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體詩歌集錦
就職於陝西省榆林市知識產權局
《詠渝州》
初冬時節抵渝州,山城煙雨半城秋,
茫茫霧都華寶地,隱隱青山泛中流。
時光荏苒東逝水,風雨飄搖一葉舟。
長卷難書胸中志,人生苦短幾多愁。
(說明:2016年11月28日,赴重慶參加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的「2016專利行政執法能力提高培訓班」,閒暇之餘,邀同事好友飲酒高歌創作於重慶。)
《長安懷古》
關中大道長安秋,古城內外客如流。
唐風漢韻今非昔,不盡渭水空悠悠。
(說明:2016年11月上旬,參加第二十三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途徑古城西安有感。)
《古城月夜獨酌》
孤身辦差赴省城,平素無欲自無朋。
舉杯獨酌邀明月,人生何處不崢嶸。
(說明:2016年12月13日,赴省城西安辦差,客居旅館,夜半月圓,獨酌感懷。)
《臨知命之年˙自嘲》
南國三月春已暖,塞上榆林北風寒。
一世情緣戀故土,三生有幸度華年。
怎奈歲月催人老,誰憐嫦娥孤影單。
自慚形愧無成事,世事無關效聖賢。
(說明:2017年3月上旬,冬去春來有一年,有感於歲月之匆匆,人生之短暫,臨知命之年仍一事無成。)
《長安.雪》
昨夜如夢三尺雪,推門拂面銀裝裹。
神州大地呈祥瑞,蒼穹翻滾寒流虐。
(說明:2017年2月21日,赴陝西省知識產權局出差,客居旅館,夜半如夢三尺雪,晨起推門,古都西安銀裝素裹,寒流肆虐。)
《五羊城》
燈火闌珊粵江邊,羊城漫漫雲水間。
花紅柳綠迷離醉,不知身客在嶺南。
(說明:2017年9月上旬,赴廣州參加「2017廣東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夜晚閒暇之餘,漫步珠江邊而作。)
《春日有感》
身居避巷已數年,心遠俗塵神自安。
曲徑通幽花帶路,春光無限蝶棲肩。
梨花落落飄人影。草木蕭蕭映堂前。
一片小院陪我老,三間陋室置身閒。
(說明:2017年4月15日正午,陋室小院,賞梨花,侍花草,感春光無限,偶書而成。)
《榆溪公園抒懷》
人生奔五仍貪酒,三杯兩盅喝不夠。
榆溪公園花錦繡,信手拈來君可否。
(說明:2016年9月上旬,飲宴畢,邀三朋好友,漫步榆溪公園,感臨知命之年,仍貪杯好酒,無所事事。)
《人生感懷》
仰望蒼穹慨長嘆,人生苦短夢難圓。
浩氣長存丹心照,功名浮雲野鶴閒。
(說明:2017年8月20夜,漫步榆溪公園,仰望蒼穹,繁星點點,感人生坎坷,壯志難酬,亦感宇宙浩渺,人生短暫,何不閒雲野鶴,順其自然。)
《清明祭母》
清明時節祭拜墳,春風拂面拭淚痕。
勤儉持家嚴家訓,相夫教子音容存。
冬去春來別九載,陰陽兩界斷腸分。
三柱清香思不盡,兩行熱淚念母恩。
(說明:2017年4月3日,清明上墳,念家母在世時,勤儉持家,相夫教子,任勞任怨,不由得熱淚長流。)
《端午節》
離騷一曲千古唱,神州大地粽飄香。
汨羅江畔龍舟競,風和日麗正端陽。
(說明:2017年5月30日,陰曆端午節,感屈原《離騷》之不朽,作於榆林家中。)
《端午祭》
人謂七十古來稀,吾未五十心孤寂。
憶昔年年端午節,猶夢屈子汨羅泣。
(說明:2017年5月30日,陰曆端午節,念屈原一生坎坷,憂國憂民,忠心耿耿,一腔熱血化碧濤,感慨而作。)
《故鄉》
青山綠水繞村莊,梧桐楊柳路兩旁。
兩座小橋三道嶺,一條小溪任徜徉。
清流擊石鳴脆耳,曲徑通幽伸八方。
猶念童年時光美,初心不改戀故鄉。
(說明:2017年8月13日,閒暇回故鄉,車行鄉間小道,山川河流,小橋流水,浮想聯翩。)
《駝城秋賦》
古城榆林秋風涼,鎮北臺上飄酒香。
紅石峽谷及行樂,塞上江南好風光。
(說明:2017年9月16日,陝北高原,秋高氣爽,五穀豐登,瓜果飄香,有朋自遠方來,遊鎮北臺,紅石峽而作。)
《夜雨初秋》
塞上榆林似江南,風景迷人醉花間。
蛩語悽悽嘆夜深,秋雨淅淅入夢寒。
(說明:2017年8月27日下午,秋雨連綿,撐傘漫步榆溪公園,夜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有感而作。)
《過神農山莊》
故友備佳餚,邀我至田莊。
綠樹道邊迎,五穀風逐浪。
誰言桃源遠,神農酒飄香。
佳節月兒明,今朝醉故鄉。
(2017年10月3日下午,故友盛邀神農歡樂谷,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仿孟浩然詩一首,答謝故友。)
張煒亮,字子良,號曲水流觴,漢族,陝西省渭南市人,供職於陝西省榆林市知識產權局。
【詩·遠方】
是China IP 官方公眾號開闢的全新欄目,當你徘徊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當你掙扎在明日與遠方之間,不如清空大腦,放下繁雜,喚醒心靈的自我,用詩歌抒發情緒,表達深思,釋放孤獨的心靈在詩歌的世界裡流浪。
編者按:
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一朵鮮花能讓他們嗅到春天,一顆水滴能讓他們感知大海。白雲過隙處,他們的思想能穿過時光隧道,徜徉在歷史的長河裡。細雨霏霏時,他們的思緒系在綿綿雨絲上飄向遠方!
詩歌的意義就在於能夠深入到人性的本質,挖掘與發現一場卑微生命裡所彰顯出的莫大張力與能量,甚至是糾結於一場悲苦的反抗與鬥爭,卻能就此探索出一個具有人類普遍性意義的價值認同。
詩歌來自於人的心靈,於是,它照耀人的靈魂,滌蕩人的思想,點燃人的激情。從古至今,詩歌莫不是詩人人格的寫照、莫不是詩人理想與抱負的展示。
chinaip@hurrymedia.com
歡迎智慧財產權從業者踴躍投稿!
《知產觀察家》
一檔全新的智慧財產權行業對話式新聞評論節目
第六期:
楚喬傳、三生三世——熱播劇繞不開的抄襲門
↓↓↓↓↓ 點下方「閱讀原文在中國智慧財產權雜誌網站觀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