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彈發力!廈門一晚上完成增雨作業13站次

2021-01-09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一枚枚火箭彈衝進雲層,降雨如期而至。今日凌晨0:49起,我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在集美大坂山煙爐增雨點,翔安古宅水庫、曾溪水庫、同安汀溪水庫、集美坂頭林場火箭增雨點開展人工增雨,成功催下甘霖。

截至8:38,氣象部門共完成增雨作業13站次,全市普降小到中雨。位於東渡狐尾山的廈門國家基本氣象站雨量達到3.3毫米,為小雨量級。同安蓮花鎮、汀溪鎮多個站點出現中雨,雨量最大的站點位於同安蓮花鎮淡溪村,達到14.1毫米,為中雨量級。

市氣象局的工作人員表示,今年以來我市降雨異常偏少,這場降雨無法完全解除旱情。不過它可以起到降低火險等級、增加土壤含水量、淨化空氣的作用。

人工增雨並非人工降雨。它不是「無中生有」,只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氣象專家解釋,只有當空中有較厚的雲層,而且雲層中有足夠的含水量,人工增雨才能起到作用。就好比一條溼毛巾,人工增雨作業就是把毛巾多擰一下,但如果毛巾是幹的,再怎麼用勁,也擰不出更多的水來。

氣象部門表示,接下來還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一旦大氣條件滿足,將立即著手實施作業。 (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王君)

相關焦點

  • 西安發射48枚增雨防雹火箭彈 仍將安排增雨作業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盼望著盼望著,小寒節氣前我們到底還是沒盼來一場雪,可這小寒剛過古城西安今天凌晨就迎來了2014年的第一場雨,雖然是人工增雨,雨量也不大,但不管怎麼說,久旱的西安還是溼潤了一些。
  • 德州市德城區首次使用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11月18日上午,德州市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抓住有利天氣形勢,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發射3枚BL-1A型56毫米甲增雨防雹火箭彈。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藉助氣象雷達和衛星資料,密切監視天氣動態,科學安排部署,指揮作業人員提前到作業站點調試火箭發射架,上午10點15分,一切準備就緒,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德州市人影辦請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在經過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並申請空域後,一枚枚火箭射向雲層,作業區普降中雨。
  • 安康西大街落下一枚「火箭彈」?別慌,是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
    近日,二三裡裡友「吃個瓜」發布身邊稱,11月17日晚上23點左右,安康西大街江南賓館對面的綠化樹下掉下一個疑似人工增雨火箭筒的殘骸,砰的一聲落在地上,差點砸到路邊行人。該火箭筒上面還攜帶有降落傘,但火箭筒上無其它人工降雨標誌性文字,不知道是不是人影作業工具。
  • 邯鄲發射249枚增雨火箭彈助力春耕生產
    圖為工作人員發射增雨火箭彈助力春耕生產。河北新聞網2月28日訊(通訊員閆曉慶)昨天,一場久違的降雪天氣如約而至。截至今日8時,全市平均降雪量10.0毫米,其中最大降雪量出現在武安市,為13.1毫米。邯鄲市區為10.8毫米。
  • 三地助力樂清人工增雨 昨日全市普降雨水,人工增雨的增水量約113.6...
    市氣象局副局長盧衛星說,截至當前,今年樂清市共開展了49輪24次人工增雨作業,其中火箭彈作業21次,固定煙爐作業3次,共發射人影火箭彈184發,點燃煙條11條,作業次數位居全省第一。為緩解旱情,人影作業隊員們分別於近期11月19日、22日連續開展2次人工增雨,但由於氣候條件、發射時間等因素影響,增雨作業成果有限。
  • 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有關事項的官方說明來了!
    網友所稱的人工降雨,正確的應稱為人工增雨(一字之差,含義不同)。人工增雨需要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有符合條件的雲層、雲層含水量達到一定閾值並有水汽補充條件等)、運用作業工具將催化劑播撒到適當的雲層部位,不是任何條件都可以開展的。受作業裝備等條件的影響,我市目前僅開展了人工增雨(雪)作業。
  • 浙江省部分地區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緩解當下旱情
    12月14日11時30分,武義縣南部山區響起兩輪巨響,8顆人工增雨火箭彈成功發射,為乾渴的大地催增甘霖。近兩日,省氣象局在全省範圍內實施了一場大範圍的人工增雨行動,緩解當下旱情。  「受冷空氣影響,13日夜間到14日白天我省有大範圍雨雪天氣,雲系隨天氣系統總體自北而南移動,具備增雨潛力,適合開展全省大範圍聯合作業。」
  • 贛州這幾天的雨,可能是他們用「火箭彈」打下來的!
    最近,贛州的雨下不停你知道嗎?這雨可能是他們用「火箭彈」打下來的!12月13日至14日贛州市人工增雨作業隊伍抓住冷空氣影響的有利時機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緩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險等級努力奮鬥於12月11日下發「關於抓住13-18日有利天氣條件積極開展抗旱、降低森林火險、改善空氣品質等人工增雨作業的通知」,要求全市人工增雨作業隊伍24小時待命,抓住時機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3日至14日,全市人工增雨作業小分隊抓住有利時機開展地面人工增雨作業21次,發射火箭彈30枚,燃燒煙條21根。
  • 我省部分地區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火箭」入雲 落下甘霖
    12月14日11時30分,武義縣南部山區響起兩輪巨響,8顆人工增雨火箭彈成功發射,為乾渴的大地催增甘霖。近兩日,省氣象局在全省範圍內實施了一場大範圍的人工增雨行動,緩解當下旱情。「受冷空氣影響,13日夜間到14日白天我省有大範圍雨雪天氣,雲系隨天氣系統總體自北而南移動,具備增雨潛力,適合開展全省大範圍聯合作業。」
  • 39枚增雨防雹火箭彈讓春雨下個爽
    不過平靜的降水背後,有著人工增雨的功勞。經過這一場降水,目前我市累計降水量由較常年偏少近20%變為與常年值相當。我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累計降水量已接近常年值盼了兩個月,我市終於迎來有效降水,清早出門,地上已經是深深淺淺的水窪,路邊滿是植被被雨水洗過的翠綠。
  • 浙江省部分地區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火箭」入雲 落下甘霖
    浙江省部分地區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火箭」入雲 落下甘霖 2020年12月15日 06:27:14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12月14日11時30分,武義縣南部山區響起兩輪巨響,8顆人工增雨火箭彈成功發射,為乾渴的大地催增甘霖。近兩日,省氣象局在全省範圍內實施了一場大範圍的人工增雨行動,緩解當下旱情。  「受冷空氣影響,13日夜間到14日白天我省有大範圍雨雪天氣,雲系隨天氣系統總體自北而南移動,具備增雨潛力,適合開展全省大範圍聯合作業。」
  • 榆林發射22枚火箭彈,人工增雨保春耕
    這背後還有全市氣象部門、人影隊伍的不少功勞,共發射22枚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根據氣象資料分析,2月份以來,榆林西北部縣區降水較常年偏少68.8%~96.6%,加之近期升溫明顯,導致西北部和東南部部分區域出現旱情。土地缺墒及氣溫偏高,不僅對全市春季農業生產造成不利影響,而且對森林防火增加了隱患。
  • 德州市德城區第一套防雹增雨火箭發射系統落戶二屯鎮防雹增雨作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日訊 為更好地滿足全區防災減災和經濟建設需要,4月1日,由德州市德城區人民政府投資購置的全區第一套防雹增雨火箭發射系統在二屯鎮作業站點完成組裝並調試完畢,為進一步擴大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力度,增強防災減災、趨利避害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 一夜人工增雨344.8萬噸,11時樂清再發射火箭彈!
    【上午11時】樂清發生第四輪火箭彈
  • 砰砰砰 ,溫州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成功「打下」甘霖
    此刻,溫州人工增雨火箭彈正在發射!19日23時至20日8時在空域管理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我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人工增雨溫州全市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有效緩解旱情、
  • (任丘地區雨量最大)滄州發射66枚火箭彈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楊帆)受冷暖空氣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共同影響,從4月15日夜間開始,河北省滄州市普遍出現降雨,截至4月16日12時,全市平均降水量5.3毫米,西部地區降雨量較大,有6個鄉鎮降水達10毫米以上,其中任丘青塔鄉降雨量最大為12.8毫米。
  • 人工增雨現場視頻公布!東明昨夜這場雨,價值88枚火箭彈!
    11月17日,受暖溼氣流影響菏澤市境內天氣形勢具備人工增雨條件市氣象部門緊抓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在菏澤市氣象臺了解到17日日間菏澤全市共發射88枚增雨火箭彈農田旱情得到有效緩解,增雨效果明顯預計降雨將持續到18日中午
  • 溫嶺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有效增水278.4萬噸!
    12月14日,溫嶺市氣象局搶抓時機,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此次行動分別於塢根鎮大巖頭人工增雨作業點開展人工增雨火箭彈作業,於大溪鎮太湖山開展煙爐作業,共發射火箭彈4枚,點燃煙條5根,作業有效面積960平方公裡。
  • 福建發射近百枚火箭彈人工增雨 昨多地普降中到大雨
    與此同時,漳州、福州等地昨日也進行了多場人工增雨,漳州在華安、雲霄和漳浦發射了約30枚火箭彈,福州也發射了火箭彈18枚。  人工增雨究竟如何實施,有哪些講究,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昨日,福州市氣象局專家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人工增雨的全過程,為廣大市民揭秘。
  • 「砰砰砰」,溫州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成功「打下」甘霖!
    11月20日,受冷暖空氣交匯影響溫州市境內天氣形勢具備人工增雨條件市氣象部門緊抓時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砰,砰,砰!此刻,溫州人工增雨火箭彈正在發射!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在空域管理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我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人工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