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0年內,中國人口不會跌出前兩名,但人口第一大國的地位將被印度取代,中國將成為數二的人口大國。
中國每年的出生人口已連續八年減少,2012年出生人口是1595萬,2019年已經減少到1409萬,年均減少23萬多。
與10年前相比,2019年的出生人口減少了181萬。從歷年人口數據來看,我國每年的出生人口呈穩定下降趨勢。
而死亡人口卻呈現穩步增長之勢,2012年的死亡人口為1001萬,2019年的死亡人口為1161萬,年均增長20萬。
每年的出生人口減少,死亡人口增加,必然導致人口的淨增長持續減少。
據社科院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之後便進入持續的負增長期。
2050年人口減少到13.64億,2065年減少到12.48億,相當於24年前的人口規模。
如果總和生育率維持在1.6的水平,則人口負增長將在7年後出現,那麼到2065年人口將減少到11.72億。
這個數據相當於30年前的人口規模,聯合國人口展望給出了相同的趨勢。
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預計,全球人口將在30年內再增加20億。80年後的2100年,世界人口可能接近110億。
人口展望報告也對印度人口作出預測,印度每年的出生人口是中國的4倍,預計到2027年,印度人口將超中國。
到2060年,印度人口將達到16億,這也是印度的人口峰值,此後進入下降通道。
到2100年,中國人口將降至10.65億,印度人口將降至14.5億,而排名第三的奈及利亞人口將增至7.33億。
100年後的2120年,中國的人口又會排名如何呢?
印度肯定會穩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位置,那麼中國還會是第二嗎?這得看中國人口在2100年之後的下降趨勢。
還得看奈及利亞在這一時期的增長趨勢,2050年中國人口為14億,50年後下降到10.65億,即每10年下降0.67億。
那麼到2120年,中國人口可能下降至9.31億。
2050年奈及利亞的人口為4.01億,50年後增至7.33億,即每10年增長0.66億。
那麼到2120年,奈及利亞人口可能增至8.65億,總人口還是低於中國人口。
由此可見,100年後,中國的人口數量將維持在世界第二的位置。
這只是理論上的數據,如果中國下降速度增快或者奈及利亞增速變大,則奈及利亞很可能超越中國人口。
但不論如何,中國人口在百年後肯定位居世界人口前三甲,是絕對的人口大國。
2100年,美國的人口也將達到4.34億,排名第四。巴基斯坦以4.03億的人口位居世界第五,古巴、印尼依次排後。
另有人口專家預測,中國人口在本世紀末將降至6億。
若按1.3的生育率,以每27年減少39%的速度下跌,那麼到2150年人口將跌到2.47億,2200年將跌到1億左右。
倘若如此,那時中國是否還是人口大國,不得而知。180年後跌到1億,這種預測可能僅是預測,實際上可能很難。
維持6億人口的規模,問題應該不大,但是否還是數一數二的人口大國,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