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在孩子到了適婚年齡就會想方設法催婚,孩子結婚後事情還沒做完,就繼續對孩子進行催育,其實父母也想早抱孫子,這也是人之常情,父母也會有一天老了,身體不如以前,希望自己能多看看孫輩。
不要幫我帶娃,還要我照顧你,話雖無情,卻贏得了鄰居們的同情。
小迪跟丈夫都是大學同學,在校期間兩人就已經領取了結婚證,但一直未公開,直到大學畢業,小迪跟著丈夫回到了丈夫的家鄉,「嫁雞隨雞,養狗隨狗」也是人之常情,很快就育有一子,本想把兒子拉大點,自己也能出去打工,給家人減輕負擔。
但公婆非得讓自己生二胎,在大寶一歲時,就強迫兒媳再生一個孩子,並且答應幫小迪帶娃,讓她省心,迫於壓力,小迪在一歲後就懷孕了,小迪在產後一年內又懷孕了,這次又是一個兒子,雖然生二寶月子期間,小迪婆婆就沒有過來照顧小迪,只是和年邁的姐妹打麻將。
令小迪極為不滿,覺得婆婆根本沒把自己當家人看待,等到孩子滿月時,婆婆才來看小迪,並對自己的兒子說:「現在我的那群老姐妹都在家享受生活了,我也想和她們一起出去走走,別再給小迪帶娃了。」
這句話讓小迪大為感動:「當初不生二胎,你們非要我生,現在生了你們又不管,這樣就不要想讓我給你們養活了。」
婆婆和婆婆的關係越來越緊張,鄰居們得知這件事後,都站在小迪的角度考慮,以為等大寶上了幼兒園以後可以出去工作,但卻被婆婆逼著生二胎,生二胎後又不幫忙照顧,家裡的孩子需要照顧,家務事也要打理,弄得小迪焦頭爛額。
事實上,許多婆媳關係在面對生不生二胎的問題上都會變得非常敏感,有些老人會希望趁著自己身體還硬,多想幫自己的孩子帶娃或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有的老人會想,自己退休了就該在家頤享天年,「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也不必操心。
老漢選哪種生活都是應該的,但不能應為自己的私心而要求兒女生二胎,既然答應幫老漢帶娃,但又不履行承諾,這無疑是給孩子找麻煩,也會極大地影響到家庭的和諧,小迪說不給老漢養老是生氣,但也不是沒有理由的,真正的老漢要懂得兒女的艱辛和艱辛。
老年人怎樣能和他們的孩子相處好?
1.別輕易幫助孩子做決定:
孩子長大後要獨立生活,孩子的事要讓孩子自己做主,即使有了親兒子,孩子的事也要由孩子自己解決,老人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但要最終決定孩子的事,老人才能左右孩子的事。
儘可能不和孩子住在一起
老年人如果身體狀況良好,可以選擇自己住,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住,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分歧,安排時間也不一樣,所以為了避免矛盾的發生,所以老年人在身體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自己住。
2.妥善幫助兒童減輕負擔:
青年的壓力也很大,在生活和工作之間遊蕩,子女也會希望老人在必要時伸出援手,無論是帶娃的壓力還是經濟上的壓力,只要老人有條件就可以幫助子女,老人也不願意讓子女陷入生活的困境。
"退休金"是指給自己留有餘地的:老人家在把孩子都養大以後,還會自己留一筆養老金,平時要妥善保管這筆錢,不要揮霍一空,也不要輕易把錢給孩子,到了一定年齡,老人家的身體就會變得非常虛弱,生病了,老人家的救命之恩就要用在刀口上。
老年人為子女操勞一生,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過上好日子,但子女在生活艱難時,也要向父母請教,不管是帶娃還是帶錢,老人都可以從自己的情況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