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旬婆婆想讓兒媳給自己養老,被吐槽:你給誰帶娃,就找誰養老

2020-12-23 Ainee媽咪

小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可以說是寶媽最為脆弱的一個階段,因為她們不僅自己需要別人照顧,而且還要面對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初為人母的陌生與膽怯。

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誰能幫助寶媽帶娃,這份恩情寶媽也一定會記在心裡,並且在日後回報。但同樣的,如果寶媽在坐月子時因為種種原因而受了委屈,結下了「月子仇」,那麼她們也會將這件事放在心裡很久。

6旬婆婆要求兒媳婦給自己養老,反被吐槽

欣月是一位八零後媽媽,從南方遠嫁到北方,不在父母身邊的她顯得很是自立,不過她在生娃帶娃這件事情上卻還是個新手,於是欣月和老公便找到了同在一個城市的婆婆。

可婆婆只幫欣月帶了半個月的孩子,就正好趕上欣月的小姑子也懷孕了,婆婆考慮到欣月暫時沒有工作,而女兒還在上班,於是拋下了欣月母女,去照顧自己的女兒,並且一直幫女兒帶孩子帶到小學。面對婆婆如此偏心,欣月只是默默將委屈咽下。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欣月的女兒也已上了初中,欣月便重新找了份工作,不過沒多久,婆婆卻因生病住院了,出院後,孝順的老公便將婆婆接回自己家中照顧。

欣月其實並不攔著老公照顧婆婆,平時給婆婆買些生活用品也都爽快給錢,但自己和女兒對婆婆態度冷淡,很少主動關心和照顧婆婆。

後來丈夫出差,欣月不得不短暫的接替了照顧婆婆的工作,但她發現,6旬婆婆在言語中總吐露出想讓兒子兒媳給自己養老的想法。

而老人這樣的話,卻被一向好脾氣的欣月吐槽:「我不攔著你兒子孝順你,因為那是他必須做的,但我卻沒有這個義務,所以你當初給誰帶娃,現在就找誰去給你養老。」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欣月的事雖然只是個例,但其實在生活中,也確實存在這種「偏心」的老人。

老人的「偏心」不利於家庭和諧

雖然說,老人本身是沒有義務幫子女帶孩子,而且幫誰帶孩子也是老人的自由,但像欣月婆婆這樣的,也未免寒了兒媳的心。

畢竟,女兒的孩子是親孫兒,兒媳的孩子也同樣是親孫兒。老人偏心,只會引起家庭的不和諧關係。

而且婆媳關係不和,不僅兒子在中間受氣,小孩子也同樣難受,如果關係緊張到一定程度,恐怕會給孩子帶來傷害,對他們的成長也沒有益處。

「婆媳關係」不和諧,對孩子的成長也沒好處

1) 孩子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對於孩子來說,媽媽與奶奶都是親人,可兩人的矛盾,會讓孩子很難做。

與媽媽親而不親奶奶,心裡會很難受,如果親近奶奶,媽媽也會不高興,同樣會令孩子難受。

都說媽媽親、隔代親,面對同是親人的兩位,卻像仇人一樣,孩子夾在中間只會左右為難。

2) 內心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的心目當中,親人本應該和睦融洽,如果連親人都彼此生厭,甚至互相指責、爭吵,會影響孩子對家庭關係的認知偏差,從而對家庭關係缺乏信心。

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孩子日後對家庭生活的看法,也會使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

3) 不容易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家人的觀點和對人的看法,很容易對孩子的是非觀產生影響,特別是強迫孩子「站隊」,逼迫孩子認同自己的觀點,認定對方就是錯誤的時候。

孩子為了說服自己,相信某一方是完全正確的,往往會促使孩子形成不正確的是非觀。

【媽咪有話說:】

其實面對類似的事情,家長們還需理性看待。

一方面,寶媽要理解老人幫你帶娃是情份,不帶也不可責備。另一方面,誰都有脆弱和需要人幫助的時候,作為婆婆,也是孩子的親奶奶,在兒子和兒媳需要搭把手時給予幫助,也體現了老人的寬容與慈愛不是嗎?

今日話題:如果你是欣月,會怎麼做呢?

相關焦點

  • 「婆婆不幫忙帶娃,你願意伺候她養老嗎?」兒媳的回答很現實
    「我和你媽掉河裡你先救誰「、」我和你媽發生矛盾了你幫誰「、」我和你媽……「這些」送命題「,男生們在談女朋友的時候可能多多少少都有經歷過,但其實這些看似開玩笑的話,背後都反映出了一個問題。老公總是要出去賺錢的,請保姆來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不太現實的,相比這些來說,自然婆婆來照顧比較好一些。婆婆幫忙帶娃是義務嗎?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每個人都知道,帶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和責任,老人可以遵循內心的真實想法,想帶就帶,不想帶就不帶。但是很多婆婆卻有一個顧慮,如果不幫忙帶孩子,兒子和兒媳不給自己養老怎麼辦?看看這幾位婆婆怎麼說。郭阿姨的兩個女兒很早告訴母親,我弟弟有孩子你不用幫忙帶,辛苦一輩子不能再受累,不要擔心養老的事,我倆給你養老,咱不給他帶娃,也不用他養老。最後兒媳求助娘家媽,老人心疼女兒,一邊帶娃,一邊照顧病歪歪的老伴兒,兒媳告訴兒子,既然兩個大姑姐都說了,養老不需要咱們,那你以後就給我父母養老吧,因為什麼你心裡明白。
  • 婆婆不幫忙帶娃,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嗎?這位寶媽的回答很現實
    婆婆不幫忙帶娃,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嗎?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問寶媽:「婆婆不幫忙帶娃,你還願意給她養老嗎?」 1、表達愛的方式不同 婆婆和兒媳表達愛的方式不同,婆婆想要讓自己的兒媳幫助兒子幹家務,不想讓自己的兒子這麼辛苦,兒媳就會經常向兒子撒嬌,讓兒子幫自己多幹活,得到丈夫更多的愛,所以,婆媳之間站在各自的立場中都很生氣,導致經常吵架。
  • 「婆婆幫帶娃」和「給婆婆養老」,是等價互換嗎?養育並不是交易
    她生完寶寶跟婆婆說,想讓婆婆幫忙帶帶孩子,沒想到婆婆卻說:「我也忙,沒法幫你帶孩子啊,現在的年輕人一點都不想我們年輕的時候,不能吃苦。」婆婆又說:「我自己有養老金,你也不用拿養老這事威脅我,我不帶娃,也不用你給我養老。」
  • 「養老找我嫂子,別來煩我」被小姑子怒懟後,婆婆主動跟我和好了
    但有些人所認為的「退路」和「偏愛」,其實並不存在,只是他們想當然認為存在,如此一來,這種人有恃無恐,有可能讓自己栽跟頭。就像有個離婚女人吐槽自己的前夫時說的一樣:『他跟我結婚後不求上進,讓我賺錢養他,我只是好心提醒並要求他負責任,他卻跟我翻臉,要跟我離婚,要讓我滾。
  • 婆婆對兒媳不好,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原因只有這一個
    相反,對兒媳不好,處處刁難,兒媳肯定也不願意給婆婆養老,然而,有些不受婆婆待見的兒媳,卻還會給婆婆養老,到底什麼原因呢?馮女士:52歲若不是婆婆做得太過分,沒有哪個兒媳會和婆婆變成仇人。老公實在看不下去,跟婆婆說:「媽,我媳婦和大嫂相比,誰是旺夫相?」婆婆死不承認說過這種話。老公的大哥惹了禍事,要賠償別人10萬,大嫂娘家只給拿了5萬,其他自己辦法,婆婆不但沒幫忙,還罵大嫂喪門星。然後,理直氣壯地讓我借錢,幫忙肯定的,可婆婆的態度讓我很煩,我生氣說了一句不管。
  • 「即使我不帶孩子,你也有義務養老,」兒媳一句話,婆婆啞口無言
    哪有什麼重大的事情,只不過是鍋碗瓢盆,女人坐月子、帶孩子、老人需要養老等等這些都是比較重大的事情。如果婆婆不能做好前期的事情,那麼到後來想要指望兒媳養老也就難了。因此,婆婆應該要從長遠考慮,絕不能刁難兒媳,能幫的就幫一把,畢竟自己日後還要指望兒媳。
  • 《民法典》頒布,不肯幫兒媳帶娃的婆婆傻了,心理學家:亡羊補牢
    而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很重,所以從古至今都是女方嫁男方娶,生了孩子跟男方姓,婆婆幫忙帶娃。奶奶帶孫子是非常常見的現象,甚至可以說,很多人都認為奶奶帶孫,天經地義。但是,也有不少婆婆總想「反其道而行之」,圖個清閒,說什麼也不肯幫兒媳帶娃。
  • 「不帶娃我就不養老」寶媽這話聽起來無理取鬧,卻讓人無言反駁
    因為他們吵得動靜太大,周圍四鄰都跑到門口勸架,我聽見這家兒媳說:「不帶娃我就不養老!」這話一出,做婆婆的就立馬開啟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模式,開始坐地上大哭,數落兒媳的不是,還說兒媳不孝順。但是,兒媳卻說:「前十年看婆婆,後十年看兒媳,在我最需要你幫忙的時候,你卻躲起來享清閒。
  • 「兒媳,你憑什麼不為我養老?」女人只回答3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人就來找我,點擊「關注」,想成為你真誠的朋友!作者:七七原創作品,抄襲必究!/1/前幾天刷手機的時候,看到這麼一個街頭採訪的短視頻,裡面的主題是關於「人這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呢?」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這位寶媽說的還理直氣壯的,周圍還有好多人附和,覺得老人不幫著帶孩子,給他們養老太吃虧了。當然,也有人說帶娃和養老沒啥關係。
  • 「你不幫我帶娃,我也會給你養老!」這位寶媽解釋讓人欽佩
    網友「數字遊戲」:我婆婆以後是別指望我了,她天天打麻將都不來看孩子一眼。現在孩子才半歲,就催我生二胎了。更可氣的是她奶奶對外竟然說孩子是她和我一起照顧的。老了肯定會照顧網友「沉甸甸的愛」:我從來沒想過婆婆幫帶,我覺得她沒這個義務幫媳婦帶,當然老了我肯定會照顧。孩子自己生的為啥不自己帶。
  • 婆婆要求小姑子養老,卻把家產全部留給兒媳,最終讓自己老無所依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什麼命不命,沒有誰的命是從出生就註定了的,出生註定的只是當時的處境,之後的人生會活成什麼樣子,全憑自己是否有改變的意願。你非要認為一切都是命,從而不做任何改變,你活不好怨不得別人。 這個道理很簡答,別說老人,就拿年輕人來說:明明你和別人一樣出身普通,有些人的出身甚至還不如你,為什麼別人會越過越好,而你卻越過越差?真的只是因為別人命好嗎?真的是因為上天註定嗎?
  • 「婆婆不幫帶娃,以後該不該給她養老?」這是我見過最合理的解釋
    這段時間,關於「婆婆要不要幫帶娃」和「婆婆不幫帶娃,我要不要給她養老」的討論越來越多,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而接下來這位寶媽給出的回答,是我見過最合理的解釋。小楊生孩子的時候,由於沒有經驗,很是手忙腳亂,產後心情也很不好,常常被夜醒哭鬧的孩子弄得近乎崩潰。家裡經濟條件不算很好,沒有請月嫂,小楊就想請在鄉下的婆婆來幫忙帶一下娃。
  • 不給我帶娃,還想我給你養老?看似不孝,實際上卻滿是心酸
    老人家在孩子到了適婚年齡就會想方設法催婚,孩子結婚後事情還沒做完,就繼續對孩子進行催育,其實父母也想早抱孫子,這也是人之常情,父母也會有一天老了,身體不如以前,希望自己能多看看孫輩。不要幫我帶娃,還要我照顧你,話雖無情,卻贏得了鄰居們的同情。
  • 一個婆婆的內心獨白:我不想帶娃,只是怕他們不給我養老
    老一輩見狀,紛紛心疼起自己的兒女,將家庭那一環節的帶孩子之重任攬到自己身上。因此,關於老人帶孩子的問題便有了分歧。大致分為以下兩種,一是願意帶娃,二是不願意帶娃。不同的想法會延伸出一系列的複雜話題,可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婆婆的內心獨白:我不想帶娃,只是怕他們不給我養老。當我看見這一行字的時候,真的是思索萬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婆婆對帶娃有恐懼,兒女們的思維方式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 「不幫你帶孩子,我也不用你養老」婆婆想要自由,最後卻失了幸福
    有些女人很聰明,結了婚之後就和丈夫搬出去住,不與婆婆同住在一起。這樣一來,婆媳關係自然就融洽許多。可再如何小心翼翼,有些麻煩和問題依舊難以避免。比如說,女人生了孩子之後誰來帶?按照我們國家最傳統的思想來看,婆婆幫著兒媳照看孫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 兒媳婦到底有沒有義務給公婆養老?62歲的婆婆告訴你一個道理
    從兒子和兒媳決定結婚的那一刻起,他們雖然沒有辦婚禮,我都從心裡拿兒媳婦當成親女兒一樣對待,但是我真的沒有要求過他做什麼回報。兒子兒媳結婚六年都還沒要孩子,而我卻從來為此而催促他們,怕我的催促影響了他們自己的選擇。畢竟現代的年輕人與以前不一樣,他們自己有自己的規劃,老年人就不要摻和了,想抱孫子也順其自然。
  • 「不願意給我養老,就滾回你娘家去」,婆婆趕走兒媳後,追悔莫及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下面這個女人就經歷過這樣的婚姻,直接因為婆媳矛盾丟了婚姻: 『雖然我結婚前聽說過婆媳矛盾,也聽說過有些女人吐槽自己的婆婆,但在我看來,吐槽婆婆的女人自己性格不太好,我覺得可能是她們自己的問題導致的婆媳矛盾。
  • 「你怎麼好意思上門?」婆婆投奔兒媳被拒,兒媳:我都離婚三年了
    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一個兒媳相當於半個女兒。」婆媳關係一直是千古難題,往往都會相處的「水火不容」,如果遇到高情商的婆婆算幸運,如果是「極品婆婆」呢?「你怎麼好意思上門?」婆婆投奔兒媳被拒糖媽的高中同學,前段時間跟我講了她堂姐和「極品婆婆」的事兒,實在是太奇葩了,忍不住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