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實習生 陳思琦)「鳥鳴集——走進心中的自然」藝術作品展於2020年12月12日在南山區文化館開展。作為第十六屆深圳市創意十二月重點項目之一,展覽意圖推進城市與人關係的和諧共進,思考當下經濟飛速發展與居民生活幸福度的對衝,以及探索社會設計對城市居民精神健康的影響。
城市的高速發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湧入,人們一邊用辛勤和智慧建設著城市,一邊面臨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和精神隱患。據2019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主編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顯示,國民中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群每年有增多趨勢,當今社會人們在追尋並享受著豐饒的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承擔著前所未有的精神壓力。而海內外多元文化的並存,高新科技的蓬勃發展,也使得當下年輕人擁有更為敏銳的情感觸角,以及更高品質的心理追求。
「在城市之中尋找辦法,在生活本身尋求突破。」是本次展覽期望帶給觀眾的思索和啟迪。展覽以「自然之境」作為承託,將同樣紮根在這座城市中的自然形態用藝術作品表達出來,運用展館環境與作品相融,使用影像、繪畫、聲音以及裝置,為觀眾呈現出多維的感官世界。在藝術作品中呈現出的自然肌理與想像,以及投射出的人文情感,將觸發人們對城市另一角度的觀察與思考,期望由此帶來全新的生活領悟。
本次展覽展出多名新銳藝術家作品,大型裝置作品:關於藝術工作室LYNN《待歸》、吳珍妮花藝空間Abbie《聽,雲端的鳥鳴》;纖維藝術雷婧一《四時花開》、繪畫/插畫作品何佳檜《四季四季》、侯康升《誕》、哥斯拉四代《夏天結束了,好像什麼都沒做》、冼朝幹《晨鳥》。以及特邀紅樹林基金會(MCF)自然攝影志願者朱興超(星期五)展出國際獲獎作品,為公眾展示深圳
灣紅樹林溼地飛翔的精靈,重新認識它們獨特的美,並呼籲共同守護「地球之腎」溼地,守護候鳥與我們共同的家園。
城市、自然與人的和諧共進是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尋找、走進、融入城市生活最近處的自然是也是此次展覽的傳導重心。深圳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城市中的鳥與人,相互映射,在這片活力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為此,展覽特別策劃候鳥影像集,以三段式的結構分別呈現鳥兒覓食休憩時的靈動、風雨來臨時的驚顫、回歸寧靜時的閒適,鳥鳴、喧囂、風雨與音樂交響穿插,為展覽鋪陳一篇繁茂的生命之歌。
展覽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和深圳市創意十二月組委會主辦,南山區文化館協辦,紅樹林基金會、佳兆業文體科技等機構支持,意象創意團隊策劃呈現。展覽結合線上線下,線下展為期兩周,從2020年12月12日開始,至2020年12月27日結束。線上展了解更多展覽詳情,深入解析作品創作思路、藝術家介紹,以及承擔展覽預約登記等服務,敬請大家關注「藝文南山」小程序預約觀展。
自然無處不在,如清晨隨處可聞的鳥鳴,願大家能暫時放下瑣碎隨鳥鳴沉浸進來,走進心中的自然,找到內心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