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臺灣錢淹腳目。現在,大陸錢淹腳目。」山西省太原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宋言鏞9月25日表示,山西省太原市正掀起新一輪大開發、大建設浪潮,發展潛力巨大,商機無限。
當天,宋言鏞在太原臺協會辦公室接受福建東南廣播公司記者專訪的時候作如上表述。
宋言鏞(右)介紹,山西省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將為來山西創業的臺灣青年提供創業培訓、工商登記、法律諮詢、政策解析等服務,協助他們圓創業夢。
宋言鏞來自臺灣花蓮,2年前到太原創業,開辦山西樺達樂齡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有床位6000個,可以居家養老,也可以旅居式養老,「夏天在太原,冬天到臺灣,哪裡舒服往哪養老」。
今年8月,山西省首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在晉中市揭牌。該基地將為臺灣青年創業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創業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
「大陸沿海經濟發達,市場較為成熟。相對來說,大陸西部發展空間更大,機會更多。」宋言鏞面對一位剛來太原不久的臺灣青年,語重心長,「再不來,又晚了。」
蕭迪爾(右)認為,在大陸創業有奔頭,在太原生活很美好。
蕭迪爾也是一名臺灣創業青年,來自臺灣高雄,2002年到太原開發房地產。
據蕭迪爾觀察,這些年,大陸社會呈現「跳躍式」發展,經濟活力無限,「我的現在在大陸,我的未來還在大陸,我慶幸當初選擇來大陸創業,才成就今天的事業。」
至今,蕭迪爾已在太原生活了15個年頭,妻子、孩子也都在一起,一家人紮根太原,「在太原生活久了,回到臺灣反而不習慣了。」
每次到北京出差或者旅遊,蕭迪爾都會起早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的時候,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以自己是一名堂堂中國人感到驕傲。」
除了自身在山西發展得風生水起,不久前,蕭迪爾還引薦一位臺灣青年朋友前來太原創業,推廣臺灣美食。
下一步,蕭迪爾計劃回祖籍地河南開展公益事業,捐建希望小學,「還想開發一些項目,帶動當地百姓致富。」
「發展快,機會多」,是宋曉軍(右)對山西的評價,他堅信,當初來太原創業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裡有大確幸,為什麼要在臺灣守著小確幸?」
宋曉軍來自臺灣新北,目前擔任太原富力鉑爾曼大酒店總經理。大學讀機械工程專業的宋曉軍原本以為將來的工作是面對冷冰冰的機器,哪想後來從事酒店管理,天天面對活生生的人,「相同點是都要有工匠精神。」
「地下文物看陝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宋曉軍認為,山西的旅遊景點如繁星滿天,正在大力開發,前景可期,「遊客多了,酒店業當然直接受益。」
在酒店16樓會客廳,站在玻璃幕牆後面,指著外面林立的高樓塔吊,宋曉軍很感慨,「酒店剛開業的時候,周邊基本上是荒地,才兩年,一座座高樓大廈正在拔地而起,馬路寬敞通暢,樹木越種越多。」
同是臺灣來的妻子剛到大陸時非常不適應,現在她已經很習慣這裡的生活方式。他們的女兒就讀於當地一所小學,接受大陸九年義務教育。「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有什麼比這更重要?」
羅生佳在上海、鄭州工作生活過,但始終不以「我是臺灣人」而心生優越感,他堅信「是否有所作為,不為我是哪裡人,而為我的專業素養。」
和宋曉軍一樣,山西田森集團有限公司商管子集團策劃總監羅生佳也來自臺灣新北。
一年前,當羅生佳決定來山西闖天下的時候,家裡人都支持,「卻有一些臺灣的朋友不解、反對,因為太原,太遠、太原空氣汙濁、人是不是有點野蠻……」
當下了飛機,踏上太原的土地,羅生佳發現,「低頭抬腳是乾淨的路,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太原已舊貌換新顏。」跟西北人民一打交道,「熱情、豪爽、樸實,很好相處啊。」
在大陸創業10年,羅生佳感慨萬千,大陸發展非常快,變化超級大,「有種催人跑的感覺,老覺得有人在後面推著你往前衝。」(東南廣播公司記者 葉軍民 謝映珊 藍松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