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擲是我們日常生活耳熟能詳的一個成語,意思是在賭博中把所有的錢一次押上去,與對方決一輸贏的冒險行為,也比喻在情況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作最後一次冒險,這個成語也是有一段典故的。
北宋真宗年間,遼國大舉入侵,一直打到北宋都城開封北面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宋真宗趙恆——那位傳說中太子被狸貓換走的皇帝召集群臣商量對策,參政知事、主和派代表王欽若說遼軍軍勢正盛,不如避其鋒芒,把都城遷到金陵去,然後再跟遼國談議和,大不了多送點金銀美女,把他們打發走就行了;宰相、主戰派代表寇準,就是那個著名的「寇老西兒」則堅決反對遷都,他表示這是對遼國的忍讓,長此以往必定會導致人心渙散,而遼國虎狼之國,會趁機奪了大宋的江山,所以他主張宋真宗御駕親徵,一來鼓舞士氣,二來顯示北宋的強硬態度。
在寇老西兒的據理力爭下,宋真宗勉強答應御駕親徵。見皇帝親自來到澶州前線,當地軍民士氣高漲,再加上寇老西兒等人的精心謀劃,最終宋軍打了一場勝仗。
不過,早在宋太宗時因兩次徵遼失敗,北宋一直對遼國採取守備戰略,而宋真宗也沒有繼續與遼國作戰的勇氣,於是決定「見好就收」,與遼國籤訂互不侵犯條約,每年給遼國三十萬「歲幣」,並約為「兄弟之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班師回朝後,宋真宗認為這次成功讓遼國退兵並籤訂互不侵犯條約,寇老西兒功不可沒,就給他加官進爵、厚加賞賜。王欽若見寇老西兒得勢,心中十分不爽,總想著要給他搞點事情。
一次,王欽若陪宋真宗賭錢,玩了好幾圈都故意輸給宋真宗,最後更是把所有的賭本都壓上,宋真宗問他何故如此,王欽若就說賭博中最危險的就是一次將全部賭本壓上,贏了就算了,輸了將一無所有,比如上次的御駕親徵,就是寇老西兒以宋真宗為賭本的一次大賭,贏了皆大歡喜,輸了則萬劫不復。寇老西兒置宋真宗的安危於不顧,只成全自己的美名,是極端惡劣的自私行為。
見宋真宗愕然,王欽若又說寇老西兒明知最後的結果是議和,卻還「強迫」宋真宗到前線去籤訂恥辱的城下之盟,拿皇帝當槍使,典型的目無君上、包藏禍心。宋真宗越聽越覺得脊背發涼、毛骨悚然,很快就藉故免去寇老西兒的宰相職務,將其貶到陝州任知州。雖然王欽若用這種不光彩的手段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但是他說的沒錯,這件事寇老西兒確實是以皇帝為賭本,冒了「孤注一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