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年成為中法交流的橋梁 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召開

2020-12-23 北京海澱

受全球疫情影響,今年的文化交流與交往無法像往年一樣跨地域、跨國家,活動的開展與形式也受到限制,但中法文化與友誼卻沒有因疫情而阻隔,反而讓從事跨國交流與業務往來的企業與組織產生了更多思考。

近日,由海澱區委宣傳部、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學院、歐美同學會法比分會主辦,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承辦的「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暨2020中法文化交流青年沙龍」活動在中關村創業公社舉行。本屆以「中法文化交流青年的角色與發展」為主題的論壇,討論了更多全球疫情下中法文化與藝術的交流與發展。

圍繞主題探討角色與擔當

論壇上,活躍於中法交流領域的青年人才和青年代表們,圍繞城市青年活力創新、新生代品牌國際化合作、東西方文化傳播、傳統文化遺產傳承等主題,共同探討了青年在中法人文交流中的角色與擔當。

巴黎早安上海(BonjourShanghai)創始人楊晶以《中法文化品牌合作如何激發年輕市場多元文化創造力》為主題,分享了多年來將藝術創作與商業活動結合的文化交流經驗。據楊晶介紹,他和團隊通過將39個中國品牌帶到法國,並與法國一線的設計師合作設計研發產品,為非遺傳承人與法國著名品牌卡地亞的設計師提供合作的契機,設計裝置藝術品,打造藝術與想像力結合的展銷場景,用經過藝術創作後的產品與消費者進行對話,成為中法文化消費交流的橋梁,並將合作延伸到體育、影視等多個領域。「法國很多的合作方都覺得我們是一個很好的跟年輕人對話的渠道,並且能夠通過電商數據合作,真正快速地進入中國消費者的視野,表達中國消費者的訴求。」楊晶說。

疫情期間,中西方媒體在新聞報導視角上有很大差異,對於同一疫情防控政策不同的視角也帶來不同理解,不同媒體表達出不同觀點。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法語頻道製片人、主持人王波濤在論壇上分享了他作為媒體人,如何用積極視角與新聞內容,在中西方文化之間獲取更多認同與共識。「發聲」與「淡化分歧」是王波濤談到的核心:「我們今年許許多多的工作都是圍繞涉及疫情的輿論展開的,媒體角色在中西方的差異導致對『新聞價值』存在不同的理解,這就需要我們更多地發聲,並且爭取到更多的建立對話的空間。」王波濤從採訪中法雙方外交領域領導人、政客的案例出發,分析了媒體角色如何在疫情中幫助雙方搭建溝通與合作的橋梁。

論壇上,中國旅法工程師協會原會長、現任理事邢鑌就《在多元文化中學習和融入,交流與拓展》、北京中法實驗學校校長孫繼剛就《以語言學習為橋梁續寫中法友誼新篇章》、中法文化藝術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高雷就《淺談中法文化藝術交流項目產業化》、北京大美西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曉輝就《北京西山貝家花園文化交流項目》分別進行了主題分享。

20餘件作品體現多元化

本屆論壇同時舉辦2020—2021「藝術的流動」中法藝術交流展,由中法絲路藝術文化交流協會支持策展,聯合展出6位中法兩國當代國際知名青年藝術家的20餘件國際展覽及獲獎藝術品。據介紹,展出作品均圍繞東西方歷史文化交融,疫情背景下兩國藝術家的交流創作,中法藝術碰撞現代先鋒藝術等題材,通過架上繪畫、雕塑、藝術裝置、影像等多元藝術形式聯合展出。展現了在國際疫情背景之下,中法文化交流互動的堅毅持續活力,及兩國人民攜手向前、克服困難的信心。本次聯展更吸引了很多優秀國際文化藝術人才專家,關注中國文化、北京文化、海澱文化,也是當前國際疫情之下,中法文化交流不間斷的持續推動成果展示。

法國當代青年藝術家DonalTurner曾在中國多個城市深度體驗生活。此次展出的藝術油畫作品《在北京自我隔離》手寫手工書,以普通的法國青年視角,表現北京生活中本土文化感受的正能量。法國藝術家Alexandre展出巴黎創新工藝雙年展作品裝置藝術作品《阿彌陀佛》,用對中國東方文化中圓之美,來表現團圓、圓滿等美好的寓意。在視覺上,呈現出強烈衝擊感。城市藝術聯盟UbranArtUnited(UAU)聯合創始人DEZIO(法)本次展出的系列新材料藝術展品,注重以北京為主的中國北方城市,並加以色彩化的表達。

交流活動以青年為主題

2016年,為加強中法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東西方文明對話,推動中法兩國以及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和平發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共同發起「中法文化論壇」。在此視角下,結合海澱區豐富的中法人文交流資源,海澱區委宣傳部、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學院、外研社、歐美同學會法比分會共同主辦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現已成功舉辦四屆。

2019年,海澱區「江山如此多嬌——三山五園皇家園林光影藝術展」在法國巴黎羅斯柴爾德公館舉辦,首次亮相海外就受到各界廣泛好評,也為慶祝中法建交55周年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海澱與法國一直有著豐厚的歷史淵源,我們希望通過本次以青年為主題的交流活動,更多地挖掘海澱中法交流資源,進一步發揮青年人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積極作用,為促進兩國友誼發展貢獻海澱力量。」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高潔說。 (陳乃禾)

相關焦點

  • 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舉辦 開啟中法文化交流新階段
    千龍網訊(記者 劉美君 通訊員 薄君陽)12月18日,「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暨2020中法文化交流青年沙龍」在京舉辦,意在鼓勵中法人文交流過程中當代青年的發展與貢獻,注入青年的新活力與新精神,推進青年的交流及合作。
  • 2020中法文化交流青年沙龍在京舉辦
    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召開(央廣網發 通訊員薄君陽 攝)央廣網北京12月18日消息(記者劉天思 通訊員薄君陽)2020年12月18日,由中共北京市海澱區委宣傳部、北京外國語大學法語語言學院、歐美同學會法比分會主辦,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
  • 中法藝術交流展開展,6位中法青年藝術家20餘件作品亮相
    12月18日,以「中法文化交流青年的角色與發展」為主題的「第五屆中法人文交流海澱論壇暨2020中法文化交流青年沙龍」在海澱區中關村創業公社舉行。2020-2021「藝術的流動」中法藝術交流展同時開展。交流展展出了6位中法兩國當代知名青年藝術家的20餘件國際展覽參展及獲獎藝術品,包括架上繪畫、雕塑、藝術裝置、影像等多元藝術形式,主題圍繞東西方文化交融、疫情背景下兩國藝術家間的交流、中法藝術碰撞、現代先鋒藝術等展開。
  • 2020中俄文明對話:「一帶一路」人文交流青年領袖大連論壇暨「第五...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通訊員潘婧妍 蘆思宏) 10月19日,上海合作組織大學中方校長辦公室、教育部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俄語分委會指導,大連外國語大學主辦的「2020中俄文明對話:『一帶一路』人文交流青年領袖大連論壇暨
  • 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成功召開
    本次峰會以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兩岸青年交流的重要指示,以「新時代·新發展·新成長」為主題成功召開。來自兩岸的青年機構負責人、優秀社會青年代表和高校師生代表共400多人參加了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開幕式。
  • 「雲端」架起中法文化交流新橋梁
    並計劃將其作為中法文化旅遊年的活動項目,於2021年12月推出。屆時,該紀錄電影將在全球各大影院、法國國家電視二臺以及總臺紀錄頻道同步播出。2021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發掘一百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遊年,為了使中國及全球觀眾了解古人類發展進化的重大曆程,展現中國史前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和法國國家電視集團聯合出品了這部紀錄電影《北京人:人類最後的秘密》。
  • 中法合拍紀錄電影《北京人》「雲端」架起文化交流橋梁
    疫情難阻文化合作 中法「雲端」文明交流今年以來,中法兩國元首已經四次通話。6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時強調:「大疫當前,團結合作才是正道。中法要繼續共同支持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為全球最終戰勝疫情作出『中法貢獻』」。文化遺產合作一直是中法兩國文化關係中最具活力的亮點之一。在這方面如何才能加強合作,作出「中法貢獻」,紀錄電影《北京人:人類最後的秘密》的主創團隊未雨綢繆,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在「雲端」溝通,推進該項目的籌備實施,在疫情下搭建起一座中法文化交流的新橋梁。
  • 2020花開雙城中法友好交流故事會暨廣州海外花市啟動儀式在巴黎舉行
    ,在回望歷史中加深中法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法蘭西學院院士、法國亞歐交流協會會長讓·弗朗索瓦·科裡農指出:「廣州是一座讓人驚嘆的神奇城市,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聞名在外,廣州塔高600多米,使用了高端的工業建築技術和金屬構件技術,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就是由出生於廣州的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中法兩國在建築方面可以有更多學習互鑑的地方,也希望法國有更多現代建築被中國遊客熟知。」
  • 2020中印尼人文交流發展論壇在線成功舉辦
    2020年是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建交70周年,中印尼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建立5周年。11月13日,在中國教育部和印尼教育與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華中師範大學承辦的「2020中印尼人文交流發展論壇」在線成功舉辦。
  • 轉型期的法國與中法文化交流
    它一直引以為豪的,作為法蘭西核心價值的人文關懷、開放包容等優點,在面臨新的社會發展的時候,突然變成了短處。這世界最無奈的,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但是,我的態度是,人文所遭遇的問題,最終要靠人文來解決,而不能依賴於人文之外的東西,儘管這些問題可能是人文之外的東西引起的,比如高科技,比如全球化貿易的擴大或減縮,等等。因此,法國人應當依然可以從自己的人文價值中汲取新的能量。
  • 創富港受邀參加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共話兩岸合作
    2020年11月20日,創富港受邀參與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共話兩岸合作發展事項,並與「兩岸青年創新大聯盟」籤約,成為其聯盟合作單位。今年的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以「和平·創新·發展」為主題。
  • 「傳承傅雷精神」2020中法文化翻譯青年在滬研修
    2020中法文化翻譯青年研修活動在上海傅雷圖書館舉行。 傅雷圖書館供圖中新網上海10月24日電 (記者 張亨偉)2020中法文化翻譯青年研修活動暨『傅雷和朱梅馥』紀念章首發儀式」24日在上海傅雷圖書館舉行。
  • 文化橋梁 | 法國法中經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
    絲綢之路起源於古中國,最開始用出產的絲綢,連接著亞洲、非洲和歐洲,形成了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 外交部:王毅將訪問南非並赴法國、瑞士分別主持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
    中國日報10月16日電(記者 周瑾)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應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長潘多爾、法國歐洲和外交部長勒德裡昂、瑞士聯邦委員兼外交部長卡西斯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於10月17日至23日對南非進行正式訪問,赴法國主持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第五次會議,赴瑞士主持中瑞第二輪外長級戰略對話
  • 中法環境月暨中法文化交流周活動啟幕
    央廣網昆明11月16日消息 11月15日,中法環境月暨中法文化交流周活動啟幕儀式在昆明新迎新城廣場盛大舉行。法國駐成都總領事館文化專員白洛華,雲南省政協委員、蔡冠深基金會執行董事蔡頌思,雲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彭斌等領導,以及相關部門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儀式。
  • 「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
    12月1日至4日,「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海峽兩岸出版交流季暨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在廈門舉行。開幕式由福建社會科學院福建論壇執行總編輯管寧研究員主持,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小新研究員出席並致開幕詞。  劉小新副院長在致辭中介紹了福建社會科學院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在發揮地域優勢的前提下,於對臺研究與交流,以及新型智庫建設工作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 搭建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橋梁,嶺南建築暨西方藝術文化分享會舉行
    12月12日下午,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智繪錦繡·龍閱華章」主題活動第二站——嶺南建築暨西方藝術文化分享會在錦繡科學園舉行。分享會上,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會長、嶺南文化藝術再造踐行者鄧春儒,與潤楊集團戰略顧問、溫哥華壁畫藝術分享者喬遠生就中西方建築文化藝術的歷史來源及發展歷程展開思維的碰撞。
  • 中法文化藝術交流使者
    法國法中經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會長段莉生女士每天都關注著國內疫情消息,作為策展人,攝影師,她決定用她的法國法中經濟文化教育交流協會來發起和聯合其他機構共同舉辦一個網絡「全球抗疫公益展」, 以此來歌頌那些個在抗疫期間為保護我們生命而犧牲自己個人生命的醫務人員,以及在疫情期間發生的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 中法文化主題交流活動在傅雷故裡舉行
    10月24日和25日兩天, 2020中法文化翻譯青年研修活動暨『傅雷和朱梅馥』紀念章首發儀式」在傅雷故裡的上海傅雷圖書館舉行。圖說:傅雷青年翻譯人才發展計劃項目吸納中法翻譯人才。作為2019傅雷青年翻譯人才發展計劃項目的中標人,華東政法大學外語學院的法語教師、法學博士、博士後趙智勇相信,以「凝聚力量傳承傅雷精神,拓展載體留住傅雷記憶」為主題、啟動的「傅雷青年翻譯人才發展計劃」在未來將會聚沙成塔,凝聚更多的中法文化愛好者和譯者,為中法的翻譯事業發展做出貢獻,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網絡平臺治理論壇暨第五屆網絡治理青年論壇在天津財經大學召開
    近日,「第三屆(2020)網絡平臺治理論壇暨第五屆網絡治理青年論壇」在天津財經大學成功召開。本次論壇以「網絡組織演化與平臺治理」為主題,突出在疫情防控與社會經濟恢復發展情境下,對中國網絡平臺治理的特徵與成效深入分析和探討,尤其是伴隨著新基建的快速推進,社交電商、線上辦公、C2M、直播帶貨與內容付費等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平臺化」已成為經濟數位化過程的一大趨勢。