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古稱饒州、信州,江西省下轄市(地級),長江中遊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北緯2748~2942,東經11613~11829之間,屬內陸區域。
上饒東聯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處於長三角經濟區、海西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三區交匯處。有「上乘富饒、生態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門戶」之稱。
上饒先後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最佳浙商投資城市」、「中國最佳粵商投資城市」、「中國最佳閩商投資城市」、「江西省區域發展的四個重點城市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8年度《中國國家旅遊》最佳生態旅遊目的地。
上饒集中營
是指國民黨軍統特務組織在江西省上饒設立的法西斯集中營。1941年1月成立,對外名稱分別為"第三戰區長官司令部集訓總隊"和"特別訓練班"。
上饒集中營由七峰巖、周田村、茅家嶺、李村和石塘等五處集中營組成,因都在上饒附近,故統稱為"上饒集中營"。上饒集中營共囚禁一千餘人,其中主要是囚禁在皖南事變中被俘的新四軍戰士和愛國人士;還有從國民黨的黨政軍機關中抓來的思想犯。七峰巖集中營是政治軟化所;周田村集中營是上饒集中營本部所在地,是一個苦工營;茅家嶺集中營是重禁閉室,是國民黨特務的殺人屠場
李村、石塘集中營是囚禁新四軍高級幹部的地方。被押的革命者如果不被軟化,就要被強迫從事苦工勞動,遭受飢餓和毒刑的折磨,其野蠻程度,慘不忍睹,大批革命者被迫害致死。1942年6月,日本侵略軍攻佔上饒城。國民黨反動派對上饒集中營中的新四軍戰士進行了血腥大屠殺,剩下的轉移到福建的徐市。
上饒集中營的中心景區以革命烈士紀念碑為中心,東側為烈士公墓,南側為子芳亭、施奇烈士塑像;北側為十五烈士被秘密殺害處,西南側是集中營茅家嶺監獄舊址及擺著各種刑具的審訊室。此外,景區還包括周田監獄 、李村監獄、七峰巖監獄等舊址。
上饒靈山風景名勝區
地處江西省上饒市上饒縣北部,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60平方公裡。靈山被道家書列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因山脈連綿起伏猶如一位側躺著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讚譽為"睡美人"。據清同治十一年的《上饒縣誌》所記,靈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米。山中還有山雞、鰈魚、石耳等名貴動植物及鉭、鈮、重晶石、鋅、鐵等地下資源。歷代名人王安石、辛棄疾、韓元吉等對靈山多有讚美,現代文學家馮雪峰1941年曾作《靈山歌》抒發胸志。
靈山位於上饒市中心旅遊區域,自然環境獨特,地質構造複雜,地貌類型多樣,是道、佛二教聖地,道教書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是一個集度假休閒、觀光體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主要旅遊景區包括:天心寺,石城寺,白鶴山寺,峰頂院,橫峰寺,白雲寺,芳殿,古戰場遺址,東山巖畫,明清一條街,水晶瀑布,迷仙壇,華表峰,南峰塘,夾層靈山,太極巖,茗洋湖,東靈瀑布群,圓墩峰,天梯峰,世永亭,雙龍松,道士仙峰。
龜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又名(圭峰),位於弋陽縣城南信江南岸,東距上饒60km,西距鷹潭35km,地處三清山、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因其"無山不龜,無石不龜",且整座山體就像一隻碩大無朋的昂首巨龜而得其名。
龜峰發育於距今1.35億年的白堊紀晚期,是雨水侵蝕型老年期丹霞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地貌形態以峰林、陡崖、方山、石牆、石柱、石峰為特徵,崖壁兩側雨水侵蝕型縱向線性溝槽發育,巖溶弱;微地貌景觀及其景觀組合以珍稀的丹霞造型石峰、石柱等為特色,保存有壯年期丹霞地貌的遺蹟。
龜峰共有36峰,集"奇、險、靈、巧"於一身,素有"江上龜峰天下稀"和"天然盆景"譽稱。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遊覽龜峰後發出"蓋龜峰巒嶂之奇,雁蕩所無"的感嘆。以發育丹霞洞穴群為特色,奇洞成群,共有大小28個巖洞。如始建於晉代"中華第一佛洞"南巖石窟、"禪宗古寺"雙巖、"飛來禹跡"龍門巖。
著名景點:南天一柱、駝峰天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