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款遊戲都像是一盒巧克力,你需要有人來告訴,盒子裡面是否就是你想要的味道。歡迎來到遊戲日報Steam玩家過節系列第19期!
從遊戲誕生之初起,給遊戲在怎麼分類就成了個難題。好在大部分遊戲的分類都為英文縮寫,只要拼湊出幾個關鍵詞,再縮寫一下就能湊成一個恰當的分類。但在日本誕生了這樣一種分類,名為英文字母,卻不屬於任何一種簡寫,這就是Galgame。
Galgame的起源很特殊也很有意思,最早的時候並沒有以美少女為主題的遊戲。直到80年代光榮率先開了個好頭,搗鼓出了業界第一部以美少女為主題的遊戲,而後數十年間,以和美少女談戀愛或冒險為主的文字遊戲層出不窮。
相似的遊戲一多了,總要取個名字分個類吧?於是乎girlgame就成了這些遊戲的總稱。但霓虹人民的英語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傳來傳去就莫名其妙成了galgame。再加之大部分Galgame都是出自日本遊戲廠商,慢慢的,玩家圈子也就默認了Galgame的稱呼。
雖然大部分Galgame都是出自日本廠商之手,但在Steam有著這樣一款Galgame,他出自歐美製作者之手,卻意外地有著極高的好評。
這便是兩年前大火的心跳文學社。
當玩家們遊玩第一周目,可能還只是個正兒八經的Galgame。和普通的Galgame一樣,剛開始時主人公忙著和各個人物刷好感,雖然偶爾會出現短暫的bug,但整體流程還是和其他Galgame一個樣。
但當遊戲第一周目結束時,這個遊戲詭異的一面開始逐漸被揭露。遊戲中玩家的青馬竹馬突然死亡,一下讓這個遊戲畫風變了個模樣。當遊戲進入到多周目後,遊戲裡劇情會越來越匪夷所思,甚至會有大量恐怖的情節。比如說,遊戲中的女性角色會以非常詭異的狀態死亡,或是人物立繪變得扭曲異常。
對於心理承受能力低的玩家來說,完全可以說是個純粹的恐怖遊戲。不止如此,遊戲甚至會有著無法正常退出的情況發生,強制玩家進行劇情。據說在當時,英國法醫在看到這款遊戲後,立馬通知有關學校要特別注意這款遊戲的影響。
「雖然內容方面很出色,但絕非普通孩子所能承受的,恐怕連成年人都很難招架遊戲所帶來的心理衝擊。」說到這,讀者老爺可能會覺得這款遊戲完全是出自製作者的惡趣味,故意以Galgame做偽裝來製造落差感,從而達到驚嚇玩家的目的。
但事實並非如此,隨著遊戲的深入,玩家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這款遊戲有著打破第四面牆的設定,即遊戲中的角色被設定成知道自己身處於遊戲中。
在遊戲中,路人npc莫妮卡擁有著自我意識,而她一直在操縱著遊戲的走向,遊戲中的恐怖場景和橋段都是出自她之手。而她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遊戲中並沒有她和玩家的感情線,但她對玩家產生了情感,為了在遊戲製造出她的感情線,才導致了遊戲劇情的崩潰。
這款遊戲在steam上有著高達97%的好評率,新奇的設定是它飽受好評的原因之一,更多的還是因為這款遊戲有著對傳統Galgame的諷刺。
Galgame遊戲中的感情線全憑玩家單方面推動,玩家選擇和誰在一起也是基於玩家自身的喜好,對於玩家而言這種設定是有利於玩家遊戲體驗的。但真實的感情始終雙向的,心跳文學部的出現便是對Galgame中的虛情假意進行了一次批判,諷刺了個粉碎。
兩個人的真心相愛才是感情的基礎,單方面的喜歡,最終只有支離破碎的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