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趕屍」的原理有三種,最後一種和「竹竿舞」有關

2020-12-26 秉燭讀夏秋

「湘西趕屍」是過去流傳在湘贛一帶的特殊職業,可以看成是一種「巫術文化」。

在鬼片中我們也看過這樣的鏡頭:通常是師傅帶著徒弟,趕著一群屍體,屍體額頭貼著符咒,趕屍人晝伏夜出。當帶頭的師傅念動咒語後,這些屍體就會蹦著跟著師傅走,徒弟在後面斷後。

在行走的過程中,師傅搖動銅鈴,意思提醒人們躲避。趕屍人住的客店也是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白天關著門,晚上開著門,據說這些屍體就在門後站著。

開這樣的夜店投資很少,不用準備那麼多的床位。

這就令人產生了疑問,既然是「趕屍」,屍體是怎樣跟著趕屍人走得?其中的秘密又是怎樣的呢?

「湘西趕屍」的傳說由來已久,據說在遠古時期,湘西的祖先蚩尤被黃帝打敗後,為了把這些死去的士兵帶回家,蚩尤想了一個辦法,把屍體排成隊,念動咒語,這些屍體邁著步子就隨著蚩尤回到了家鄉,這就是最早「趕屍」的由來。

「趕屍」一般流行在湘西苗族大山一帶,在過去人們經商或者外出死在了外面,古人有「葉落歸根」之說,意思是死在千裡之外也要葬在家鄉的祖墳裡,這樣會入土為安。

苗族一帶都是大山,路難走,用車運屍體無法行走,於是就出現了「趕屍」這一職業。

由於「趕屍」都是晝行夜出,並且是師傅帶徒弟口口相傳,外人很難知道其中的秘密。另外到現在道路修好了,並且實行火葬,這門古老的職業早已經消失了,由此更增加了「趕屍」的神秘性。

不過經過多年的探究,最後人們總結出了趕屍三原理。

第1種,趕屍的原理其實就是背屍或者抬屍。為了增加這種職業的神秘感,也為了安全起見,趕屍人故意在屍體額頭貼上符咒,並且都是在夜晚進行,這樣藉助夜色掩蓋小動作。

乘黑夜趕屍人僱上兩個壯工,把屍體一個一個地往前背,到白天再把這些屍體排成隊,外人看就是趕屍,其實就是背或者抬屍,這屬於「掛羊頭賣狗肉」的招數。

第2種,說趕屍人事先已經把這些屍體的內臟掏空了,屍體只剩下了一副皮囊,然後趕屍人用一種特殊的防腐藥劑處理, 處理後的屍體看著很沉,其實沒多大重量。到晚上,趕屍人和助手用竹竿把這些屍體串聯起來抬著走。

想想也有道理,趕屍人有「三趕三不趕」,比如剛被官府砍頭的人可以趕,淹死多日的不趕,主要意思是說,新鮮的屍體可以趕,陳舊放時間長得不趕。這是因為新鮮的屍體能立馬防腐,陳舊的屍體已經腐爛了,也就沒防腐的意義了。大家試想,山高路遠運輸不方便,如果不防腐,夏天趕屍到家還不臭了?

第3種說法,是說趕屍人用一種特殊的藥劑處理屍體,屍體腳上的神經能夠暫時恢復,其他的神經都是僵硬的。然後把屍體掏空,用繩索和竹竿把所有的屍體的腿串聯起來,到了夜裡,師傅在前徒弟在後,隨著鈴鐺的節奏邁動腳步,帶動屍體一起往前走。

據說這種靈感來源於苗族的竹竿舞。只要跟對節拍,用提線像提線木偶那樣,提著幾個皮囊往前走也不是難事。

據資料記載,在六幾年這種職業就已經絕跡了,趕屍有行規,那就是不能隨意外傳其中的原理,還說假如誰洩露出去,就會對己不利,對後代不利。因此趕屍的原理成了歷史之謎,直到現在人們還在探究中,有知道的朋友不妨分享其中的秘密。

文/秉燭讀夏秋

相關焦點

  • 神秘的湘西趕屍,至今謎團重重,能否用「合竹術」的原理來解釋
    電影中的趕屍情節,其創作來源正是出自於著名的湘西趕屍。湘西位於我國湖南省的西北部,是全國唯一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下轄1市7縣,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具有明顯的大陸性特徵。眾所周知,苗疆巫蠱之術盛行,繼而演化出了不少的神秘風俗。在苗疆之中,一直有入土為安的習俗,本地人客死他鄉之後,絕不能葬在外地,而是要與親人見上最後一面,如此才能算是了卻了亡人的最後一樁心願。
  • 湘西趕屍是真實存在的麼?
    沈從文先生也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及:"經過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會趕屍。若眼福好,必有機會看到一群死屍在公路上行走,汽車近身時,還知道避讓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樣。"現代的湘西趕屍被認為是上古苗巫的支脈,和蠱毒和落花洞女一起並列湘西的三大「邪術」。據說它是生苗(原生苗族)結合「巫」與「術」而創生的一種法門,源自歷史十分悠久的「造畜術」。
  • 揭秘湘西趕屍,是真實?還是騙局?
    趕屍,屬苗族蠱術,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亦說與茅山術祝由科有關,又稱移靈,發源於古辰州沅陵、瀘溪、辰溪、漵浦四縣。清朝就廣為流傳湘西"趕屍人"的傳聞,即趕屍人利用"秘術",將客死異鄉的人的屍體帶回家鄉,讓他們入土為安,林正英電影裡的殭屍原型大都出自於趕屍文化。
  • 湘西趕屍原來真的存在,最後一位趕屍人,說出了趕屍的真相
    很多人對趕屍諱莫如深,很怕談及此類的話題,其實,趕屍是我國的一種典型的區域文化,主要集中在湘西一帶地區。因為湘西趕屍太過於有名,以至於很多的湘西人表示,自己每次到了外面,就有外地人非常好奇的問:「你會趕屍嗎?」
  • 殭屍為啥蹦蹦跳跳,這事其實與湘西趕屍有關
    殭屍電影裡的殭屍幹嘛老是傻乎乎地蹦蹦跳跳,有人認為與古老的湘西趕屍風俗有關。這種客棧專供趕屍人和他攜帶的屍體居住,他們進去後,屍體都靠牆站著,趕屍人呼呼大睡。沒人敢窺視這種客棧,連客棧的老闆和小二也不敢,具體怎麼收錢就不知道了。居然有人敢掙這種錢,難以置信。
  • 趕屍人的傳說:湘西趕屍文化的內涵奧秘
    趕屍、巫蠱和落洞是湘西三大謎題。其中趕屍 為神秘,排在首位。新中國成立後,全國破除迷信,趕屍本已成為湘西的歷史遺蹟。趕屍的傳說趕屍原指趕戰死士兵的屍體。相傳,部落首領蚩尤曾在黃河河畔帶兵殺敵。打完仗後要往後方撤退時,蚩尤不忍心丟下死在戰場上的將士不管,希望軍師施法讓這些人回歸故裡。
  • 湘西趕屍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認為,湘西的獨特文化和地理位置造就了趕屍這一神秘文化現象。湘西鳳凰古城,這裡是湘西苗族的代表性地區之一,也曾是趕屍較為流行的地區之一在湘西:他們到底是怎麼去趕屍的?首先讓我們來梳理一遍趕屍的全過程,這有利於我們來解讀趕屍。
  • 神秘湘西:趕屍與下蠱
    向西進入川南和貴州大部分地區,有的經川南和黔西北開始遷入雲南;向南遷入湘西和廣西,有的又由桂北進入黔南、黔東南。第四次大規模遷徙發生在元、明和清時期。這時期苗族繼續從五溪、武陵地區遷入貴州、廣西,並從貴州、廣西及川南經過不同線路進入雲南,由雲南陸續出境,遷徙至東南半島的北部山區。這些大規模遷徙主要是各朝發生的戰爭和推行的民族鎮壓政策所致,亦有因天災原因逃荒的小規模遷徙。
  • 【未解之謎】揭湘西趕屍之謎,一種真實存在的苗族民俗/最早起源於魔神蚩尤
    因為電影,湘西趕屍之謎出現了,因為人們覺得這是電影是假的,然而在湘西的苗族歷史上,真有趕屍的習俗,這就令人費解了!湘西三大邪:湘西趕屍、放蠱、落花洞女一、真實存在的趕屍人在揭開湘西趕屍之謎,也就是它到底存在是否前,我們先來看看關於湘西趕屍的民間說法。苗族是最早發明巫術的民族,而趕屍作為一種民俗事項,是巫術的一部分。趕屍,也與湘西蠱毒、湘西邪事落花洞女一起,並稱為詭異的湘西三邪。
  • 湘西趕屍神秘莫測,後人揭秘被專家否定,軍人暗中觀察後揭秘
    摘要:湘西趕屍神秘莫測,後人揭秘被專家否定,軍人暗中觀察後揭秘湘西趕屍之所以讓人感到神秘莫測,主要是因為「死人為什麼會動」這一點,而這也是後世對於湘西趕屍行業是否真實存在,有各種爭議的地方。雖然中國玄學在鬼神之說上有諸多傳說,但是湘西趕屍作為一種地方民俗,是確實存在過的行業,它的運作和可操作性確實值得後人深入探索。我們都知道,人自然死亡後,屍體會在30鍾至2小時內逐漸僵硬,在人類生命學上,這稱為「屍僵狀態」,並會在9至12小時內完全僵硬。這種狀態在經過約30小時後,屍體的肌肉會逐漸恢復到一定的柔軟度,在70小時後便會恢復正常。
  • 最後的趕屍匠:現場示範趕屍過程,揭開「湘西趕屍術」的面紗
    牛郎織女的故事流傳至今,這是極其美好的神話故事,然而卻不是每一個神話故事都是美好的,比如湘西趕屍。從《山海經》問世以來,人們對於神話故事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以及一種敬畏且信任的心思,古人科學知識匱乏,以至於當對於一件事情無法有理有據的解釋的時候,人們總是更傾向於迷信,這是時代的產物,至今我們仍然有很多地方還流傳著上千年的神話故事。
  • 《傳奇中國》:湘西趕屍是真的嗎?
    我們經常在某些電影中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道士拿著鈴鐺在前面引路,後面則是一群行走的殭屍,這就是湘西當地著名的趕屍文化,那麼湘西趕屍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說起「趕屍」文化,最早要追溯到黃帝時期了。當時,黃帝和蚩尤大戰,蚩尤落敗,將士死傷慘重,蚩尤不忍將士們的屍體留在他鄉,就詢問軍師有沒有帶走將士的辦法軍師提出了一個方法:自己做法讓將士們的屍體站起來,由蚩尤擎著符節在前面引路,這樣就可以把將士們的屍體帶回了這就是最早的「趕屍」據說,趕屍匠從不亂收徒弟,最起碼要滿足3個標準:
  • 揭秘| 湘西趕屍術的原理及流程到底是怎樣的呢?
    在古代流傳的眾多怪力亂神之說中,有這麼一個傳說絕對是無數人童年之時的陰影,那就是在湘西流傳的趕屍傳說了。那麼曾經在湘西常年趕屍的那些趕屍匠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它們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到底是什麼樣的呢?一、存在與湘西的文化,傳說為它蒙上了恐怖色彩作為湘西苗族的一種傳說,趕屍文化在當地是非常興盛的,同時也因為現代一些影視作品的流傳,加強了其本身的玄幻特性和恐怖色彩,讓觀看的人都嘆為觀止。
  • 「黑人抬棺」大戰「湘西趕屍」
    另一邊,傳統湘西趕屍,隊伍大小不一,主要成員由趕屍者和若干死屍組成。和黑人抬棺不同,湘西趕屍以單純的跳躍為主,一趟趕屍下來,跳個幾萬次是常有的事。長時間的跳躍對趕屍者和死屍的體力和團隊協調性要求較高,所以高規格隊伍一直比較稀缺,這是限制湘西趕屍發展的主要原因。
  • 【夜潭】《湘西神秘事》系列:趕屍和另一個世界
    「你們那裡有沒有仙娘,她真的能上到陰間嗎?」是的,只要你是湘西人,就註定跟湘西的這些神秘事聯繫到一起。 「什麼趕屍?」當第一次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我感到驚愕,因為我的確從小就沒有聽說過我們鳳凰有趕屍這回事,聽到最多的是巫師、蠱婆和仙娘。 「就是趕死人走路啊!一跳一跳的像電影裡面的殭屍。」
  • 湖南趕屍是真實存在的麼?
    沈從文先生也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及:"經過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會趕屍。若眼福好,必有機會看到一群死屍在公路上行走,汽車近身時,還知道避讓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樣。"現代的湘西趕屍被認為是上古苗巫的支脈,和蠱毒和落花洞女一起並列湘西的三大「邪術」。據說它是生苗(原生苗族)結合「巫」與「術」而創生的一種法門,源自歷史十分悠久的「造畜術」。
  • 湘西趕屍是否真的存在?其後人現場親自示範,真相併沒有那麼神秘
    湘西趕屍是湘西三絕之一,這一「巫術」流傳了上千年,至今仍然讓我們感覺驚悚之餘,又十分好奇。在電影中,趕屍的道士身著道服,手拿招魂幡和攝魂鈴,一走一搖。身後跟著一眾殭屍,頭貼黃符,一條一條地跟著道士的方向向前走。
  • 各地奇特風俗:除了湘西趕屍,這些奇詭的風俗你聽說過嗎?
    雲南佤族——人頭祭雲南佤族,這個民族在很久之前,曾有一種古老的祭祀形式——獵祭人頭,只有獵人頭來祭,社神才會使地方平安,保佑糧食豐收。慶幸的是解放後,這種血腥的習俗被廢除了,後多以牛頭代替人頭。湘西的山區——趕屍湘西趕屍,對於這個風俗,想必大多數人都有聽說過,而這也是小編我最初對於湘西的聽聞。湘西的沅江流域,大多是崇山峻岭,其間道路崎嶇,人行已是甚為不便,倘若要抬著棺材運屍回鄉,那更是十分麻煩。
  • 湘西趕屍文化揭秘!
    趕屍,是巫文化的一種,又稱移靈,發源於古代湖南各地區。清朝就廣為流傳湘 趕屍人的傳聞,即趕屍人使用「秘術」,將客死異鄉的屍體帶回家鄉,入土為安。 殭屍 題材電影的原型就是湘趕屍。一般半夜聽到攝魂鈴的聲音,村都會躲進屋內,把狗等家畜也牽到屋內,因為 他們知道是趕屍人來了這是一種傳輸信號類似於今天的鳴喇叭。趕屍途中有「死屍客店」,這種客店只住死屍和趕屍人,趕屍人天亮前到達死屍店, 白天休息夜晚悄然離去,屍體都在板後依牆而立。
  • 湘西趕屍和苗人下蠱,現實中土司制度下的湘西民俗到底有啥?
    延續八百多年的湘西土司制度湘西的土司制度是我國封建王朝為了統治「夷狄」,通過分封可世襲的地方首領官職,來防止「夷狄內侵」的一種政治制度,是一種少數民族的產物。朝廷分封彭氏為首領,當地人尊稱為土司。土司在當地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換句俗語來說就是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