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西大街落下一枚「火箭彈」?別慌,是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

2020-12-22 氣象小秘書

近日,二三裡裡友「吃個瓜」發布身邊稱,11月17日晚上23點左右,安康西大街江南賓館對面的綠化樹下掉下一個疑似人工增雨火箭筒的殘骸,砰的一聲落在地上,差點砸到路邊行人。該火箭筒上面還攜帶有降落傘,但火箭筒上無其它人工降雨標誌性文字,不知道是不是人影作業工具。這個火箭筒殘骸掉落在距離行人身邊50~60釐米左右,實在是很危險,所幸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和其它財產損失。

安康吧「白人抹黑泥」發布稱,西大街一發火箭彈從天而降,差點給我幹頭上了,這到底是個啥?

網友紛紛留言:

11月18日,安康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發布《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有關事項的說明》,全文如下:

目前,西大街火箭彈體已由漢濱區氣象局相關人員現場確認收回。

11月17日人影作業情況

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簡稱:人影作業),是指為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霧、防霜等目的的活動,是防災減災,服務經濟社會,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益事業。

網友所稱的人工降雨,正確的應稱為人工增雨(一字之差,含義不同)。人工增雨需要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有符合條件的雲層、雲層含水量達到一定閾值並有水汽補充條件等)、運用作業工具將催化劑播撒到適當的雲層部位,不是任何條件都可以開展的。受作業裝備等條件的影響,安康市目前僅開展了人工增雨(雪)作業。

按照2020年11月17日上午市政府召開的有關會議精神,11月17日21時至24時,漢濱、鎮坪2縣區為治汙降霾、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開展了人工影響天氣增雨作業(以下簡稱人工增雨作業),共發射增雨火箭彈11枚。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幹預的共同作用下,作業區及作業影響區出現中雨,部分區域大雨。11月17日21時18日7時,全市各縣區均出現降水,109個氣象觀測站過程降水量≥10.0毫米,其中安康中心城區為19.4毫米。

11月17日上午,漢濱、鎮坪縣分別發布了人工增雨作業公告,使用年檢合格的地面作業發射裝置、有效期內的增雨火箭彈,作業過程中嚴格遵守空域批覆等安全操作制度。

西大街火箭彈殘骸

根據網友提供的照片線索,11月18日上午,漢濱區氣象局派出工作人員已現場確認、回收。依據該型號火箭彈有關技術參數,現場回收的火箭彈殘骸確為本次作業後的正常傘降彈體殘骸,殘骸大小在型號火箭彈有關技術參數允許範圍之內(大殘骸質量4500g左右,傘降速度8m/s),不會燃燒爆炸。

安康市早在1998年即開始了人工增雨作業,作業工具均為地面火箭發射架,該作業方式利用地面火箭發射裝置將含有推進劑、催化劑的彈體推送到一定高度,進行進行催化劑播撒作業,作業結束後,火箭彈體自動分解為大、小兩部分,在降落傘的攜帶下回落地面,受高空氣流、地形擾動氣流等影響下,傘降落區偏離其具體範圍難以預測。

11月17日,夜間出現雷電現象

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其發生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暖溼空氣上升的動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上下對流運動,雲層攜帶不同的電荷)。人工增雨火箭彈播撒的催化劑為不帶電的粒子,火箭彈除滿足飛行所需的燃料推進劑外,沒有其他能量,不會觸發雷電活動。11月17日夜間出現的雷電是一種正常大氣放電的自然現象,其他未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縣(如紫陽)當晚也發生了雷電現象。

春夏季節多雷電,是因為暖溼氣流活躍,空氣潮溼,同時太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形成強烈的上下對流,這樣就易出現雷電現象。而在秋冬季,由於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很少出現雷電現象,但並不是說明不會發生雷電現象。當出現強盛的暖溼空氣北上,遇上冷空氣被迫抬升後,也會產生強烈對流,到一定強度就會出現雷電現象,我市最遲雷暴日在12月份也有發生。

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今後,安康市為滿足降低森林火險等級、改善空氣品質以及抗旱增雨等需求,會逐步增大人工增雨作業量。若發現回落的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為了您及他人的安全, 切不要擅自撿拾,更不能自行拆卸,應立即報告當地政府、派出所,或與當地氣象局聯繫,以便妥善處理。

(LL)

【來源:二三裡資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有關事項的官方說明來了!
    按照2020年11月17日上午市政府召開的有關會議精神,11月17日21時至24時,漢濱、鎮坪2縣區為治汙降霾、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開展了人工影響天氣增雨作業(以下簡稱人工增雨作業),共發射增雨火箭彈11枚。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幹預的共同作用下,作業區及作業影響區出現中雨,部分區域大雨。
  • 人工增雨火箭彈體墜落安康鬧市險傷人
    人工增雨火箭彈體墜落至安康城區。網友@白人抹黑泥發布人工增雨火箭彈體墜落現場。西部網安康訊(記者 毛明博)和親友在安康城區西大街候車時突然被一個聲音嚇了一跳,網友「白人抹黑泥」回頭看時發現,有個帶傘的長筒從天降落在他身邊,好在有驚無險。
  • 德州市德城區首次使用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11月18日上午,德州市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抓住有利天氣形勢,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發射3枚BL-1A型56毫米甲增雨防雹火箭彈。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藉助氣象雷達和衛星資料,密切監視天氣動態,科學安排部署,指揮作業人員提前到作業站點調試火箭發射架,上午10點15分,一切準備就緒,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德州市人影辦請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在經過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並申請空域後,一枚枚火箭射向雲層,作業區普降中雨。
  • 河源這些地方將進行發射火箭彈人工增雨,嚴禁群眾圍觀!
    連日來為抗旱蓄水、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降低森林火險等級等保障需要,經河源市人民政府同意,河源市氣象局決定於2021年2月6日至3月31日視情況開展火箭彈人工增雨作業。和平縣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公告為緩解我縣旱情,按照縣委縣政府部署,根據《和平縣人民政府關於和平縣2021年度人工增雨工作計劃的批覆(和府函〔2021〕3號)文件要求,和平縣氣象局將於近期利用有利天氣條件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太湖無錫水域「人工增雨火箭彈」發射點有5處
    作為人工改善太湖水質的重要手段,除了低空小範圍人工降雨,更大範圍的人工增雨是發射增雨火箭彈。據悉,自2003年起無錫開始實施火箭彈人工增雨作業,目前大市範圍共有9處人工增雨作業點。「在有利氣象條件下,實施人工增雨可以起到改善水質、減輕空氣汙染、緩解乾旱或高溫等作用。」無錫市氣象局服務與社會管理處相關人員說。據悉,2019年無錫共實施8次人工增雨,7次在湖邊,每次發射4枚火箭彈,影響範圍20平方公裡左右,可在自然雨量的基礎上增加20%的雨量,可使「小雨變中雨,中雨變大雨。」
  • 榆林發射22枚火箭彈,人工增雨保春耕
    這背後還有全市氣象部門、人影隊伍的不少功勞,共發射22枚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根據氣象資料分析,2月份以來,榆林西北部縣區降水較常年偏少68.8%~96.6%,加之近期升溫明顯,導致西北部和東南部部分區域出現旱情。土地缺墒及氣溫偏高,不僅對全市春季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而且對森林防火增加了隱患。
  • 西安發射48枚增雨防雹火箭彈 仍將安排增雨作業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盼望著盼望著,小寒節氣前我們到底還是沒盼來一場雪,可這小寒剛過古城西安今天凌晨就迎來了2014年的第一場雨,雖然是人工增雨,雨量也不大,但不管怎麼說,久旱的西安還是溼潤了一些。
  • 9月,普寧視情況發射火箭彈人工增雨,禁止圍觀!
    普寧市人工增雨作業公告 為充分發揮人工增雨抗旱減災防災和生態環境保護等作用,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市氣象局決定繼續於2020年9月1日至9月30日視情況開展火箭彈人工增雨作業。
  • 人工增雨現場視頻公布!東明昨夜這場雨,價值88枚火箭彈!
    11月17日,受暖溼氣流影響菏澤市境內天氣形勢具備人工增雨條件市氣象部門緊抓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在菏澤市氣象臺了解到17日日間菏澤全市共發射88枚增雨火箭彈農田旱情得到有效緩解,增雨效果明顯預計降雨將持續到18日中午
  • 菏澤發射42枚人工增雨火箭彈,場面震撼難得一見
    6月11日,山東菏澤市氣象局根據全市抗旱和蓄水等保障需要,決定抓住有利天氣,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人工增雨抗旱作業。
  • 福建發射近百枚火箭彈人工增雨 昨多地普降中到大雨
    與此同時,漳州、福州等地昨日也進行了多場人工增雨,漳州在華安、雲霄和漳浦發射了約30枚火箭彈,福州也發射了火箭彈18枚。  人工增雨究竟如何實施,有哪些講究,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昨日,福州市氣象局專家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人工增雨的全過程,為廣大市民揭秘。
  • 砰砰砰 ,溫州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成功「打下」甘霖
    11月20日,受冷暖空氣交匯影響溫州市境內天氣形勢具備人工增雨條件市氣象部門緊抓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 邯鄲發射249枚增雨火箭彈助力春耕生產
    圖為工作人員發射增雨火箭彈助力春耕生產。河北新聞網2月28日訊(通訊員閆曉慶)昨天,一場久違的降雪天氣如約而至。截至今日8時,全市平均降雪量10.0毫米,其中最大降雪量出現在武安市,為13.1毫米。邯鄲市區為10.8毫米。
  • 35枚火箭彈,寧德市人工增雨打下「解渴」甘霖!
    今年最大範圍的人工增雨作業給我市9縣(市、區)降下甘霖緩解了此前嚴重的氣象乾旱!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8月27日這一天,我市8縣(市、區)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共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2次,其中,蕉城、霞浦、福鼎、屏南、福安、柘榮、古田為發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彈,周寧為燃放增雨催化煙條,共計發射火箭彈35枚,燃燒煙條11根,增雨效果十分明顯。
  • 「砰砰砰」,溫州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成功「打下」甘霖!
    11月20日,受冷暖空氣交匯影響溫州市境內天氣形勢具備人工增雨條件市氣象部門緊抓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砰,砰,砰!此刻,溫州人工增雨火箭彈正在發射!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在空域管理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我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人工增雨
  • 莆田這些地方將發射火箭彈!千萬別靠近!
    昨日(12月13日) 莆田市人影辦發布了 一則人工降雨公告。 這幾個地方的小夥伴 要注意不要靠近作業地點了!
  • 14枚火箭彈升空 東營人工增雨改善土壤墒情
    東營市人影指揮中心抓住有利時機,組織各縣區開展了火箭增雨作業, 發射火箭彈14枚,作業區普降中到大雨。  記者了解到,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作業的共同作用下,11月17日14時至18日8時,東營市平均降水量39.5毫米,折合水量約3.16億方,最大廣饒城區47.2毫米。本次降水改善了土壤墒情,對於小麥過冬十分有利。
  • 火箭彈發力!廈門一晚上完成增雨作業13站次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一枚枚火箭彈衝進雲層,降雨如期而至。今日凌晨0:49起,我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在集美大坂山煙爐增雨點,翔安古宅水庫、曾溪水庫、同安汀溪水庫、集美坂頭林場火箭增雨點開展人工增雨,成功催下甘霖。
  • 一夜人工增雨344.8萬噸,11時樂清再發射火箭彈!
    【上午11時】樂清發生第四輪火箭彈
  • 這幾個鄉鎮即將開啟人工增雨作業!
    這幾個鄉鎮即將開啟人工增雨作業!: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人工增雨作業安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