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詩畫原創詩歌:唯有鮮花催開記憶之門

2020-12-23 文眼看世界

四月快結束了,希望大家都能早日摘下口罩,去到戶外,看陽光普照,花朵滿枝,同時釋放下疫情爆發以來壓抑幾個月的心情。

哲學詩畫原創詩歌4首,在此獻給大家。

1

《唯有鮮花催開記憶之門》

唯有鮮花催開記憶之門

沒有美,也沒有傷悲

當愛和晨光照進窗扉

記憶的深處堆滿塵灰

2

《做夢》

碎裂的片段

真實與虛幻之間

沒有思維

生與死

過去與未來

在夢裡都變得模糊又同一

遙遠的迷失中

能想起的,唯有

蛇、獅子的臉,還有各種

變幻的形狀,動作

當你醒來,意識從來沒有如此明晰

但卻找不到一絲證據

聽不到一點聲音

焦渴的心靈扭動著

似乎一直在狂奔尋找,前面是未知的路

火呀,水,一棟家鄉的老屋

心靈在尋找、渴求些什麼呢?

汗水溼透了肉體,

大腦裡殘存一個詩人的名字——余光中

以及莫名的地名,兒時的影像

在夢中之夢裡

我看到莊子和弗洛伊德

前者,躺在那裡與蝴蝶低語,神交

後者嚴肅地坐在桌後,

用心理的專業術語,瞪視人心

在這裡,所有的界限全都消失了

世界被抹平之後,傷痕如同花蕾

一個個凸顯

糾纏不清的混雜的欲望和意識

奇形怪狀的事物令我感到恐懼和不安

我的神經被釘進了一堵牆,變為一幅抽象畫(波洛克的秋?)

當自我試圖把這些拼接

並揉於現實之中

它發現,醒後與睡著之間的巨大秘密——

一個溫暖又真實的靈魂去處(精神的世外桃源)。

3

《思考是一種病》

思考是一種病

如同輪子,一旦啟動

就停不下來

無論躺在床上

還是行走於大地

我們的腦袋總會冒出

各種想法或念頭

這是一種病,一種長期累積的慣性

已經無藥可救

我想,如果人的思維真的停下

世界是否會像預期的那樣

在自然的懷抱中,崩塌,完結?

4

《生活》

樓下的大娘說,

活著就是柴米油鹽,吃喝拉撒

除了這,還能有其它嗎?

起初,我很氣憤,很不以為然

想與她辯解點什麼

後來看到她的孫女

一個朝著未來、無限可能的小生命

再看她——

一個坐等死亡、整日嘆氣牢騷的枯木

我笑了笑

不再氣憤

不想辯解

轉身回到自己的房間

繼續對生活進行實驗、分析。

相關焦點

  • 「原創詩詞」孫華傳|美景催詩懷遠志 閒情信步賦春秋
    美景催詩懷遠志,閒情信步賦春秋。漳河風景區位於荊門、宜昌、襄陽三市交界處。漳河風景區以聞名全國的八大水庫之一的漳河水庫為依託,風景秀麗、水域寬闊、神韻獨特,水質天然純淨,是一個集人文、自然和生態旅遊為一體的水利風景名勝區。漳河風景區由湖心島及陽光沙灘兩個核心景點組成。
  • 「原創詩歌」我記憶中的那個女孩
    每天一首詩,領略詩歌之美;每天一首詞,品味詞曲韻律。每日詩詞分享《山居秋暝》唐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但安史之亂後,心志便逐漸消沉,後半生在輞川隱居,徘徊於仕隱之間,過著恬靜悠閒的生活。王維精通禪理,不僅是優秀的詩人,還是傑出的畫家,又擅長音律,能以繪畫、音樂之理通於詩。善於運用自然精煉、準確和富有特徵性的語言,塑造出完美的藝術形象。往往著墨較多,而意境高遠,宋代蘇軾評價: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 原創詩歌 · 438
    總有一輛公共汽車,載著我的鄉愁歸來,堆滿我文字的倉庫 (發表於中國詩歌流派網-論壇-原創詩歌,2020-12-23 23:44至2021-1-3 15:16)  詩五首 身後的天空像我們剛才擦淨的玻璃 (發表於 中國詩歌流派網-論壇-原創詩歌,2021-1-13 11:55)  詩五首 黎落
  • 【名師名家名人壇】紐西蘭詩畫攝影社主編瑞雪丰韻(浙江)詩歌欣賞
    與你一起住進光陰 文/瑞雪丰韻(浙江) 塵世間漸逝的光纖 每一次悠悠蠕動振憾心靈 逝去的光陰無法挽回 只能攜含淚的目光遺送 回眸曾經的往事烙印靈魂記憶
  • 從《道德經》解讀中國詩,文,書,畫間與的哲學血脈聯繫
    而中國作為詩歌傳承大國,自然延伸了中國哲學史上動與靜這一重要範疇,在動靜手法的運用上可謂登峰造極,具體有以下幾種類型分化。其一是動靜結合,相映成趣。即在渲染靜態的事物的同時反襯動態,令動靜之景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相映成趣。
  • 味爰公之詩,詩中有畫 觀爰公之畫,畫中有詩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這是蘇東坡在《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的題跋。摩詰就是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王維,他升華了詩與畫的藝術境界,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中國畫的傳統,也是中國畫的特點。
  • 《新詩路》民間詩歌檔案之7《詩黎明》
    作品散見《詩刊》《安徽文學》《星星》《詩歌月刊》《詩選刊》《文學港》《詩潮》《青海湖》《黃河文學》《散文詩》《詩林》等刊物,出版詩集一部,主編《安徽80後詩歌檔案》。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教育科研信息網研究員,長春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XIN教師學社」校外導師,中國詩歌流派網原創詩歌編輯,《大西北詩人》副主編,《二十一世紀中國詩歌十年精選》副主編,《2017年度中國十佳詩歌精選》編委,《西北作家》籤約詩人,《少陵詩刊》籤約詩人,《荒土文學》籤約詩人,玄鐵文學社籤約作者。
  • 「原創」詩評 何亞蘭詩評總輯(共十首)人中馬-陳虛炎
    這篇詩歌令我想起一首自己過去的詩——《一束假花》,詩歌大意是目前令我神迷心醉之詩歌,是那樣光線奪目,美麗動人,我可以窮盡一生去追求,可莫要到了晚年,竟然發現是一束假花,悲誠大矣!儘管該詩與我所寫的詩歌內容不同,但表達的方式和趣旨是相仿的。詩人用了上帝視角,來觀摩自己人生,令時光推移向前,從臨逝的時間點來回顧往昔的自我,發出是否自己一直做了無根浮萍而不自知,卻窮耗一生的拷問?
  • 【麥灣瑣憶原創詩歌】王生文詩歌選.
    三步心曲,三步追索,遙遙而行,留住鄉愁傳承心之感悟與靈性,鎖好童憶記載往昔崢嶸歲月稠,傳承民風淳樸智旻信惠燦烈。    認識了解古樹,古堡,古村,探覓人間流傳古經與傳說,感悟溝壑縱橫交錯之故鄉幽深靈性,走進大自然,走進大美武山,走進心靈的振憾和呼喚,識了渭河,觀了大橋,賞了奇石,更了解了家鄉之水簾洞古韻,溫泉神奇湯韻,層層梯田之油菜花韻雄姿,更有一大批書法繪畫攝影大師呈現,武山文藝之詩歌散文小說更是百花齊放。讓麥灣的情愫瑣住記憶,讓大地嬌豔隨《麥灣瑣憶》留下亮麗。
  • 【詩•遠方】張煒亮——古風體詩歌集錦
    怎奈歲月催人老,誰憐嫦娥孤影單。自慚形愧無成事,世事無關效聖賢。 (說明:2017年3月上旬,冬去春來有一年,有感於歲月之匆匆,人生之短暫,臨知命之年仍一事無成。) (2017年10月3日下午,故友盛邀神農歡樂谷,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仿孟浩然詩一首,答謝故友。)張煒亮,字子良,號曲水流觴,漢族,陝西省渭南市人,供職於陝西省榆林市知識產權局。
  • 寫一首詩,為詩歌店慶生
    在這特別的日子到來前,我們發起「寫一首詩,為詩歌店慶生」的活動。歡迎你來詩歌店,拿起筆,寫下所思所感!你的詩,將被掛在這裡��,成為一道美麗風景。 「一千個想法混雜在一起,每一個都是一首詩,沒有韻律或道理,就能蓬勃發展」 。每一次寫作,都是向更好的自己進發。這一次,我們以詩歌的方式,打開時間,打開記憶,打開現在與未來!
  • 王宜濤先生的畫與詩
    人之有緣,則心靈易於相通;人之無緣,則心靈有如陌路。我和王宜濤先生的相識,大概靠的就是說不清楚的緣分。2019年9月13至15日,正值傳統的中秋佳節,由著名詩人馬啟代先生主持發起的「第四屆《山東詩人》年度頒獎典禮暨聊城詩會」在運河之都的聊城東昌湖畔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詩評家與聊城當地的詩人作家160餘人出席會議,我有幸受邀參加,故有了第一次聊城之行。
  • 【原創詩歌】宋別/ 媽媽連誇乖(外四首)
    三步心曲,三步追索,遙遙而行,留住鄉愁傳承心之感悟與靈性,鎖好童憶記載往昔崢嶸歲月稠,傳承民風淳樸智旻信惠燦烈。    認識了解古樹,古堡,古村,探覓人間流傳古經與傳說,感悟溝壑縱橫交錯之故鄉幽深靈性,走進大自然,走進大美武山,走進心靈的振憾和呼喚,識了渭河,觀了大橋,賞了奇石,更了解了家鄉之水一簾洞古韻,溫泉神奇湯韻,層層梯田之油菜花韻雄姿,更有一大批書法繪畫攝影大師呈現,武山文藝之詩歌散文小說更是百花齊放。讓麥灣的情愫瑣住記憶,讓大地嬌豔隨《麥灣瑣憶》留下亮麗。
  • 水流雲在,月到風來——阮班超先生詩畫漫議
    就像水流雲在,月到風來,一切惟意之所適,心之所思,情之所系。因此,先生的詩作,有古典詩的韻味,而又不拘泥於古典詩的平仄限制。儘管如此,先生的詩仍然不失為好詩。比如《送少年同窗》:廣場湧動是人流,辨認故人靠白頭。忽憶偷桃高樹站,更思摸魚順溪遊。課桌曾也分界限,燒餅卻能忍飢留。忽而笛鳴列車動,鼻酸不禁淚哽喉。
  • 既許一人以偏愛 願盡餘生之慷慨 小寒 這些原創美詩 送給你
    一詩一文一個堅持原創的平臺 / 每一天的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黃昏時,一朵雲的影子落在腳邊。那時候,樹梢上有一隻麻雀,歪著腦袋俯瞰人間。河水緩緩向前,這一瞬間流經我面前這一段,也許在數天以前,流經過山間的野板慄樹、阡陌上枯黃的稻秸、垂朽歪斜的老屋、一隻昏昏欲睡的黑貓……於是,我們這些散落的孤獨者,被一條河的記憶收集一處,藏在浮萍背面。我也曾獨行塵世,無人偕行,唯頭上一顆孤星,身後一道孤影。但風與我繾綣,雨入我襟懷,萬花開遍映我眼眸,千山靜默待我彳亍。
  • 論顧城的詩歌
    五在顧城的後期詩歌和語言展開的過程中,他逐漸開始關注老莊和禪為主的中國哲學和中國古典文化。他把這些哲學概括地叫作「自然哲學」。作為證明「自然之境」的例子,顧城在《自然哲學綱要》裡提起的是中國古詩,他說「中國哲學的自然之境與中國的詩境相合,都是一種無目的的自然關照」,也指出「中國古詩最大的特點是缺失主語」「少有抒情的『我』」,從他這個言說裡可以看到顧城擺脫「抒情的自我」思想是參考了中國古詩的。
  • 時代本土文化元素物語下的審視及詩歌藝術本質的回歸與洞見
    這場對話本身就有詩性的成分在裡面,唯有詩人間方才可以做得到,這也決定了其閱讀難度性。一個詩者,即是一個覺醒的行者。他們文字裡寫滿的都是人生旅程的聆聽與感悟。中秋,以月圓兆人之團圓,寄託思念故鄉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之美好祝福,成為中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劉曉平先生以此作開篇,本人理解為蘊含有繼承傳統的心跡,也有對華夏文化自信和情感抒發的感受,為有意為之。此作寫出了「小我的感受」,也寫出了「大我祈福中華的情懷」,不失為一首「以小見大」的優秀詩作。
  • 劉曉平:本土文化元素物語下的審視及詩歌藝術本質的回歸與洞見
    這場對話本身就有詩性的成分在裡面,唯有詩人間方才可以做得到,這也決定了其閱讀難度性。一個詩者,即是一個覺醒的行者。他們文字裡寫滿的都是人生旅程的聆聽與感悟。詩集裡的《小草》一詩裡,可以隱隱感受得到其時劉曉平先生的詩歌創作追求,「一個春秋又過去了/我好想開一次花/結一次果」,短短的三行文字裡有詩人直面世間的姿態,也具備有詩歌文本屬性下的跨越性和空間感,以及超脫常人思維的意想體驗,這種「好想開一次花」「結一次果」的訴求體驗,在詩裡詩外可理解為是他的追求。這種詩的訴求,只有具備高超詩歌技藝的詩人才能融合完成。
  • 超級溫柔、美好、乾淨的句子和小詩,總有一句觸動你心扉
    一詩一文每一天的原創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聽聞少年二字,應與平庸相斥【組詩】文/adam-wang世上有味之事 包括詩 酒 哲學 愛情 往往無用 令人深思的句子送你世上有味之事 包括詩 酒 哲學 愛情 往往無用 令人深思的句子送你
  • 獻給中國美人的詩歌(四首)
    多少年夢中相逢相別愛難為,詩難得,魂難迷我也想與你一同團聚老子莊子、釋迦牟尼、柏拉圖、蘇格拉底墨分五彩,茶分七品,心分萬象,酒客彼此 我只答應你——安得龍蝦滿天下,大庇天下寒士口福開? 龍蝦餵飽龍傳人,真龍天子變龍蝦。秦皇山河近又遠,龍魚龍蝦醉還紅。 百代風流流不去,滿街行走蝦子龍。白字龍蝦黑鍋煮,紅頭龍蝦吃蝦龍。 20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