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鳳冠玉人,猶如龍獸各種動物組合在一起的複合體古樸美

2020-12-15 家傳古玉說傳承

古玉鑑賞遠看其形,近看其質,細看其工。收藏家們收藏的不僅是古玉物件,更是古代歷史與文化的見證。每件古玉藏品背後都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甚至是一個驚天秘密!而收藏的最大樂趣、最大的意義正是要發現這些故事與破譯這些秘密。猶如龍是中國古人組合了各種動物特徵的複合體。

在例如下圖片鳳冠玉人·商代晚期·國家博物館藏品。這件玉人又像人又好像動物體型,古代鳳冠玉人,袁珂認為:「玄鳥再經神話化,又為鳳凰。故其子孫或『鳥身人言』,或『人首鳥身』,或『鳥足,且有『鳳凰隨焉』這樣一來,當時處在周王朝邊緣的遠夷----比如北境的秦、南越的楚,就都是鳳凰(「鳥」崇拜)的後代了。秦的大一統與楚的文化鼎盛,在華夏文化形成中的分量之重,是不言而喻的。這也可說是鳳系文化的重要存在。所以才有古代詩曰:「天生玄鳥,降而生商」。就是說天上神鳳降臨而商朝出現了。

博物館的藏品玉冠女子

據傳(幫助黃帝達成帝業的則是應龍)問鼎中原以後,居然沒有鳳凰的祥瑞身影,黃帝大為不安,對問賢臣之後,他依諫恭恭敬敬地著禮服、戴冠冕,齋戒沐浴之後,方求得鳳凰的止棲。家傳古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舊藏下面這塊古玉,就象似一男子戴冠富麗堂皇的造型在朝拜禮拜。註解:黃帝求鳳見韓詩外傳卷八也有記載。對應於「龍鳳呈祥的鳳。而這兩個玉冠人分別又像男和女,上圖博物館的鳳冠人像玉冠女,家傳古玉舊藏鳳冠人像男人或又像一條瑞獸龍盤著跪著,則共同構成了古代的龍鳳呈祥中華文化之一,所以分享大家鑑賞。

家傳古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舊藏玉跪人
古代和田玉雕刻的瑞獸龍形佩家傳古玉藏

商代鳳冠玉人證明「商人鳳崇拜」下面是鳳冠人像 商 武丁時期 1976年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 高12釐米、寬4.4釐米玉人方耳闊鼻,臣字眼睛,這件玉雕刻的又像冠冕堂皇的男人。中華玉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學習了解。

博物館的藏品玉冠男子

收藏家們不要僅當考古學家,更要當藝術鑑賞家,站在藝術鑑賞的高度,才能真正領悟到中華文化的精髓,才能讚嘆古代藝術品的精美。中華文化的偉大,珍貴的文物藝術品是她的真正傳說。民間收藏要不斷分享頂級的藝術品才能給我們帶來活力,給民間收藏證明。

家傳古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本著傳播、弘揚傳承古玉文化的宗旨,以提高古玉愛好者的鑑賞鑑定能力,促進玉文化的健康發展為目的,喜歡中華古玉文化的朋友們可以轉發關注百度家傳古玉說傳承,部分內容摘自網際網路與各文獻,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都說鳳冠美,到底是古代的鳳冠實物美,還是古裝劇裡的更美
    當然,今天我們不是為了討論婚禮,而是要說一說古代婚禮上會出現的鳳冠。很多人都在古裝劇裡見過鳳冠,那現實中,古代的鳳冠實物到底美不美呢?要說到鳳冠,那孝端皇后這頂鳳冠是必須要放出來的。我想,喜歡古飾物的朋友一定都對它不是太陌生,因為它太有名了,就是圖中這頂九龍九鳳鳳冠。當時一起出土的有四件鳳冠,分別是孝端皇后的九龍九鳳冠和六龍三鳳冠以及孝靖太后所有的三龍兩鳳冠和十二龍九鳳冠。
  • 至尊至貴至美:中國古代女子鳳冠霞帔的由來與演變
    很多人誤以為「鳳冠霞帔」就是中國古代女子的嫁衣,以為古代女子出嫁時,會頭戴鳳冠,身穿霞帔,腳踏紅繡鞋,滿身喜慶,以最美的姿態來迎接人生的重要時刻。其實不然,恭喜你被古裝劇誤導了。事實上在古代,「鳳冠霞帔」是從隋唐,唐代至清代結束的古代貴族女子在儀典時和婚嫁時,所穿著的命婦裝束。
  • 古代玉髮飾之美
    根據考古和文獻資料顯示,明朝時期,隨著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玉料開採的來源廣泛,玉器生產和使用的規模空前,因此,明代佩戴各種玉髮飾的習俗十分普遍。玉髮飾的形制主要有發冠、玉簪、玉梳、玉發箍等。一、玉發冠《釋名》上說:「冠,貫也,所以貫韜發也。」冠不同於現在的帽子,它是貫穿、固定髮髻的圓圈。
  • 每個朝代皇后鳳冠都不同,有的皇后戴的「鳳冠」上還有龍呢!
    我國古代一直等級森嚴,不同等級的人群他們的吃穿用度都是有規矩和定數的,如若不按照等級定數來那就是對制度的無視。尤其是皇族宗親的服飾,更是要求嚴格,什麼樣的人衣服上繡什麼樣的花紋都是有講究的,絲毫不能僭越。
  • 玉鳳 —— 最吉祥美好的古玉!
    鳳冠玉人·商代晚期·國家博物館藏組玉佩發展至漢代,構件中增加了玉舞人、玉衝牙以及其他形制的玉佩飾,並逐步形成了相對固定的使用方法和組合,一般佩戴在腰間的革帶上,並垂至下肢。該件組玉佩便是由玉環、玉珩、玉觽、玉舞人、對鳳玉飾等11件構成。
  • 古代簪飾的古典蘊意:玉人鬢上簪,寸寸相思意
    簪的材料質地、裝飾工藝以及精美的造型,皆蘊含著古代人們的審美意象和藝術追求,特別是在古代女子的簪飾之中,簪之美與女性之美相得益彰。製作簪飾的過程中,最初始的材料選擇,決定了簪子基本藝術特徵。諸如玉、角、象牙、金銀、銅製、竹、木、玳瑁等材料,既在古代人們獲取和加工的能力範圍之內,以增添藝術之美,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玉的瑩潤雅致、象牙的潔白、角的獨特色彩、金銀的華麗、竹木的樸素自然、玳瑁的異色,皆賦予簪飾別致的色彩光澤之美感。
  • 古代皇后頭戴和田玉雕刻的鳳凰玉冠飾,代表其身份高貴
    龍鳳在中國一般被視為至高無上的,具有「真龍天子」身份的人才能使用龍紋。鳳首簪應為皇家或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女人所使用的束髮冠上的衡笄。古代皇后所戴的玉冠飾,並沒有權力的意義,只是代表其身份高貴是皇后。記載《中國歷代職官沿革史·明代品官章服簡表》一品,七梁,玉。二品,六梁,犀。
  • 漫淡古代玉器中的玉豬
    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歷史遺存中,就產生了一種最具代表性的玉器——玉豬龍。玉豬龍又名玉獸玦,是發現於紅山地區的一種玉器,因為造型特殊,所以成為了紅山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玉器品種。天津博物館藏紅山文化玉豬龍玉豬龍的外觀一般是整體彎曲呈「C」型的,猶如蛇的身體一般,無足,且首尾相連,同時又給人一種剛勁有力的動感。
  • 12生肖玉飾吉祥寓意——龍
    十二生肖在民間文化中影響深遠,各具特色的動物,也是玉雕的常見題材。龍是中華文化的圖騰,玉兼具美與靈性。龍與玉的結合,是備受歡迎的經典組合。被譽為「中華第一龍」的玉雕龍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網站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
  • 鳳冠:雍容華貴的極致之美
    ▲南燻殿帝後畫像「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鳳冠是古代婦女高貴的禮冠,祥瑞、希望、權力和身份的象徵。鳳凰成為皇后冠上的主要飾物當始於宋代。元人馬端臨《文獻通考》所記,說宋皇后所戴龍鳳冠,上飾九龍四鳳,並有大花、小花各十二株,後有兩博鬢。宋代鳳冠的形制,在故宮南薰殿舊藏宋朝皇后畫像中有所反映。
  • 絕人以玦——中國古代玉玦
    聘人以珪問士以壁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 玦,中國古代最早的玉器類型之一
  • 未解的古代玉人
    ↑商代晚期,雙面陰陽玉人殷墟婦好墓出土↑西漢,圓雕玉人杜陵遺址出土在遠古時代,面具和部落戰爭,動物圖騰,祖先崇拜等因素有著緊密的關係。在新疆的廣大地區,也出土過各種各樣的古代面具,描繪了當地居民的容顏。
  • 中國古代玉佩-人物與動物篇
    中國古代玉佩造型各異,寓意多美好、吉祥。其中各種人物造型的玉佩和動物造型的玉佩都深受人們的喜愛。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各式人物與動物玉佩收藏小知識,使您對我國深厚的玉文化更加熱愛。一、中國古代玉佩中國古代玉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古老的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代,玉佩一直經久不衰。玉佩是古人隨身佩戴的一種裝飾用玉,歷代的玉佩都形制豐富,紋飾多樣化,而且多體現美好、幸福、長壽之意。常見的玉佩紋飾主要有人物、動物、植物、花草、文字等各類圖案。
  • 玉貔貅為什麼招財?
    很多玩玉的藏友都很喜歡貔貅把件,作為五大瑞獸之一,它是玉雕題材中應用的最廣泛題材之一,有著招財闢邪的寓意。那麼貔貅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為何有如此寓意呢?貔貅因此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人們佩戴貔貅的玉製品正因此典故。
  • 玩了一圈發現 ,還是動物型的古玉最香!
    在隨後的歷史中,動物玉雕題材越來越廣泛,作品越來越多,人們賦予這些動物玉雕許多吉祥寓意和文化內涵。直到今天,玉雕動物佩飾仍深受人們喜愛,尤其是生肖類玉雕掛件,是許多人的心愛之物。目前已出土的紅山玉器中,多數為動物造型的藝術品,除了著名的在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發現的「中華第一玉龍」外,還有玉豬龍、玉鷹、玉鴞、玉鳥、玉龜、玉鱉、玉魚、玉蟬、玉蟈蟈、玉螳螂、玉甲蟲等大量動物造型玉器。這些動物造型玉器有的比較寫實,有的比較抽象,有的可能是當時人們喜歡佩戴的吉祥物,有的可能是氏族的圖騰。
  • 「中華有玉,出於東方」之玉器皿
    【玉瓶】玉瓶是指用玉雕成的口小、腹大、體型修長的器皿,通常用來盛酒、盛水、盛物等。玉瓶常見的器形有方瓶、貫耳瓶、齊肩瓶、觀音瓶、雞腿瓶、八稜瓶、圓肚瓶、葫蘆瓶等。玉瓶中有的仿瓷瓶的器形,腹部飾山水、人物、花卉、動物等圖案。李白《廣陵贈別》詩:「玉瓶沽美酒,數裡送君還。」
  • 古代貴族女性「鳳冠」的演變 九龍四鳳
    鳳冠已經成為了標誌性象徵。但很多朋友也許不清楚,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模擬自然的「花樹」才是中國女性禮服冠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那麼鳳又是怎樣登上冠頂,最終獨領風騷的呢?   2013年,隋煬帝楊廣和蕭後墓在揚州被發現,成為當年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蕭後墓中最吸引人的,便是一具腐蝕嚴重但保存完整的冠飾,被搬回實驗室由陝西文物保護研究院開始進行清理修復。
  • 明代女子鳳冠:綴龍鳳以耀軀,雍容華貴背後的時代取向
    引言位於國家博物館的明朝出土文物——萬曆孝端皇后鳳冠,以其雍容華貴之美在展館之中格外顯眼奪目。孝端皇后作為萬曆唯一冊封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一位皇后,這個精美鳳冠作為其高貴身份的象徵承載著她的輝煌過去,向世人展現明代皇后的奢華典雅。
  • 漫談人龍、人獸、人鳥組合玉器
    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曾利用《抱樸子》《道藏》對於神蹻的記載,來解讀中國古代美術中的「人獸母題」,即人獸相伴形象的內涵。張氏認為「人獸母題」表現了巫師和其動物助手之間密切和相互依賴的關係,可謂之「巫蹻關係」,其進而提出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是巫師從事通達天地工作的助手這一觀點。
  • 古玉界:古玉的美,不言而喻(一)
    器形為一戴動物冠的坐姿人像。人像尖下顎,蛋形首,面部窄而前凸,頭上戴一動物頭形冠,動物眼睛圓凸,有兩個豎直的長角,雙耳鏤空。動物兩角之間有淺刻網格紋。人細腰長腿,呈坐姿,上肢彎曲撫於腿上。器背頸部有大的對穿孔,可以懸掛佩帶。這種坐人形玉佩還未在考古出土品中發現,原來一直認為是獸面人身的造型,但仔細觀察,可以看出為人戴著冠的形象,所戴冠似儺舞時戴的動物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