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畢業後能去大廠(騰訊、華為、阿里),有必要考研嗎?

2020-12-16 選調生

一個華科的師妹問我:洋哥,今年校招我沒拿到特別好的Offer,是先就業還是複習下考個研究生?

對話框的另一邊,是一位大四計算機科班在讀的小姐姐,看似平靜的文字背後透露著迷茫與困惑,還對未來的焦慮。

透過屏幕,似乎看到了大三時的自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實習機會,無比焦慮。

感同身受讓我覺得有必要認真的好好回答一下(其實是因為這是小姐姐問的)。

和小姐姐聊了很久,後來感覺問題還比較複雜,又補了一通電話。最後基本上算是給小姐姐解惑了。

做之後,我在後臺看到過不少類似問題的,每次看到學弟學妹們這樣認真又略帶迷茫的提問,其實是比較有壓力的。

對於未來要從事程式設計師行業的朋友來說,要不要考研,永遠是個很熱門的話題。

網絡上有的人說讀研沒用,應該儘快工作,讀研那三年,用來賺錢它不香嗎??

也有人說,讀研作用太大了,有條件都應該讀一個,不然你肯定要被社會毒打!

因為給小姐姐解惑,積累了大量的想法和素材,分享下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1

走頭無路再讀書

先說一個觀點:走投無路再讀書

如果你找不到好工作,或者沒有好的發展前景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通過考研加強競爭力。

但如果大學畢業就能找到好工作,建議不要讀研。

大部分人讀書就是為了一個好的工作、好的生活。

有的人會說:我是為了做研究或者是為了學更多知識去考研。

不排除有這樣的人,但至少我沒這麼高尚。

一直以來,我就是想多賺錢、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甚至實現社會階層的逆襲。

我考研就屬於走投無路再讀書。

大一大二我一直在玩遊戲,曾經住在網吧17天,直到被輔導員抓回去,全年級通報批評。

大三的時候,掛了好幾門課目,四六級也沒過。

同學裡面有優秀的本科就能去華為中興,特別羨慕。

於是我也嘗試去找了下工作,再投遞了1000+簡歷,筆試面試100+之後。

終於被所有名企無情拒絕。

最後,一家外包公司給我拋來了橄欖枝。

嗯,月薪2000...試用期800....地點魔都...............

掂量了下魔都的生活費,無奈放棄。

父親擔心我的前途,問我願不願意找關係回老家做個公務員。

想想好像也沒什麼意思,於是我就開始了考研之路。

同時還要補學分、考四六級、考高級程式設計師證。

瘋狂學習了7個月,每天7點就起床,然後晚上2點才睡覺。

有時候半夜精神不集中,我就站在宿舍走道上學英語。

想放棄的時候,就想想拿月薪2000在魔都生活的慘狀,於是又動力十足了。

擔心被社會毒打的恐懼終於戰勝了我的小懶惰。

最後考上華科CS,走投無路的我,終於有了第二次機會。

2

哪些人不用考研?

說完自己的經歷,再談談哪些人不用考研。

畢業十年回頭再看看:專科/本科畢業就工作的,且打拼的不錯的這群人都是在大學有一技之長的人。

什麼是一技之長呢?

比如數學建模或者ACM拿了獎、又或者專業課編程特別好。

再比如有一定的商業頭腦、又或者很會人際交往。

還有那種家庭背景雄厚的,也算,「卵巢彩票」嘛。

除了「卵巢彩票」,其他特長都是需要刻意練習才能獲得的技能。

比如我的一個本科同學,貴州農村出來的苦孩子。

每天能學習編碼16小時,特別是喜歡泡機房。

是的,你沒看錯,是16小時。

專業課特別優秀,天天刷ACM的題目。

大三那年,在學校組了一個ACM戰隊,代表學校(211,非985)拿到了全國大賽的銀牌。

PS:當年我也想參加他的戰隊,因為被他嫌棄太菜,拒絕!

畢業後,他加入亞馬遜中國,06年的時候年薪20萬。

工作兩年就還清了家庭的債務,並且給自己父母修了一個小樓房。

5年前,他加入美國谷歌,當實習生。

實習一年後留在谷歌,拿到綠卡,年薪30多萬美金。

前段時間看見他朋友圈,又換了一個別墅,大概800平。

在美帝過著編碼養雞的神仙日子,父母也都被接過去了。

如果你想有一技之長必須提前做好規劃,並制定可行的落地方案。

利用好大學的時間一步步實現、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

大家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非常重要。

很多人忽視這一點,找工作的時候相對隨意。

清楚的記得,我們年紀有幾個能力還不錯的朋友。

拿到了一些工資看起來還不錯的外包的Offer,就放棄了保研。

一晃10年過去了,無一例外都是混得每況愈下。

聚會的時候,這幾個哥們都會唉聲嘆氣:當年要是再讀三年書就好了。

可是,這個世界沒有時光機器和後悔藥可吃啊.....

3

怎麼選學校?

考研,我建議一定要選專業排名靠前的學校和院系。

如果是很一般的研究生院校,出來也沒有太多競爭力。

只不過把就業時間推遲了幾年而已。

研究生的學校差異比本科還要大,因為學習時間就2-3年,還有大半年要寫論文。

教師和同學對你的影響要遠比本科深遠。

特別對於CS專業來說,好的學校才有正兒八經的實驗室。

一般的學校的老師教授基本屬於打醬油狀態,或者直接把你賣給外包公司賺外快。

嗯,這樣你也算多了兩年外包經驗.......

另外,讀研期間一定要好好學習,好好跟著導師做項目或者做研究。

要麼項目能力突出,要麼有一些拿的出手的論文。

現在社會的競爭非常激烈,也非常殘酷。

前段時間我一個華科研究生師弟跟我說:騰訊去華科招人,筆試之後只有30%的人能進入面試環節。

筆試有很多算法題,如果錯了一兩道,基本就沒有機會面試了。

這還是好的學校,一般的學校,筆試機會都需要自己去爭取。

我畢業那年,騰訊百度去華科招人,周邊學校只能跑到華科來參加筆試。

不少非211院校的研究生,連筆試資格都爭取不到。

4

在職研究生有用嗎?

不少專科學歷的讀者問我關於學歷的問題。

我幾乎都是標準答案式的回覆:務必讀一個名校在職研究生。

在職研究生一定是有價值的,尤其對學歷差的同學。

底層邏輯同樣是:「走頭無路再讀書」。

並不是說專科學歷的同學找不到好的工作,而是職場的中年陷阱。

特別網際網路行業,35歲以上的同學將面臨更加嚴苛的篩選。

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學歷只是專科,大概率被很多公司HR無情Pass。

這不是傳播焦慮,而是我過去10多年的一個經歷認知。

盤點我身邊35歲之後失業的下屬和同事,大部分都是專科學歷。

他們往往是在一家公司奮鬥多年,突然遭遇黑天鵝事件。

重新回到用工市場,卻發現簡歷無人問津。

拔劍四顧心茫然.......

而也有不少同學在工作之餘讀了在職研究生。

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平穩的度過了中年危機。

這顯然不會是巧合,而是企業篩選的結果。

拿我自己篩選簡歷的邏輯:名校在職研究生最起碼等同於一本。

再說說在職研究生中的MBA和企業管理類,這個要不要讀?

如果單純是做技術,完全沒有讀的必要。

但如果想在商業、人脈、管理、創業上取得一些發展和突破,又或者想換職業方向,MBA還是有很大助力作用的。

當然,讀MBA的原則也是一樣:一定要名校。

我的好幾個清華MBA同學,畢業後轉到金融行業,也都發展不錯。

還有好幾個同學,通過讀MBA,一起組團創業,現在公司也發展的挺好。

5

學歷差如何逆襲?

有些人可能要問:我現在也沒有一技之長,也不想考研怎麼辦?

那我就不能去好好工作了嗎?

其實不是,如果你現在離畢業還有一段時間,好好利用這些時間。

去參加一些比賽,或者去刷刷算法題,補一補專業課。

再或者找些實習的機會,增強找工作的時候的籌碼。

很多人可能會抱怨自己學校不好,身邊的人都不學習,沒有學習資料。

講一個曾經下屬的例子,2012年我在360帶團隊,那時候360已經上市了,主要招研究生了,最起碼也是本科畢業。

但我卻招過一個專科下屬,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個小孩。

當時他給我投簡歷,附帶了一個他的博客。

點進去看了下,發現他寫的技術文章特別出色,於是破格讓他來北京面試。

這小夥現在在武漢金山軟體帶團隊,職場發展的非常不錯。

所以學歷也不是絕對的,只要找準目標,往目標努力,在工作之前儲備更多優勢,也能發展的很不錯。

大家一定要在工作之前多掌握一些技能,多學一些有用的知識。

不要空著手去社會拼搏競爭。

少打幾盤王者榮耀,少和同學喝酒聚會。

多去去自習室學習,多去去機房上機,多去leetcode之類的刷題網站刷刷算法題,

多和老師做做項目,這樣當你步入社會之際,你的底氣會更足。

不然的話你會被社會毒打到懷疑人生。

你會發現你投的簡歷都石沉大海。

你會發現要晉升的時候,那個人總不會是你。

你會發現怎麼越工作越艱難,天天要擔心被淘汰。

如果你進的第一家公司,不那麼好。

你會發現你後面走的路,相對於那些進了大廠的同學,簡直是曲折太多、難走太多。

當你們畢業後,會發現同學和同學之間的差距真的是會越來越大,並且同學和同學之間逐漸不再聯繫。

有人創業成功成了企業家、有人年薪百萬做了個金領、有人過著小日子挺滋潤,還有人可能找工作和溫飽都成問題。

真的是這麼殘酷,仿佛大家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之中。

但其實選擇哪個世界,都是我們自己決定的。

另外那些已經畢業在不好的公司工作的朋友,也不要灰心。

從現在開始改變,好好工作抓緊學習,爭取早一點實現突破,縮小和其他人的差距。

6

孤獨奮鬥

奮鬥的路上一定會充滿痛苦、孤獨甚至是其他人的閒言碎語。

不管是考研、還是工作,一定要屏蔽那些噪音。

我考研的時候,很多同學諷刺我:成績這麼差還想考華科研究生。

我用結果擊碎了他們的質疑。

建議大家要想成事,需要埋頭幹、默默幹,拿結果說話。

一個一個目標的制定,突破、忍受痛苦和孤獨。

慢慢的,當所有目標都實現了,人生也就完成了一次逆襲。

在我們走進社會之前的迷茫、痛苦、孤獨都不算事。

推薦大家迷茫的時候,可以看看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等電影。

我看了之後,就只有一個想法:不管怎麼樣,我就要傻傻地堅持。

也就是說,只要你有了目標,堅持再艱難也不要放棄,最終幸福一定會來敲門。

當我通過四六級的時候、當我考上華科研究生的時候、當我拿到騰訊Offer的時候,那種喜悅,真的是到今天還有餘味。

有一句很喜歡的話,分享給大家: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作者/來源:findyi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百度、阿里、騰訊,大廠職級是如何對應的
    因此,在一眼掃過年齡、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和項目經歷等內容之後,如果一個候選人正好有一家或多家網際網路大廠經歷,那麼,他的職級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大廠中,BAT(百度阿里騰訊)和TMD(頭條(字節)、美團、滴滴)是標杆性的存在,雖然現在百度日漸式微,被拼多多、京東、網易甚至小米反超,但拼多多成立時間尚短,包括職級在內的各項體系並不完善,而作為「網際網路黃埔軍校」的百度成立已經20年,上市也已經15年有餘,內部職級和體系都比較成熟,很多公司設置職級體系時也會參考這些先行者,相對比較有研究價值。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股權大揭秘
    阿里這條線沒有突破,騰訊那邊也沒有得到想要的信息:「職級、薪資這些都是敏感信息,不方便透露」。條條大路通羅馬,在職的程式設計師們不好說,那我們就去問已經離職的大廠員工,一位剛從百度離職飛往騰訊的姑娘這樣跟我說:「入職的時候籤了保密協議,離職的時候也籤了保密協議,不能說啊」。
  • (適用於阿里、華為、騰訊等一線大廠)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傳送門:我就是那個被阿里女領導pua的女孩,我有話說!一個剛進入職場的應屆生,因為吐槽了領導的行為,現在擔心遭到報復……她的心情,筆者十分理解。那麼,領導們最怕員工怎麼報復呢?這是昨天騰訊一位牛人給筆者發來的文章,該文章描述的經驗適用國內各大廠。筆者這不是慫恿,只是給各位普及一些知識,我們不害人,但一定要防備有些精資,有些垃圾。
  • 清華大學畢業生去哪就業?華為第一、騰訊阿里其後
    作為國內最具名氣和實力的兩所大學之一,清華大學幾乎是所有高考生的目標,進入清華讀書是很光榮的,清華畢業生也很搶手,那這些天之驕子畢業之後都會去哪些公司就業呢? 前不久清華大學發布了《清華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指出2020年清華大學的整體就業率依然保持穩定,達到了97.8%。
  • 揭密華為、阿里、騰訊、美團等企業的職級薪酬體系
    對於企業和HR來說,大廠的職級規則也是整個行業的標杆,從中小微企業到大型企業,大家都希望能在其中找到可以參考和學習的地方。 今天分享一份薪資、職級、考核、晉升條件資料,包含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字節跳動、華為、京東、美團、滴滴、小米 9 家網際網路大廠。
  • 清華大學畢業生最愛去哪就業?華為第一、騰訊阿里其後
    作為國內最具名氣和實力的兩所大學之一,清華大學幾乎是所有高考生的目標,進入清華讀書是很光榮的,清華畢業生也很搶手,那這些天之驕子畢業之後都會去哪些公司就業呢?前不久清華大學發布了《清華大學2020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指出2020年清華大學的整體就業率依然保持穩定,達到了97.8%。
  • 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為何能得到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的青睞?
    華中科大為什麼這麼牛,我們可以用數據去分析這所大學牛在哪裡!華中科技大學的歷史悠久;是首批博士點及國家重點學科培養點;教育部學科評估華中科大排在全國前10名;是國家科技三大獎排名靠前的大學;是高考錄取中生源很好的大學;騰訊,阿里,百度,華為最喜歡這所大學的畢業生。在QS2019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華中科技大學在中國所有大學位居第15名。
  • 阿里:招人質量一年不如一年,年輕人怎麼了?網際網路大廠不香嗎?
    阿里巴巴是網際網路巨頭,很多人擠破腦袋都想能在這裡有個職位,從此過上高薪白領生活。於是能在阿里巴巴上班的基本上都是各大名校畢業的,員工質量槓槓的,各路精英、人才從四面八方湧入阿里! 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阿里巴巴竟然會吐槽招人的質量不行!
  • 三星是韓國「最大的集團」放在中國能超越,華為、阿里、騰訊嗎?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在今年上榜財富500強的,韓國就有14家公司上榜,其中就有LG、現代汽車,三星等等,對於三星我們大家都知道它的名氣都能跟蘋果旗鼓相當了,而三星集團也成立了幾十年了,它是一家高科技創新公司,而且還在今年上半年三星在研發上還投入了619億元,都超過了高通、蘋果這樣高科技巨頭
  • 阿里、騰訊、百度、京東、字節跳動、美團……2020網際網路大廠平均...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網際網路大廠的招聘比往年要收緊,一些同學跳槽時也十分慎重,「平薪跳槽」的比例不小,為了幫助大家了解網際網路大廠的薪資水平,我們在粉絲群內進行了匿名薪資水平調研,為大家奉上2020年最新版大廠薪資數據,希望對大家求職有所幫助。(備註:以下分析取自問卷調查的樣本數據,由於樣本數據量級限制,數據存在一定的不準確性,僅供參考。
  • 三星是世界級巨頭,中國有一較高下的企業嗎?阿里、華為、騰訊?
    比得過阿里騰訊嗎? 不過自信歸自信,我們還是要十分客觀地認識我們國家的企業,尤其在和那些西方發達國家的巨頭、寡頭企業相比的時候,還是要充分認識到彼此的位置。遠的不說,就拿我們隔壁韓國的三星來比較一下,看看以三星的體量放到我國是一個什麼水準。
  • 畢業就年薪70萬,阿里騰訊搶著要!最強程式設計師是這樣養成的!
    一、2019屆的網際網路大廠校招薪酬表從表中可以清楚看出BAT(百度,阿里,騰訊)TMD(今日頭條、美團、滴滴)還有華為華中科技大學的計算機學院實力非常強悍,位列全國前三,且招生人數非常多,每年都有百度、騰訊等大廠前來招聘優秀人才,就業率非常高,是一個值得報考的學院。
  • 騰訊員工炫耀:騰訊職級改革,T4對標阿里P7,這不過分吧?
    在網際網路坊間一直有這麼一種說法,意思大致是百度靠技術,阿里靠運營,騰訊靠產品。那麼,大家知道網際網路這頭三把交椅的職場體系是如何區別的嗎?三大網際網路之間的人才體系又是怎麼劃分的?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今日,有騰訊的員工在網際網路職場發帖爆料稱,騰訊職級改革了,T3-1以後是9級工程師了,比阿里的P7還大2,以後是無敵的存在了。騰訊T4對標阿里P7,不過分吧?這樣的爆料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 ...騰訊、華為會跨界造車嗎? 華為:我們不造車,我們要幫車企造好車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阿里巴巴副總裁、斑馬網絡聯席CEO張春暉,百度車聯網事業部總經理蘇坦,騰訊智慧出行戰略總經理沈沛等來自網際網路「大廠」的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領域的大咖現身論壇。記者劉斌 攝谷歌在造車,蘋果造的車也有可能在兩到三年後上市。這些網際網路「大廠」也會和國外同行一樣,跨界造車嗎?「華為公司不造車,我們的使命是幫助車企造好車。」
  • 阿里、騰訊、華為人才盤點與實操指南(乾貨)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才盤點乾貨:阿里、騰訊、華為的人才盤點實例以及人才盤點的4個實操指南。大廠案例,常看常新,相信一些思路和方法對大家有幫助。大廠人才盤點案例1、阿里:我們是這樣打人才盤點這副牌的人才盤點這個詞是通用電氣(GE)發明的,阿里巴巴大概是在2008年開始做,是通過人去做事情,通過事情來判斷人;要一手抓事,一手抓人。人不對,事怎麼對?所以要定期進行人員梳理。
  • 三戰考研,有必要嗎?
    首先,如果考研一戰失利,且是因為開始的比較晚、努力程度不夠、自控力差或考試時沒發揮會導致的失利,建議二戰。尤其是初試成績與目標分數差距不大的,更要二戰,因為你不能帶著10分或20分差距的遺憾度過餘生。但問題來了,如果二戰後,成績依然不理想,三戰考研,有必要嗎?
  • 在編教師提升學歷考研有必要嗎?
    在編教師提升學歷考研有必要嗎?在編教師考入全日制兩年研究生,可以保留編制去讀研。所在的單位必須同意,你就可以以定向生去讀研。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 考研調劑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讀嗎?為何很多人去讀研卻後悔了?
    考研調劑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讀嗎?為何很多考生去讀研卻後悔了?2020年研究生調劑即將結束,對於那些沒有進入一志願學校複試的考生來說,通過調劑讀研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多少人羨慕不來。但是,考研調劑到二本院校有必要讀嗎?
  • 從國科大畢業後入職阿里,求職經驗已公開
    一眨眼,又一屆國科大的同學要畢業了。2020年對應屆畢業生而言,就業的壓力不言而喻,而從學生到職場新人身份的轉變,是我們必經的一個過程。在此,想將自己就業過程中的經驗和感悟和學弟學妹們分享,如果能幫助你們解決一些困惑,那就是本文最大的價值。背景介紹我的專業是計算機體系結構,找工作時大部分都投遞的是網際網路公司。
  • 掃描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的智慧城市玩法
    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等知名企業紛紛投入智慧城市領域,對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些智慧城市主流玩家,是如何發力智慧城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