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遠方】張煒亮——古風體詩歌集錦

2021-02-08 中國智慧財產權雜誌

古風體詩歌集錦

就職於陝西省榆林市知識產權局

《詠渝州》

初冬時節抵渝州,山城煙雨半城秋,

茫茫霧都華寶地,隱隱青山泛中流。

時光荏苒東逝水,風雨飄搖一葉舟。

長卷難書胸中志,人生苦短幾多愁。

 

(說明:2016年11月28日,赴重慶參加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的「2016專利行政執法能力提高培訓班」,閒暇之餘,邀同事好友飲酒高歌創作於重慶。)

《長安懷古》

關中大道長安秋,古城內外客如流。

唐風漢韻今非昔,不盡渭水空悠悠。

 

(說明:2016年11月上旬,參加第二十三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途徑古城西安有感。)

《古城月夜獨酌》

孤身辦差赴省城,平素無欲自無朋。

舉杯獨酌邀明月,人生何處不崢嶸。

 

(說明:2016年12月13日,赴省城西安辦差,客居旅館,夜半月圓,獨酌感懷。)

《臨知命之年˙自嘲》

 

南國三月春已暖,塞上榆林北風寒。

一世情緣戀故土,三生有幸度華年。

怎奈歲月催人老,誰憐嫦娥孤影單。

自慚形愧無成事,世事無關效聖賢。

 

(說明:2017年3月上旬,冬去春來有一年,有感於歲月之匆匆,人生之短暫,臨知命之年仍一事無成。)

《長安.雪》

昨夜如夢三尺雪,推門拂面銀裝裹。

神州大地呈祥瑞,蒼穹翻滾寒流虐。

 

(說明:2017年2月21日,赴陝西省知識產權局出差,客居旅館,夜半如夢三尺雪,晨起推門,古都西安銀裝素裹,寒流肆虐。)

《五羊城》

   

燈火闌珊粵江邊,羊城漫漫雲水間。

花紅柳綠迷離醉,不知身客在嶺南。

 

(說明:2017年9月上旬,赴廣州參加「2017廣東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夜晚閒暇之餘,漫步珠江邊而作。)

《春日有感》

身居避巷已數年,心遠俗塵神自安。

曲徑通幽花帶路,春光無限蝶棲肩。

梨花落落飄人影。草木蕭蕭映堂前。

一片小院陪我老,三間陋室置身閒。

 

(說明:2017年4月15日正午,陋室小院,賞梨花,侍花草,感春光無限,偶書而成。)

《榆溪公園抒懷》

人生奔五仍貪酒,三杯兩盅喝不夠。

榆溪公園花錦繡,信手拈來君可否。

 

(說明:2016年9月上旬,飲宴畢,邀三朋好友,漫步榆溪公園,感臨知命之年,仍貪杯好酒,無所事事。)

《人生感懷》

仰望蒼穹慨長嘆,人生苦短夢難圓。

浩氣長存丹心照,功名浮雲野鶴閒。

 

(說明:2017年8月20夜,漫步榆溪公園,仰望蒼穹,繁星點點,感人生坎坷,壯志難酬,亦感宇宙浩渺,人生短暫,何不閒雲野鶴,順其自然。)

 

《清明祭母》

清明時節祭拜墳,春風拂面拭淚痕。

勤儉持家嚴家訓,相夫教子音容存。

冬去春來別九載,陰陽兩界斷腸分。

三柱清香思不盡,兩行熱淚念母恩。

 

(說明:2017年4月3日,清明上墳,念家母在世時,勤儉持家,相夫教子,任勞任怨,不由得熱淚長流。)

《端午節》

離騷一曲千古唱,神州大地粽飄香。

汨羅江畔龍舟競,風和日麗正端陽。

 

(說明:2017年5月30日,陰曆端午節,感屈原《離騷》之不朽,作於榆林家中。)

《端午祭》

人謂七十古來稀,吾未五十心孤寂。

憶昔年年端午節,猶夢屈子汨羅泣。

 

(說明:2017年5月30日,陰曆端午節,念屈原一生坎坷,憂國憂民,忠心耿耿,一腔熱血化碧濤,感慨而作。)

 

《故鄉》

青山綠水繞村莊,梧桐楊柳路兩旁。

兩座小橋三道嶺,一條小溪任徜徉。

清流擊石鳴脆耳,曲徑通幽伸八方。

猶念童年時光美,初心不改戀故鄉。

 

(說明:2017年8月13日,閒暇回故鄉,車行鄉間小道,山川河流,小橋流水,浮想聯翩。)

《駝城秋賦》

古城榆林秋風涼,鎮北臺上飄酒香。

紅石峽谷及行樂,塞上江南好風光。

 

(說明:2017年9月16日,陝北高原,秋高氣爽,五穀豐登,瓜果飄香,有朋自遠方來,遊鎮北臺,紅石峽而作。)

《夜雨初秋》

塞上榆林似江南,風景迷人醉花間。

蛩語悽悽嘆夜深,秋雨淅淅入夢寒。

 

(說明:2017年8月27日下午,秋雨連綿,撐傘漫步榆溪公園,夜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有感而作。)

《過神農山莊》

故友備佳餚,邀我至田莊。

綠樹道邊迎,五穀風逐浪。

誰言桃源遠,神農酒飄香。

佳節月兒明,今朝醉故鄉。

 

(2017年10月3日下午,故友盛邀神農歡樂谷,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仿孟浩然詩一首,答謝故友。)

張煒亮,字子良,號曲水流觴,漢族,陝西省渭南市人,供職於陝西省榆林市知識產權局。

【詩·遠方】

是China IP 官方公眾號開闢的全新欄目,當你徘徊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當你掙扎在明日與遠方之間,不如清空大腦,放下繁雜,喚醒心靈的自我,用詩歌抒發情緒,表達深思,釋放孤獨的心靈在詩歌的世界裡流浪。

編者按:

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一朵鮮花能讓他們嗅到春天,一顆水滴能讓他們感知大海。白雲過隙處,他們的思想能穿過時光隧道,徜徉在歷史的長河裡。細雨霏霏時,他們的思緒系在綿綿雨絲上飄向遠方!

詩歌的意義就在於能夠深入到人性的本質,挖掘與發現一場卑微生命裡所彰顯出的莫大張力與能量,甚至是糾結於一場悲苦的反抗與鬥爭,卻能就此探索出一個具有人類普遍性意義的價值認同。

詩歌來自於人的心靈,於是,它照耀人的靈魂,滌蕩人的思想,點燃人的激情。從古至今,詩歌莫不是詩人人格的寫照、莫不是詩人理想與抱負的展示。

chinaip@hurrymedia.com


歡迎智慧財產權從業者踴躍投稿!


《知產觀察家》

一檔全新的智慧財產權行業對話式新聞評論節目

第六期:

楚喬傳、三生三世——熱播劇繞不開的抄襲門

↓↓↓↓↓ 點下方「閱讀原文在中國智慧財產權雜誌網站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古體詩的淵源與規則是怎樣的,入律古風又是怎樣的
    盛唐以後,由於諸多詩人的不斷探索與揣摩,詩歌的創作在字數、聲韻以及對仗等方面都有了比較嚴密的規定,詩體的格律終於形成,格律詩正式進入人們的視線,隨之這樣有著種種規則的詩體,與此前不受格律限制的詩體被人們劃分為古體詩與近體詩。
  • 【詩歌格律】三分鐘讀懂 「古體詩」與「近體詩「
    本公眾號汲取多位詩詞研究學者的學術成果,開闢一個新專題《每篇三分鐘讀懂詩詞格律》,幫助大家更好地讀詩、理解詩甚至創作詩歌。       告別「尬詩」,從「詩詞向上」開始!第一講  古體詩與近體詩以下正文部分純乾貨共2000字,簡要圖1幅,快速閱讀需要3—5分鐘,掌握時間…呃...看天賦吧~
  • 淺談自由靈活的古體詩
    以四言為主的《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商頌》的《那》是年代最古老的純粹四言詩,而許多周代民歌也都保存在這部總集的《國風》和《小雅》裡。《詩經》絕大部分都押韻,尤其是民歌,格律自由靈活,語言古樸明快,眾多優秀詩篇迄今傳誦不衰。
  • 古體詩學習筆記(1)
    我國古典詩歌分為古體詩、近體詩兩大類。古體詩又稱古風,近體詩又稱格律詩。唐代以前,古體詩一直存在,但沒有定稱。
  • 【詩詞樓閣】什麼是古風、格律詩、古體詩、近體詩、 今體詩?
    什麼是古風、格律詩、古體詩、近體詩、今體詩?
  • 一文搞懂詩歌的各種分類:古體詩、近體詩、樂府詩……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從《詩經》開始,到如今的現代詩,詩歌一直延綿不絕,推陳出新。可見在詩歌誕生之初,並沒有太多字數或格律的要求,可以說,唐朝以前的所有詩歌,都屬於古體詩。唐朝之後,模仿這種風格和寫法寫出來的詩,也稱之為古體詩。古體詩是一種較少拘束的詩體,句子數目不拘,篇幅不限,每句字數不拘,不嚴格講究平仄與對仗,也不講究押韻方式,可以兼用平聲韻與仄聲韻。
  • 什麼是詩歌的「四聲八病」?什麼是永明體?
    3.蜂腰:顧名思義是兩頭大,中間小。指五言詩一句內第二字與第四字的聲調不能相同;或第二字與第四字不能同是濁音聲母而第三字是清音聲母,不然就犯了蜂腰的毛病。如:飲馬長城窟: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從、方都是平聲字,我、鯉又都是濁音字,中間的雙則是清音,讀起來兩頭重,中間輕,這就是犯了蜂腰的毛病。
  • 看螢屏上的詩歌和鳴《還有詩和遠方》本周溫暖收官
    本周日(9月27日),熱播文旅綜藝節目《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將迎來溫暖收官。記者今日從節目組獲悉,屆時,華少、張紹剛、胡海泉和李一桐、陳銘組成的「詩和遠方旅行團」會前往浙江海寧,重走百年前徐志摩、胡適等人的觀潮之路,也為歷時兩月的「詩和遠方之旅」畫上完滿的句號。
  • 近體詩有嚴格的格律,那麼古體詩有格律嗎
    近體詩格律淺述中國古典詩歌,又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近體詩想必各位詩詞愛好者都非常熟悉,那些千古名篇,婦孺皆知的詩句,多是出自於近體詩。在我看來,近體詩的格律並非大多數人所說的束縛,相反,它賦予了詩歌極強的音樂之美和形式之美。還有一點,則是很多人沒有認識到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李白很多詩如《蜀道難》、《將進酒》等都是古體詩。相對於近體詩,古體詩的格律要寬鬆很多,但這並不代表其沒有格律。
  • 中國詩歌形式沿革考略——從中國詩歌形式的源流談新詩形式的
    ,因此,中國的新詩只能沿著這兩大形式發展下去,在近體詩的基礎上,建立新體「齊言詩」(齊言現代格律體、齊言今風體);在詞、曲的基礎上建立新體「雜言詩」(雜言現代格律體、雜言今風體)。(一)關於音步整齊詩的發展前途在古體詩、近體詩的基礎上建立新體「通韻齊言詩」、新體「變韻齊言詩」。
  • 詩歌與奔跑相約?《還有詩和遠方》&《奔跑吧》「為愛讀詩」!
    這句詩出自《使至塞上》,是唐代詩人王維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塞外風光的一首名作。大漠長河的塞外風光千百年來也隨著這廣為流傳的詩篇為人們所嚮往。寧夏中衛,前有黃河之險,後接賀蘭之固,自古就是西北地區兵家必爭之地,境內有著秦、漢、明三代長城,正是一處名符其實的「塞上」。
  • 古體詩與格律詩,之間的區別
    先來看一下我們標題,古體詩與格律詩之間區別,時下愛好詩詞的朋友也不少,但是橫亙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問題就是,古體詩與律詩,老虎和老鼠傻傻分不清楚!哈哈 。嚮往其實詩就是抒發內心志向的言詞,編上曲,就是詩歌!這個說法也只是對詩一個簡單定義!
  • 打油詩是很特殊的詩歌體裁,格律詩、古體詩和順口溜有什麼區別?
    古體詩就是可以只考慮押韻。近體詩就要考慮對仗、平仄、押韻等格律,所以又稱今體詩、格律詩。四、古體詩一般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雜言幾類,前面四類是有每句有固定字數限制,後面雜言可以不限。但是古體詩也有絕句,不過為了區分開來,稱為古絕。
  • 詩詞常識:什麼是近體詩和古體詩,它們有什麼區別和特點?
    近體詩並不是表面理解的近代體裁詩,是形成於初唐的一種有著嚴格格律,即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代詩歌體裁。古體詩是專指漢代、魏晉南北時期的詩歌體裁。因為有這兩種體裁的詩歌,會讓初學詩歌者形成一個誤區,而且容易被一知半解的解釋而誤導。
  • 草堂讀詩丨賞析:安德魯·懷斯《遠方》
    我知道那是你心的方向擁有這份懷念這雪地上的爐火就會有一次歡暢的流浪於是整整一個雨季我守著陽光守著越冬的麥田將那段閃亮的日子輕輕彈唱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
  • 在臨海,90後的陳十八說「詩歌可以把遠方帶到我家客廳」
    上周《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播出第三期,抵達的地方是台州臨海。斑駁的磚牆堆砌了古城滄桑的年輪,戚繼光的傳奇在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傳中,融入了當地人的血液和基因裡。在上期節目中,他有出現,和朋友們在咖啡館讀著詩,是我們身邊普通的年輕人的模樣。但是在閱讀和分享詩歌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歡和真摯,讓陳十八與其他人區別開來,那種眼神裡的光芒,讓人看到了熱愛的力量,也看到了一個年輕人關於詩和遠方的自我表達。陳十八說:「詩歌可以什麼都不要,詩歌就是需要天賦。」而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自己的話,他說是自己寫的那句詩——「胖流星划過夜空很莊重」。
  • 十分鐘搞明白什麼是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詩、新格律派
    老街按照時間的順序簡單說一說,古體詩、近體詩、格律詩、新格律派到底是怎麼回事?一、古體詩與古詩、古風古體詩也叫做「古風」。我們習慣於把民國以前的詩叫做「古詩」或「古詩詞」,廣義上說的「古詩」叫做舊體詩,舊體詩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兩種。為了避免混淆,我們「古風」或者狹義的「古詩」稱為古體詩,這是相對於近體詩來說的。在唐朝詩人吳兢的《樂府古題要解》中,還把「古詩」稱之為「古詞」:《江南曲》古詞云:"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 人們喜歡談論「詩和遠方」,但是遠方到底在哪裡?能解釋大家不再愛...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不再崇拜詩人,大家也不再喜歡看詩歌,寫詩這條路慢慢的變成了純粹的個人愛好了。最近幾年楊角風突然又開始寫詩,原因完全是受到了高曉松的影響,他的《人生還有詩和遠方》中寫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房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深深感動了我,我們的生活太多的物質橫流,而精神上真的缺少了那份詩意,人生還有詩和遠方,那麼遠方是什麼?
  • 古典詩歌分類
    一、什麼是詩歌:詩歌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源於原始人的勞動呼聲,是一種有聲韻、有歌詠的文學。
  • 雷格|不必遠方,詩就是生活
    愛爾蘭詩人希尼曾說:「在詩歌的王國裡,如同在意識王國裡,可能學習到的東西是無窮盡的。」(《希尼三十年文選》)我們嚮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理想中的生活,有詩和遠方,但是雷格告訴你,不必遠方,詩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