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於擇校
先說下我個人的情況,我本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在一個普通二本學校就讀,大二下學期正式決定考取文學類專業研究生。大三下學期正式投入考研。現在就讀於西北大學文藝學專業,目前研一,導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古代文論。
在報考該院校時,我主要考慮的專業興趣、地域以及該學校的相關考試科目難度。
首先是專業方向的選擇。我認為在選擇方向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你的興趣,如果你對該學科的書一碰就頭疼的話,堅持考下去就很難,因為你要選擇的方向是你碩士三年,甚至終生都要從事的事業,所以在選擇的開始就要想好,是否喜歡。
如果你不確定,那就問問自己是否反感,在學的時候是否有過程中的快樂,是否可以通過一年有計劃的學習達到目標院校的要求。
比如我自己,在本科階段的學習中,隨著知識的積累,我發現自己對於文學的興趣並不明確,但我在平時學習中,總是有發現一個新理論的驚喜,而且學的時候也不覺得枯燥,通過對西大真題的分析,我認為在我有計劃的複習中可以達到他們的要求,所以我就報考了文學理論的方向。
再談擇校,對此我主要考慮的是以後的是城市發展和就業問題。因為家在陝西,西安是省會城市,目前已經在新一線的行列,對於年輕人有很多的機會。
西安的文科類院校中只有陝師大和西北大學是比較強勢的,而且都是211。比較之下,西北大學歷史更加悠久,文學類學科也是其特色專業,每年報考的人也非常多。
其報錄比在任何網站上都無法查到,但可以確定的是西北大的初試門檻較高,大家都普遍反應,題難且難拿高分,但只要進入初試,勝算就非常大,複試刷人的比例在1.1.2,刷人很少。
像我們文藝學這個方向今年招九個人,上線九個人,於是全部招收。所以只要你保證能上初試,複試的贏面就非常大。這一點,我在擇校時,通過前幾年的數據分析中,就已經發現,所以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側重點都會在答題上。
每個學校,都有它們的招生特點,你可以參考前幾年的錄取情況,做一個簡單分析,做到心中有數,不會慌亂。
二、初試複習經驗
專業課:我們當時是分為兩科進行的。一是文學概論,包括中外文論。二是文學史知識,包括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和外國文學史。
我通過歷年的真題分析出考試出題的思路,比如文學史考試中,它們會主要考一些整體性,全面性的內容,所以你要清楚地把知識串在一條線上進行梳理,而不是散架的。
比如有一年真題問到知識分子題材的小說,你就要把每個時期的相關小說以時間為節點,做一個概述。文學類的書都挺多的,我當時看了12本左右。
如果說你的時間比較緊張,沒時間看那麼多,可以在新祥旭找個直系的學長學姐一對一的對口教學,一是他們的經驗和筆記可以直接拿來用,二是專業的一對一授課針對性強而且學籍效率非常高,基本上能短時間掌握考點和重難點。
現在文學考大綜合是一個趨勢,建議在第一、二輪看書的時候基礎紮實,可以慢一點。九月以後,再去研究真題,不要讓自己的思路被局限。
比如西北大學今年考的都是新題,沒有重複,所以就需要你平時的積澱。有的學校可能重複率很高,現在反押題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所以不要抱僥倖心理,踏踏實實的學好,以應萬變。還有就是背誦記不住這個事兒,多去反問自己,找記憶點,也沒別的辦法,好好背吧,努力一定要安排到位。
英語和政治:我考的是英語一,得閱讀者得天下。多反思,不能被它帶著走。一個下午做完兩、三篇之後,及時去找答案解析來檢查或驗證做題時的思路。單詞的話我是用扇貝軟體背的,我不喜歡用書背,大家看個人愛好,不過一定要堅持背誦,學有成效。
三、複試經驗
關於複試,複試的報錄比和招生習慣,我在之前的內容裡已經提到。今年文藝學的情況是,只要上了國家線就會錄取,文學的國家線是355分。下面說一下有關文藝學的複試情況。
因為疫情,我們是通過網絡進行複試,當時一共抽了三道題,隨機選擇,主要是關於文藝美學的基礎知識問題,只要你回答上一些自己知道的內容,老師就不會太為難你,所以複試難度也不高。
在複試準備階段,我主要又認認真真地過了幾遍課本,然後看了一些視頻課,通過自己在家反覆練習,讓自己不緊張,語言能順暢連貫,邏輯清晰。所以在準備複試的階段,也一定要好好的做好基礎工作,並做適當的延伸。
如果你要報考西大文藝學,一定要多看一些中外文論的知識,並讀原著,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考試時出了一道西方文論的題問到阿爾都賽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這是純粹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知識,也是文學院老師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以你在複習的時候對於西方馬克思主義應該有所涉獵。
四、寫在最後
再者就是我在考研中總結出來的學習感想,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首先有一個好心態:大一的時候班主任請了一些考上研的學姐和我們交流,那時候她們說了一些自己瀕臨崩潰的瞬間,讓我對考研產生了會很痛苦的印象。
其實一路走來,我發現並沒有。知識比拼的同時,也是一場心理博弈。其重點在於你怎麼看待考研?其實沒那麼苦大仇深,我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時候是一種踏實,是知識得到鞏固,智慧被開發出來的快樂。
其實大部分人心態不好,源於不自信。你是普通學校的沒錯,但普通學校的一樣有一流的老師和學生。既然有人能做到,為什麼不能是你?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把自己當做一個準研究生的標準來要求。
既然想要學術深造,就要知道讀研其實要比考研還要難,所以你現在發愁是不是太早了?其次是方法。考研最不缺的就是努力的人。好多人二戰、三戰,通宵達旦,憑什麼最後是你。
我認為你要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你要找到最適合自己性情的、更輕鬆愉悅高效的學習模式。在備考過程中,如果學得很痛苦又收效甚微,就要去及時調整,不要逼著自己痛苦,不然會惡性循環,會厭學。
那什麼時候去休息呢?我曾經也這樣問過學姐。她說累了就去休息。這是很簡單的道理:輕鬆高效的學習。切記:不要死盯著目標,要相信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功夫真正下到位了,理想會主動靠近你的哈。
低下頭,看著自己所走的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好即可。有時候想想,我到最後也沒有亂了陣腳,是因為我相信我的每一步計劃跟執行都是沒問題的,所以你們也需要更自信一些吧。
這就是我的全部經驗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祝大家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