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枚增雨防雹火箭彈讓春雨下個爽

2021-01-09 大眾網

本網記者 楊玉傑 陳陽圖

周六凌晨,一場淅淅瀝瀝的春雨開始灑向大地,一直飄灑到16日中午,這讓兩個月來未曾見雨的農作物嘗到了雨水的甘甜。不過平靜的降水背後,有著人工增雨的功勞。經過這一場降水,目前我市累計降水量由較常年偏少近20%變為與常年值相當。

我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累計降水量已接近常年值

盼了兩個月,我市終於迎來有效降水,清早出門,地上已經是深深淺淺的水窪,路邊滿是植被被雨水洗過的翠綠。據了解,為了增加降水量,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16日我市共發射39枚增雨防雹火箭彈,泰山氣象站、賣飯棚增雨點燃放8支高山增雨焰彈。其中6時40分至7時40分之間,泰城向高空發射了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隨後各個縣市區也相繼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截至10時30分,肥城和東平已完成了人工增雨作業。11時20分許,寧陽和新泰也順利完成了人工增雨作業。」氣象臺工作人員介紹,人工增雨就是為具備降水條件但是不充足的雲層增加降水條件。「火箭彈中裝有碘化銀,碘化銀在高空擴散,成為雲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圍迅速凝聚達到一定體積後降落,從而達到增加降水量的目的。」

這場雨於16日中午畫上了句號,據氣象部門統計,15日20時至16日18時,全市平均降水量8.9毫米,1月1日至今累計降水量41.2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2%,與去年同期相比,偏少52.6%。雖然同樣是偏少,不過16日早上6時的降水量統計數據顯示,全市累計降水量為33.6毫米,較常年偏少19%,較去年偏少61.4%。此番降雨結束後,累計降水量已經接近常年值,對增加土壤含水量,緩解旱情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周日一場短時降雨

泰安過程降水量0.8毫米

令人高興的是,周六的春雨打了頭陣,周日又來了一場短時降雨。周日除了風大略冷,陽光還是挺好的,不過15時20分許,天空就突然變臉了。頭頂上是聚集而來的密布烏雲,而環顧四周烏雲與天空的分界線卻分外清晰,風雲際會,宛若大片。雖然是下午,卻令人有著傍晚的感覺。窗外是呼嘯的狂風,裹挾著片片落葉飛向空中,雨滴也由小而大,打在地面車窗啪啪作響,讓不少沒來得及帶雨具的騎車人加快了速度。到15時50分許,豆大的雨滴已經密集而下,烏雲逐漸散去,疾風勁雨還在持續。不過這場雨來得快走得也急,16時,降雨已經停歇,天空也逐漸放晴。16時30分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此次是一次急劇性降水,比較突然,目前出現降水的只有泰安和肥城,過程降水量分別為0.8毫米和2.4毫米。

周日的降水是意外之喜,目前看來,本周多雲和晴朗天氣為主,難見雨的影子了。今天是多雲轉晴的天氣,西北風轉南風3~4級陣風6級,風還是不小的。氣溫在9℃~21℃。19日,晴轉多雲,最低氣溫仍然是9℃,最高氣溫開始回升到25℃了,因降雨穿上的秋褲又可以毫不留戀地脫下了。4月20日雖是多雲天氣,不過最低氣溫也開始回升,達到13℃左右。高溫為23℃左右。一周中最熱的大概就屬周四了。目前看來,21日(周四)最高溫度為27℃,前幾天溫度達到27℃的日子離我們不遠,那夏天的感覺一定讓你印象深刻,短袖短褲備好了麼?

推薦閱讀

2016年一季度德州市通過招拍掛出讓國有建設用地83宗,面積218.89公頃,出讓價款13.9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7%、56.6%和110%。從土地用途結構分布上看,以工業用地為主,佔一季度出讓總面積的65%以上,其中市中心城區出讓的國有建設用地全部為工業用地。[詳細]

2016年3月,環保部「12369」環保舉報熱線共受理公眾舉報75件,其中公眾反映大氣汙染問題最為集中,其次為水和噪聲汙染。此外,被舉報最多的行業是金屬冶煉加工業,其次為化工業和加工製造業。目前,所有舉報件已立即轉交屬地環保部門調查處理。[詳細]

當日常所需的蔬菜豬肉成為奢侈品,「蒜你狠」、「飛行豬」這些稱謂多少讓人有些無奈。供需決定價格,面對市場自主調節和物價起伏變動,農民習慣以不變應萬變,掙錢就擴張,賠錢就減產。然而,在多個高價農產品供需兩端,市民掏了錢,農民沒受益,投機者卻分層抽利,大興波瀾。...[詳細]

我省是老年人大省,目前共有1895萬老年人,老年人口全國第一。據省老齡辦相關負責人透露,我省在2040年將達到老年人口數量高峰,約佔我省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一。這意味著我省三個人中,至少有一個人是老年人。然而,作為養老服務的重要力量,民辦養老機構卻出現了一系列難題...[詳細]

育齡女教師多的學校可增加編制。昨天,記者從省教育部門獲悉,我省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五大方面制定了17條措施,全力破解困擾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諸多難題。[詳細]

眼下正是求職旺季,一些知名招聘網站本應為求職者提供靠譜的選擇,卻實難讓人放心。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即便是58同城等網站,只要輸入手機號進行「認證」,就可以臨時杜撰企業信息發布招聘。更有甚者,只要交費成為網站的「會員」,就可以獲得權限,隨意查看、下載其他未申請...[詳細]

相關焦點

  • 西安發射48枚增雨防雹火箭彈 仍將安排增雨作業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盼望著盼望著,小寒節氣前我們到底還是沒盼來一場雪,可這小寒剛過古城西安今天凌晨就迎來了2014年的第一場雨,雖然是人工增雨,雨量也不大,但不管怎麼說,久旱的西安還是溼潤了一些。
  • 人工增雨成功!建德發射八枚增雨防雹火箭彈,十分鐘後下起了大雨
    楊村橋鎮王謝村西源水庫(建德4號作業點)、大同鎮黃壟村(建德7號作業點)、大同鎮上馬村(建德9號作業點)等是這次人工增雨的作業點。8月25日,楊村橋鎮具備降雨條件,當天下午建德市氣象部門發射八枚增雨防雹火箭彈,十幾分鐘,半徑10公裡以內的輻射範圍出現了降雨。【來源:錢江晚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芒市人工增雨防雹助力春耕春播農業生產
    為此,芒市氣象局密切關注天氣,提前做好人工增雨防雹各項準備工作。3月20日芒市氣象臺發布降雨天氣消息:受南支槽影響,預計3月22-24日我市將有陣雨天氣過程,降雨過程中,局地會伴有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請注意防範。
  • 增雨防雹有了新武器
    商報訊(石奎 吳應紅 記者 鄭佳佳) 昨日,貴陽市氣象局在修文縣谷堡、小箐兩鄉鎮完成新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發射裝置的安裝調試工作
  • 德州市德城區首次使用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11月18日上午,德州市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抓住有利天氣形勢,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發射3枚BL-1A型56毫米甲增雨防雹火箭彈。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藉助氣象雷達和衛星資料,密切監視天氣動態,科學安排部署,指揮作業人員提前到作業站點調試火箭發射架,上午10點15分,一切準備就緒,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德州市人影辦請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在經過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並申請空域後,一枚枚火箭射向雲層,作業區普降中雨。
  • 德州市德城區第一套防雹增雨火箭發射系統落戶二屯鎮防雹增雨作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3日訊 為更好地滿足全區防災減災和經濟建設需要,4月1日,由德州市德城區人民政府投資購置的全區第一套防雹增雨火箭發射系統在二屯鎮作業站點完成組裝並調試完畢,為進一步擴大德城區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力度,增強防災減災、趨利避害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 【公告】達拉特旗人工增雨防雹作業公告
    【公告】達拉特旗人工增雨防雹作業公告 2020-03-10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延壽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發射增雨防雹火箭彈減輕災害
    人民網哈爾濱8月3日電 延壽縣今年進入汛期以來異常天氣較多,7月份降水量77.4毫米,與歷年相比少50%,大部分農田處於偏旱狀態,進入七月下旬八月上旬主汛期,強對流天氣頻發,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縣氣象部門利用有利天氣條件,積極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共發射WR-98型增雨防雹火箭彈14枚,減輕了冰雹大風等災害的發生的同時對前期田間偏旱狀況有所緩解
  • 榆林發射22枚火箭彈,人工增雨保春耕
    春雨貴如油!當前正值春耕備播時,榆林多地卻出現旱情。從2月26日夜間至27日白天的這場降水,對於我市來說真是「及時雨」。這背後還有全市氣象部門、人影隊伍的不少功勞,共發射22枚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為了打好今年保春耕增雨第一炮,我市氣象部門在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研判尋找最佳作業時機。早在2月24日上午,市人影辦就根據市氣象臺天氣預報結果和作業條件分析,確定了增雨潛力區域及最佳作業時段。在此次增雨期間,我市共投入40 臺火箭發射架和10 部碘化銀煙爐進入作業前待發狀態,近80 名一線人影作業指戰員24 小時待命。
  • 記者探訪人工增雨過程:飛機火箭高炮增雨防雹(圖)
    增雨防雹趨利避害  「我市採用的人工影響天氣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地面作業,另一種是飛機空中作業。」楊凡介紹說,從地面上發射裝有碘化銀的火箭彈、炮彈,在飛行到一定高度後,把碘化銀等催化劑燃成煙劑播撒在雲中,增強雲中的凝結核,使得空氣中的水汽更多地凝結,同時也會對雲中的溫度產生擾動,形成對流,有利於水汽的增多和下降。
  • 貴陽今年新增10套新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裝置
    9月7日,貴陽市氣象局在修文縣谷堡、小箐兩鄉鎮完成新型人工增雨防雹火箭發射裝置的安裝調試工作。今年全市將新增10套新型人工增雨防雹裝置,分別安裝在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和開陽縣。  據悉,今年新增的新型火箭發射裝置較以往人工防雹增雨火箭更具優越性,主要體現在覆蓋面和安全係數兩方面。
  • 安康西大街落下一枚「火箭彈」?別慌,是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
    近日,二三裡裡友「吃個瓜」發布身邊稱,11月17日晚上23點左右,安康西大街江南賓館對面的綠化樹下掉下一個疑似人工增雨火箭筒的殘骸,砰的一聲落在地上,差點砸到路邊行人。該火箭筒上面還攜帶有降落傘,但火箭筒上無其它人工降雨標誌性文字,不知道是不是人影作業工具。
  • 人工增雨火箭彈殘骸有關事項的官方說明來了!
    、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霧、防霜等目的的活動,是防災減災,服務經濟社會,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的公益事業。 網友所稱的人工降雨,正確的應稱為人工增雨(一字之差,含義不同)。人工增雨需要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有符合條件的雲層、雲層含水量達到一定閾值並有水汽補充條件等)、運用作業工具將催化劑播撒到適當的雲層部位,不是任何條件都可以開展的。受作業裝備等條件的影響,我市目前僅開展了人工增雨(雪)作業。
  • 武威將適時開展人工增雨防雹作業!時間地點看這裡
    武威市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公告 為加強空中雲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防災減災需要,根據國務院《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和《甘肅省人工影響天氣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和各區(縣)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將適時開展人工增雨(雪)、防雹作業。
  • 恩施鄉村樹上驚現「炮彈」 查為增雨防雹火箭彈體殘骸
    在事發現場,發現這枚「炮彈」已經被村民拿回了家。經詢問得知,該村村民王仲平是第一個看見「炮彈」的人,他說,早上在路過地裡時,偶然發現樹上掛著一個降落傘,傘下還連著一個「火箭筒」模樣的東西,這個類似於炮彈的東西,看起來有1米長,其深綠的顏色,尾部的特殊形狀,讓他直接把它和炮彈聯繫到了一起。
  • 砰砰砰 ,溫州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成功「打下」甘霖
    砰砰砰 ,溫州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成功「打下」甘霖 2020-11-20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菏澤發射42枚人工增雨火箭彈,場面震撼難得一見
    6月11日,山東菏澤市氣象局根據全市抗旱和蓄水等保障需要,決定抓住有利天氣,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人工增雨抗旱作業。
  • 航天科技四院增雨防雹火箭助力西南抗旱救災
    從去年冬天到今年初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四院為全國各地人工增雨防雹減災,共提供了15000多枚WR系列高效多用途增雨防雹火箭產品及88套發射控制系統。尤其是在我國西南地區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災,雲南、貴州等省份受災嚴重的緊要關頭,按照受災地區人工影響天氣主管部門的要求,2月中旬以來,四院共為旱區提供了3500多枚增雨火箭產品,在抗旱減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確保雲南、貴州等地對WR系列多用途增雨防雹火箭產品的需求,今年以來,四院中天火箭公司職工認真加工該系列產品,嚴把產品質量關,經常加班加點,保證了系列配套產品的按時交付。
  • 14枚火箭彈升空 東營人工增雨改善土壤墒情
    東營市人影指揮中心抓住有利時機,組織各縣區開展了火箭增雨作業, 發射火箭彈14枚,作業區普降中到大雨。  記者了解到,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作業的共同作用下,11月17日14時至18日8時,東營市平均降水量39.5毫米,折合水量約3.16億方,最大廣饒城區47.2毫米。本次降水改善了土壤墒情,對於小麥過冬十分有利。
  • 邯鄲發射249枚增雨火箭彈助力春耕生產
    圖為工作人員發射增雨火箭彈助力春耕生產。河北新聞網2月28日訊(通訊員閆曉慶)昨天,一場久違的降雪天氣如約而至。截至今日8時,全市平均降雪量10.0毫米,其中最大降雪量出現在武安市,為13.1毫米。邯鄲市區為10.8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