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日勝利75周年|重溫東江縱隊抗戰救亡的故事與榮光

2020-12-18 東莞陽光網

東莞陽光網訊 (全媒體記者 吳智薇)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英勇的東莞人民,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暴行,奮起抗爭,成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的重要力量。75年前戰火硝煙在這片土地上瀰漫,這段血與火交織的戰鬥歲月,有著怎樣激昂、動人的歷史?記者走進東莞的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重溫廣東東江縱隊的光輝歷史。

廣東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遺址

走進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大王嶺村,整個村子空無一人,時光似乎靜止了一般,這個村子仍保留著抗日時期的歷史風貌。一路走來,可以看到第三大隊大隊部、會議室、大家團結報社、交通站、糧食加工場、操場6處抗日舊址,讓人仿佛走進了歷史的長河。

據了解,1938年10月12日,侵華日軍在惠陽大亞灣登陸,東江下遊各縣及廣州相繼淪陷。三天後,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火速在東莞中山公園成立,1940年10月,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的前身之一,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第三大隊,挺進東莞大嶺山區,在大王嶺村設立部隊領導機關,創建大嶺山抗日根據地,開展敵後遊擊鬥爭。「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目前是廣東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遺址,也列入了全國的國家級抗戰遺址名錄,這個區域原來一直是東江縱隊以及前身主要的活動區域,被曾生同志稱為東江縱隊抗日根據地中的根據地。」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館長王紅星介紹。

東江縱隊紀念館成重要紅色旅遊熱點之一

離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大概5分鐘路程,就是東江縱隊紀念館主題展廳,從一個個展廳的陳列品就能感受到當年英勇抗日的歷史時刻。「中國共產黨積極開展軍事鬥爭,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對日本侵略者開展轟轟烈烈的一系列戰鬥,沉重打擊了侵華日軍的囂張氣焰。」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研究策劃部主任陳光新從東江縱隊紀念館選址建館之時就一直在研究東江縱隊歷史,其中百花洞戰鬥的歷史事跡讓他印象尤其深刻,對每一個陳列品都如數家珍。「這是1941年6月,第三大隊在百花洞戰鬥中繳獲日軍的三把槍栓和防塵蓋,這場戰鬥第三大隊擊斃了長瀨大隊長還有第三日軍50多人,取得了重大勝利,華南日軍自稱這場戰鬥是日軍進入華南以來最丟臉的一戰。」

而在紀念館的另一個展廳,一張張愛國人士和文化名人的畫像排列有序,畫像展現的是被著名作家茅盾稱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的「文化名人大營救」,廣東抗日遊擊隊排除萬難,護送800多名文化民主人士及其家屬衝破日軍封鎖線,從香港成功撤離,保護了中國的「文脈」和精英。「全程無一傷亡,全部安全送到祖國大後方,為祖國保留了一大批民族精英。」陳光標自豪地介紹。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朱德命令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指定代表至華南抗日縱隊東莞地區受降。這道命令,充分顯示了東江縱隊在抗日戰爭中的重要地位。為了紀念歷史,緬懷英烈,教育後人,2005年9月3日,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在東莞市大嶺山鎮建成開放。十多年來,經過歷年來的大膽探索和精心打造,紀念館榮獲「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廣東省黨員教育基地」等多個榮譽稱號,成為珠三角和華南地區重要紅色旅遊熱點之一。「今年我們還將把整個紀念館進行升級改造,希望通過我們展覽,能夠讓大家不忘國恥,銘記歷史,展望未來。」館長王紅星表示。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當年今日,五邑工人的抗日救亡鬥爭取得完全勝利!
    今天(2020年9月3日)是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 在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14年間
  • 東江縱隊與東江地區華僑
    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在廣東省東江地區創建和領導的一支人民抗日軍隊,是由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華僑、港澳同胞和愛國華僑青年組成的一支敵後抗日人民軍隊,是開闢華南敵後戰場,堅持華南抗戰的主力部隊之一。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與瓊崖縱隊和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 東江縱隊:孤懸敵後的華南抗日勁旅
    南粵大地,東江縱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成為一支擁有1.1萬多兵力的抗日勁旅,被譽為「廣東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幟」。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南方日報今起推出「南粵烽火·重走東縱抗戰路」系列報導,敬請垂注。  深圳大鵬半島,東臨大亞灣。島上有處名為「大鵬所城」的軍事要塞,至今保存完好。這是明朝時朝廷為抵禦倭寇入侵所建。
  • 深圳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上榜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
    原標題: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公布,廣東兩處入選深圳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上榜東江縱隊第2支隊第1大隊副大隊長賴章被收錄進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
  • 兩岸共同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清華學子 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
    兩岸共同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清華學子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120周年史跡展 2020年12月21日 10:20:00來源:華廣網 >   華廣網特約記者孫迪: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同仇敵愾御外侮 浴血奮戰奏凱歌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同仇敵愾御外侮 浴血奮戰奏凱歌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湖北 正文 來源:湖北日報 時間:2020-09-03 09:04 -糾錯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抗日戰爭,波瀾壯闊;>抗戰精神,輝映未來。
  • 戰旗獵獵: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不忘硝煙裡的鐵血榮光
    100面鮮紅的戰旗整齊列陣接受黨和人民檢閱75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首那些在抗戰硝煙中飄揚的戰旗更應銘記它們背後不朽的英雄史詩1.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1941年2.戰鬥模範連在抗戰烽火中,戰鬥模範連夜襲清平城、血刃鳳凰山、孫祖伏日寇、鋼金拔據點、梁山殲頑敵、沂水登雲梯、墩臺浴血戰,在抗戰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戰鬥足跡。
  • ...聯動開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2020年9月3日上午,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作為國際二戰博物館協會發起單位以及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秘書處單位,組織協調國內外80餘家博物館、紀念館共同開展聯動紀念活動。
  • 「重走東縱抗戰路·惠州」追根溯源 走進歷史中的東江縱隊
    媒體團記者合影留念南方網訊(記者/周存)近日,「重走東縱抗戰路」主題採訪活動啟動。8月26日,媒體團來到惠州,繼續探尋東江縱隊的歷史足跡。羅浮山衝虛古觀——東縱司令部舊址東江縱隊紀念館入口在惠州東江之濱的羅浮山景區裡,坐落著一座衝虛古觀,這裡曾在1945年作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司令部。在司令部舊址附近是專門建立的東江縱隊紀念館。
  • 【方志四川•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陳怡 ‖ 四川雅安籍抗日英烈...
    【方志四川•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陳怡 ‖ 四川雅安籍抗日英烈樂以琴 2020-09-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汲取奮進力量 山東各地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日訊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連日來,山東各地舉行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讓革命精神薪火相傳。
  • 東江縱隊北撤山東的歷史意義
    他們立即派出部隊挺進香港、九龍地區,成立了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港九獨立大隊,這是在日軍侵佔香港期間,港九地區唯一的一支抗日武裝力量。現在香港地區的抗日紀念館、紀念碑,紀念的都是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為主的抗日事跡和英雄烈士。
  • 五五授銜時, 東江縱隊出了哪幾個將軍
    不久又整合了東(莞)寶惠邊人民抗日遊擊大隊、增(城)從(化)番(禺)獨立大隊,改稱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1943年12月2日,廣東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在坪山擴編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東江縱隊因此成為我黨在廣東武裝的代號。曾生任縱隊司令員,尹林平任政委,王作堯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楊康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2、第3、第5大隊、惠陽大隊、寶安大隊、港九大隊、護航大隊,共3000餘人。
  • 大後方——甘肅●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抗日戰爭期間,甘肅成為全國抗日戰場的大後方。隴原兒女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掀起了一場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運動。遼闊的隴原大地,處處留存了抗日的記憶:隴東是八路軍的整訓地和出發點之一,蘭州是西北國際援華交通線的樞紐,甘新公路曾經一度成為國際援華物資輸入的唯一陸路交通。隨著戰勢的發展,甘肅的戰略地位日益提高,中國空軍在蘭州建立了空軍基地,國民政府在蘭州成立了第八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甘肅人民也積極組織人力物力為抗戰提供戰略物資,甘肅人民為抗戰的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立下了不朽的戰功。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 劉安國、龍文斌、王大榮詩詞一組
    水龍吟 參觀櫻桃溝一二九運動紀念碑亭劉安國(北京)驚心動魄當年,救亡抗日同胞盼。白山黑水,先驅不屈,生靈塗炭。華北平津,有人裂土,危如累卵。共同抗日,河山還我,匹夫有願。走上街頭,宣傳民眾,克倭功建。似中流,砥柱巋然不動,把狂瀾挽。清平樂 . 參觀宛平抗戰紀念館劉安國(北京)風雲重現,熱血盧溝濺。八十年前焦土鮮,彈壁從頭再看。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抗戰中的巾幗英雄故事
    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抗戰硝煙散盡,抗戰精神永存。習主席指出:「偉大的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強大精神動力。」全體中國人民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創造未來。從即日起,「丹東巾幗情」開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專欄,講述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
  • 株洲市廣播電視臺集中收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
    9月3日上午,市廣播電視臺處級幹部、各媒體、部門負責人集中收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現場直播,重溫抗戰歷史,緬懷抗戰英烈。 直播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今天的勝利來之不易,這是無數中華兒女的犧牲換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我們一定銘記革命歷史,汲取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精神力量,繼續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忘初心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小文創 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在滬展出
    8月13日,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小文創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開幕。 王俊 攝中新網上海8月13日電 (吉朋曉 許婧)由民革上海市委會、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主辦,民革上海市寶山區委會、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承辦的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小文創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13日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開幕,共展出文物及文創產品110餘件。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廣電總局推薦24部電視劇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16日下發通知,要求做好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電視劇播出安排,並公布了24部參考劇目,包括《太行之脊》《彭德懷元帥》《河山》《獵手》《誓盟》《天下娘親》等。通知說,各級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和播出機構要展播一批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壯闊進程、有較高思想藝術水平的電視劇,引導人民群眾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的偉大貢獻,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 東江縱隊與盟軍的跨國合作
    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領導創建的華南抗日武裝,主要活動在廣東東江下遊的惠陽、東莞、寶安一帶,以及香港和廣州周邊地區,抗戰後期還把遊擊區擴展到粵北山區和韓江流域。自創建起,東江縱隊便在遠離中央、八路軍新四軍主力的情況下,孤懸敵後,堅持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