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安康盆地)居中,安康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被譽為「西安後花園」。
安康市面積23391平方千米,耕地28.9萬公頃,該地區為中國北亞熱帶動植物典型代表區,有羚牛、朱䴉、大熊貓、雲豹、大鯢等珍稀動物。是陝西省及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茶葉、蠶繭、油桐、生漆主產區。因境內土壤含硒元素豐富,又被譽為「中國硒谷」 。隨著西康高速、西康鐵路(雙線)全線貫通,安康全面融入西安2小時經濟圈。
瀛湖風景區
位於陝西省安康市城區西南16公裡處。總面積102.8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77平方公裡,周長540公裡,庫容26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00餘米。景區碧水藍天,秦巴仙境,水質優良,物種豐富,氣候溫和,島嶼眾多,素有「陝西千島湖」之稱,是獨具秦巴漢水自然風光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陝西十大美景之一。
瀛湖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2012年9月,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安康瀛湖生態旅遊區,統一管理瀛湖鎮、吉河鎮、流水鎮行政轄區所有景區景點規劃區域,另將漢濱區管轄的香溪洞風景區也納入範圍。設立生態旅遊區黨工委和管委會,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重點負責瀛湖、吉河、流水和香溪洞核心景區規劃、開發、建設和管理工作。
主要景點有特大斜拉橋、電站樞紐工程、天柱山、白雲寺、玉興島、關平島、牛郎織女石、漢代古墓等。驅車觀光,首先搶眼的是雄踞火石巖峽谷中巋然鎖蛟龍的電站大壩,壩頂總長541.5米,壩高128米,故有「陝西第一壩」的美稱。固若金湯,氣勢宏偉,引人矚目。當洩洪時,飛瀑高懸,噴珠濺玉,雷霆萬鈞,蔚為壯觀,萬丈豪情油然而生。
香溪洞風景名勝區
位於城南3公裡新城辦事處境內。東起陳家溝西環山梁。西至西坡根山溪,南到任家溝北環山半坡茶園,北至頭天門牌坊北環溝中,總面積6.6萬平方米。
香溪洞景區現有50多處景點和文物,主要景點有香溪八洞、純陽樓、玉皇閣、天梯、駕雲橋、鏡兒湖、凌霄亭、古鐘亭、望江樓、興賢塔、古戰場、三清殿等,素有「古洞仙蹤」之稱。香溪洞、藥王洞、三茅洞、龍王洞、文昌洞、八仙洞、慈航洞、祖師洞並稱「香溪八洞」,洞中石雕泥塑道教神像多尊,神採奕奕,栩栩如生。自明朝以來,香溪洞就成為陝南道教最大的活動中心。
香溪洞景區四面群山環抱,翠屏相列, 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 稀有珍貴古樹木12種,有被稱為「活化石」的水杉和銀杏,還有20餘種野生動物和鳥類。百畝茶園,萬畝松林,景區四季常青,風景如畫。
擂鼓臺
擂鼓臺因相傳三國名將張飛曾在此擂鼓揮軍而得名。位於陝西省紫陽縣漢王鎮,是陝南著名道教聖地和旅遊風景區,1995年,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 擂鼓颱風景區北瞰月河川道,南臨漢江谷地,每逢雨後初晴,峰頂蔥鬱彼白雲環繞,有時還會見到「金頂佛光」的奇觀,
如果偶遇大雨,大霧瀰漫,山姿樹影迷離恍惚,又似步入仙境,冬季大風呼嘯,松濤轟鳴,呵氣成冰;盛夏,泉水淙淙,涼風習習,鳥語花香,古人曾讚嘆道:「青山不墨千年畫,綠水無絲萬古琴」。 擂鼓颱風景區主峰海拔1891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山寨28座,山頂有真武上殿,山腰為下殿,中有「關南第一峰」題額。
風景區內,有1000米以上山峰、山寨20餘座。九條溝和茨溝(清代名寺溝)兩條溪水及5條支流分布於東西兩側,安五堰和茨溝堰從區內延伸至低山地帶。風景區中、北部為面積約3平方公裡的高山地片——兔兒坪。已知名的風景點有36處,按其方位可分為東、南、西、北4大塊。民國《紫陽縣誌·地理志》:「西擂鼓臺……其左有煉丹爐、龍頭崖、劍峰石,右有蠟燭峰、黑龍潭,後有斬龍埡、七寶池,前有石門、九龍宮、望天龜、打兒窩諸勝跡。松篁掩映,蓮芍芬芳,人比之為武當雲」。
飛渡峽·黃安壩景區
位於大巴山北麓、陝西最南端安康市鎮坪縣曙坪鎮境內,距離縣城40公裡。景區與重慶市城口縣、陝西省平利縣接壤,地理區位獨特。(據資料顯示黃安壩草場屬於重慶,飛渡峽屬於陝西,但兩個景區挨在一起,所以屬於共有景區。)
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以及覆蓋率達98%的森林資源,給景區內珍稀的動植物生長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可稱得上是珍稀動植物的家園,是珍稀動植物物種繁殖基地和種子基因庫。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珙桐,光葉珙桐,紅豆杉,銀杏和獨葉草,南方紅豆杉等,曾被世界公認已滅絕的侏羅紀植物崖柏在也景區內發現。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多達31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雲豹、金錢豹、梅花鹿、金絲猴、金雕等。
飛渡峽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要素完整,猶以奇樹、怪石、飛瀑、深潭、草甸「飛渡五絕」享有盛譽。
本期小編就帶大家到這裡,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告訴小編哦。
以上圖文多為網點整合資料,若與現實不符,還請告知更改,後面將會視頻vlog詳解。
對於愛旅遊的朋友們,旅遊攻略就找小編,小編帶你上高速,跟著小編不迷路,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