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今年剛剛上岸清華大學應用統計。考慮到自己的考研過程十分辛苦,於是想寫篇經驗貼供學弟學妹們參考。
1. 關於擇校和定專業
筆者從小就十分嚮往清華的學習環境,於是非常希望可以去清華讀書。所以就有些冒險地選擇了清華大學。筆者本科專業是統計學,並且對統計還是比較有興趣的,所以就報考了本專業的一個專碩應用統計。
近幾年應用統計比較火爆,原因可能是就業面廣、專業課較簡單(相對於高代數分等),但簡單是相對的,這也導致了分數線偏高,今年清華的分數線還是比較高的,並且這幾年有逐年升高的趨勢。建議大家在備考的時候不要只參考前幾年的,而是要適當提高一些。具體的分數線和錄取情況可以去清華大學數學系官網查看。
2. 初試經驗
(1) 先說政治。這幾年考研人數逐年增多,競爭也越來越大,對於部分學校而言,可能考研的難度比高考考上還要大。所以大家要適度轉變觀念,不要把政治當作過關性考試了,不能把過分數線當目標。比如政治你考了60,別人考了80,這就拉開了20分,這是實實在在的不打折扣的20分啊。所以大家請重視一下政治的學習。多做題多總結,切忌學政治只過字不過腦子。
(2) 再說英語。英語最重要的是閱讀,大家可以多做幾遍真題,然後總結命題規律。真題我用的張劍老師的,但感覺用哪個老師的差別不大。作文可以看王江濤老師的書,他的書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老掉牙的話題,一個是好模仿的風格。考研作業大多還是老話題,風格好模仿可以減少我們的複習時間。建議大家把書上的幾十篇背過大部分,應該就問題不大了。
(3) 再說數學三。感覺數學有越來越靈活的趨勢,建議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看張老師的書。很有啟發性,數學要多做題多總結,是很容易拉開差距的。
(4) 最後說說專業課吧。清華應統比較偏數理風格,題目比較少,但每個題都環環相扣,比較考驗基本功和心理素質。清華官方沒有給出參考書,所以出什麼都不超綱。所以學長學姐的經驗就是最好的參考,根據學姐給我列的書單,還是有幾本大家公認的參考書的,包括茆詩松老師的《概統教程》,韋來生老師的《數理統計》,陳家鼎老師的《講義》,李賢平老師的《概率論基礎》,Casella老師的《統計推斷》。額外的補充資料,我是在學姐上課的時候,學姐邊上邊幫我擴充的。清華和其他高校比要求就要高很多,自然要注意擴展。建議大家多看書多做題,不理解的部分可以看視頻或者問老師問同學,不要累計太多不會的問題。找學長學姐大家可以去考研文庫看看,裡面有很多學長學姐上傳的資料,也會有學長學姐。
(5) 考研心態調整
首先考研是個系統的工程,大家要提前有個比較長遠的規劃。其次是考研過程中難免有心情低落的時候,大家要找到合適的宣洩方式,比如運動、傾訴等,不建議打遊戲或者暴飲暴食。身體是自己的,考研再緊張,也要留出時間來鍛鍊身體,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學習狀態。考研雖然是個大事,但也不能其他什麼事都不做了,要知道人生還有很多這樣的「大事」,所以大家要學會「苦中作樂」,學習之餘也要適當休息、調整、再出發。
3. 複試經驗
今年網上複試,所以清華稍微調整了一下複試的筆試面試比例,但初複試佔比還是1:1不變。雖然複試佔比較高,但確實是初試分高的基本都被錄了,前八全錄了,後六錄了兩個。所以初試考高是很重要的。
面試感覺老師主要還是考察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畢竟不可能像初試那樣編幾個題給你做。還是會通過概念、方法等的陳述一方面看你的專業基礎,另一方面看你的表達能力吧。所以大家可以多模擬多練習,在專業能力的基礎上,提高表達的邏輯性和深度。不過這些放在初試後練習即可,初試前不需要考慮太多複試的東西,考研還是要一關關過,不需要把擔心提前。
準備複試有很多方法,大家可以把老師可能問的問題整理一份,比如我就整理了將近200個問題的清單,結果老師問的基本都在這個清單裡,因為平時都考慮過怎麼回答,所以複試也比較順利。或者你也可以像我一樣,通過錄視頻的方式複習複試。或者找幾個同學多來幾場模擬面試。總之就是抓住初試後的幾個月,精心準備。
4. 給學弟學妹的建議和鼓勵
從去年開始北大不招應統全日制了,再加上其他原因,並且清華一年只招7-9個,這幾年的競爭會非常激烈。大家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我在去年準備的時候想到過成功,也想到過失敗,其實更多時候是在想失敗後的退路。但事實證明好多擔心都是多餘的,大家要懷著樂觀謹慎的心態。相信你只要基礎較好、準備充分,就會有較大概率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