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銀翼殺手1 & 2》感受生命的意義

2020-12-18 葉滿的快樂生活

最近看了電影《銀翼殺手2049》,導演是拍攝過《降臨》《邊境殺手》《焦土之城》的「節奏掌控大師」---丹尼斯·維倫紐瓦。很久沒有看過如此大快朵頤的電影了,163分鐘絲毫沒有覺得漫長,反而是意猶未盡。丹尼斯也為自己的電影開創了一個新的門派--- 科幻文藝片,在此就不多劇透了,推薦喜歡「賽博朋克」類型的朋友親自感受一下。

提起《銀翼殺手2049》,就不能不提它的前篇《銀翼殺手》。據說影片1982年剛剛上映之時,票房慘澹,而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也在之後出了7個不同版本的結局,最後終於在2007年,影片的25周年紀念版發行之際,剪輯出了自己最滿意的版本。

我在幾年前才初看《銀翼殺手》,除了對故事的主線和營造的色彩氛圍有些許記憶之外,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人造人Roy Batty最後的雨中獨白了。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hauser Gate.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in time. Like tears...in the rain. 「我曾見識過你們人類難以置信的情景。戰艦在獵戶星座之肩燃起熊熊之火。C射線在幽暗的宇宙中划過唐懷瑟之門。 但所有的這些瞬間,都將消逝於時間,就像淚水...終將湮沒在雨中。

當時只是覺得這是一段十分優美的獨白,如今再次回顧,卻讓人有了基於哲學層面的思考。

如何才能定義「生命的意義」?

如果人生是一場體驗,那人造人比我們的經歷更加豐富和精彩,我們對待他們,是看作為「機器」還是「人類」?

人們所認為的真實,都是真實的記憶而已,但大腦會篡改記憶,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真實」?

人類創造了人工智慧,但是可以完全掌控人工智慧嗎?

究竟何為「人性」?擁有「人性」之後的人工智慧,可以算作是真的人類嗎?

這些關於人類終極問題的拷問,至今無人可以給出完美的解答,也許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了「存在主義危機」,比如說我,就在今年十分糾結於「生命的本源」「宇宙的意義」「人類的意義」等飄忽不定的哲學問題。淺讀了很多哲學家的思想,也終究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根本就沒有答案),於是放棄了對追尋答案的偏執,就像維根斯坦所述的那樣,很多哲學問題都不是被解答的,而是被消除的。

本以為知曉答案後會讓我的生命更有意義,但是追尋一個並不存在完美答案的舉動,好像對於我的人生意義而言並沒有什麼意義。不如珍惜當下,認真感受生命中的每一個瞬間,畢竟在歷史的洪流中,所有一切悲歡離合不過是滄海一粟,萬物終將消亡。

有意思的一點是,這段經典的「雨中獨白」,出自扮演Roy Batthy的演員魯特格爾·哈爾的即興之作,在原有劇本上並不存在。可以說作為一名合格的演員,哈爾真的是吃透了這個角色的存在意義,才能寫出說出這段歷久彌新的詩句。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在ANZAC Day(澳新軍團日)的宣傳口號是「Lest we forget」,這一點和《銀翼殺手》所表達的主旨不謀而合。當Roy在生命最終時刻救了哈裡森福特扮演的獵殺者,我想他已經意識到「生命的意義」不在於肉體得到永生,而在於和其他個體間產生羈絆(和《火影忍者》的主題也頗為相似),從而以「記憶」的形式在生者的回憶中繼續活下去。

就像人造人Roy一樣,他遇到了那麼多人類無法體驗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個可供分享的夥伴,那他的這些體驗就會隨他的生命離去而消逝。想起《荒野求生》中的很有名的一句話,「與人分享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那些為了尋求自我所做的一切孤獨體驗,如果到最後無法與相似的靈魂分享,也許只能帶著遺憾走進墳墓(但首先你需要有值得分享的東西)。

之於我而言,在孤獨中尋找自我,然後有一兩知音可以分享,讓每天接觸你的人能留下美好的回憶,甚至給他們帶去啟迪,這大概就是現階段生命的意義了吧。

最後,再友情提示一下,有條件一定要看IMAX版本的《銀翼殺手2049》。觀看本片之前,需要先觀看導演和他朋友們拍攝製作的三部小短片,幫助你了解主線劇情和這三十年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相關焦點

  • 從《銀翼殺手2019》到《銀翼殺手2049》
    然而在上世紀80年代那個崇拜肌肉與英雄的重工業年代,《銀翼殺手》對於生命起源與意義的超前哲思       被1982年同期上映的娛樂性較強的《ET外星人》以及《星際迷航2》遠遠甩在後面。《銀翼殺手》冷硬而頹美的後現代科幻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的確太超前了。
  • 《銀翼殺手》前情解說(1)
    當然,這是基於《銀翼殺手2049》的三個番外短片的啟示,並在它的基礎上延伸和補充。鑑於水平有限,未免粗糲。希望文章能夠讓觀賞者了解影片故事本身的發展歷程,以及感受其深刻的思想,收穫不一樣的精神體震撼。帶著德卡去見造夢師《銀翼殺手21世紀初 誕生與反抗》21世紀初,通過基因設計等生物科技術,泰瑞公司製造出優於人類的性能的仿生人,從Nexus -1型到Nexus- 5型,仿生人越來越接近人類。
  • 《銀翼殺手2049》:科幻的唯美
    《銀翼殺手2049》中末世感的城市場景。你不需要了解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原作《銀翼殺手》,也不必是一個科幻迷,作為續集的《銀翼殺手2049》(下文簡稱《2049》)自成體系,展現出特殊的美學。
  • 《銀翼殺手》影片,什麼是仿生人?
    如果說科幻電影《黑客帝國》讓觀眾對現實從此有了不一樣的想法的話,那麼,那麼1982年首次上映的《銀翼殺手》,就是一部改寫了《生命意義》的神作,由知名導演雷利·考特所知道的《銀翼殺手》,改編自60年代的一本科幻小說,《仿生人的夢境電子樣》,並在2017年推出了續作《銀翼殺手2049》
  • 《銀翼殺手2049》:賽博朋克的世界裡,對生命本質的終極探索
    儘管如此,影迷們幾十年來仍一直在期待著銀翼殺手的故事得以延續。其實《銀翼殺手》在剛剛上映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大眾的接受,不管是口碑還是票房,可以說是通通撲街。但是日後它卻被封為神作,其實這樣電影作品還有很多,比如說《這個殺手不太冷》、《肖申克的救贖》等等。在最初上映的時候口碑都不是特別好,票房也都很差。
  • 銀翼殺手2049
    人類終究成了造物主,當生命可以被創造,那麼被創造的生命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要從2017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中選一部最好的話,我選擇《銀翼殺手2049》,它不僅有科幻片那看得令人爽到全身發顫的視覺特效,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一部思想深刻
  • 《銀翼殺手2049》
    喜歡科幻電影的朋友,要以一顆對待《大話西遊》的心,去看《銀》,自然也會一顆無比挑剔的心去看《銀》的續篇,而對《銀翼殺手2049》的高要求,票房口碑雙慘敗,也是順理成章。 作為第一代的開始追求顯卡內存的電腦用戶,我的第一個3D遊戲就是在新華書店花49元買的《銀翼殺手》遊戲,遊戲突出的視覺感受,優質的聲效和開放的結局,當我把這個遊戲反覆把玩,所以無論是《銀翼殺手》還是《銀翼殺手2049》,對我來說,都是非常願意接受的好電影,我也很肯定的說,《銀翼殺手2049》是2017年,一部最好的科幻片,沒有之一。
  • 《銀翼殺手2049》:有個虛擬女友或虛擬男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文/追劇者們《銀翼殺手2049》是根據菲利普·K·迪克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改編,由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安娜·德·阿瑪斯、傑瑞德·萊託、羅賓·萊特、西爾維婭·侯克斯主演的美國科幻動作片。同時,《銀翼殺手2049》這部電影也是「銀翼殺手」系列科幻電影的第二部,即《銀翼殺手2》。
  • 九大問題解讀《銀翼殺手2049》
    (以下文字涉及到大量劇透)零、《銀翼殺手》的經典意義是什麼?已故科幻小說家菲利普·K·迪克就把「追尋實質」的哲學理念通過超現實的幻想展現出來,使之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幻作家之一,代表作就是《機器人夢到電動羊了嗎》,後來被改編為電影,就是1982年的《銀翼殺手》。
  • 銀翼殺手 - 世界影史經典電影解析
    科幻對於善於思考的現代觀眾而言,有著無比魔力的魅力,它的內涵對於這個世界的意義,已經變得非同尋常,而這,正是《銀翼殺手》的偉大之處。,所有的思考都是尋著複製人的角度展開的,是的,就在傳統的科幻電影不約而同地讓人類反覆思考「Frankenstein」式的問題,也就是「人類在欲望的膨脹之下追求的科技發展是否會毀滅人類」這一主題時,《銀翼殺手》早就已經高級到直接讓人工智慧作為具備了獨立意志的生命主體來思考同等的問題了,這不是電影文本層面的偉大,這是兩位導演在超前意識上的偉大。
  • 《銀翼殺手》偉大的科幻片
    無論是警方,還是泰勒公司都不可能容許這種情況發生,於是他們派出了銀翼殺手,以逮捕擊殺這些複製人。戴克就是一名銀翼殺手。而羅伊則是這四個逃走的複製人的領袖。戴克的任務是捕獲羅伊,羅伊一直都在為自己和同伴們爭取更久的生命。故事也因這兩人而起,即便他們彼此之間素未謀面。在講這部《銀翼殺手》之前,我們先說一下賽博朋克。
  • 小島秀夫怎麼看《銀翼殺手》?他不務正業寫了影評
    《銀翼殺手》隨著影迷基數的增長而增長,延長了作品的生命周期。《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2049》是部假設你已經看過第一部電影的續作,但它還需要迎合第一部電影上映之後才出生的這一代觀眾。影片以好萊塢大片的規模製作,希望能大獲成功。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它成功避免了淪為第一部《銀翼殺手》的複製品或翻版。
  • 從《銀翼殺手》到《銀翼殺手2049》 35年間給養多少賽博朋克?
    《銀翼殺手:2022黑暗浩劫》、《銀翼殺手:2036複製人黎明》和《銀翼殺手:2048無處可逃》三部衍生短片,憑藉兩位導演(渡邊信一郎和盧克·斯科特)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將這30年來社會變化的關鍵節點用不同的手段顯露出來。
  • 銀翼殺手2049,賽博朋克電影的裡程碑
    Like tears…in rain1982年的《銀翼殺手》,描繪了他們心中2019年的模樣,那是一個賽博朋克的世界,一個充滿了複製人的世界。於是,人們又拍攝了《銀翼殺手2049》,繼續看向三十年後的世界。我挺喜歡賽博朋克的,它算是科幻下的一個小門類,但是卻充滿了淡淡的絕望氣息,這是一個機器文明異常發達的文明,複製人,機器人,和各種投影模擬,幻想。
  • 《銀翼殺手2》麥肯茲·戴維斯入劇組
    ­  《銀翼殺手 2》海報­  關於《銀翼殺手 2》的消息一直備受人們的矚目。日前,該片又有新的演員消息曝光。據悉,1987 年出生在加拿大的女演員麥肯茲 · 戴維斯確定進入劇組。雖然具體角色尚未揭曉,但是從目前已經知曉的演員表中來看,麥肯茲 · 戴維斯說不定會有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
  • 《銀翼殺手2049》:不要因為名字或者片長而錯過一個真正的好故事
    1982年的那部《銀翼殺手》,陰暗而潮溼;但不論你承認與否,它在科幻電影史上都已經封神。它的意義極大程度上在於顛覆觀眾認知,為「賽博朋克」電影開宗立派,並把有關人工智慧的人性與哲理拷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銀翼殺手2049劇情結局解析劇透 銀翼殺手2049好看嗎豆瓣評分介紹
    電影《銀翼殺手2049》再有幾天就要上映了,許多觀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劇情,在《銀翼殺手》中劇情就很燒腦,《銀翼殺手2049》又有哪些燒腦的橋段呢?  《銀翼殺手》30年後,講述了洛杉磯警局官員K揭露了一個深藏的秘密,可能會使社會陷入混亂,而線索引導他去尋找已經消失多年的前銀翼殺手的故事。
  • 說實話,《銀翼殺手2049》我看得睡著了
    《銀翼殺手2049》由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科幻片教父」雷德利·斯科特擔任監製,雷德利·斯科特曾執導《火星救援》《角鬥士》《異形:契約》等佳作,同時也是原作《銀翼殺手》的導演。傳奇攝影師羅傑·狄金斯掌鏡,瑞恩·高斯林、哈裡森·福特等實力派演員出境。這也是在35年前《銀翼殺手》之後的一部升級版的片子。
  • 還記得《銀翼殺手》裡烏煙瘴氣的2019嗎?
    洛杉磯銀翼殺手警察派遣精英戴克追蹤消滅這些複製人,不料戴克與美如天仙的女複製人墜入情網。1982年的動作科幻片《銀翼殺手》將劇情設定在了2019年,還好,一切都沒有成真。圖片來源:高品圖像《銀翼殺手》是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動作科幻電影,哈裡森·福特、肖恩·楊、魯特格爾·哈爾等主演,1982年6月在美國上映。電影中的洛杉磯,在2019年變成了烏煙障氣的九反之地。
  • 銀翼殺手:2049 一部屬於未來的經典
    而如今,《銀翼殺手2049》倒沒有那麼多困擾,評論家們極力避免再次像《銀翼殺手》第一部的情時候那樣看走眼。        這部電影的時間線在前作30年之後,哈裡森·福特飾演的銀翼殺手瑞克·戴卡徳在《銀翼殺手:》中放棄追尋複製人,並與其中一位墜入了愛河(就是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