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 文圖
搭「順路」的同事回家,你會收他車錢嗎?3月11日,滴滴順風車發布公告稱,為配合防疫工作,方便企業員工互助出行,該平臺緊急上線「順路同事」功能。對有需求的企業或單位開通授權,切實幫助大家解決特殊時期安全、便捷出行的問題。值得關注的是,去年11月重啟順風車業務的滴滴,在試運行周期只開通了國內7城。而此次以企業或單位延展順風車業務,是否意味著該業務正在準備對更多城市擴容?
滴滴順風車開啟「順路同事」
試探非運營城市「水溫」
當日,滴滴順風車發布了「順路同事」的使用規則,國內各地生產經營主體可向滴滴發起授權邀約。獲此授權後,企業方向滴滴提交員工資料信息以及他們的個人滴滴ID,其公司有車員工即可註冊為順風車司機。而後,「乘客員工」即可在平臺上發起約車訂單,每天設定好行進路程與時間提交,由「司機員工」選擇是否接單、是否收費。
當前,滴滴順風車業務並未開通鄭州市。因而,用戶打開該平臺順風車業務仍是一張暫未開通的公告。而「順路同事」服務的推出,意味著企業主體發起申請開通,滴滴順風車就解決了進入空白城市的合理性。
「『順路同事』服務是個相對閉環。在該平臺上,A公司『司機員工』會清晰識別自己公司『乘客員工』的訂單,不會看到B公司的訂單。」滴滴方面稱,在當前「抗疫」周期,國內城市的交通出行還不夠方便。在此情況下推出「順路同事」服務,是為配合防疫,方便企業員工互助出行。
但不可否認,滴滴順風車在非運營城市推送「順路同事」服務,其訴求相當明確:其一,在未開啟順風車業務的城市,進行市場需求「水溫」實測;其二,加速進行前期司機端、用戶端數據積累。
畢竟,滴滴順風車業務雖實現了重啟試運營,但因此前一年停擺而「元氣」消耗殆盡。因而,它需要找到一個趁手的加速器,更需要一個合適的「入場」理由。
你會用滴滴接同事順路上下班
還收同事車錢嗎
同一公司或單位的同事,在獲公司授權後,都可在行程列表通過標籤識別,邀請同事合乘出行。滴滴推出的「順路同事」服務,是個不錯的設想。
河南人是否樂意用滴滴接同事順路上下班,這卻是個問題。
在安陽某知名鋼企工作的李先生認為,滴滴這個功能對河南人的適用性不強。如他所言,「捎帶同事上下班,看的是平日交情,絕不會是錢。河南人壓根就不會為幾塊錢和同事去計較,更何況,這是在抗疫周期,同事間搭把手是應該的事兒。」
在鄭州航空港區工作的袁女士稱,由於公司距市區較遠,平時上下班,就是同事們兩三人相互結伴開車。但在車費這事兒上,沒人會特別較真。「我沒有車,所以會給開車的同事每月加200元汽油,感謝同事們的照顧。但若是在滴滴下單,先不說乘車價錢,開車的人也未必樂意被滴滴平臺抽成吧。」
在鄭州某國企工作的王女士,則希望滴滴順風車能儘快在河南正常開啟。王女士每天都需往返鄭州、開封兩地,由於同事們下班或加班時間的不確定性,所以,很容易出現過長的等待,甚至耽擱正常回家時間。「這種跨城上班的生活很累,單靠一個公司同事很難完全解決問題。希望疫情過後滴滴順風車業務也能正常化,但前提是夠安全。」
責編: 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