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比較晚,但是發揮的作用卻是很大的,美國的加入直接扭轉了二戰的局勢,為同盟國的大反攻和最後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美國在歐洲戰場陣亡士兵最多,在太平洋戰場次之。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派往歐洲、北非、太平洋戰場的兵力達到了近兩百萬人,傷亡人數也高達107萬之眾。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因為與歐亞戰場相距遙遠,得以安然無恙,還乘機發展軍工產業。然而,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最重要的軍事基地珍珠港,這直接讓早就想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羅斯福總統毫不猶豫的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至此爆發,幾天後,納粹德國和義大利也分別向美國宣戰,美國也毫不猶豫的予以宣戰回應,至此,美軍全面介入二戰,從本土及太平洋基地迅速集結百萬軍隊開赴太平洋、歐洲和北非戰場。
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戰結束,美軍在三大戰場傷亡數字達到107萬人,其中陣亡達40萬人,包括戰鬥死亡29萬人,非戰鬥死亡11萬人,具體到各大戰場陣亡人數如下:
在歐洲戰場(德國本土外),美國地面部隊陣亡人數為141088人,陸軍航空隊戰鬥陣亡人數為36461人,全部陸軍總計陣亡177549人。美國與德國作戰,美國軍隊共計陣亡人數達183588人。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歐洲戰場主要的交手對象就是德國,因此這18萬多的陣亡人數是統計了美國在整個歐洲戰場與德國作戰的陣亡人數。
在太平洋戰場,因為多進行跳島戰役,海戰和登陸戰為主,戰鬥死亡人數要少於歐洲戰場。太平洋戰場,美國陸軍地面部隊陣亡41592人,陸軍航空隊陣亡15694人,美國陸軍共戰鬥陣亡57826人。另外,美國海軍戰鬥陣亡31157人,美國海軍陸戰隊戰鬥陣亡19733人。美國總計在太平洋戰場直接陣亡人數達到了108504人。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數字是只是戰鬥陣亡,非戰鬥陣亡人數沒有計入,若加上非戰鬥陣亡,美國與德軍作戰,陣亡人數達到25萬餘人,與日軍作戰,美國陣亡人數也超過15萬人,相比之下,美軍在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陣亡人數數量比較懸殊。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除了德軍裝備精良,戰鬥力要比日軍強之外,兩個戰場的模式不一樣是重點。
太平洋戰爭主要是海空大戰和登陸戰為主,美軍在太平洋戰場所具備的優勢條件除了武器裝備精良,後勤補給充足,軍隊的戰鬥力也要優於日軍。太平洋戰爭美軍只在硫磺島戰役中傷亡慘重,硫磺島一戰,美軍過於樂觀的預估戰局,犯了輕敵的錯誤,雖然艱難的佔領了硫磺島,但也付出了傷亡兩萬多人的代價,這場戰役是美軍唯一傷亡人數大於日軍的一場對決。
而美軍在歐洲戰場,面對的是以「閃電戰」聞名,訓練有素,戰鬥值爆表的納粹德軍 ,這些德國部隊橫掃歐洲大陸,與美軍作戰絲毫不落下風,以陸戰為主的歐洲戰場,美軍可謂是吃盡了納粹德國的苦頭,光在阿登戰役美軍就傷亡了將近八萬人,其中四萬餘人受傷,兩萬餘人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