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了,今年天津小學、初中入學政策有大變化:公民同招、民辦搖號。
去年底天津市教委主任已公開表示:
2020年,天津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採取隨機派位方式確定學生入學。
政策不用再懷疑,只是細則一直沒出。
因為疫情,很多家長「心存僥倖」,覺得今年可能會暫緩這個政策。
NONONO!從3月2日開始,廣州、江蘇、浙江已陸續出臺公民同招的細則。
這就很明確的告訴大家,今年的招生政策就這麼定了,沒有例外,沒有過渡期!
天津目前還沒出臺細則,估計也快了,家長們最近要留心。
01
廣州、江蘇、浙江今年入學新政的細則基本差不多。
很多具體規定都有很強的參考價值,我們可以先來看看,心裡也好有個數。
幾個關鍵點:
01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學籍。
以前可能會先報民辦,考不上再回對口校上公辦;現在不行了,兩個同時招生,你必須要做出選擇,到底上哪個。
02公辦校兜底,但各區視學位情況而定。
公辦校用什麼方式兜底,這個非常重要。
第一種兜底方式:如果民辦沒搖上,還可以回對口校上學。
成都就是採用這種方式,其實本質上算不上「公民同招」。
第二種兜底方式:如果民辦沒搖上,回不到對口學校了,會被統籌到區裡還有名額的學校去上(不用說也知道會是什麼學校)。
這一點是最關鍵的。
浙江的細則沒說,還要看各區怎麼執行;
南京2019年就已執行公民同招,各區都不一樣,有的可以回原對口校,有的就要被統籌。
廣州的細則是,如果搖到民辦,但自動放棄的,就會被統籌,具體也要看各區怎麼執行。
大膽預測一下,天津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肯定是第二種兜底方式,如果民辦沒搖上,就要被統籌;
其它區有可能是第一種兜底方式,還能回原對口校。
03市屬公辦外國語學校初中採取「學生自主報名,學校組織電腦派位」的方式進行招生。
杭州外國語學校已經表示,不受公民同招的影響,2020年依舊實行「老辦法」。
天津外國語中學也是市屬公辦校,比較特殊,預計依然會跟去年一樣,自主招生,然後搖號篩選。
04民辦學校可「有條件」跨區招生。
也就是說,民辦學校除非有寄宿條件,且經核准,否則只能在屬地區域招生。
天津的民辦小學、初中已經是這樣執行的:鎖區。
05民辦九年制學校優先招收本校小學生。
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其初中部招生名額多於小學部直升名額的,多餘的名額按民辦學校招生錄取規則面向審批地統一招錄。
也就是說九年制的民辦學校,優先保證其民辦小學的錄取,再實行「公民同招」。
天津具體將怎樣執行,很快會揭曉。
02
公民同招後,家長的選擇會有什麼變化?
在選擇民辦和公辦之間會謹慎很多。
不會盲目報考民辦,因為博民辦就要有被統籌到普小的心理準備。
尤其本來可以上重點小學的,更不敢拿孩子前途去博民辦,肯定要回歸重小,上公辦。
有的家長說:「對口校本來就是普小,反正也不會爆表,不如搖民辦」。
但也有一些原本衝著民辦,對學區房並沒有那麼在意的家長們,打算回過頭來買重點學區房了。
對於他們來說,時間很緊,去年12月天津才公布新政,之後就遇到疫情,買房窗口期很短了。
公民同招對學區房是利好嗎?反正肯定不是利空。
因為民辦小學搖號不確定性,公辦小學錄取是100%。
所以重點小學的學區房,特別是小學、初中雙重點學區、九年一貫制,優勢擴大。
和平、河西、南開的重點學區房價格長期看應該是穩定,並且看漲的。
03
天津目前的狀態是:
小學階段公辦的實力強一點,但初中階段就變成了民辦的實力強一點。
就是因為民辦可以提前招生,把尖都掐走了。
今年開始公民同招,大家一起招生,而且民辦還要搖號,這就對民辦的生源質量造成影響,未來可能逐漸就不那麼強了。
如果真這樣,民辦校的老師也許會陸續回歸重小,還是利好重小。
這麼說來,重小的學區房就會「一支獨大」嗎?當然不。
公民同招只是第一步,「大招兒」是小學的多校劃片,讓學區房價格「削峰填谷」,這是「致命」的。
當然,這個政策短期內都不會出臺,畢竟動靜太大了,什麼時候北京完全普及了,天津才有可能跟進。
但民辦校就這樣「束手就擒」了嗎?不一定,沒準兒會在篩選上做點努力,比如提高一下學費,抬高門檻……
「拼」是民辦生存的唯一出路。
2018年實施公民同招的上海,2017年報民辦的學生有3.74萬人,2018年只有1.99萬人,減少了差不多一半。
天津會不會那麼明顯,馬上就出答案了。
很有可能會這樣,今年民辦人數驟減,但大家發現,民辦報的人少,錄取機率很大,明年沒準兒報名人數又增長。
一切都還取決於天津的細則,坐等。
不管怎樣,能確定的是,公民同招的確會增加對學區房的需求。
每年的3、4月份,天津學區房熱度都會有一波小高潮。
即便目前受疫情影響,學區房的成交速度和價格都比普通住宅更堅挺。
2月11日到24日成交的26套房源中,通過位置、戶型面積、單價等,能很明顯的看出至少有一半都是為了學區而買。
和平區、河西區單價7萬、8萬、14萬的成交依然存在。
而且有的成交周期很短,比如河西區前進道16.88平米房源,僅6天就成交了。
似乎疫情對學區房不構成任何「威脅」。
本來一些家長在這個時間段就有購買學區房的打算,再加上今年公民同招了,又多出了一部分臨時想買房的需求。
04
雖然天津二手房去年下半年7連跌,但學區房並沒有,尤其是重點學區房,全年平均漲幅約5%。
從最新房價來看,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的學區房價格依舊堅挺。
值得注意的是,和平區、河西區很多房源都是「一房一價」。
10來平米單價10幾萬的不在少數,因為總價中還包括學區價值。
所以中介機構給出的參考價都是被平均下來的,基本不具備操作指導價值,還需要「就房論價」。
05
天津有一個潛在的「灰犀牛」——學位緊張。
這也是熱點城市的通病,自2019年年底至今,廈門、杭州、深圳等多城市相繼發布了學位預警。
深圳2019年全市學位缺口漲至約7萬多個,相比2018年上漲21%;
杭州2020年有94所公辦小學生源爆滿,發布紅色預警;
廈門7所校發布,2020年無法全部接納的生源,招生條件會更加嚴格。
天津還沒有實質的預警發出,但形勢也不容樂觀。
10年來,天津小學一年級招生人數一直增長。
2012到2017這五年中,增長了1.76萬人,2018年又是爆發式增長,僅一年就就增加了近1萬人。
雖然2018年學校也增加了22所,但基本都在市內六區之外。
學校建起來容易,好老師培養快不了,需要時間,所以家長對市內六區重點學區房的需求,實際是一直在增多的。
最關鍵的是,2018年招生之後,就發布了海河英才落戶新政。
至今已引進了超過24萬人,而且據透露今年要再引進20萬人,這幾乎是天量的學位需求。
天津接下來的學位缺口會更嚴重。
當然,天津也在行動,市內六區要新建、擴建一批學校。
但是,短期內,尤其是今年,隨著新天津人的持續流入,重點學區房之爭會更加白熱化。
點擊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可查詢天津市內六區各小學招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