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橋梁,嶺南建築暨西方藝術文化分享會舉行

2020-12-14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白冬 通訊員 賈粵梅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建築承載著城市文明與形象的傳遞。12月12日下午,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智繪錦繡·龍閱華章」主題活動第二站——嶺南建築暨西方藝術文化分享會在錦繡科學園舉行。

分享會上,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會長、嶺南文化藝術再造踐行者鄧春儒,與潤楊集團戰略顧問、溫哥華壁畫藝術分享者喬遠生就中西方建築文化藝術的歷史來源及發展歷程展開思維的碰撞。鄧春儒通過中華嶺南精彩獨特的地域自然特色和人文特性,深入剖析了嶺南建築藝術的歷史形態和當代演進,並用親身經歷為大家分享了嶺南建築與現代創新藝術的融合。喬遠生則重點講解了西方壁畫藝術來源的時代背景及時下西方最受歡迎的獨特藝術表現形式,並用生動的作品展示及背景故事讓大家了解到不同時代的藝術背後與當地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現場觀眾反應熱烈,共同沉浸在中西方建築設計與藝術文明的豐富文化中展開深入交流。

分享會後,錦繡科學園以「牆」為媒,邀請現場觀眾打卡了由中西方著名藝術家為園區設計手繪的「未來之眸、科技英雄」等視覺藝術牆面,現場體驗中西方塗鴉文化的融合貫通。錦繡科學園的「牆面塗鴉藝術」將打造成龍華區「打卡」的新地標,為熱愛藝術、喜歡塗鴉的小夥伴們搭建起一個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的橋梁。

據悉,「智繪錦繡·龍閱華章」系列活動將持續整個十二月並對外開放,接下來的「5G智慧園區創新峰會」「藝術塗鴉論壇」「風箏塗鴉DIY」等活動將陸續展開,為熱愛人文科技,喜歡塗鴉創作的市民搭建起一個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審讀:喻方華 蔣祝璇

相關焦點

  • 喬國玲:以馮峰、盧麃麃為例談當代嶺南文化中的實驗藝術
    平時我和馮峰、盧麃麃夫婦就有所交往,這本書卻令我不由得思考他們的實驗藝術,及其在嶺南文化中的意義……馮峰、盧麃麃夫婦的作品同樣也呈現出多樣化的面貌,這和他們立足於嶺南這片大地上的創作不無關係。馮峰早期的作品一直是在以西醫為基礎的解剖學來展開,盧麃麃的服裝設計更表明她對西方的文化了如指掌。比如,在2008年廣東當代藝術特展上,馮峰在其裝置作品《盛宴》中囊括了嶺南的各種水果,如菠蘿、榴槤,甚至只有廣東人才敢吃的孔雀等作為構成元素。
  • 嶺南文化藝術館羊城開館 以藝術瑰麗展現璀璨嶺南
    (央廣網記者 周羽 攝)央廣網廣州8月28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宋超)8月28日,嶺南文化藝術館開館暨「嶺南·高度」主題藏品展在廣州舉行,活動展出廣東省嶺南文化藝術促進基金會收藏的100多件代表嶺南文化藝術的精品。
  • 2020廣府壹號國際星光之夜暨世界廣府文化交流盛典舉行
    12月23日晚,由融創·翔龍|廣府壹號主辦的「融匯世界 方成廣府——2020廣府壹號國際星光之夜暨世界廣府文化交流盛典」活動在廣府壹號項目營銷中心——方融生活藝術空間上演。
  • 天水藝術畫室培訓學校,文化與美的藝術之旅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拓展美術領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子們的美術學科文化素養,我校於(2019年11月3日)精心組織了一場文化與美的藝術之旅,前往【全山石藝術中心】和【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參觀美術傑作。上午9點15分,學子們放棄星期天休息的時間,在老師的帶領下,坐上大巴從學校快樂出發。
  • 文化橋梁 | 法國法中經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
    絲綢之路起源於古中國,最開始用出產的絲綢,連接著亞洲、非洲和歐洲,形成了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 毛利文化如何重新開始影響西方_藝術評論_澎湃新聞-The Paper
    這首歌中也包含了樂觀的精神和城市的和諧。另外還有兩位參展藝術家會結伴去衝浪,他們的創作也與大海有關。此次參展的大多數藝術家受到很多城市本身的影響,城市的街道、海灘、自然景觀都成為了他們創作的源泉。作為一個以大學為主,文化氛圍很重的城市,他們受到文學、詩學的影響很深,交流藝術、清談的時間也很長。藝術家也以「慢慢來」的態度,往深度研究自己的藝術創作。
  • 「洋學生」的中國山水畫世界:中西方文化交流很美好
    「洋學生」的中國山水畫世界:中西方文化交流很美好
  • 福布斯中國專訪|對話香港藝術界橋梁人物,探求中西方文化傳承與交流
    Villepin畫廊的開幕展,以《友誼與和解》(Friendship and Reconciliation)為題,展現了已故華裔法國畫家趙無極的藝術功底與文化理念,希望向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愛好者,傳遞趙氏作品中「和而不同」的文化融合之息。
  • 讓青年成為中法交流的橋梁 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召開
    近日,由海澱區委宣傳部、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學院、歐美同學會法比分會主辦,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承辦的「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暨2020中法文化交流青年沙龍」活動在中關村創業公社舉行。本屆以「中法文化交流青年的角色與發展」為主題的論壇,討論了更多全球疫情下中法文化與藝術的交流與發展。
  • 廣州規模最大的祠堂,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門票僅需10元
    在現在的經濟發展進程中,每個城市都在積極促進全面發展,尤其是旅遊業,更是火熱。而在我國的廣州,這裡除了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之外,其實也有很多嶺南淨土,有著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廣州塔、珠江和白雲山,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遊客遊玩。
  • 西方文化由此登陸——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見證了澳門四百多年來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歷史。正因為中西文化共融的緣故,城區當中的大部分建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澳門歷史城區主要景點包括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大三巴牌坊等20多處歷史建築。
  •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在我看來中西方存在著很大的文化差異,正如上面文章中所介紹的。學習和了解西方文化能使我們更好的去認知這個世界,去領略不一樣的風光。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中西方文化差異。首先,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差異。中國西方國家都有各自代表的哲學家。
  • 打開西方文化的大門,追溯西方文化起源
    神秘的西方,蘊含著古老的文化。經歷了千百年的洗禮,呈現出獨特的魅力和古典文化韻味。西方古典文明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值得研究和探尋。《天國之門,西方文化精神》由趙林編著而成,打開了西方世界的大門,神秘的羅馬帝國、浩瀚的文明史實,令我流連忘返,感觸頗多。
  • 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在深圳發布中國首部《室內...
    來源:時刻頭條主辦機構: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8月22日下午,設計1+1論壇暨中國首部《室內陳設設計規範》(深圳)發布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8號館精彩上映。本次論壇不僅具有陳設設計的學術高度,而且呈現出多元化的設計魅力!現場吸引了來自設計、學術、材料、品牌、產品的從業者以及設計師駐足聆聽,臺上分享嘉賓與臺下觀眾歡聚一堂。
  • 網絡視聽助力弘揚嶺南文化——首屆「錦繡中華 大美嶺南」網絡視聽...
    為發揮網絡視聽新媒體行業特色優勢,廣泛傳播嶺南文化,講好嶺南故事,彰顯嶺南文化對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基礎性價值,搭建新時代嶺南文化面向全球的、長效性的輻射傳播平臺,由廣東省廣播電視局、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
  • 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生態人居及康養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成都舉行
    來源:時刻頭條2019年7月18日至19日,生態人居及康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生態人居及康養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成都世外桃源酒店圓滿舉行。嘉賓參觀全國首個第四代生態人居住房項目「七一城市森林花園」圖片嘉賓參觀全國首個第四代生態人居住房項目「七一城市森林花園」生態人居及康養主旨論壇在成都世外桃源酒店舉行。與會專家結合生態人居及康養行業現狀,以發展綠色生態建築、提升人居環境、推動康養產業、助力生態修復為出發點,深入交流行業經驗,共謀生態人居與康養文化融合發展路徑。
  • 「追逐潘鶴的足跡」——雕塑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交流會在廣州舉行
    致敬大師,傳遞雕塑文化最強音本次交流會既是對潘鶴大師的致敬與懷念,更是嶺南雕塑藝術的理解和詮釋,旨在以雕塑藝術為媒,為雕塑業界搭建一個互動交流,凝聚共識,傳承發展的平臺,通過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推動城市的文化和藝術建設
  • 關鍵詞:建築、語言、法律,漫談羅馬文化對西方世界的影響
    而西方世界也是,雖然希臘的藝術還有民主政治理性主義都給西方社會帶來了重大的影響,甚至可以這樣說當代世界的人文學科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希臘。但是弔詭的是,對於近代西方的思想發展影響最大的,卻是我們認為文化成就一般的羅馬。
  • 用楚漢文化與西方印象派融合畫龍馬的藝術大師:北鴻
    北鴻大師的《龍馬圖》通過高度抽象化及符號化,以漢畫石像及西方印象派相融合的藝術特色,使具有強烈時代氣息的藝術形象躍然紙上,展示出強烈的生機北鴻大師是楚漢印象派創始人,大寫意畫的開拓者,也是中國畫壇極富個性色彩的藝術家。
  • 中法文化藝術交流使者
    段莉生女士: 法國法中經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會長/雲南大學法國校友會會長 雲南省海外交流協會理事/湖南省僑聯海外委員/聯合國世界華商會法國總會執行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