,融入中國及日本的超自然傳說,同時也加入馬來西亞本地靈異傳說▼▼▼

網飛邀請了美籍臺裔編劇吳凱毓率領編劇團隊,吳凱毓曾參與過《漢尼拔》《閃電俠》的劇本創作,但這次是她首度改寫以華人傳說為背景的作品。

原創內容總監Erika North再次表示:「這是網飛首次創建中文原創內容,這是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體驗,特別是當中文講故事具有深厚的文化和歷史底蘊時。」

emmm題材是新鮮了,但馬來西亞和好萊塢、臺灣團隊這麼一結合,多少看出來有點不倫不類。

結果拍成了瑪麗蘇偶像劇,沒驚悚無懸疑詭秘

看預告很驚豔,全片看完發現OK,質感全在預告裡了

華語劇接連布局失敗,白瞎了卡司。

到底是網飛眼光有問題還是華語圈的創作者不給力?

目前我們所知的是,網飛在限定好的類型和標籤下給創作者的自由度是很大的。

與網飛合作的 Production I.G的社長石川光久也誇過:

Netflix 的限制沒有那麼多。這是和他們合作有意思的地方。雖然他們對腳本提了很多意見,讓監督和團隊都不高興,但是一旦開做了,Netflix 就放得很開,不會半中間跑過來說「給我看看人設」或者「這劇情跟說好的不一樣」之類的。

如果是 TV 動畫,那就要考慮原作,播出時間也是定死的。但是 Netflix 會優先考慮你現場的日程情況,如果要花一年那就給你一年,讓你可以把時間充分地投入到製作中。

吳子云也談到,對臺灣影視創作人來講,網飛的到來是個很大幫助,像是電擊一樣,「過去我們都覺得自己在苟延殘喘,如果可以抓到這個浮木,讓我們爬上去好好呼吸,會是很大的幫助。」

只是在不斷試錯中,網飛不能完全為了追求「入鄉隨俗」而丟失自己優勢,我們也不能追求華麗的外衣,反而讓內核經不起推敲。

今年網飛還有一部全新製作的臺劇《誰是被害者》,張孝全、許瑋寧領銜主演,林心如特別出演,劇本改編自本土作家天地無限的懸疑推理小說《第四名被害者》▼▼▼

在新的世代,要抓住這個浮木,爬上去好好呼吸啊。

相關焦點

  • Netflix將製作《三體》英文劇集,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Netflix將製作《三體》英文劇集,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2020-09-02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Netflix的「亞洲模式」
    原作IP令人期待之外,這部劇的製作班底也算得上重磅。在去年Netflix於日本東京舉行的原創作品祭上,Netflix公布了主創陣容,根據電影《咒怨》改編的劇集《咒怨:詛咒之家》由《午夜兇鈴》編劇高橋洋、電影《咒怨》製片人一瀨隆重執筆劇本,從預告片內容來看,這部帶著Netflix基因的劇集,驚悚指數一點不減。
  • Netflix的亞洲「原創故事」
    基於日本本土的二次元文化深厚,Netflix進駐日本先是通過大量購買動畫版權如經典作品《死亡筆記》《鋼之鍊金術師》和一些熱門新番,之後開始參與動畫作品的投資製作,其合作方包括BONES、Production I.G、阿尼瑪工作室, Sublimation和David Production等著名動畫製作公司。
  • Netflix的「亞洲幻想」
    3天後,Netflix原創劇集《王國》第二季釋出完整版預告片,即將在3月中旬回歸。不僅在韓國,Netflix近兩年在亞洲市場都有著卓越的表現,從艱難前行過渡到站穩腳跟,甚至能夠將亞洲的熱門劇集、電影對外輸出,讓K-pop、日本流行文化等被更多人所知曉。
  • 傳聞Netflix希望製作《上古捲軸》系列劇集
    根據Daniel Richtman的說法,Netflix想要製作一部與《巫師》一樣受歡迎的《上古捲軸》劇集。當然對於傳聞,貝塞斯達與Netflix都沒有給出正面回應,對於劇集本身採用真人拍攝還是CG動畫,Daniel Richtman也沒有說明。不過對於遊戲改編,Netflix可以說是早就已經「嘗到甜頭」了。
  • Netflix的亞洲野望
    上個月,還有一部Netflix原創的韓語劇《王國》第二季,一上線也即刻登上豆瓣熱門劇集搜索第一名,並且至今還保持著8.3分的高分。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Netflix的財報顯示,亞太地區的收入從2017年的5.7億飆升到了去年的近15億美元,翻了近三倍;與此同時,亞洲市場的付費用戶也在兩年內從650萬增長到了1623萬,大約為兩年前的2.5倍。
  • 「Netflix製作」給了亞洲集什麼?
    金成勳據說就像拍三部電影,「《王國》為我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可以在最具雄心的情況下上,在真正的電影尺度上開發情節,因為Netflix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創作自由成勳另外,韓國是亞洲影視製作產業水平最高的地區,只要他們努力,就會變成。
  • Netflix現在允許非會員用戶免費觀看精選的原創劇集和電影
    據外媒OnlyTech報導,流媒體巨頭Netflix現在允許非會員用戶免費觀看Netflix原創劇集和電影,而無需創建Netflix帳戶。該功能可以在桌面和安卓瀏覽器上訪問。 不過iOS瀏覽器目前還不支持。Netflix的支持團隊證實了這一發展。
  • 傳Netflix或將製作《上古捲軸》電視劇集
    據業內人士爆料,Netflix正在考慮製作《上古捲軸》電視劇集。  這一傳聞來自Daniel Ritchtman,他在自己的節目中爆料說,Netflix正在考慮改編《上古捲軸》這種粉絲熱度極高的IP。  目前該消息未得到Bethesda、微軟或Netflix任何一方的確定,但鑑於《輻射》改編電視劇已經安排上了日程,這條爆料還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 2021年值得期待的Netflix原創劇集
    必須要製作出更加精良的劇集才有可能搶奪到更多的市場和更多的用戶。 新的一年來臨,讓我們看看Netflix為新的一年做了哪些準備吧。 以下我們收集的是部分已經有消息的劇集,看看有沒有你感興趣的。 競速賽車修理隊
  • 連迪士尼都在為內容頭禿的當下,Netflix 為何沒有「劇荒」?
    「我們 2020 年的劇集和電影基本上已經完成拍攝,目前正在世界各地進行後期製作,」Netflix 的首席內容官 Ted Sarandos 在 4 月 21 日的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對分析師們說,「事實上我們已經開始 2021
  • Netflix的困境與挑戰:爭霸亞洲的史詩戰略
    《王國》當下的成功,雖有機遇的成分,但更多應歸功於Netflix原創劇集的創作思維:如何用本土化的思維創造全球化的原創劇集。這套方法的獲取,來源於深耕亞洲市場五年來積累的經驗。啟用本土精良的製作團隊,給予對方高度自由的創作空間,是Netflix原創劇的創作宗旨,由此產生的收效是雙贏的。這不僅可以迎合本土觀眾,秉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原則,把亞洲本土文化表現得越鮮明,就越被全球用戶接受。
  • Netflix宣布製作《憤怒的小鳥》動畫劇集,童話式劇情,你會追嗎
    最新消息,Netflix宣布將和創造了《憤怒的小鳥》原版遊戲的Rovio娛樂公司,共同製作一部四十集的《憤怒的小鳥》動畫劇集。目前這部動畫劇集暫定名為——《憤怒的小鳥:夏日狂歡》,每一集片長暫定11分鐘,計劃明天上線,主打《憤怒的小鳥》一貫的幽默風格。
  • Netflix進軍亞洲,背後會有哪些挑戰?
    上個月,還有一部Netflix原創的韓語劇《王國》第二季,一上線也即刻登上豆瓣熱門劇集搜索第一名,並且至今還保持著8.3分的高分。就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Netflix的財報顯示,亞太地區的收入從2017年的5.7億飆升到了去年的近15億美元,翻了近三倍;與此同時,亞洲市場的付費用戶也在兩年內從650萬增長到了1623萬,大約為兩年前的2.5倍。
  • 左手婚戀,右手網紅:Netflix新真人秀節目瞄準空巢用戶
    作為流媒體行業的先鋒玩家,Netflix率先探索內容製作的新思路,挖掘真人秀節目中的互動潛力。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獨家編譯Mashable文章,為你深度解析瞄準用戶孤獨心理後Netflix的新內容策略。
  • 網飛將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 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9月1日,中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網飛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
  • 《王國》喪屍跑酷,Netflix正在建立它的亞洲「王國"
    與大部分韓劇的「基因」不同,《王國》是由Netflix主導投資、製作的原創韓劇。而《王國》全球性的火爆,無疑是Netflix在亞洲數年耕耘後的一次小小勝利。 編劇金恩熙稱,第一季的拍攝時間嚴重延期、預算超支,使得單集成本超過178萬美元,而第二季的成本更是高達1700萬美元,但不論遇到什麼情況,Netflix都一如既往的支持。 內容的自由之外,Netflix也引入了美劇流程的工業化體系,該劇在製作每一季的時候,都會為下一季做好準備,如提前兩個月開始對喪屍群演進行表演培訓。
  • 網飛將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9月1日,中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網飛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
  • 2018年,netflix製作了經典而精緻的恐怖片《鬼入侵》
    2018年,netflix製作了經典而精緻的恐怖片《鬼入侵》。 這是去年最流行的款式。 開篇嚇得人們睡去,最後感動得人們流淚。這一次,netflix與印度恐怖組織聯手; 印度版的幽靈入侵鬼書★★★ 為什麼一定要看:印度版的《鬼入侵》 當 長度:5 * 45分鐘 一看印度電影,你可能會認為這是一部「搞笑」的鬼片。 前三分鐘嚇死我了 Badez莊園,1983年。烏雲密布,風雨交加,雷聲隱隱。
  • 亞洲人的口味,Netflix抓得住嗎
    Netflix在亞洲市場的深耕,漸漸樹立起了原創劇集的口碑。「原創劇集」同「獨播+一次放出」成為Netflix最鮮明的標籤。2015年,Netflix就開始了全球化策略,探尋本土化原創。立項之初,Netflix就會充分利用用戶數據,對用戶的考量要遠早於劇集的製作。以《紙牌屋》為例,它並非單純從藝術創作的角度出發,而是採用大數據是重要參考因素。Netflix對已有的用戶收視行為進行算法分析,分析了網民的搜索、收藏等習慣,最終確定了主力受眾群為中年男性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