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有些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通透,越來越懂事,活得越來越明白,不僅能把自己管好,還能把子女管好。
而有些人則是活了一輩子,糊塗了一輩子,而且越活越糊塗,結果到頭來既沒有管好自己,也沒有管好子女,最終不得不老無所依。
悲觀主義者認為這是一個人的命,覺得一個人活得不好,活得糊塗,子女不孝,老無所依,都是命中注定。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很明顯不是!什麼命不命,沒有誰的命是從出生就註定了的,出生註定的只是當時的處境,之後的人生會活成什麼樣子,全憑自己是否有改變的意願。你非要認為一切都是命,從而不做任何改變,你活不好怨不得別人。
這個道理很簡答,別說老人,就拿年輕人來說:明明你和別人一樣出身普通,有些人的出身甚至還不如你,為什麼別人會越過越好,而你卻越過越差?真的只是因為別人命好嗎?真的是因為上天註定嗎?你可以這樣認為,但你改變不了別人付出比你多的事實。
02
下面這位讀者說的她二姨家的情況,就存在上面提到的那種問題,她二姨就是個活得很糊塗的人,因為盲目遷就兒子兒媳,以至於讓自己落得個老無所依的下場:
『有些人明明只需要換一種活法,就可以活得很幸福很輕鬆,可他們偏偏要選擇一條很累很辛苦的路。不得不說,有些人的人生,完全是自己給毀掉的。
就拿我二姨來說,如果她不是一直慣著我表哥,如果她在我二姨夫去世之後能夠多關注下自己的生活,不至於讓自己落得個老無所依的下場。
雖然父母對子女有責任心是應該的,但太過於盲目的責任心,我覺得還不如丟掉。很多時候,父母的責任心會弄巧成拙,自以為自己對子女好,結果無形中把一切都搞砸了。
比如我前面說的我二姨一直慣著我表哥,這就是她的責任心太盲目導致的結果。她不認真管教自己的兒子,一直在慣著他,一直在縱容他,結果把他養成了一個廢物。
我二姨不是認識不到我表哥的問題,可她卻一直選擇無視,之後繼續縱容,為了讓我表哥成家,為了讓我表哥傳宗接代,就想著通過花大錢讓他結婚。
我表哥是個廢物,再加上又是盲目花錢娶的媳婦,所以我表嫂不可能是個懂事的人,更不可能孝順,於是就連帶著引發了一系列悲劇。
我表嫂不願意給我二姨養老,也不允許我表哥盡孝。這時候,我二姨要求我表姐給她養老,加上我表姐看不下去她哥嫂的做法,於是就把我二姨接到身邊去住了。
明明維持住這樣的狀態就好了,可之後我二姨卻做了這樣一件事:明明是我表姐在給她養老,她卻把家產全部留給了我表哥。
我表姐不明白怎麼回事,問她的時候,她回答說:「你嫂子說了,如果不把家產留給你哥,她就跟你哥離婚。你哥要傳宗接代,我不能讓他離婚,所以只能把家產留給他們!」
我表姐雖然孝順,但是我二姨的做法卻讓她很寒心,更重要的是,她老公和婆婆都很不滿,一家人施壓之下,我二姨不得不離開我表姐家。
按理說,把家產留給我表哥表嫂了,他們應該給我二姨養老,但他們卻不管我二姨的死活,以至於我二姨到最後不得不老無所依。雖然看起來很可憐,但回頭去看她做過的事,不免讓人覺得很可悲很可氣,說她咎由自取也不過分!』
03
上面案例中那位婆婆考慮到兒子要傳宗接代,所以把家產都留給兒子,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從他們家的現實情況來看,這種做法註定會引發更大的悲劇,最終必定是對她自己不利。
而這一切的悲劇,跟她一直以來盲目的責任心有很大關係:她有機會好好管教兒子,但她沒有這樣做。她在兒子成家之後,有機會跟兒子兒媳完全分開去過,但她也沒有選擇這樣做。這都是她的責任心在作祟,認為應該無條件成全兒子。
表面上看,她是跟兒子兒媳反目了,要求女兒養老,讓人感覺她跟女兒的關係好。但她之後把家產留給兒子兒媳這件事,在女兒及其婆家看來,是完全不把女兒當回事。
這種混亂的家庭關係,只要守住中間任何一環就可以避免,可問題是,那位婆婆一直活得糊裡糊塗,根本不去分析利弊後果,所以只能一步步走向老無所依的悲劇。
希望其他人不要活得那麼糊塗,要好好管理自己,好好管教自己的子女。該對自己狠心的時候要對自己狠;該對子女狠心的時候要對子女狠,只有你提前做好了鋪墊,才會有後來的收穫。
有句話說得好,年輕時努力賺錢,是為了年老了不賺錢。把這種思路用在父母子女的關係上也是一樣:父母年輕時管好自己,管好子女,是為了年老時輕鬆一點。你能把子女管好,把自己管好,到了晚年,根本不用費心費力討好誰,就可以避免老無所依。
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你怎樣看待上面那位婆婆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