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黃鱔品鑑指南

2021-02-27 黑珍珠餐廳指南

本文授權轉載自【橄欖畫報】

ID|FoodIngredients

作者|Vivian

七月盛夏,高溫總容易讓人食慾不佳,但其實夏季的食材也不輸春秋。

經過春季的覓食,小暑時節左右的黃鱔圓肥豐滿,不僅肉嫩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在溼氣較重的夏季食用最是有益。

不過,享受鱔魚的鮮美時也需格外注意。鱔魚分為青、黃兩種,青色的有毒,不能食用,要現殺現烹並且煮熟,才能完全殺死鱔魚體內的細菌和血清中的毒素。

▲冰鎮黃鱔

我國民間吃黃鱔的歷史悠久,譬如江浙一帶肯定是佼佼者,像清朝李鬥的《揚州畫舫錄》一書中提到「面有澆頭,以長魚、雞、豬為三鮮」,其中說的「長魚」就是黃鱔。

江浙大大小小的麵館從來不缺一碗火候十足的鱔絲面來鎮店。加上老上海的鱔糊、杭州的生爆鱔、無錫的梁溪脆鱔,江浙一帶也算是把黃鱔做得淋漓盡致。


不過說烹鱔這門學問,廣東人也是不甘於後的。像一鍋煲仔黃鱔飯,飄香四逸,生米在瓦煲裡煮成熟飯,鋪滿手撕的黃鱔肉和拌入鱔骨鱔血熬成的湯汁,蓋上瓦蓋一焗,米飯粒粒分明透著金黃光澤,盡吸黃鱔鮮味精華,也是堪稱一絕。又或者是用金蒜來椒鹽油炸還沒長大的小鱔,特別適合下酒。

▲黑珍珠一鑽餐廳惠食佳 | 炸傻鱔

那其實江浙和廣東在吃黃鱔上有什麼分別和講究呢?

黃鱔的外型細細長長,動作十分靈活,經常生活在淡水沼澤地,喜歡在淤泥中鑽洞,或者是藏匿於稻田和池塘裡,因此也叫田鰻。黃鱔喜泥沼,如果生長在水質不好的地方,就容易染上揮之不去的泥腥味,令人難以下咽,所以黃鱔的生長環境非常關鍵。

江南水鄉有不少水質優良的水域,如錢塘江、西湖、千島湖等,水道縱橫交錯,除了盛產湖鮮河鮮外,同時也盛產鮮甜肉嫩的黃鱔,因此江浙一帶的人們自古以來就有吃黃鱔的習慣。

從黃鱔的肚子判斷品質

▲黃鱔的第二節最為肥美

黃鱔也有分野生和養殖,野生黃鱔鮮味更濃,肉質更緊緻,價格自然也更高,不過單憑肉眼其實很難分得出區別,只能從口感判斷。但不管是野生還是養殖,要判斷是不是好的黃鱔,首先都得看肚子。通常黃色肚子帶有整齊密集的黑色斑點的話,肉質都會比較爽滑美味。

▲黃鱔的鱔背比鱔肚肉厚

黃鱔有別於一般的魚,別的魚大多數是肚肥背多刺,偏偏黃鱔是反的,鱔背的肉比鱔肚更厚更肥美,因此平時我們說的「鱔背」,其實是拆骨起肉的鱔片,而不是帶骨頭的鱔肉,適合爆炒。

▲鱔片去骨後,適合爆炒,如廣東喜歡豉椒炒

無論是江浙還是廣東做法煮黃鱔都會視乎它的大小來決定它入什麼菜。例如江浙的響油鱔絲要用一兩半的黃鱔,鱔肉切絲又滑又嫩。生爆鱔背用四兩的黃鱔,鱔肉厚度適中,口感豐腴。鱔筒燒肉要用八兩的黃鱔更好,肥美鮮嫩,口口都是肉。

▲啫啫黃鱔用帶骨鱔段更加爽脆

而廣東的啫啫黃鱔慣用的帶骨鱔段,則喜歡用二兩到二兩半的黃鱔,吃下去更加爽口彈牙。另外,火候也影響黃鱔的口感,特別是以「啫啫」這種廣州特色做法來做黃鱔的話,要把食材放到燒熱的瓦煲裡猛火急炒,瞬間鎖住食材水分,以高溫燒焗令裡面的醬汁快速蒸發從而發出「啫啫」聲,讓食材脆嫩又充滿鑊氣。

▲惠食佳|啫啫黃鱔

像做啫啫黃鱔這種口感爽脆的菜色,要求把控好黃鱔受熱的每一分每一秒,鱔段也要統一大小,因黃鱔在高溫的瓦煲裡也會持續受熱,所以大廚甚至連上菜的步行時間也要計算在內,才能保證其口感在上桌那一刻是剛剛好的熟度。

如果要說江浙一帶與廣東地區做的黃鱔,最大的分別在哪裡,懂吃的人會告訴你是口感。江浙一帶烹鱔以柔嫩見稱,軟腍中帶點爽滑,滋味!

譬如響油鱔絲,用水泡死後起肉成絲,熟肉下鍋,配以醬油、砂糖、料酒等濃油赤醬,撒一把蔥花蒜末,澆下滾油,蔥蒜立刻滋滋作響,醬汁均勻地掛在每一條鱔絲上,鮮香味濃,肉嫩滑溜。

至於廣東烹鱔當然就是講求夠爽脆,夠彈牙了。啫啫黃鱔把鱔段熟度焗得恰到好處,打開瓦蓋後,秘制醬汁煮好的鱔段與新鮮蔥段和香菜一起拌勻,香氣伴隨「啫啫」聲撲鼻而來,鱔肉爽口惹味。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啫啫黃鱔怎麼吃吧!


打開煲蓋,煙霧瀰漫,香氣四散


攪拌輔料,爆香黃鱔


醬汁在鍋裡的「啫啫」聲漸漸變小,開吃!

但說到「爽」,就不得不提冰鎮做法了。用開水把黃鱔表皮的黏液去掉後,洗淨放血切片,清水灼熟,隨即埋到冰塊裡快速冷卻,冰鎮黃鱔的肉質經過收縮而緊緻,十分彈牙,吃的時候沾一下特調的薑末醬油或者芥末醬油,原汁原味,又鮮又爽。

▲沾一下醬,像吃刺身一樣

在全國的黑珍珠餐廳中,也有許多頗費功夫的鱔魚菜品,比如上海黑珍珠二鑽餐廳福1015的熗虎尾,杭州一鑽餐廳紫薇廳的爽口鱔糊,南京二鑽餐廳江南灶中餐廳的蝦爆鱔,還有廣州一鑽餐廳炳勝品味的黃鱔飯等等。

大家更喜歡柔嫩酥軟的江浙做法還是爽脆彈牙的廣東做法呢?

#點擊圖片,查看往期文章#

邊界與開拓:黑珍珠餐廳主廚的身份突圍

菜場採風、餐廳交流,黑珍珠主廚探索成都

 杜才清:引發風潮的時令菜突圍


相關焦點

  • 【美食】被「黃鱔女主播」炒火的黃鱔,到底是什麼?坐月子的女人很需要它
    這幾天一則某直播平臺女主播,在直播過程中用黃鱔ZW的新聞炒爆網際網路,其關鍵詞搜索的熱度甚至超過當晚世界盃預選賽中國男1:0足斬殺韓國男足的新聞。事後該女主播還出來闢謠,說黃鱔並沒有鑽進其身體內,自己並沒出事。
  • 【釣魚技巧】土法垂釣黃鱔魚實用技巧
    鱔魚就是俗稱的黃鱔,屬魚綱、合鰓目、合鰓科、黃鱔亞科。是一種魚,身體像蛇,但沒有鱗,膚色有青、黃兩種,大的有二、三尺長。喜歡安靜,一般靜臥在水底。生活在水邊泥洞和石縫裡,夏季出來,十一、十二月藏於洞中。  取1米-1.5米長的細竹竿自製,在竿的細端拴牢一隻寬門大型魚鉤,也可用粗鐵絲代替竹竿,不過鐵絲後端應彎出手柄或裝上木把,否則不好拿。
  • 燒黃鱔
    現在正值黃鱔上市的時候,不過野生黃鱔到市場一落腳就被買走了,碰到也算你運氣好。
  • 日本奈良縣黃鱔嚴重泛濫,當地人無從下手,中國吃貨:讓我來!
    隨著現如今已經進入了夏季,不少地區的溫度現在已經升上來嗯,普遍都在三十多度左右,十分的讓人煎熬,但是你知道嗎?並不是所有人都討厭夏天,也正是夏天才是人們出門遊玩最多的時間,同樣的到底,各地的風味美食也正是這個時候是最為豐富的。
  • 黃鱔怎麼做好吃?
    黃鱔別稱鱔魚、田鱔、田鰻等,為合鰓魚科黃鱔屬的一種魚類,在我國各地均有生產,以長江流域、遼寧和天津產量較多,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質水底層,營養豐富,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黃鱔怎麼做好吃吧!
  • 日本奈良縣「黃鱔泛濫」個頭碩大,農民毫無辦法,網友:中國吃貨出動
    的詩句,民間更是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黃鱔營養價值極高,鱔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卵磷脂,高蛋白低脂肪,其鈣、鐵含量在常見的淡水魚類中居第一位。而且黃鱔肉嫩味鮮、刺少,整個夏季,江蘇各地的餐桌上常能見到鱔魚的身影。但在日本,黃鱔卻成了「災」,個頭碩大黏膩滑溜,當地農民對此毫無辦法。
  • 何柏青:話說黃鱔
    見鄉野農夫設陷阱,將一隻長長竹籠置於水溝,黃鱔可鑽入,但無法鑽出,毎晚均有所獲。那時,鄉間之野生黃鱔,無汙染,肉厚,味鮮,可燉湯,可紅燒,可爆炒。 黃鱔的妙處,主要當做菜餚。袁枚《隨園食單》,介紹三種吃法。其一,鱔絲羮:「鱔魚煮半熟,劃絲去骨,加酒、秋油煨之,微用纖粉,用真金菜、冬瓜、長蔥為羹。」
  • 這樹不值錢,但樹根卻是稀罕物,越黃價值越高,人稱「黃鱔藤」
    每年到了夏季的時候,許多生活在農村山區附近的農民朋友
  • 鰳魚、黃鱔、茭白都來了,你還不來?
    農曆四月是新榮記東海魚歷上非常惹味的一個月,立夏一過,鯧魚退隱,鰳魚上位,黃鱔也開始肥美,連肥嫩的茭白也迫不及待地要提供點鮮甜清爽
  • 諾萊仕遊艇會「荷風清颺」夏季品鑑會圓滿落幕
    6月17日,2019「荷風清颺」夏季品鑑會於諾萊仕遊艇會圓滿落幕。本次品鑑會迎來了諾萊仕遊艇會的戰略合作盟友:北京長安俱樂部,以「荷風清颺」為主題,探月夜荷池深處,以花入饌,嘗一隅清幽。當晚,諾萊仕遊艇會會員、長安俱樂部會員、美食博主沫沫紛紛出席,共享珍饈。舊友新知歡聚一堂,筵席高朋滿座,互動滿滿。
  • 聽說黃鱔上熱門了?論如何正確食用黃鱔...
    本著我強烈的好奇心,上網看了昨晚黃鱔的新聞(至於是什麼新聞,小編就不說了)只想說: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很多人紛紛表示以後再也不吃黃鱔了這種想法是應該拒絕的!鱔魚其實是很好的食材鱔魚表示它很無辜將黃鱔宰殺,去內臟,去骨,洗淨後切成片放碟內,以生薑汁、精鹽、花生油拌勻將淘洗乾淨的粳米放入砂鍋中
  • 究竟對黃鱔有怎樣的偏見,才不進這5家人氣黃鱔店?
    前陣子,黃鱔一度蓋過國足的熱潮 因一女主播把黃鱔塞進不可描述的地方,做不可描述的事…沒想到,又有個廣州的大叔讓黃鱔再次出名這大叔聽信偏方用黃鱔塞進去能治病就把一條半米長的黃鱔塞入了自己體內...團長只想說:真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
  • 種稻記 152 捉黃鱔
    最過癮,是摳黃鱔。一條圳溝,兩頭堵住,放幹水,爛泥膝蓋深,一段段翻開,尋。黃鱔多,多到一桶一桶,往屋裡扚。【扚,tiá,扚提同源。江北方言:聰明齊頸,要人扚醒。】田裡滿水,就尋鱔洞。莫動水,水沉清,看見鱔洞。一條鱔,兩個洞,一頭一個。洞多,哦兩個呢?
  • 上海人的美味家常菜——黃鱔菜
    平日裡,燒大黃鱔少,家裡燒黃鱔是與餐館一樣的「老三篇」:炒鱔絲、炒鱔背、炒鱔糊。其實,在袁枚的《隨園食單》裡,黃鱔菜也不過三道:鱔絲羹、炒鱔、段鱔。這黃鱔能上能下,入宴能佔一席,也能做大眾面的澆頭且可湯可拌。老底子吃清炒鱔糊要去本幫德興館,這道菜與他家的蝦子大烏參齊名;現在卻是只知其一。若要吃炒鱔背,則上寧波館益慶樓。
  • 泥鰍和黃鱔哪個更好吃?
    黃鱔和泥鰍都是我們經常食用的水產品,並且味道都十分鮮美,泥鰍和黃鱔,都有「水中人參」之稱。營養豐富,哪個更營養?「泥鰍比鱔魚的營養價值要高一些。為什麼這麼說呢?可以從下面幾點看出來。黃鱔和泥鰍的外形區別想要辨別黃鱔和泥鰍的簡單的方法就是嘴尖有鬍子的,寬扁的;就是泥鰍。泥鰍比較寬短。頭大沒有鬍子的,尾巴尖的是黃鱔,黃鱔比較細長。
  • 炒黃鱔,最下飯
    但他們的一些食物養生觀念,我還是頗為認同,比如,小暑吃黃鱔,最補,傳說賽人參。他們出身漁民,也能分辨出什麼是野生什麼是家養,所以平常買回來的質量都不錯,個子也大,殺好剁成數段燒湯。小沙鍋,小火慢燉,最後湯稠肉爛上桌。我吃不了幾塊,女兒吃得最多。個人感覺,黃鱔湯總抵不上紅燒好吃。紅燒黃鱔,最好要搭上五花肉,揚州有個名菜,就叫做「馬鞍橋燒肉」。大段黃鱔燒好微曲,兩頭高,中間低,狀似「馬鞍」。
  • 黃鱔飼料有哪些種類?
    黃鱔飼料有哪些種類?可以用作飼養黃鱔的原料種類繁多,其營養素組成和營養價值各異。為了合理地利用飼料原料,系統地了解各種飼料原料的特點,判斷其在養殖生產中的地位和價值,便於學術交流和適應現代化動物生產發展的需要,對飼料進行恰當的分類很有必要。
  • 【盛況空前】魚米之鄉美如畫 監利黃鱔甲天下
    抬頭仰望,只見長長的濱江未來城公路前沿,一塊巨大的招牌上寫著醒目的一排朱紅大字:「2017湖北•監利黃鱔節」。頂端有一排小字:「生態監利   鱔行天下。」下面一幅十分工正的對聯:「監利黃鱔天下餐,小城大愛世人贊」。門前早己人聲鼎沸,車水馬龍,好一派節日的繁榮景象。
  • 黃鱔做法大全,鮮美鹹甜都有
    端午將至,又到了吃黃鱔的好時節了。民間素來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俗諺,端午節前後,正是一年裡鱔魚肉最肥嫩、最有營養的時候。
  • 夜話 你知道黃鱔哪個部位最好吃?
    、海派川菜代表人物李興福大師設計並烹製的「全鱔宴」,真是一次難得的美食體驗。那個時候,黃鱔在上海的菜場裡還屬於高檔水產,偶然到貨,家庭主婦奔走相告。小菜場的師傅將碩大的木桶抬到老虎灶,木桶裡無數條黃鱔不安地蠕動著,滾燙的開水兜頭一澆,木蓋一壓,聽得到裡面劈劈啪啪甩尾巴的聲音。少頃,蓋子一掀,一股蒸汽升騰而起,木桶裡風平浪靜,倒去熱水後再抬回菜場,由女師傅們嘻嘻哈哈劃鱔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